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中国高校56|四个字错了三的厦门大学,弃用了鲁迅题写的校名?

厦门大学的牌匾很有意思,一共四个字有三个是错的。

这块门匾是由鲁迅题写的,另有寓意。

如今,厦门大学已经启用了新的字体。

那么,厦门大学弃用了鲁迅题写的校名吗?

今天,每日汉字就和大家聊聊。

厦门大学


这个是厦门大学的门匾。

厦门大学这四个字错了三个,只有一个“大”字是正确的。

对此,很多人都有同样的解释。

说厦门大学的“厦”字,鲁迅先生之所以多写一点,是因为希望学子在求学路上能多一点耐心。“门”少一点,是因为没有那一点之后看起来像学生在给老师鞠躬,告诫学生求学路上要尊师重道,戒骄戒躁。而“学”字没有宝盖,是因为学海无涯,不希望被宝盖挡住。

不得不说这含义编的像是那么回事,能让听者感受到鲁迅先生的用心良苦。于是,了解情况的网友发出疑问了:鲁迅先生当时都过世十年了,难不成是有未卜先知的能力知道厦大会用他的字?

哈哈。

厦门大学


如今,学校的新大门已经弃用了鲁迅的字体,而改为陈嘉庚的字体,人们管他叫做“嘉庚体”。厦大新版互联网主页上线后,人们也惊奇地发现,新版主页上的校名“厦门大学”四个字,已经从“鲁迅体”变成“嘉庚体”。

难道不用鲁迅的字体了?

校方曾经对媒体公开说, 今后“嘉庚体”和“鲁迅体”并存。

陈嘉庚和鲁迅


史料上看,厦大校名曾经出自于国民党主席林森手书,大约在1956年左右,改为“鲁迅体”。厦大的校名之所以会使用“鲁迅体”,一个原因是,鲁迅1926年9月至1927年1月在厦大任教。但是,这四个字是鲁迅写的,但并不是专门题写的。它们是从鲁迅所写过的毛笔作品字迹原稿中挑选出“厦门大学”四个字,组合成校名题字。

为啥又用了陈嘉庚的字体呢?

主要是因为这所学校是陈嘉庚创建的。

陈嘉庚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17岁去新加坡新加坡谋生,在他父亲经营的顺安米店服务。后来,陈嘉庚在南洋发迹,1904年,陈嘉庚集资7000多元(叻币)创设菠萝罐头厂,号称“新利川”;时隔不久,又接管了一个经营菠萝罐头厂的日新公司。 后在新加坡独资创办福山黄梨园、谦和米店。1905年,增设日春黄梨罐头厂。1906年,福山黄梨园开始经营橡胶种植业。

赚到钱后,陈嘉庚不忘家乡,在1912年创建了厦门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设立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成为中国首个在海外建设独立校园的大学、早期建筑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被誉为“南方之强““中国最美大学”。

后来,陈嘉庚把这所学校捐献了给了国家。

正是因为陈嘉庚对厦门大学的特殊贡献,所以在海外校友的倡议下,厦门大学启用了陈嘉庚字体的校门牌匾。

【作者:每日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