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0月15日,湖里的第一声开山炮响,拉开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40年来,身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厦门,以开拓者、实干家的矫健身姿勇立潮头,砥砺前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特区奇迹”,以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昨天,记者走访厦门市博物馆、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等,寻找见证特区40年芳华的珍贵老照片、老物件,带您“穿越”回激情燃烧的奋斗岁月。
1984年7月,印华地砖厂投产。
杏林台商投资区建设前(上图)与建设后(下图)。
1983年5月,第二代厦门火车站建成。
金龙客车
测绘工具
闹钟
雨鞋
印华地砖厂
外商投资厦门的大幕拉开
上世纪80年代初,经济特区建设初期的厦门吸引了许多海外游子回国创业,印尼华人陈应登就是其中之一。1982年1月10日,陈应登与厦门市政府签订了特区第一份外商投资合同,把原定在新加坡开办的工厂迁到厦门湖里,并定名为“印华地砖厂”。从此,以印华地砖厂的获批设立为起点,外商投资厦门的大幕正式开启。
多年后,陈应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不禁感慨。“当年,印华地砖厂第一个装运德国进口机器的集装箱来到厦门口岸。由于没有大型集装箱拖车,道路全是泥巴路。”陈应登说,他就借用两辆大卡车,挑平坦的路面走,硬是把从国外来的集装箱拖进厂区。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的工厂终于在1984年7月4日正式建成投产。
印华地砖厂的投资创办,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此后,宏泰发展、联侨企业、裕成建材等外商独资企业纷纷落地。国内多个兄弟省份和国家各部门也相继到厦门经济特区投资兴业,形成了特区创办初期外引内联的良好开端。
杏林台商投资区
“投资何处去,遥指杏林湾”
“借问投资何处去,台商遥指杏林湾。”早在多年前,就有台湾的媒体这样报道厦门集美区的投资环境。1989年5月20日,杏林成为首批三个获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台商投资开发区之一,在投资区内落户的台资企业,享受现行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
杏林台商投资区创办伊始,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吸引台商投资方面齐头并进,并形成以独资、产品外销为主,长期投资为多,集团性投资、成片开发项目增多等投资特点。其中不乏生产技术、设备较为先进的企业。
为更好服务对台工作大局,厦门充分用好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制定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政策,增强台商投资区对接台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的载体功能,吸引众多台企落户厦门,促成厦门岛外经济大发展。
经过30多年发展,如今的杏林台商投资区已形成了机械装备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与旅游业、现代物流业、新材料产业、都市现代农业等多个重点发展的产业链群。
厦门火车站
见证厦门铁路快速发展
坐落于厦禾路的厦门站是厦门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不过,改革开放之前,厦门火车站一直沿用的是1957年落成的木板房,占地仅800多平方米。厦门经济特区开始建设以后,随着经济建设的需要,火车站开始改建,并于1983年5月投入使用。
改建后的新站房占地6000多平方米。建成后,为厦门铁路增加了活力。1993年,鹰厦线完成电气化改造,厦门铁路告别了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的时代,迎来了电气化列车时代,列车的运能和乘坐舒适度都有显著提高。
2010年,福厦铁路动车组正式通车运行,厦门正式迈入动车时代。2015年2月,厦门站再次启动大规模改造,南站房、南广场正式投入使用。主站房总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是此前的四倍之多,实现了站房“跨越升级”。
金龙客车
率我国客车进入国际市场
1988年12月3日,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龙客车)正式成立。在毫无汽车工业基础的厦门,金龙客车通过股权换资金和技术,形成四大工艺,从德国MAN的CKD组装开始,在市政府划拨的水泥制管厂开工生产,由此开启了厦门客车产业的发展之路。
1990年,第一辆金龙客车成功下线,1991年推出国内首款11米豪华大巴。1994年,金龙客车推出自主设计的大型豪华客车XMQ6120,到1997年已经开发了涵盖6-12米旅游、客运、公交等全系列客车。
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公路客运大发展催生出中国客车业“黄金年代”,以金龙客车为代表的中国民族客车品牌迅速崛起,并率领我国客车正式进入国际市场。
(文字:记者 叶子申 见习记者 林夏悦 图片:记者 唐光峰)
来源:海西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