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长汀:古朴同睦村

古朴同睦村


长汀县河田中心小学 刘中华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小引子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是峰峦叠嶂间埋藏的一块美玉,是蒙尘粘垢后遗落的一颗珍珠,是青春已逝衰朱颜的一位村姑,是历经沧桑渐残败的一件古董,它,就是濯田镇一个名声鹊起的古朴村落——同睦坑。


12月的第一天,应着同睦村人的邀请,应着千年古村的召唤,长汀县文联组织三十余位文艺家走进同睦村进行文艺采风活动。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村简介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据历史记载,公元926年,唐朝汀州刺史钟翱为避战乱,毅然辞官,率领全家大小沿汀江而下,来到丁坑窝,发现这里山清水秀,环境静幽,觉得是块风水宝地,当即赋诗一首:“汀南丁坑好风光,造得庐栏胜过州;祝愿子孙代代旺,留传誉名播千秋。”并决定在此隐居。在当地异姓村民的帮助下,建房筑舍、垦荒造田。为感念异姓村民相助之恩,与他们同谋发展、和睦相处,遂改名为“同睦坑”。


同睦村因坐落位置的独特,初名“穽萩坑”,又名“丁坑窝”。村内至今保存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古迹。有唐末从台湾(琉球)带回植于村口的千年桂花树、宋代钟翱古墓,还有大量的宗室公祠,如钟氏宗祠、理政公祠、成器公祠、天生公祠等12处重要历史建筑。同睦村是福建闽西地区现存少有的具有客家民居民俗代表性的、传承着千年客家宗族文化的古村落,也是客家钟姓祖地, 2018年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新村门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乘车穿过寨头村后迂回上山,须臾便见一新建城楼式的村门,灰石灰砖,门上镶嵌大理石刻着的“同睦”二字,工整颜体。护栏之内,木质楼阁顶盖琉璃瓦,典雅大方。四个红灯笼是今年2月村门建成时悬挂上的,已经褪成粉白。


穿过村门就往右下坡,隐约有附近丁屋岭入村的况味。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展睦堂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坡尽右拐入车一坪,来到了第一个景点——展睦堂,展睦堂又名墨砚祠堂,是出人才的宝地,前门坪侧二口荷塘誉为墨砚台,后有甘泉流出为磨墨用水,对山摆着笔架山峰,笔、墨、纸、砚齐全,天然排列,故名墨砚祠堂。自建祖祠以来各朝代族中人士皆定此为钟氏学堂之所。传说学生在此饱读诗书,讲学作文,都更聪慧清醒,文章超人,科举之年考场应试皆对答如流,能争榜上名。所以同睦村自古就是个书香之村,耕读传家。


长汀:古朴同睦村


堂内正中悬挂金字牌匾“展睦堂”,挥毫行楷间可见潇洒,飞白如丝中显出力度,还有一块牌匾刻“钟氏宗祠”,堂内墙上贴着村落简介、民风民俗、保护开发措施等,堂中木柱上贴着两对对联:


钟氏祠堂颂前辈丰功伟绩;

望族祖业开后人远志鸿图。


叙宗功立新功无功不功;

思祖德修己德唯德有得。

对联文采不错,只是不知为何都没有遵循对联起码的规则——仄起平收,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平声。


天色阴沉沉的,没有笑脸。不过,招待我们的村人都笑脸相迎,连两位老者也勤快地搬凳抹桌。入座后,年轻的同睦村优秀乡贤钟锋万流利地介绍着同睦村简况,此村有5 个村民小组,共 163 户,户籍人口738 人,平时只有几十人在此常居,大多数迁于县城。其中说到此村有36口鱼塘,9口古井,引起了我强烈的探求欲。


介绍完毕,我们在天井边与围墙内的木柱堆下赫然发现两条大蛇蛇皮,顿时惊吓了几个女士。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辩标语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出门开游,最先看到一黄泥屋墙上用红漆书写了一行标语,依稀看出上一行是“为了你和家人的幸福,外出返乡后……”,同行询问“不知这下面写的是“返乡后干嘛?””我调侃道“返乡后立刻去结扎”,引得旁人大笑。屋侧墙上刷写着红白蓝三条不同时代的标语,有一个圆形古井,小巧清浅,井边乱石砌围。


续前行,见左园竹木篱笆上结有小小的刺泡,一美女不禁伸手采摘。而道右土坡上盛开着几株白色的山茶花,在寒冬中展露一抹素雅。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赏古庙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再行数十米,见一大池塘,水平如镜,倒影把水塘分割为黑白两半。塘边的老屋泥墙倒塌,唯剩残朽的木架顽强地屹立。

长汀:古朴同睦村


池塘外边是古老的三将公王庙与关帝庙,三将公王庙外壁是两个似圆似方的镂空木窗,像小庙的两只眼睛,发出威严肃穆的光芒,扫视着庙外过往的点点行人。大门上悬挂着一块“永兴亭”牌匾,让人不知是亭是庙,匪夷所思。此庙是钟翱为纪念其祖父钟全慕手下屡建战功的陈、云、傅三位爱将而建。然而庙内正中是十尊佛像,左边神龛内是一个白胡子老爷爷与一个老婆婆造像,之间放着一个牌位,走近细辩,刻字为“五谷尊仙神位”,我们便断定是五谷大神了,但领队的村人却说这是土地公公,把我们搞糊涂了。右边神龛才供奉着三将公王。木窗从外往内看里是黝黑阴暗的,从内往外却清晰透亮地静观着小村的前世今生。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挨着三将公王庙的右边,毗邻着的是关帝庙,村人介绍说这里的关公是文关公,拿书不拿刀。我们进去一瞧,果然是坐着的关公,文绉绉的慈祥脸,没有握大刀的威严。

出庙环视,村副主任钟马水介绍说同睦村由此往里是一艘船形,池塘与小庙是船头。而我游观之后倒是觉得小村像一条大鱼,池塘与小庙是鱼头,村尾的两个岔坑是鱼尾,枫树林边小岔谷是鱼鳍。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天生祠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往前塘角右折,行十米,左见一矮门楼,此是天生公祠。进内见左边有长池塘,绿藻铺水,塘左是一排古旧的木瓦边房,跨入内祠见上厅空荡完整,小木神龛上置放漆黑的祖牌,木壁有一处脱落了木板,透进一道如剑的白光。右墙柱挂着一块“教坛典范”的牌匾,是濯田学区对老教师钟继渊从教四十周年光荣退休赠送的纪念匾。厅边正房的瓦砾掉落,一片光明。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出天生公祠,路左是一座典型土木结构的客家二层小楼,墙体白灰浆已脱落斑驳,楼沿扶栏的竖木条也一边全脱,显然这也是一座空屋。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连排店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沿着水泥小道继续前行,道边多是石片砌成的屋基,泥墙早已坍塌不见,道右是一条小水沟,从前方的山间收纳大大小小的泉水,分流一些入形态各异的池塘、农田后,汇流下来。小水沟右边,是一长排商铺,矮矮密密地连在一起,只有靠近的一户店外还有两条黄色的塑料凳,然而也是锁门闭户,不见主人提着火笼咳嗽而出的身影。


在水沟与小路之间铺上木板就是通向店铺的简易桥梁,如今,大部分木板已不知所踪,只剩支撑的横木作最后的腐朽,告诉行人店与路曾经热闹的联系。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李妈塘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迈步来到一座有人居住的泥屋前,见侧房有正在整修房子的农人,踩着木梯提瓦上下。左侧有一座徽式门楼的李妈塘,一边被风甩吹的灯笼如小女孩跳动的发辫。大门挂着一根竹竿,石头门槛边靠放着一顶斗笠,斗笠竹叶上用红水线拉着一个五星,大门紧闭无声,斗笠静默无语,这又是一座久未开门的空屋。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理政祠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回到道路再前几十米,路左有四柱支撑的伞亭盖式门楼,穿过门楼沿着石径左行,再右登三阶过一小门楼,上前方是一座略显巍峨的祠堂,外有草坪,一群鸡正在觅食,还有一个石臼静静地闲放在草地上,我们不知道它曾捣碎过多少稻谷和糍粑糕点,如今,三几十人居住的静寂古村,没有人会想起它曾经的功劳,它就像是年老色衰的白头宫女,被残忍地遗弃在此。哪怕是把它当做一块盖新房的基石也好呀,在多少个星月皎洁的夜里,它悲叹自己无用的老年!是的,石臼,你风烛残年,你无用,农人不来搭理;你无粉,蜜蜂不来采蜜;你不香,蝴蝶不来憩息;你不美,画师不来描绘。滴落臼窝的雨水,满了溢晴了落。只有风吹来,只有雨洒来,只有青绿渐变枯黄的野草陪你在风雨之中摇摆,日复一日地,你只有与天空偶尔飞过的燕子,蓝天上朵朵飘浮的白云,作无言的对视。夏天,连日有水的日子,一只青蛙不经意跳入臼水中停息,产下了多情的卵种,臼窝孵化出可爱的蝌蚪,青蛙妈妈屁股也没拍一下就跳走了,这些游动的生命此时就成了石臼的孩子,但是她只能给小家伙们提供暂时生活的场所,臼窝如袋鼠的肚子,又是露天的大钵,臼窝底的泥土给它们提供了养料。可是,骄阳连续的日子最终晒干了浅水,蝌蚪在蹦跳的干燥中死去,石臼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无奈地看着,悲伤至极也掉不出一滴眼泪。世事无常,命运诡异,其实,不仅仅是这些悲惨死去的小蝌蚪,不仅仅是这个不能动的石臼,即使是这整个小村,即使是一切有生命的动植物,即使是整个无垠宇宙中的万物,包括无垠宇宙自己,都没有绝对的永恒存在,所以,没有谁能真正预料和把握明日的命运,但我们依旧要好好地设计未来,快乐地活在当下!


长汀:古朴同睦村


收回思绪,与文友们来到祠堂敞开的围墙大门,门右边墙上挂着一块赭石色的牌子,写着“长汀县历史建筑,理政公祠”。钟理政(即同睦村开基始祖钟翱),此祠是钟翱与九子发九州、汀州钟氏发祥地之一,于2000年重建。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进入祠堂,见上厅有数副对联,最外为: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高山流水知音结谊人间赞美;

舞鹤飞鸿妙笔生花史册流芳。

中柱还有一对隶书联很有特色,为:


同心协力重建翱公千秋基业;

睦族敬宗弘扬颖水万代雄风。

而天字壁边的对联最为工整贴切:


两代刺史威震八闽功勋卓著;

九枝宗亲业创五洲世泽绵长。

侧壁有藏头镶名联为:


理治汀州安社稷封上柱国;

政施闽地福人民颂钟令公。

墙壁上悬挂着宗祠文化,有钟全慕简介、钟翱简介、钟氏三杰简介、钟氏历史文脉、钟氏家训、钟氏祖训等。


长汀:古朴同睦村


由祠堂文化可知:钟翱又名理政,字秉钧,生于公元 888 年,卒于公元 967 年,和祖父钟全慕祖孙两代均为汀州刺史,文武双全,懂天文地理,官至金紫官禄大夫, 勤勉执政,节俭爱民。有王、朱、赖三位夫人,一共生有九个儿子。后来, 一子在本地留守祖业(实际上部份后裔也迁往江西、四川等地),其他八子又往外迁徙,后裔不断发展,有的到武平、上杭、邵武,有的到广东、广西、 江西、浙江、台湾,有的甚至发展到海外的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各地,子孙遍布天下。所以,《钟氏族谱》上有“九子流九州”之说。

参观时,进来三个小女孩,跪在拜蒲上,正祈求祖宗保佑她们学习好、有零钱、父母爱、不生病。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官厅背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理政公祠右侧,是2011年修建的文衡公祠,水泥粉墙,青砖门框,门边放着两只石狮子。四方砖窗、琉璃红瓦。


文衡公祠的右外侧,是一排名为“官厅背”的古旧泥屋,屋外放着一个老木门槛,大家猜测是文衡公祠的原门槛。这排老屋也残破欲倒,屋顶多处大片屋瓦掉落,后墙用两根朽木支撑,做着无谓的保护。后墙下有个水泥砌成的洗衣池,池中有一个青口瓷碗和一把塑料饭勺,是主人迁走后遗弃之物。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古驿站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挨着官厅背外侧的正是古驿站遗址一堵砖墙,半红半青,藤蔓攀爬到墙上墙顶恣意疯长,碎砖瓦砾满地,朽木乱草绕生,幸有青藤缠绕倾斜未倒。这里,应是《聊斋》中所述狐仙出没的地方。从主道往里看,驿站折转之墙犹如一只大象,伸鼻甩尾,乱草丛中,黄色的千里光菊在微风中斜曳,古诗有云“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古村的游子啊,你们在异乡仰头望月之时,是否在思乡寄情呢?红通通像小灯笼的是野番茄,随处见一株株死去的苍耳,小刺亲切地粘在我袜子上,欢迎我这不速之客,似乎是想送给我的礼物,我取下苍耳,收入裤袋,带它去我的家乡。狗尾草与芦苇花点头呼应,一棵青叶紫果的十紫商陆骄傲地展示青春的姿态。我在一棵枯萎的苍耳与一棵翠叶的苍耳前留步拍摄,村人问:“这有什么好拍的?”我说:“这是新老交替,生命轮回的迹象,值得留影。”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新屋哩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续行,有三角鱼塘,清水之上飘浮着几片羽毛,饱食后的白鸭在塘边踱着方步游荡或梳理着羽毛。园边田埂上有小枫树、黄栀子,田埂下躺着一个蓝衣稻草人,垂着衣袖,愤愤地望着灰暗的天空。竹篱木门内,相围着翠绿翠绿的萝卜菜畦。一个枯树根像一只松鼠,张着尖牙细嘴直立着。


长汀:古朴同睦村


来到几棵大树下左上数步,又见一座青砖古屋,门楼铁门关锁,无法入内。悬挂的牌子告诉我,这是“新屋哩”,向里看,那粉色的门墙、粉色的方窗和那大片剥落水泥面的泥墙,证明这里的屋已老,并不“新”。右边侧屋有五个四方形的粉边窗户,下方两个窗户镶嵌着花格字,隐约可辩为“吉”“福”二字。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下马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折回大树下,沿中路前行三十米,再从田间右行是进入丁坑窝后坑的。一棵半身枯朽的古树下,立着一块古碑,碑文模糊,难辨一字。我猜测,这应该是古驿道边的下马碑。古驿道把同睦村与外面的世界联系起来。据说驿道虽岖崎不平,但上能通长汀县城,下能往濯田,再往武平、上杭……古时常有人马经过, 但朝廷有令,经过同睦村的人都必须(武官)下马(文官)下轿步行,以示对钟翱的尊重,并分别在村中四处立了四块下马碑,警示过往客人遵守。如今时过境迁,世事天翻地覆地变化,除了一块在造路时损坏,其他三块却仍然屹立,任凭风吹雨打,岿然不动,仿佛在向人们诉说那永远说不完的故事。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寻古墓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沿小路穿过树荫,道旁黑藤密密缠绕,如蛇如龙如细细的蚯蚓。山茶花凋黄而不脱落,抱枝结籽,犹似不离古村的村民。将到丁坑窝右内坑,又有几棵老树横植于窝口,犹如几个忠于职守的老士兵,护卫着后方山坡的钟翱古墓。前行右折,左转右上,迂回百米,就到了钟翱古墓。公元 967 年,钟翱卒后,南唐主赐赠尚书令,子孙将其葬于此丁坑窝的山坑之中。其墓地虽历经沧桑,但至今保存完好,占地面积约 1000 平方米,墓堂墓碑全由花岗岩石雕刻而成,墓高 2 米许,墓堂两边刻有忠、 孝、节、义四个大字,墓堂前方两旁各雕有一对石狮,并矗立一对 5 米多高的盘龙石桅杆(华表),气势恢弘,蔚为壮观。1994 年,长汀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重点文物加以保护。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同行文友早我半时已参观完毕,我在盘龙石桅杆下拍了数支贴石而长的络石草,恰似宣纸上挥洒的水墨梅花,纤枝细叶。墓沿青砖壁伏着一只毛毛虫,静静地与刺史的英灵作伴。新植的翠柏环绕着墓地,木门关闭,防着君子的误闯。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访老松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沿着两个农妇刚刚打扫的鹅卵石径折返,登上钟翱墓对面的山上,一棵古松张开双臂迎接着我们,大家在树下拍照留念。古松根部被割皮放过松油,割痕如眼,伤心地流着悲泪,更可恶的是她还被砍削去半身,然而,古松不死,依然郁郁葱葱,如腾空的飞龙,如展翅的金凤,焕发出倔强的生命力。


长汀:古朴同睦村


从古松前的石径而下,转折处,又有几棵曲身挥袖的松树,或如翩翩起舞的仙子,或如仰首问天的屈原,或如张开五指的巨爪,或如激情澎湃的讲师……姿态万千,观者流连。我想这里的松树应该是远方移栽来的黄山松,一定是的,因为只有黄山松才有如此妩媚动人的风姿。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枫树林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折回到新屋哩外侧,绕屋后前行,我们来到了羊子岽下的枫树林,此坡因当年钟翱隐居同睦村时常在此放羊,故名。在此坡俯瞰,小村一览无遗,村头到村尾约一公里。当初钟翱认为此处好风水,便在此立祠建宅,耕读传家,悉心营建这一方乐土。屋宇建设材料,卵石溪中取,杉木山上砍,皆就近取材, 因势而筑,古朴自然。营建屋舍庙堂,选背山面水之处,开水口、植枫林,设三十六口塘, 九口水井,布局精细。据传,村里有 18 块石板就是十八座小桥,块块有来历;那36 口塘,塘塘有典故,令人浮想联翩。村落满足了钟翱的避世需求,更提供了一处可回归自然、怡然自得的归隐之地。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千古枫林,此刻正满树红叶飘飘,如诗如画,令人陶醉,这里是浪漫之坡,恋爱者藏匿于树下、竹林,该私定下了多少桩一世姻缘!


踩满地落叶,赏红叶飘洒,徘徊中诗意随起,便胡诌一首如下:


片片红叶飘,缕缕情丝绕。

树下亲一口,此生愿终老。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老桂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一步一回头,我依依不舍地从右坡而下,穿过小巷,赏一古井,行二里便到了村口的千年桂花树下,此桂花树为三将公王从琉球(即台湾)带回,钟翱亲手移栽于同睦村口,已有千年历史,2004年列为被保护的长汀古树名木。桂花古树风雨千载,仍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树冠高达 1 0 余米,树兜直径约 5 0 多厘米,遮荫面积达 2 0 0 多平方米,徜徉树下,怎不为之称奇?太平天国时,太平军攻入同睦坑,烧毁村中房屋,古桂树也难逃此劫。但此树遭火烧后,仍颇有生命力,尔后不久又重新长出新叶。时至今日的八月开始,桂花古树接连开花四五次。每当一簇簇金黄色的桂花开满全树时,香飘袅袅,浓香扑鼻,真有“桂子十里香”之感。千百年来,该村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一首歌谣:“一季香花无人理(理,指“理睬”),二季香花寒凄凄,三季香花全村理,四季香花盖棉被。”


千年桂花树,无畏火焚,再发新枝,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与今天理政公后裔们重建祖地、焕发同睦村新机,是多么相似的呼应,古村永兴不衰,亘久绵长,乃同心之果,爱乡之果,协力之果,祖荫之果!


长汀:古朴同睦村


村口的千年桂花树与村尾的黄山松树群一前一后,好似小村的前后警卫,在日升月落、星云流转间,忠诚地守护着古村的一隅安宁, 哪怕割皮火烧,依旧英勇长青。这,正是古村的精神所在!作为同睦村的后代应该发扬这种坚强不屈、积极上进的英勇精神,开拓进取、步步辉煌!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憧憬语

长汀:古朴同睦村

长汀:古朴同睦村

同睦村是世界客家钟氏祖地,每年都有大批海内外钟氏后裔回来寻根问祖,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祭祀祖先。


由于村子平时住的人少,整个村子没有“人气”,显得败落、萧条、凋敝……同睦村的败落萧条是全中国无数老村的缩影,有人统计,近十年来,全国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落,平均每一天就有两百多个村子消失。

部分图片:紫衣


(大美长汀)

上一篇新闻

植物工厂,困在成本里?

下一篇新闻

野钓客带你走近-中华胭脂鱼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