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节后不久,我在上班地铁上随手拍下一张文艺男青年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的照片。我从没有想到,这张照片会开启自己的“地铁上的读书人”系列照片“朋友圈摄影展”。说摄影展当然是自嘲,但于我而言,这一主题的照片确实引发了不少人关注。
在四个多月时间里,我拍下百余位地铁上的读书人。总有朋友点赞评论这些在拥挤逼仄的环境中坚持阅读的行为,也有人不断发问“为什么你总能遇到在地铁上读书的人而我不能?”,有人开玩笑“如何偷拍才能不被打?”,也有人好奇“为什么你总是能知道书名?”。随着照片越拍越多,我想我可以试着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了。
摄于2018年5月28日。
当我找出各种理由不读书的时候,这位老人在地铁上拿着放大镜逐字逐逐句阅读太宰治《斜阳》。
“地铁再拥挤,读书人也能找到自己的精神角落”
我自己是地铁上的读书一族。在开启地铁阅读之旅前,我也跟很多人想法一样:赶时间的上班族能在地铁上有立足之地已经不易,哪里还有心情和空间打开一本书呢?但当我真正试着打开一本书并且沉浸进去,我知道,地铁上的那四十分钟、半小时乃至二十分钟,蕴含着探索精神世界的无数可能。我去年读过的几十本书中,绝大部分是在上下班地铁上读完的。
当我开始阅读,我发现车厢周围跟我一样的人不止一个。每当看到他们,我知道,在循规蹈矩的上下班日常中,他们给自己营造了一个平行世界——就如豆瓣网友“脏兮兮早就”所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地铁再拥挤,地铁上的读书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精神角落。于是我举起手机,拍下了一个又一个平凡又动人的阅读瞬间。
摄于2018年2月26日。
地铁换乘,上车发现面前这位在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因为我对这本书也很感兴趣,当时特别想搭讪问问这书是不是真如传说中好看,可是胆小……这张也是我今年拍到的第一张地铁上的读书人。
摄于2018年7月4日。
换乘下车前抓了一张,他读的是畅销多年的《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大结局。
“什么样的人在地铁上读书?”
我有时会猜测书的后面是什么样的人,读《敏捷软件测试:测试人员与敏捷团队的实践指南》的是一个穿裸粉色针织衫的女孩,她可能在技术工作之外有着一颗温柔的心吧。读《新加坡旅行小密探》和《搭地铁游首尔》读者,常常抑制不住脸上放光,他们大约不久后就会拥有一段难忘的旅程。
在所有地铁读书人中,文艺爱好者最显而易见。拿着铅笔在《禅与摩托车的维修艺术》上边读边划线的男青年,倚靠在车厢链接部读《无人生还》的姑娘,烈焰红唇读《战争与和平》,青涩少年抱着厚到没勇气读完的《悲惨世界》……在摇摇晃晃的嘈杂车厢里,在能够翻开书本的地铁一隅,他们暂时告别现实生活,沉浸在别人的世界里。地铁走走停停,一段旅程或许只有半小时,他们却在别人的故事中度过了跌宕起伏的人生。
摄于2018年4月12日。
读《无人生还》的女孩。
读非虚构作品的人也很多,尤以人文社科类图书读者为最。无论读《西夏瓷》的沉静女士,还是读《明式家具研究》的俊朗青年,无论是读《诗经》的儒雅先生,还是读《收纳全书》的年轻女孩,都呈现出一种或淡然柔和或笃定沉静的独特气质。大概他们长久以来读过的书,思考过的问题,都写在了脸上,成为他们容貌的一部分。书是他们带上地铁的最好的饰品,阅读则经得起岁月考验的最好的化妆品吧。
而“人不可貌相”也是真理。大腹便便的中年并不油腻,他读的是《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看似“愣头青”,读的却是《毛泽东传》。读明星自传的可能是中年少女,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同样也是文艺青年,他们都有不同于外表形象的饱满灵魂。
摄于2018年6月19日。
读《西夏瓷》的女士。
摄于2018年7月2日。
他读的是三联版《明式家具研究》。
发现能被带上地铁的书还是以经典和畅销居多。
摄于2018年6月27日。
读《毛泽东传:名著珍藏本》的男青年,刚好拍到有伟人画像的一页。
因为职场充电而读书的人也很容易分辨:那些辅导教材往往开本很大,又很厚,他们常常一边看一边做笔记。有一次遇到一位,即使在车厢广播已经报过站,车门打开前一秒,他仍然认真地在书本上写东西。那些备考注册会计师、注册岩土工程师的人,那些学习英语和法语的地铁一族,在候车时,在车厢里,在换乘电梯上,用专注的神情改变了我对这类读者“无趣”的刻板印象——努力当然值得称赞。
摄于2018年6月8日。
同时在看两本书,是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
“他们在地铁上读什么?”
对阅读本身来说,除了读书的人,最值得关注的当然是书。而那些被带上地铁的书,也为我打开了一张书籍图谱。简体中文版自不必说,读竖版古籍和繁体台版者有,读外文书的外国人和读外文书的中国人有。读页面泛黄的旧书者有,读不足巴掌大的袖珍书者也有。给纸书包书皮的不分老少,给kindle套书衣的也不分男女——他们每一次打开书开始阅读时,心情都会很好吧。
本以为小说会是最受欢迎的地铁读物,但我的手机镜头记录下的非虚构作品甚至比虚构作品更多。
那些能被带上地铁的书,无论是虚构类,还是非虚构类,几乎不是经典就是畅销书。《诗经》和《西游记》至今仍吸引着年轻的读者,东野圭吾这四个字就是《白夜行》和《秘密》好看的保证。就算是备考辅导,也基本是品牌集中度非常高的书。
摄于2018年3月18日。
周末早班车读《西游记》的青年。
阅读之美,很大程度上是纸书之美。但在地铁有限的空间里,读kindle的人也并不少。
我记录下那些翻动书页的温柔瞬间,也记下了那些轻点阅读器屏幕的样子。
不过,我仍然很难拍下更多地铁上的读者人,他们没有带纸书,没有用kindle,但他们也在读书,只不过是在用手机APP阅读。
摄于2018年5月10日。
地铁上站在我身边的这位,在读的内容似乎有关远离一切俗务的哲学家,想问他书名,最后还是没有鼓起勇气。后来在朋友圈得到了答案:《蒙田随笔全集》。
“总有办法知道书名”
最开始拍照时,我并没有特意留意书名,若是刚好看到就顺手记下。有时一个拍摄对象就会拍很多张,看正文的,翻书的,看封面、封底的,这些交替的动作往往能使我看到封面上的书名。
拍完浏览照片时,我也会好奇地放大图片,看看别人到底在读什么。如果碰巧拍到书的页眉、页脚,这些地方常常就包含了书名或章节名的信息,因而很容易通过这些线索知道书名。小说常常只有页码,但人物角色的名字常常出现,通过搜索人名也不难知道书名。不是小说也没关系,把图片记录下的书中文字输入一两句到网上,强大的互联网基本都能帮我们搜到关联的图书书名。如果正好是我也感兴趣的书,我便顺手在豆瓣上标记一下,列入我的“想读”书单。
有些时候拍照角度不好,或者对方读的是只能显示进度信息的kindle,我把那些无法知道书名的读书照发出来,万能的朋友圈总能给出答案——永远有人读过你没有读过的书。无论朋友们是否读过,那些平时联系较少、却纯粹因书而启动聊天话题的人,只是单纯地因为他读过某本书而真诚互动的时刻,给我繁忙的日常带来很多珍贵的慰藉和快乐。
摄于2018年5月30日。
“乌尔比诺家里看上去一切正常,唯独主妇不在家。”哦,是《霍乱时期的爱情》。
值得在早高峰地铁上花时间的小说,不知道无意中战胜了多少同类。
“吸引力法则:为什么能拍到这么多地铁上的读书人?”
我并没有乘坐“阅读专列”,也没有在上车后满车厢溜达寻找读书人,之所以拍到这些地铁读书照,没有很刻意,只是会留意。从一开始的随机拍,到后来的留意拍,都是自然的过程。
我更愿意用“爱书人总会找到彼此”这个自创的吸引力法则来解释,就像孕妇出门总是遇到孕妇,新妈妈打开电视满眼都是奶粉广告,因为我自己也爱读书,那些在地铁上读书的人吸引着我拍下他们当时的样子。
其实,对于真正喜爱阅读的人来说,任何一天都是读书日,任何地点都可以是读书角。读书的人一直都在,只是恰巧你没发现。
摄于2018年6月5日。
夜班车上读书人,《演讲的力量》。
“偷拍”被发现
每当有人问我为什么偷拍了这么多还没被打,我总是开玩笑说大概不是因为我运气好,就是因为我技术好吧。拍过这么多,只有一次因为距离太近、拍了太多次被发现。那位读心理学的女士看到我在拍她,并没有生气,反而和善地把书上举起来问我:“你是在拍这本书的书名吗?”于是我顺势回应下来,跟她一起聊她看的书,聊心理学,直到我先她一步下车。
还有一次,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士大约为了跟孩子保持同步阅读,在地铁上读《中国孩子十万个为什么》。“大象用鼻子吸水为什么不会呛着?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那么长?鹦鹉为什么也会说话?”看到这些标题,我在心里笑,一直在我身后盯着我手机屏幕看的帅哥则直接笑出声来。这回偷拍没有被读书人发现,却被身后人发现了。我尴尬地转过头,一边跟他小声解释:“我拍了很多在地铁上读书的人”,一边打开手机相册给他看,他看着我手机里的照片微笑着不住地点头。
有时也想勇敢一点,跟被拍的人说:你看,我拍下了你在地铁上读书的样子。然后把照片发给对方。一个人如果看到自己专注阅读的样子,那一瞬间的眼神也很有趣吧。有时也想问问对方:你读的这本书好看吗?只是直到今天,我都选择了不去打扰正在读书的他们。
“这些读者正在暗暗奖赏出版人:拍这些照片有什么意义?”
因为爱读书而对地铁上的读书人多了一份留意,因为喜欢拍照而把那些地铁上的阅读之美随手记录下来,于我而言,拍“地铁上的读书人”不是什么需要毅力才能坚持的项目,而是一种享受,是每天通勤路上的小快乐。
朋友们看了这些照片,有的也变成北京、南京、上海、杭州地铁读书人的记录者。当然,最使我欣慰的是有人因此而感动或自责,进而也带着书上地铁,或者在任何方便的时候翻开书来。唤起一颗又一颗热爱阅读的心,于我就是做了一件大善事了。
在“出版是夕阳产业”的鼓吹中,在“还有人读书吗”的发问里,在几乎人人低头刷手机的现实中,那些地铁上的读书人正在用自己的阅读行为悄悄奖赏做书人。
摄于2018年7月10日。
这本书非常厚,是704页的商界传奇《高盛帝国》。
摄于2018年5月30日。
一个把kindle用到掉漆的大叔。
附:地铁书单
(一)小说
1.《三国演义》
2.《醒世姻缘传》
3.《浮生六记》
4.《悲惨世界》
5.《战争与和平》
6.《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纸书和kindle)
7.《穆斯林的葬礼》
8.《霍乱时期的爱情》(kindle)
9.《白夜行》
10.《白鹿原》
(二)人文、社科、生活
1.《诗经》
2.《蒙田随笔全集》(kindle)
3.《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4.《孙子兵法》
5.《西夏瓷》
6.《明式家具研究》
7.《木卡姆》
8.《别闹了,费曼先生:科学顽童的故事》:台版书
9.《人类群星闪耀时》
10.《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 | 向北向北
京彩台湾,给你精彩!更多资讯,欢迎关注(微信号 bjstb2017)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京彩台湾
京彩台湾 给你精彩
京彩台湾
微信号 : bjstb2017
编辑:刘一默
美编:杜舒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