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的第五天,火星车祝融号向祖国传回了第一批火星照片。
【图1 前避障相机图像(图中着陆平台、坡道可见)】
【图2 导航相机图像(图中车体、定向天线可见)】
这些真实可见的图像,让祖国人民放了心,也狠狠地打了某些质疑派的脸。
目前,火星车正在开展驶离着陆平台的准备工作,将择机驶上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自5月15日天问一号于火星乌托邦平原成功着陆至今,整个中国仍在沸腾着,每一个中国人,都密切关注着天问一号的一举一动。
这颗红色星球,终于有了中国人的印记,也牵动着中国人民的心。
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当天的一切都还历历在目。
落火成功那一刻,指挥大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中国航天人掺杂着欢笑和泪水的呐喊:“我们成功啦!”
天问一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和探测器系统总指挥赫荣伟,二人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为了迎接这一刻的到来,他们等太久了。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更是无法掩盖激动的情绪,潸然泪下。
天问一号登陆火星的消息,当天瞬间霸屏各大社交媒体,成为热度连续几天都居高不下的国民话题。
国外媒体和国际社会也对此反响激烈。
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有名望的科学杂志之一《自然》援引意大利科学家罗伯托·奥罗塞的观点称,“这项任务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因为他们一次就完成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花了几十年才完成的任务。”
《纽约时报》报道称,这一成功确立了中国成为太空新时代主要竞争者的地位,“美国现在在火星上有了伙伴”。
一向对华阴阳怪气的BBC,狗嘴里也终于吐出了象牙,称“鉴于这项任务的艰辛性,成功着陆的确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中国最近在太空方面表现出了强大的能力。”
除此之外,其他各国航天局、海外专家和媒体,也都对天问一号顺利完成火星着陆表示了祝贺。
火星留足迹,全球共此时,火星上终于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中国,也终于打破了之前火星探测竞赛史上长期留下的空白。
1
人类的火星探测之旅,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
为了争夺航天实力的最高地位,美国和苏联在人造地球卫星和月球探测器发射不久后,开始了更为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火星探测。
在火星探测开始之前,苏联在与美国的太空竞赛中略占优势。
1957年,苏联抢在美国之前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三年后,苏联的加加林又赶在美国前面,成为第一个环绕地球轨道飞行的人。
所以在探索火星这方面,野心勃勃的苏联也想赶在美国的前面,但是探火相比于探月,要难得多。
1960年10月,苏联向火星先后发射了两颗探测器——火星1A号和火星1B号,但这两颗探测器连地球轨道都未能到达,就接连坠毁。
(火星1A)
1962年10月,苏联第三枚火星探测器火星1C号升空,但仅仅到达了环绕地球的轨道。
1962年11月,苏联又向火星发射了火星1号,在飞行到距离地球1.06亿千米的距离时,与地面永远失去了通信联系。
3天以后,苏联的又一枚探测器升空,仅到达环绕地球轨道,就坠入地球大气层被烧毁。
直到60年代结束,苏联向火星发射的共8枚探测器都未能逃脱失败的命运......
因此航天界有人说,“火星是苏联的坟墓”,但后面紧接的是,“却是美国人的天堂”。
在和苏联长达数十年的火星探测竞赛中,美国成为了竞赛里绝对的赢家。
1964年,美国向火星接连发射了两颗探测器——水手3号和水手4号。
水手3号因偏离轨道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水手4号成功飞越火星,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枚掠过火星并发回探测数据的探测器。
(水手4号)
1969年,美国又向火星成功发射水手6号和水手7号探测器,两颗探测器成功飞过火星轨道,分析了火星大气中的气体成分,并传回大量照片。
看到美国在火星探测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苏联急了。
在1971年这一年,苏联接连发射了3颗火星探测器,其中的“火星2号”和“火星3号”比美国更上一层楼,成功抵达火星,一跃成为火星上第一和第二个来自人类的物体。
但这短暂的成功并没有让苏联人高兴太久,“火星2号”在着陆时因着陆器降落伞未打开而在火星表面坠毁,而“火星3号”虽说成功着陆,但仅在火星上工作20秒后就迅速失联,连拍摄的第一张火星照片都没能传全。
(火星3号)
5年后,美国发射的“海盗1号”和“海盗2号”在火星表面接连着陆,并且成功向地球发回照片,在美苏太空竞赛当中又扳回一局。
而继“火星2号”和“火星3号”之后,直至苏联解体,苏联所有的火星探测计划全部以失败告终。
继美国和苏联后,自上世纪90年代起,日本、欧洲和印度也相继加入了火星探测行动。到2018年,全球开展火星探测任务已达44次,探测火星已成美苏家常便饭,欧日印也纷纷小试牛刀。
彼时的中国在火星探索方面还是一片空白,一直在火星探测俱乐部的边缘徘徊。为何说在边缘徘徊?因为期间我们有过一次失败的尝试。
2007年,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了“萤火一号”任务,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计划搭载俄罗斯“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发射。
之所以与俄罗斯合作,是因为彼时中国虽说也具备了到达火星的能力,但在通信能力上还有不足,本想搭载着俄罗斯的东风成功探火,没想到还是碰了一鼻子灰。
2011年11月9日,“福布斯-土壤”发射,因为变轨不成功在地球大气层中坠毁,“萤火一号”碎片坠落太平洋海域。
进入21世纪后,全球绝大多数火星任务都成功了,但唯独俄罗斯的“福布斯-土壤”和中国的“萤火一号”没有躲过厄运。
即便是印度,也在2008年首次探月后,在2013年发射了最省钱的火星探测任务“曼加努安号”,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欧洲后,第四个成功探火的国家。
中国,在等待一个逆袭的机会。
2
在“萤火一号”出现意外后,中国开始决心自主开展火星探测任务,但因诸多原因,迟迟未能立项,多次错过了探测火星的窗口。
2016年1月,火星探测项目终于正式立项。作为对这种起步晚的弥补,业界专家们达成的共识是,要想缩小国际差距,只能三步并作一步走: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提的一次实现“绕、落、巡”,环绕、着陆、巡视。
中国首次探测便要实现“绕”“落”“巡”三大任务,这在世界航天史上确实是绝无仅有的。之前只有美国在火星任务中同时完成“绕”和“落”这两步走,欧洲曾两次尝试“绕”和“落”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中国计划在一次火星任务中完成“绕”“落”“巡”,难度可想而知。
别说什么三步走了,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共举行了47次火星探测活动,其中成功实现探测任务的也只有20次,成功率不足45%,而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并顺利开展工作的探测任务成功率则更低,大约只有20%,火星因此也被称为“探测器坟场”。
什么时候“刹车”进入火星轨道,进入轨道的角度是多少,何时打开降落伞,何时切断降落伞......每个环节都可谓步步惊心,都需要精准计算、毫秒不差。
曾有人这样比喻,让探测器在火星精准着陆,相当于从巴黎击出一只高尔夫球,落在东京的一个洞里。
为了能够“精准狙击”并且顺利完成目标,中国做了充足的准备。
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难题,就是解决运输工具的问题——火箭。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相比于40万公里之外的月球,火星与地球的距离要遥远得多,即便是火星离我们最近的时候,地火距离也是地月距离的150倍。
另外,“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重量接近5吨,是目前我国发射的重量最重的深空探测器。无论是从距离、重量还是速度方面,对火箭运载能力的要求都很高。
这次负责把“天问一号”送入预定轨道的,是江湖人称“胖五”的长征五号遥四火箭。
发送天问一号是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的第五次发射任务,也是首次执行应用性发射任务。在这次任务发射之前,长征五号火箭却经历过一段至暗时刻。
2017年,天问一号立项的第二年,长征五号遥二经历了一次发射失败,导致原计划2017年11月发射的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延期。
接着,是我国航天人在908个日日夜夜中漫长的摸索,不断地寻找故障原因,不断测试和验证,直到关键技术瓶颈完全攻克,和火箭各系统的正确性、协调性得到充分验证。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遥四火箭的氢氧发动机完成了总装出厂前的最后一项验证。7月23日,长征五号火箭成功将天问一号送入地火转移轨道。
解决了如何让5吨重的天问一号探测器“上天赴火”的难题,还仅仅是个开头。
相比于月球,遥远的火星显然为地球与探测器之间的通讯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想要与火箭和探测器保持通讯,就需要强大的地面站,也就是数目更多、分布更广、口径更大的地面天线,而为了这一天,我国已筹备多年。
事实上,中国从嫦娥任务开始就已经在一步一个脚印地组建深空测控和地面接收网了。
从2013年开始,佳木斯深空站、喀什深空站和阿根廷深空站接连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嫦娥系列的发射当中提供了强大的通信支持,各地天线的吊装也在不断地完善,探测器飞得再远,都能“抓得住”,“收得到”。
(喀什深空站深空测控天线 通讯员 吕龙/摄)
即使顺利飞到火星附近,地面站也没和探测器失联,对于一个着陆任务来说,其实才只成功了一半。
火星大气层虽然很稀薄,表面大气压只有地球的6%,但也足以形成一个“屏障”,让毫无防备的探测器被烧坏损毁。
任何一个操作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让探测器无法成功着陆。这对于第一次尝试着陆火星的中国来说,显然有太多太多巨大的挑战。
比如说让欧洲和俄罗斯的火星计划双双栽跟头的降落伞设计,以及着陆器如何完成最后阶段的悬停、避障和下降操作等等等等,这些我们全部一一攻克了下来。
与美俄相比,中国航天事业起步晚,起点低,但中国宛如一匹黑马,厚积薄发成功实现了弯道超车。
这份漂亮的成绩背后,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前赴后继和默默奉献,是千千万万个顽强奋战的中国航天人向世界航天强国夜以继日地追赶。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中国航天精神,从来不只是一句空口号,他们一直在默默践行。
3
天问一号的横空出世,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和科技强国取得的最新成就,更是确保了中国作为太空大国地位的一系列重大里程碑中的最新一个。
中国大国崛起的路上,离不开中国航天的崛起,但为了实现中国梦的共同目标,其实每一个领域都在为祖国的强大默默发力。
和中国航天向宇宙不断探索的进取精神一样,中国企业也一直在前进的道路上攀爬和探索,不断超越自我,超越国际。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们在世界发声,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发展壮大,超越了一批又一批的外国企业,真正让中国步入世界的主流。
在通讯行业,华为的国际地位自不必多说,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了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在通讯设备、5G专利等各个方面斩获多个全球第一,真真做到了中华有为。
小米在国际上的增势则更为迅猛,最近2021年一季度全球手机销量数据出炉,小米稳居第三,增速全球第一,晋身全球手机销量前三甲。OPPO和VIVO紧随其后,位列第四和第五。
在无人机领域,大疆在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独占85%的份额,仅仅用了7年的时间,实现了无人机市场的全球垄断。
而在服装领域,海澜之家登榜全球市值最高服饰公司25强,超过 Coach、Prada、Burberry、Michael Kors等国际大牌,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服饰界领头羊。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海澜之家。
2014年和2015年,海澜之家连续两年位居中国服装家纺品牌第一名,成为首个品牌价值突破百亿的中国品牌,并且至今依旧是中国A股市值最高的服装品牌。
有人要问了,海澜之家不就是一卖男装的吗,男人这种“处于消费链底层”的生物,啥时候也这么能买买买了?
朋友,你曾经熟悉的那个海澜之家,早就变了。
海澜最早的品牌定位是“男人的衣柜”,“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这种直男标配的印象深入人心。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之前主打的男装品牌,海澜之家近几年也在不断开拓女装市场、婴童市场和生活家居市场,正一步步由“男人的衣柜”升级为“全家人的衣柜”。
前段时间爆红的《三十而已》,让不少时尚网友挖出了剧中一个多次出现的独立女装品牌——OVV。令很多人吃惊的是,这个低调轻奢的女装品牌,竟出自国民品牌海澜之家之手。
除了从“直男品牌”到“国民品牌”进行变革,深耕中国市场,海澜之家还致力于走出国门,将我们中国的服饰和文化传播得更深更远。
从2017年在马来西亚开第一家海外门店开始,四年以来,海澜之家不断扩张海外商业版图,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开设了多家门店。
(海澜之家海外门店)
伴随着海外门店越开越多,中国文化也被海澜之家传播得越来越广。
2019年,海澜之家与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动画鼻祖《大闹天宫》、《黑猫警长》开启合作,将与国漫合作的系列产品销往全球。
除了大闹天宫和黑猫警长,海澜之家还推出李小龙联名款服装,张伟丽在微博上对其进行疯狂打call。
同样把海澜之家联名款穿在身上的,还有“九亿少女的梦”林更新、奥运金牌获得者邹市明、著名影星李治廷等。
在解读李小龙设计款的时候,海澜之家官方说:“设计师希望用飞踢这个动作,将李小龙的精神与意志铭刻在每个中国人的胸膛。”
作为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国民品牌,海澜之家深知,李小龙这个IP代表的不仅仅是李小龙,而是中国人骨子里永不服输的坚韧、勇气和力量。
无论是中国航天崛起,还是中国企业的茁壮成长,这样的中国精神贯穿始终。
在海澜之家的联名活动受到年轻人的广泛好评下,这次,国民品牌携手国民梦想,进行了一次世纪联名,代表了海澜之家向中国航天事业致敬,同时和中国航天共同成长的美好祝愿。
海澜之家×中国航天·太空创想联名系列T恤,运用镭射幻影、立体压烫等潮流印花工艺,精选水感棉柔的舒柔棉面料,以中国制造的匠心服饰致敬中国航天精神,让每一个热爱航天的国人也可以拥抱星辰大海。
宇航员与火星车精致印花,凸显其匠心品质,镭射幻彩宇航员压烫印花,寓意着探索步履永不停歇。
Hello Mars式样的图案,寓意着向火星问好,金属印花工艺为T恤更添质感。
哑光立体压烫印花工艺呈现的航天员图案,寓意着跨越时空间隔,与茫茫星辰开展对话。
满印宇航员印花,是为了致敬那些寻觅未知世界的勇者。
与中国航天探索宇宙的精神一样,海澜之家也在为每一个人的美好生活而不断努力和探索。
将适穿度和设计感融入每季产品中,兼具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海澜之家一直为每个人的美好生活和服装设计做出最大的努力。
从面料到工厂,海澜之家每一步都做到严格把控,其面料广泛选用细度远超过一般棉花的新疆长绒棉。
说到新疆棉,就不得不提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新疆棉花”事件,海澜之家对新疆棉花进行公开站台和支持:“国民品牌海澜之家选用祖国好棉,支持新疆雪白的棉花,支持祖国棉花产业蓬勃发展,为国民带来更多好产品。”
能力多大责任就有多大,作为国民企业的代表,海澜之家不光做到了有态度、更是做到了有担当、有温度。
去年武汉疫情爆发,海澜之家捐赠了价值1500万元的羽绒服和医疗设备。
去年1月底,海澜之家快速调配了价值700万元的鹅绒羽绒服,派专人专车花了37小时便从仓库护送至武汉,作为海澜之家驰援武汉的第一批物资。
另外又捐了800万元急缺医疗设备,包括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医用分子筛制氧机、面罩等,最终全部顺利送达雷神山医院指定医疗设备接收点。
除此之外,海澜之家还联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暖流计划”、和网易平台共同发起的一项公益行动“多一克温暖”,年年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送去御寒的冬衣,将更多温暖带到边远山区,让孩子们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像这样有担当和社会责任感企业,除了海澜之家,中国还有千千万万,中国今日的崛起,离不开数不清的“海澜之家们”的努力和奉献。
鲁迅先生曾讲:“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到底谁是中国的脊梁呢?
我的答案是,是那些艰苦奋斗的中国航天人,是那些为国争光的民族企业,还是每一个为中华崛起尽自己微薄之力的你我他。
致敬,每一个为国奋斗的中国人。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周刊:“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探测不再美国独大,中国正式入局
中央共青团:天问一号总设计师为什么哭?10年前筹划,千军万马奋斗了6年……
海澜之家:海澜之家X中国航天·太空创想联名系列,太空首发!
维基百科:火星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