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带来陈剑敦的故事
1
陈 剑 敦(1916—2008),爱国侨领,祖籍马巷山亭店仔村(今翔安区民安街道山亭社区)。历任新加坡同安会馆第十七、十八届产业信托委员,第十八、十九、二十届副主席等,第二十五届起改任名誉主席。
看准商机 白手起家
陈剑敦祖上世代务农,三岁时便跟随父亲移居厦门,七八岁就进入社会做童工。十四岁时,陈剑敦父母双双患病相继去世,他沦为四处流浪的孤儿。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不得不离乡背井远下南洋。
初到苏门答腊,他先在杂货铺当伙计。在这段时间里,他认识了时任“生活公司”经理的老乡李吉成,两人很投缘,李吉成于是引他进入公司当推销员并负责收账。这是一份别人都不愿干的苦差事,每次出差都要三个月。陈剑敦不怕苦不怕累,还借机跑遍了印尼的苏南省,为今后事业的拓展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基础。后来陈剑敦在开办“泰利公司”时,特邀李吉成合作,由他全权管理公司财务。
▲陈剑敦故乡山亭社区一角
二战结束后,陈剑敦看准战后重建的商机,在新加坡和香港两地经营地产实业,获得巨利,接着又创办泰利船务运输公司。凭借着聪明智慧,白手起家的陈剑敦,终于开拓了成功事业。
亲近左翼 险些被害
在印尼,陈剑敦结识了一批流亡海外的左翼知识分子,如夏衍、高云览、洪丝丝、胡愈之、张楚琨、陈夏苏、白碧云等。因此,当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陈剑敦就被日本宪兵监视起来,希望从他身上探得这些左翼人士的踪影。
▲陈剑敦故居
在被监视的三年八个月里,他每天晚上十一点之前都要到日本宪兵部报到,交代今天去哪里了,见到什么人了,办什么事了,经常要问到夜里一二点才能回家。他外出做生意,事先要获得日本宪兵部准许才能走。
▲陈剑敦捐资修建山亭小学
在那时,被监视的这件事连他的老婆都不知道,陈剑敦只与住在他家隔壁的洪丝丝一人讲过这件事。日本宪兵没办法从他口中得到任何东西时,就给了他最后几天期限,准备将他与其他两百多名受监视者全部活埋,正巧这时日本战败的消息传来,陈剑敦才幸运地逃过了这一劫,他曾调侃过这段波折的经历:“如果美国人原子弹扔得慢了, 我早就成了冤魂鬼了。”
回馈故里 兴办公益
陈剑敦非常关心故乡,多次为经济建设捐献资金。
1952 年颜西岳回国时,陈剑敦曾委托他带回数万元,用于家乡的公益事业,包括翻建山亭小学、兴建巷南防保院、马巷侨联,还捐建店顶电灌站、碾米厂、龙舌兰加工厂,捐赠两艘十五吨的木帆船供运载垃圾当肥料之用。
▲陈剑敦捐建原村防保院
后来,陈剑敦把他从 1935 年到 1953 年所赚的钱全让颜西岳带回国,自己只留了两万元养家。这些钱一部分用于投资广东华侨投资公司,剩余的都用在家乡的公益事业上。这其中包括捐建华侨大厦、华侨中学等,为家乡山亭村围海建水库、搞水利、建学校、修路等。其中一段时间,族亲们还可以每月到侨联领取生活补助金。陈剑敦曾捐资一万元给华侨博物院,与李礼阁合赠三吨汽车一部、35 匹马力拖拉机六部给巷东农场,并委托柯朝阳捐款参与同安县侨联大楼建设,赞助马巷中心小学修建校舍。陈剑敦回国后又亲自捐修了店顶小宗祠和山亭大宗祠,铺砌 2.5 公里的环村公路,捐建山亭幼儿园,捐赠该村老人协会活动经费等。此外,他为积极捐助家乡的医疗卫生事业,捐献给同民医院三万元,赞助同民医院修建住院部,同时还捐建了马巷山亭防保院。
1959 年,他修建了山亭小学,改善了周边孩子们的上学环境。1990 年小学翻建时,他又出资了八十多万元,还为当地新建了幼儿园, 这些都是泽被后代子孙的大好事。
▌来源:文:代家书 翔安区政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