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王泽创作的“老夫子”。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朋弟创作的“老夫子”。
连环漫画《老夫子》自1963年在香港陆续发表后,风靡华人世界半个多世纪。除了平面媒体外,还被多次改编成电视、电影、动画片、舞台剧,就连香港政府禁毒、卫生宣传用的图片,都将“老夫子”作为形象代言人。海内外读者都知道《老夫子》的作者叫王泽,却不知其“始创者”是民国时期天津的漫画家冯棣(1907年至1983年),笔名“朋弟”。
发现《老夫子》的始创者为朋弟的人,是天津籍著名作家冯骥才。1996年,他从埃及回国时途经新加坡,在书摊上发现了名为《老夫子》的连环漫画,当他看到漫画作者署名为“王泽”时,不禁一惊。因为儿时他在天津经常看到《新天津画报》上连载的《老夫子》,漫画作者是朋弟。巧的是,第二年冯骥才在天津的一个画展上,偶遇来自香港的漫画家王泽。谈话中,冯骥才得知王泽曾在天津居住30多年,后移居香港。
事后,冯骥才在仔细分析王泽所作《老夫子》中的人物造型和性格设计后断定:王泽确实搬用了朋弟“老夫子”和“老白薯”的漫画人物造型和性格。于是他用了两年时间搜集史料,一个一个拜访知情人,最后将史料碎片梳理成《文化发掘·老夫子出土》一书,于2001年交由西苑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朋弟和王泽各自的“老夫子”和“老白薯”漫画造型对比的形式来昭告读者:“老夫子”漫画造型的“始创者”不是王泽,而是已经过世的天津漫画家朋弟。
朋弟,1907年生于四川成都,1919年考入四川国立成都师范大学艺术系,1930年考入上海艺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1937年,开始创作的连环漫画《老白薯》在天津《银线画报》上连载;1941年,他创作的连环漫画《老夫子》在《新天津画报》上连载;1942年,他创作的《阿摩林》在天津《庸报》上连载——3家报刊在同一个时间段内连载同一位漫画家3套不同主人公的连环漫画,这在当时的漫画界还是件新鲜事。这3套漫画的内容大都是反映都市最底层人民的生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人物刻画也很细腻。每套漫画的标题都是4个字,从不用文字解说。1983年,朋弟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朋弟的漫画创作高峰期是在1937年至1944年,其间他的作品大量发表在京津两地的报刊上,其中《老夫子》和《老白薯》是他的代表作。这两套作品紧贴生活、针砭时弊,广受社会好评。1949年后,由于朋弟专注于戏剧研究,再没有画过漫画,他的名字便在中国漫画界销声匿迹了。
王泽(原名王家禧,王泽是他的笔名),1963年开始依照朋弟“老夫子”的造型和性格,创作同名作《老夫子》,还把朋弟《老白薯》里的主人公“老白薯”的造型放进《老夫子》中来进行演绎。由于改革开放之前,内地与香港信息交流的阻隔,致使内地漫画界和朋弟本人对港版《老夫子》的诞生毫不知情。1980年,当天津漫画家黄冠廉将王泽的《老夫子》拿给当时已73岁的朋弟看时,朋弟木然,微笑无语……(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