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美国宣布《净零游戏规则改变者倡议》,公布核心技术研究方向

美国宣布《净零游戏规则改变者倡议》,公布核心技术研究方向

科技战略


美国能源部获得《通胀削减法案》15亿美元拨款,用于建设和升级美国国家实验室

据美国能源部(DOE)11月4日消息,DOE获得《通胀削减法案》15亿美元拨款,用于建设和升级美国国家实验室。DOE在公告中指出,美国对国家实验室系统的投资建设是美国经济竞争力的核心之一,推动了整个经济的创新。DOE国家实验室一直是世界重大科学发现的核心,对推进美国的能源、经济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据悉,此次拨款属于正常财年预算外的额外资助,将用于:继续建设尖端电子对撞机、世界上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等设备;对电气、消防安全和暖通空调系统进行关键基础设施升级;为各种用途提供更多同位素;研究光合作用、新材料发现;探究宇宙中微子等实验项目及基础设施改造。


美国宣布《净零游戏规则改变者倡议》,公布核心技术研究方向

据白宫11月4日消息,为了推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帮助美国实现2050年前净零排放目标,白宫宣布《净零游戏规则改变者倡议》。白宫将通过五个优先事项启动清洁能源技术创新:高效的建筑供暖和制冷;净零航空;净零电网和电气化;实现净零循环经济的工业产品和燃料;大规模聚变能。为启动这项倡议,白宫气候政策办公室、科技政策办公室以及管理和预算办公室联合发布了一份新报告:《美国创新实现2050年气候目标》,报告在五个优先领域描述了白宫确定的37个“改变游戏规则”的研发机会。


法国政府投资3900万欧元,启动17个网络安全项目建设

据法国政府官网11月4日消息,法国政府宣布投资3900万欧元,启动17个网络安全项目建设。法国政府称,本次投资在法国2030战略框架下实施,将通过17个网络安全项目建设,使法国成为“全球网络安全的拥护者”。本次项目主要围绕几方面开展:开发网络安全创新解决方案; 加强协作;增加培训机会。此外,网络安全项目将由弗洛伦特·基什内尔进行协调,他将从12月1日起担任法国网络安全加速战略国家协调员。


信息


美国纽约联储官员表示数字美元可加速外汇结算

据路透社10月4日消息,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官员米歇尔·尼尔(Michelle Neal)表示,该银行认为利用央行数字美元来加速外汇市场的结算是有希望的。尼尔表示,研究表明,使用数字货币进行外汇结算可以在平均不到10秒的时间内发生,且具备横向扩展的可能性。美联储一直在探索如何推出一种完全数字化的美元,但美联储官员表示推出任何此类资产的举措都需要获得国家领导人的支持。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研发出首个石墨烯超导量子干涉装置

据中科院官网11月7日消息,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研究人员研发出全球首个石墨烯超导量子干涉装置(SQUID),可用于演示超导准粒子的干涉。石墨烯是目前已知最薄、强度最高、导电导热性能最好的新型纳米材料,其中扭转双层石墨烯可用于制造超导设备的基本组成部分约瑟夫森结。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研究人员使用扭曲石墨烯制造出了首个超导量子干涉装置。该研究有望促进量子技术的发展,也为超导研究开辟了新的可能性。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期刊。


日本正式加入北约网络防御中心

据每日经济新闻网11月4日消息,日本防卫大臣浜田靖一称,日本正式加入北约网络防御中心,今后将强化与其中各国的合作关系。北约网络防御中心成立于2008年,总部设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日本是继韩国后第二个加入该中心的亚洲国家。据称,该中心在网络防御训练、战略研究等领域拥有强大力量,其主要任务是为北约及该组织成员国提供技术、战略、行动和法律领域的网络防御专业支持。北约曾公开宣称,《北大西洋公约》的“集体防御”条款适用于网络空间,一旦北约成员国遭遇网络袭击,其他国家将给予政治、经济、技术乃至军事领域的支持。事实上,北约网络防御中心名为防御,实则积极投身网络攻击演练。其作为一个国际军事组织,多次举行实战化网络攻防演习,就入侵他国的关键性基础设施进行模拟演练。


印度黑客被曝攻击全球政客和名人窃取信息

据Business Standard网11月6日消息,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调查发现,印度的黑客团伙正在全球“私人侦探”和秘密组织的要求下,非法入侵全球政客和名人的电子邮箱,并从中获利。《星期日泰晤士报》调查了多个声称提供资料窃取服务的网络公司和个人,发现这些机构和个人曾受命侵入土耳其、巴基斯坦、埃及、柬埔寨和加拿大政府不同部门的计算机系统,以及全球多个商界名人的邮箱。入侵手段包括通过间谍软件、钓鱼攻击等方式,入侵攻击对象的电子邮件,以及WhatsApp、Signal和Telegram通信软件信息。这些黑客多数是网络安全专家出身,平均每个入侵订单能赚取数千美元。


德国科学家首次展示了基于高电荷态离子的光学原子钟

据中科院官网11月7日消息,德国联邦材料研究与测试研究所(PTB)科学家首次展示了基于高电荷态离子的光学时钟。科学家从热等离子体中分离出单个高电荷的氩离子,并将其与单个带电的铍离子一起存储在离子陷阱中,这使得高电荷态离子可被间接冷却。随后,德国科学家使用PTB开发的量子算法进一步冷却高电荷态离子。最终,实现了一个基于13倍带电氩离子的光学原子钟,并将其与PTB现有的镱离子钟进行了比较。其综合评估的系统频率不确定度为2.2×10^-17,达到可与许多运行中的光时钟相媲美的级别。该研究为建造极其精确的高电荷态离子钟铺平了道路,该钟可在计时和进一步探索基础物理学方面得到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期刊。


生物


美国科研团队开发出新技术可快速测试数千种基因突变

据中国科技网11月4日消息,美国俄勒冈大学开发出一种新基因编辑技术TARDIS,可一举测试数千种基因突变的影响,将以往需要耗时多年的工作压缩到几天内。研究人员将百千种可能的突变压缩到一个“库”内,库中的每本“书”都代表一段基因代码,可与目标基因中得一个工程缺口吻合。该设计意味可将整个突变“库”注入一个蠕虫体内,而非将某个基因的不同版本注射进不同的蠕虫内。当蠕虫繁殖时,突变“库”会扩展,每个后代会从“库”中随机选择一本“书”来完成目标基因并激活基因,最终获得一群拥有随机选择基因突变的蠕虫。该技术可帮助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或细胞之间的信号传导,促进人们对疾病的理解。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bioRxiv.org期刊。


美国科研团队开发新算法生成蛋白质5D图像,揭示微小尺度下的生物学过程

据中国科技网11月4日消息,美国华盛顿大学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机器学习算法Deep-SMOLM,可生成蛋白质的5D图像,包括单个分子的方向和位置等信息。实验室的单分子成像往往包含“斑点”或波动等“嘈杂”情况从而导致图像模糊的问题,该团队借助Deep-SMOLM可分辨分子在三维空间中的方向以及在二维空间中的位置,即从有“噪音”的像素化图像中提取出5个参数,使用颜色、曲率和方向来昭示数千个分子是如何相互连接的。该系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微小尺度的生物学过程,比如淀粉样蛋白如何聚集形成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缠结结构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光学快报》期刊。


中国科研团队发布全转录组关联研究知识库

据生物谷网11月3日消息,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团队开发的全转录组关联研究(TWAS Atlas)知识库正式上线,可为用户提供多渠道的数据浏览、检索和下载等功能。TWAS Atlas 1.0版本共计整合来自200篇TWAS研究的分析数据,经人工审编获得401266条高质量的人类基因-性状关联条目,涉及257种性状,22247个基因及135种组织类型,并收集相关元数据和注释信息。此外,该系统通过整合基因-性状关联信息与GTEx数据库的SNP-基因关联信息,从头构建了综合性的交互式SNP-基因-性状关联知识图谱,实现了多疾病、多组织、多组学层次关联调控关系的在线解析和可视化,可为相关研究人员的基因-性状关联知识的创建和挖掘等个性化研究提供重要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ucleic Acids Research期刊。


加拿大研究团队开发出DNA纳米转运体,可运输和运送精确浓度的药物

据生物通公众号11月3日消息,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比人类头发小2万倍、由DNA组成的新型药物转运体,可提高药物效率并减少副作用。研究人员最初确定并开发了两种DNA转运体:一种用于抗疟疾药物奎宁,另一种用于治疗乳腺癌和白血病的常用药物阿霉素,并演示了这些人工转运体可通过化学编程来输送最佳浓度的药物,使其比目前的方法更有效。可以很容易地编程来传输和维持任何特定浓度的药物。研究人员使用为阿霉素开发的新型药物转运蛋白,将阿霉素在小鼠血液中的维持时间延长了18倍,改善血癌的治疗,并大幅减少药物毒性其向心脏、肺和胰腺等关键器官的扩散,使小鼠更加健康。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美国研究人员构建出可编程调节启动子系统,可用于精准治疗及生物制造

据生辉公众号11月3日消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南达科他大学的研究人员创建出一个合成生物部件库“crisprTF启动子系统”,能传递细胞通常不表达的转基因并精确控制其表达。研究人员设计的系统包括要转录的基因、“操作者”序列、向导RNA和与失活的Cas9蛋白相连的转录激活结构域4个组件。该技术可微调有用蛋白质的产生,例如用于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的单克隆抗体,或细胞行为的其他方面。该系统可在多种哺乳动物细胞类型中稳定发挥作用,因此具有足够的通用性,可用于生物医学和生物制造的各种细胞模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西班牙和瑞典研究团队发现衰老癌细胞可作为抗癌疫苗,接种后能够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

据生物世界公众号11月4日消息,西班牙巴塞罗那生物医学研究所和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研究人员使用衰老癌细胞作为疫苗接种,可显著减少小鼠黑色素瘤和胰腺癌肿瘤的形成。研究团队给健康小鼠接种衰老癌细胞后,当其受到黑色素瘤和胰腺癌细胞攻击时,能够防止或延缓肿瘤的形成;对于已经长出肿瘤的小鼠,接种衰老癌细胞也有明显改善效果。为检验该发现在人类癌细胞中的有效性,研究人员从癌症患者身上收集了肿瘤样本,并在实验室环境中观察到类似的机制:衰老癌细胞会增强其激活自体抗原特异性肿瘤浸润CD8 T淋巴细胞的功能,从而激活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该发现为设计基于衰老诱导剂和免疫疗法结合的抗癌治疗开辟了新途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Cancer Discovery期刊。


美国国际开发署和美国宇航局重新建立伙伴关系,以应对气候危机、粮食安全和人道主义挑战

据USAID官网11月4日消息,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签署谅解备忘录,以根据拜登的适应和复原应急计划(PREPARE)进一步推进机构间合作。该伙伴关系将利用NASA的地球科学研究和空间技术开发,帮助USAID制定全球计划。通过这一新的合作,USAID和NASA将探索和解决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备灾、天气预报以及能源和健康问题,加强中低收入国家的科学和技术能力,促进公开科学和公众获取共享的研究成果和数据。


能源


英企计划开发新型球形托卡马克原型装置

据heypower 11月5日消息,英国托卡马克能源公司(Tokamak Energy)近日公布了开发新型球形托卡马克原型装置ST80-HTS的计划,该装置使用高温超导磁体(HTS),计划于2024年启动建设。该装置将提高“聚变三乘积”(即燃料离子温度、密度、能量约束时间三个参数乘积)数值,取代2022年3月实现等离子体温度达到1亿摄氏度的ST40装置。托马克能源公司表示,如果ST80装置2026年投运,将为建设中试聚变电厂提供关键信息,使该电厂可以在本世纪30年代初投运。此前10月10日,托卡马克能源公司与英国原子能管理局(UKAEA)签署了一项框架协议,加强在球形托卡马克装置研发方面的合作。


美加企业合作推出海上核电厂概念设计

据heypower 11月5日消息,美国纽斯凯尔电力公司(NuScale Power)和加拿大Prodigy清洁能源公司合作推出海上核电厂概念设计。该核电厂可以装配1-12个纽斯凯尔电力模块,最大装机容量为92.4万千瓦。两家公司表示,该核电厂设计是标准化的,可部署在各种场址,并可批量制造,具有交付速度快、投资少、占地最小、环境影响小,以及场地恢复简便等优势。


美能源部开展地下储氢监测技术研究

据中国氢能源网11月7日消息,美能源部国家能源实验室(NETL)正在开展地下储氢监测技术研究。该项目属于地下氢评估、储存和技术加速(SHASTA)项目的一部分。NETL功能材料团队的Ruishu Wright表示,监控和监测对于评估和管理地下储氢设施的运营风险非常重要,NETL已将一系列传感器和井孔监测工具应用于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以及其他相关的地下存储行业,但现有的传感器技术大多是点式或对峙式氢传感器,在压力、温度、检测距离等方面不能满足要求,NETL开发光纤传感器和无源无线传感器等新兴的传感器技术,促进地下氢气储存技术的发展。


海洋


俄罗斯最新战略核潜艇成功试射“布拉瓦”弹道导弹

据新华网11月4日消息,俄罗斯国防部日前发布消息表示,“北风之神-A”级战略核潜艇“苏沃洛夫大元帅”号在测试过程中发射了“布拉瓦”弹道导弹,导弹成功落在堪察加半岛库拉靶场的指定区域。据悉,“苏沃洛夫大元帅”号是俄罗斯海军最新型战略核潜艇,采用了更为先进的舰载无线电设备和消声降噪技术,可携带多达16枚平均射程超过8000公里的“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根据消息,俄罗斯国防部并未提及此次导弹试射的具体时间,仅表示此次发射试验是国家测试收尾阶段的一部分。


美国海军计划于2025年和2029年分别列装舰载和潜射高超音速武器

据国防科技要闻11月4日消息,美国海军战略系统项目负责人日前表示,美国海军计划于2025年和2029年分别列装舰载和潜射高超音速武器。据悉,美国海军早前曾公布,“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高超音速武器升级工作将于2023年10月开始,预计将于2025年完成。而“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潜艇配备高超声速武器的时间将由2028年推迟至2029年。现阶段,“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与“弗吉尼亚”级潜艇舰均存在高超声速武器发射系统尺寸问题。


洛马公司将建造更多的三叉戟II D5潜射核导弹

据核讯天下11月4日消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战略武器专家将制造更多的UGM-133A三叉戟II D5潜射弹道核导弹。据悉,美国海军战略系统计划办公室近期授予该公司价值5.812亿美元的订单,用以建造三叉戟II D5潜射弹道导弹,并支撑该型导弹的核弹头部署系统。消息表示,三叉戟II D5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远程潜射核导弹之一,可携带多达12枚可独立瞄准的核弹头,采用了惯性和天体制导相结合的方式,单枚弹头射程为4000至7000英里。目前,该型导弹主要部署于美国海军的14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每艘潜艇最多可携带24枚该型导弹。


美海军研究使用鱼雷管发射和回收无人潜航器

据参考消息网11月6日消息,美海军官员近日表示,美海军潜艇部队正在测试一种系统,目的是从鱼雷管中发射和回收中型无人潜航器。据报道,研究团队正在研究将鱼雷管发射和回收集成至现有的“剃刀鲸”无人潜航器,使攻击核潜艇成为无人潜航器母艇。具体来讲,在潜艇水下移动的同时,无人潜航器需要找到潜艇并进入其鱼雷发射管。目前,该系统尚未在潜艇上部署,美海军预计不久的将来就可投入使用该系统。


美国公司首次在商船上部署氨发电系统

据国际船舶网11月7日消息,美国氨动力解决方案公司Amogy和船东Southern Devall公司日前宣布,将在全球海事市场首次商用Amogy公司的氨发电技术。据悉,Amogy公司的这种零排放氨发电系统将首次被部署在一艘油罐驳船上,能将氨转换为氢气,用于燃料电池,或者作为一种能源密度更高的方法用于远距离氢运输。该系统已经在农用拖拉机和无人机上进行了演示,现在正在扩大规模以用于更大的应用,包括船舶和氨燃料驳船,以支持海运业的脱碳努力。


航空


美国雷神公司将升级低层防空反导雷达以应对导弹威胁

据国防科技要闻11月5日消息,美陆军司令部与雷神公司签订为期3年、价值1.22亿美元的合同,用于低层防空反导传感器(LTAMDS)先行计划产品改进增量III的升级工作,旨在帮助击败快速发展的导弹威胁。低层防空反导传感器雷达采用氮化镓元件,计划在2022年实现陆军的初始作战能力。该雷达由主天线阵列和2个辅助阵列组成,雷达天线协同工作,使操作员能够从任何方向同时检测和打击多个威胁,确保战场上没有盲点。


俄罗斯为托尔-M2防空系统开发反无人机导弹

据无人机反制11月7日消息,俄罗斯军方正在为托尔-M2短程防空导弹系统研制一种小型廉价的地对空导弹,用于拦截小型无人驾驶飞行器。Tor-M2在移动中能在10秒内攻击目标,在短暂停留后能在8秒内攻击目标。该系统集成了无源电子扫描阵列(PESA)雷达,允许更快和更精确的波束控制,可同时攻击4到10个目标。


航天


美国商务部计划于2022年12月推出商业太空态势感知试点项目

据国际安全简报11月5日消息,美国商务部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署太空商业办公室负责人理查德.达尔贝洛透露,美国商务部计划在2022年12月推出其与美国太空司令部共建的商业太空态势感知试点项目。该项目基于两个机构于9月初签订的强化太空业务协调谅解备忘录,旨在落实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第3号太空政策指导文件(SPD-3)中有关“推进基础太空态势感知(SSA)和太空交通管理(STM)领域科技发展;向公众提供来自美国联邦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基础太空态势感知数据和太空交通管理服务;加强太空态势感知数据兼容以促进更深入的数据共享”要求。


美国火箭实验室空中回收火箭一级助推器再次失败

据SpaceNews网站11月4日消息,美国火箭实验室第二次尝试空中回收火箭一级助推器任务失败。该公司将本次尝试任务命名为“猫鼠游戏”(catch me if you can),利用降落伞和直升机未能成功在空中捕获返地“电子”火箭一级助推器,其助推器坠入大海。据悉,该公司在“电子”火箭完成搭载一颗瑞典MATS小型光谱卫星发射任务后执行本次尝试,旨在重复使用助推器。


俄罗斯制造岸基“锆石”高超声速导弹系统原型车

据战略前沿技术11月7日消息,俄罗斯军工联合体研制出岸基“锆石”高超声速导弹机动发射系统。据悉,该系统可搭载2枚“锆石”高超声速导弹,可对水面和地面目标进行打击。塔斯社报道称,此前已有相关人士透露称,俄海军计划在2022年末,接收岸基“锆石”高超声速导弹发射系统,相关研制工作已启动。


新材料


Adamas Intelligence发布报告称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金属材料消耗量显著增加

据MINING.COM网11月6日消息,英国研究公司Adamas Intelligence发布《充电状态:电动汽车、电池和电池材料》(State of Charge: EVs, Batteries and Battery Materials: EVs, Batteries and Battery Materials)报告称,2022年上半年,全球所有新销售的乘用电动汽车的电池总共消耗了117200吨碳酸锂当量(LCE),同比增长76%。该报告指出,电池材料需求量增加是由于2022年上半年全球乘用电动汽车注册量同比增长42%,达到623万辆,高于2021年上半年的440万辆。此外,该报告称,2022年上半年,全球所有新销售的乘用电动汽车的电池还消耗了88200吨镍以及18500吨钴,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和44%。


南洋理工大学开发出新型纳米纤维材料加速伤口愈合

据Phys.org网11月4日消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加速伤口愈合过程的新型纳米纤维复合敷料。研究人员使用了两种基本成分聚己内酯(PCL)和明胶,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造PCL/明胶纤维,再将可与皮肤相容的天然聚合物(ε-聚赖氨酸)掺入到纤维支架中,起到抗感染和增强皮肤细胞运动性的作用,防止细菌在受伤部位繁殖。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架的机械强度、坚固性和耐用性,研究人员使用多巴胺盐酸盐将纤维支架交联,并通过控制静电纺丝系统转鼓收集器的速度调整纤维排列,提高了敷料的拉伸强度并赋予其亲水性,可以吸收伤口渗出的液体,从而更好地促进细胞生长、增殖和迁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纤维材料》(Advanced Fiber Materials)上。


先进制造


沙特将与富士康合作生产电动汽车

据TechWeb网11 月 4 日消息,沙特主权财富基金将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合作生产电动汽车,双方将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并开创一个名为“Ceer”的电动汽车品牌。该品牌将获得宝马的零部件技术许可。双方表示,Ceer将开发轿车和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目标是在2025年交付首车。


西班牙研究人员开发出可让听力障碍者通过触觉“听”音乐的可穿戴原型设备

据机器人大讲堂11月6日消息,西班牙马拉加大学电子系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开创性原型设备,该设备由音频触觉算法组成,通过使用“触觉错觉”,将单音音乐渲染成基于振动的有形刺激,让听力障碍者能够通过触觉“听”音乐。研究人员开发的算法能够将从MIDI文件(乐器数字接口)中提取的音乐特征和结构转换为“振动触觉刺激”。研究人员还将研发一款可以带到音乐会上的便携式终端,该设备将很容易集成到手机等技术设备上。


瑞典研究人员开发出无污染、低排放的纺织品数字印刷新工艺

据TechXplore11月2日消息,瑞典布罗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纺织品数字印刷新工艺,可以成为纺织行业减少水消耗和有害物质排放的重要解决方案。研究人员通过优化打印技术和工艺,开发了一种不含对环境有害的碳氟化合物的新型染色剂配方,并能适用于现有打印设备和所用协议。新工艺几乎不需要水参与反应,显示出巨大的可持续性,使化学和能源消耗显著减少,具备在工业上大规模应用的潜力,可促进纺织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END-

由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整编

转载请注明


美国宣布《净零游戏规则改变者倡议》,公布核心技术研究方向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电话: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上一篇新闻

星期六:控股股东星期六控股质押222万股,其一致行动人新加坡力元解除质押30万股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新冠确诊病例超5万例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