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1日 星期四

新加坡媒体:中国发现亚洲首例霸王龙足迹

7月29日,中外古生物学家的专家学者宣布,他们在江西省赣州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恐龙足迹,这是中国乃至亚洲首次发现暴龙类的足迹,对研究中国白垩纪最末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与演化有着重要意义。

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邢立达副教授、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足迹博物馆馆长马丁·洛克利(MartinG.Lockley)等学者共同研究,论文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国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通报》(ScienceBulletin)上。

据上游新闻报道,这个标本最初是当地人在修路的时候发现,施工队清理石头时候发现一块巨大的红色砂岩上有一个奇形怪状的印记。

当地施工队便派人联系并告诉了钮科程,这个印记看起来像是由一只恐龙或者是某种巨大的三趾动物留下的。

邢立达说,古生物学家们曾经一度与这个珍贵的脚印失之交臂。

“足迹照片没有比例尺,而且后来就联系不上这支施工队,足迹也消失不知所踪了,令我们十分遗憾。”执行馆长钮科程回忆道。

可是,就在足迹被发现的两个月后,一位户外爱好者徐承华突然联系了邢立达,说是赣州民间收藏界流转着一个好像恐龙大足迹的化石,长度达58厘米。


“我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看到照片之后我知道幸运女神又眷顾我们了,这就是此前消失的大脚印。”

“这个足迹的爪痕尖锐,跖趾垫非常发达,表明恐龙脚部稳固,几个趾头,尤其是第II趾非常发达,它的旁边还保存有一个小小的,外翻的凸起,这很可能是大拇趾的痕迹,所有证据都表明这个足迹与发现于美国的暴龙足迹(Tyrannosauripus)非常相似,极可能为暴龙所留下的,邢立达的脑子里蹦出这个念头。


“寻找暴龙类的足迹,也就是最大的肉食恐龙足迹,长久以来是我的梦想之一。”

邢立达激动地说,“这类足迹其实非常稀少,暴龙类的足迹目前主要分布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科罗拉多州,怀俄明州,蒙大拿州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中国的大多数恐龙足迹都发现在侏罗纪和白垩纪早期,白垩纪晚期的足迹记录非常稀少,更别说位于食物链最顶端的暴龙类的足迹了。”

暴龙又名霸王龙,是一种超大型的肉食性恐龙,属于兽脚类。典型的暴龙体长12.8米,高5.5米,重约6.8吨,长着一张布满数十厘米长,香蕉形大牙的嘴巴,安装在大型颅骨中,之后是粗壮的颈椎,前肢弱小,后肢和尾巴则非常发达。

它们生活在晚白垩世的最后300万年,距今约6850至6550万年前,随后在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事件中销声匿迹。化石发现于北美洲各地;亚洲则有其亲戚——特暴龙、分支龙等。

这次被发现的暴龙足迹到底属于这个大家族里的哪一位呢?

古生物学家从足迹推断恐龙的体长,认为这个暴龙足迹的造迹者体长可达7.5米。有趣的是,这个体长与赣州本地发现的暴龙类——虔州龙的体长非常相似,后者的体长约7.5至9米,“足迹和虔州龙骨骼化石的发现地相距不过33公里!”邢立达强调,“从顶级掠食者的活动范围看,该区的掠食者可能只有一种,此次发现的暴龙足迹非常可能是虔州龙留下的。”

目前,这个恐龙足迹馆藏于位于福建省南安市的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该馆执行馆长钮科程告诉记者,这个足迹化石尺寸惊人,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肉食性恐龙足迹之一,未来将与该馆其它大量珍贵的各类足迹化石馆藏一起陈列展示,向人们介绍恐龙足迹的有趣故事。

有着长吻的虔州龙被戏称为恐龙界的“皮诺曹”

虔州龙具有霸王龙类的牙齿,但同时也有非常长的吻部,因此,这个当时的霸主,被古生物学家戏称为“雷克斯匹诺曹”。

邢立达说,从鼻子到尾巴,中华虔州龙的身长可以达到9米,体型比雷克斯霸王龙小,但更敏捷,可能是那个时期的顶尖捕食者。

“中华虔州龙尖长的嘴部也会让其摄食策略与肌肉发达的雷克斯霸王龙不同。它没有巨大的咬合力,不能咬穿骨头,但是牙齿数量更多,也更像刀片,可以把猎物撕咬成小块进食。”

那么虔州龙的主要食物是什么呢?

其实在古生物学家发现虔州龙化石的同时,它的身旁还躺着另外一具恐龙的骨骼化石,这具骨骼化石的主人,就是人们非常熟悉的窃蛋龙。

虔州龙的个体相对小,可能其奔跑速度比霸王龙的要快,更具隐蔽性,可能猎杀的是在同一地质层位发现的窃蛋龙类等。

邢立达说,研究显示,虔州龙一直生活到所有非鸟类恐龙由于致命的小行星撞击导致绝灭的6600万年前。

上一篇新闻

【24小时暴走新加坡】如果是第一次来新加坡,时间又很紧张,想要迅速了解这里的多样风情,不如花上一整天的时间在新加坡中心区域暴走一圈,窥视一眼这个南洋小国的冰山一角。8:00充满风情的一天,从亚坤咖椰吐

下一篇新闻

有人说奇瑞汽车在日本是金牌,是真的吗?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