X

纵观英国二战表现,简直就是一部坑队友史

说到二战你会想起什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轰炸珍珠港?还是诺曼底登陆战?美国和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毋庸置疑,但英国在二战中有些行为实在令人费解。

一切都要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起。在德国战败之后,美国和英国将世界重新瓜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一点好处都没讨到,山东就要被转让给日本,这就是五四运动的背景。所以,我们现在历史课本上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就是帝国主义之间利益的重新分配。而战败国德国日子过得惨兮兮,割地、赔款、解散军队样样不落,仇恨的种子便在德国人心中埋了下来。此时,希特勒以德国的“救世主”的身份出现了,利用他出色的演讲技术,成功的掀起了德国人的复仇之火,并且成为了帝国元首。希特勒掌权后,撕毁了一切不平等条约,走上了称霸之路。

作为曾经的世界老大哥英国,经历了那么多之后,日不落帝国的荣光早已不复当初,法国、苏联、美国都成了他的潜在威胁。面对德国的崛起,英国心里算盘打得哗哗响,如果英国崛起,不就能牵制法国了吗?说不定还能让德国和苏联干一仗,英国坐山观虎斗。所以,张伯伦就推出了绥靖政策。简单来说就是对侵略行为不管,牺牲他国,保全自己。这一政策也受到了同样各怀鬼胎的美国和法国的追捧。

所以德国攻打奥地利,英国假装看不见;德国拿下捷克斯洛伐克,英国象征性的说两句“要热爱和平啊”就不管了。之后德国闪击波兰,英法两国都选择“不动如山”,波兰骑兵直接被德军按在地上摩擦。要知道,之前英法就与波兰义结金兰,并且留下豪言:只要德国敢打你,我就和德国拼命!后来,英法虽然真的向德国宣战了,但士兵们就天天在西线看风景。现在有历史学家认为,如果英法当时不卖波兰,趁机去打柏林,也许就没二战这回事了。

绥靖政策玩着玩着就玩崩了。德国直接越过马奇诺防线,“镰刀计划”疯狂收割。几十万英法军民被困在敦刻尔克等死。法国人想和英国一起从南边突围,退守巴黎,回头再跟德国佬拼。虽然巴黎已经准备投降了,但人家英国人好歹真心想过打啊。英国呢?直接上演敦刻尔克大逃亡,不对,是大撤退。这场撤退之所以能成功,除了德军不方便推进外,还有就是有几万法国人在拿命殿后,十七天之后巴黎投降,法国凉了。收到消息的英国,以法国立场不坚定,发起紧急命令攻打一支遗留的法国舰队,法国有一次被重创。

在亚洲战场上英国人的表现也稍欠人意。十四万英澳联军被日军一路追着打,跑到了新加坡。丘吉尔下令,一定要战斗到底,然而指挥官帕西瓦尔还是宣布投降,坑了在菲律宾战场的美军一把,还好美军统领麦克阿瑟聪明,趁着月黑风高跑回来澳大利亚。帕西瓦尔则作为战俘去帮日本人修铁路,直到二战结束才被放回来。

除了美国,苏联也被坑过。1942年6月,美国让英国押送支援苏联的物资,走到半路,英国皇家海军收到消息:德军来了!

海军大臣庞德合计了一下,好像打不过。于是扔下运输船,跑了。二十四艘带着巨大物资的运输船沉入海底。事后的处理方法就是赔礼道歉,表示下不为例。

最著名的坑队友事件应该就是坑中国远征军了。当时在缅甸作战的英国表示,打不过了,求帮忙。蒋介石在自顾不暇的情况下,还是派了10万远征军。当时大家约定好,中国负责正面作战,英国负责侧翼进攻。然而据杜聿明将军回忆,英国当时只是想利用中国军队撤退,并没有打算并肩作战,与日军死战到底。接着仰光被炸,英国直接撤退。之后英国将海军元帅换成了亚历山大,就是指挥敦刻尔克大撤退的那位。

只是可怜十万远征军大部分魂断缅甸,只有几千人回到了云南,就连负责殿后的200师师长戴安澜也战死沙场。

总而言之,英国在二战中的行为确实可圈可点,比如说大西洋反潜战,不列颠空战等等,但他卖队友的行为也是真的令人窒息。我只能用毁誉参半来形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