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被称为“鬼节”的中元节,它的起源及民俗特色是什么?

我们知道西方有一个节日叫万圣节,我们一般喜欢将万圣节称为西方的鬼节,在这一天小孩子们会穿上各式各样奇特的服装然后挨家挨户的要糖吃,负责就要搞事情干坏事。

这一天人们都穿着各种吓人的服装画上恐怖的妆容到处捣蛋吓人。相比于西方的万圣节欢快的场面,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面也有一个"鬼节",那是由来已久的祭祖节日。

但是中国的中元节可一点不像万圣节那样的欢快娱乐,中元节是真真正正的"鬼节"了。作为中国古代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中元节要严肃的多。

中国人向来以自己的祖先为学习榜样,中国人的"神"就是自己的祖先。所以中国人相当重视对于祖先的祭祀活动,以此来展现对祖先的敬重。但是中元节可不单单是祭祀祖先那么简单,一起来跟随我的脚步看看中元节是什么样子的吧!

一、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节是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这一天也有一个俗称叫"七月半"。《易经》有道:"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道教认为七是天地运行、阴阳消长的自然之道,天地间的阳气灭绝过后进过七天就可以再次重生。

所以古人认为七是一个很吉利的数字,里面蕴含着宇宙的哲学。这天上有七星高照,人有七情六欲,颜色有七种颜色。

对应人的生理也是七岁受教育,十四青春期,二十一岁完全成熟等等。所以七月是一个吉利的月份,而七月十四又是双七,古人就选择在七月十四日祭俸祖先。古人就养成了在七月十四日、十五日祭祖的习俗。

上古时期就有七月半祭祀祖先的习俗,这里的原因与上面的不一样。七月半正是秋收的季节,古代科技落后,农业收成全靠天运,所以古人就有祭祀祖先以求大丰收的习俗。

待到金秋时节粮食瓜果丰收完毕之后古人就开始用新鲜的瓜果祭俸祖先,以感恩祖先带来的大丰收同时祈祷来年依旧有一个好收成。因此"七月半"就成为民间的祭祀祖先的节日,也就是后来中元节的前身。

东汉时期道教兴起,在道教的神话体系之中有天、地、水三位神仙为天帝在人间的代表,替天帝奖罚人间的美好与罪恶。道教的《太上三官经》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而三官来到人间执行使命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分别对应了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而中元节正是地官执行任务的时间在每年的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地官大开冥界的大门于是各路鬼魂就到人间到处游荡,因此称作"鬼节"。由此而来道教的节日中元节就这么产生了。

除此之外农历七月十五还有一个节日,佛教里面有禅七、净七的概念,在佛教的概念中七是一个蕴含无穷尽意义的数字,佛教喜欢用这个数字代表极富变化。在这一天是佛教认为的功德圆满的时间,因此在这一天佛教会举办"盂兰盆法会"。"盂兰盆"是梵语翻译过来的,是一个佛教的概念,意思就是一个倒掉世间痛苦的盆形容器,是和尚僧侣拯救世间苍生的重要物件。所以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是佛教的"盂兰盆节"。

你说好巧不巧,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有"七月半"、"中元节"、"盂兰盆节"三个节日,分别属于世俗民间、道教和佛教。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研究从三个节日的起源可以断定的是农历七月十五有三个节日而不是一个节日的三种叫法。

但是后来因为"鬼节"比较玄幻迷糊,七月十五的时候鬼魂出没,祭祀祖先就和安置自家祖先的魂魄结合到了一起。因为人传人的舆论迷信效应"鬼节"深入人心。

所以在世俗民间的主战场广大农村"七月半"的叫法依旧保留,但是"鬼节"的习俗融入其中。所以就形成了在农村主要叫"七月半"为"鬼节"祭祖,在城市叫"中元节"也是"鬼节"祭祖,而"盂兰盆节"的传播就不够广泛基本只存在于佛教内部。

二、中元节的习俗

中元节的影响相当的广泛而且习俗在祭祖的方式之上有所差距。不仅仅中国人过中元节,旁边的日本、朝鲜半岛、泰国等地也过中元节,同时中元节在海外华侨中间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所以东南亚等国家的华人华侨聚集地都有中元节传统。

  • 1.中国本土的中元节习俗

来自北方的河北有携带水果和酒去祭祀祖先的传统,还有用时令的食材来祭祀祖先的。在这一天还会蒸羊肉和面做的羊,然后上坟扫墓。山东临海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当地人会做一个小木舟,将祖先的牌位放在船上然后放上食物和衣服,写上小纸条,最后点燃木舟放入大海。这一天当地人忌丰厚食物以粗茶淡饭代之。而在面食基地的山西,人们除了宰羊以外,还会用屑做成猫咪和老虎等形状,同时用面捏面人互相赠送。

来到中原大地,河南的人会在门前画一个圆圈在圈子里面焚烧纸钱来祭奠先灵位。在安徽的皖北地区除了画一个圈圈还会在圈圈里面画个十字,说是为了给祖先的魂魄定位使得祖先可以找到自家后代供奉的纸钱。在湖北祭祀当天要摆放好荤腥食物和酒。然后需要自己家里的男人们亲手去制作纸钱然后再跪拜先人,行祭祀之礼仪。

南方的两广地区,中元节都在农历七月十四日过节,比其他地方要早一天。广东的居民会专门去冥器店铺买一些纸衣服、冥币等等,然后在这一天烧掉供奉给祖先。在这里祭祀的酒菜当天晚上不允许收回要在外面放一宿。广西的中元节过程比较的长,持续一周的时间左右在十四日这天完结,从迎接祖先到送走祖先然后是追祭祖先,将写有祖先名字的物品拿到路口的地方进行烧毁以此来祭奠祖先,其中的礼节比较的多,东西也比较的多,过程相当的复杂繁琐。

西南地区的四川会用纸做一个花盘然后里面放上贡品,手捧着花盘边走边念,大意就是请求还没有回去的孤魂野鬼拿了贡品赶紧回去吧。说完一套串词就会将贡品烧掉,以慰先灵。云南人会刻一个黄瓜船,就是用一整根黄瓜刻成一个船与其他的东西一起焚烧掉。

  • 2.国外的中元节习俗

在日本主角就不是"中元节"了,而变成了"盂兰盆节",主要是佛教传到了日本而且比较受欢迎。在日本城市和农村的中元节日子不太一样,相差了一个月之久,城市在农村前面过节。人们会聚集在一起手舞足蹈的跳起舞蹈,政府会放假让人们回家祭祖。"盂兰盆节"在日本相当的重要,现在有一周左右的假期

在朝鲜半岛上面,三个节日在这里交汇相融,形成独特的朝鲜特色。他们即会庆祝丰收也有佛教普度的意思,还有道教祭祖的意味。有一套祭祀亡魂的传统礼仪。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就是华人华侨的聚集地,在这些地方的中元节就没有那么的沉重、严肃。他们会精心布置舞台来一场歌舞表演来庆祝节日,也会将鬼魂娱乐化。传统的祭祀祖先,寻求祖先的庇护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就是主要当做一个欢快的节日来进行。

所以总结下来就是中元节主要的习俗就是普度、烧纸祭祖和庆祝丰收,各地因为物产、地理和人文发展等因素略有不同但是在内容的主旨上面都是基本一致的。主要内容就是烧纸钱和摆放供品进行祭祖,还有就是以歌舞庆祝丰收。至于其中的佛教的礼仪和过节方式就没那么的普及了。

  • 三、中元节的意义

中元节其中一大习俗是诵经拜佛普度众生,通过普度的节日习俗方式宣扬一种乐善好施、慈悲为怀的佛家思想。在这样一个节日跳出"鬼"的束缚来宣扬更加美好的品格,对于中华传统的仁慈之道的宣扬具有重要意义。

中元节的祭祖习俗实际上是中国人对于祖先敬重的集体表现。缅怀先烈弘扬了孝道的传统精神。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孝"字的宣扬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西方也有鬼节,我们中国也有鬼节,但是西方的鬼节是中国人赋予它的"鬼节"的称号,本质上就是一个全民娱乐的娱乐节日而已,只是在主题上讲究扮鬼捣蛋。

但是中国的中元节由来已久,历史渊博悠长。中元节这一天原本有三个节日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间逐渐的进行交互融合最终形成了现在我们所认可的中元节。

时到今日中元节依旧是中国传统节日当中相当重要的一个节日,每年到那个时候都可以看到到处在烧纸钱祭先祖。中元节现在最多的就是和祭祖挂钩也体现了中国人对祖先的敬重与最重要的家国情怀和孝道文化。

参考文献:

《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