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寻找最美客家人文小镇」南口镇:陌上故庐客韵情 自在侨乡古味存

原标题:

陌上故庐客韵情 自在侨乡古味存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是著名的华侨之乡,被誉为“中国最典型的围屋古村落”

“韭菜割哩还会长,日头落别有月光,藤断就有篾来驳,敢搏就会有春光……”走进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清脆嘹亮的客家山歌从孩童的口中传唱开来,萦绕于百年围龙屋。

正如山歌所唱“敢搏就会有春光”,勤劳的侨乡村人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延续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书写了客家人下南洋的艰辛和创业成功后荣归故里的辉煌。侨乡村至今完好保存38座客家围龙屋,是我国客家地区现存围龙屋数量最多、密度最大、形制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围龙屋古村落。

走出围龙屋,客侨遍地兴。

侨乡村因“侨”而得名,村中90%以上村民都是侨眷。这里走出了潘立斋、潘祥初、潘君勉等一批近代知名华侨企业家,培养出了现代世界著名化学量子专家潘毓刚博士、经济学家潘汝瑶教授等。

百年沧桑,古韵依旧。如今,百年老屋、百年私塾、百年银杏,依旧在守候着客家侨乡,守候着客家人的心灵家园。

「寻找最美客家人文小镇」南口镇:陌上故庐客韵情 自在侨乡古味存

丁满十六出洋 足迹遍布54个国家和地区

行走在侨乡村,两岸沃野阡陌相连,村庄安宁静谧,各具特色的客家围龙屋点缀其间,仿佛一幅诗情画意的水墨画卷。

侨乡村,原名南虎村,自明嘉靖年间(1507—1566)开村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近代以来几乎家家有人出洋谋生,因海外华侨和侨眷众多而得名“侨乡村”。据侨乡村村支书潘增明介绍,侨乡村由寺前、高田、塘肚3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有28个村民小组,共652户,约3000人,90%以上都是侨眷(其中归侨49人),旅居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有5000多人,主要分布在印尼、马来西亚、香港、新加坡、台湾、泰国、日本、美国等54个国家和地区。

侨乡村的历史,是一部客家人下南洋拼搏的历史,而“丁满十六出洋”更是当时真实的写照。

据介绍,19世纪末,侨乡村大部分男丁到16岁后便由“水客”或亲友带到南洋,投靠亲友当伙计,若干年后回乡娶亲,将妻子留在乡下,再返回南洋。

「寻找最美客家人文小镇」南口镇:陌上故庐客韵情 自在侨乡古味存

“一代带一代出南洋打拼,所以村里90%以上的住户是侨眷。”村民潘轩文说,侨乡村的崛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村民出洋打拼,经商赚钱,在外事业有成后回乡买田建屋,落叶归根。

侨乡村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素有爱乡美德,关心家乡建设,促进家乡各项事业的发展,20世纪初开始,不少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开始捐赠钱物,改善村庄的基础设施、兴办学校。

《侨乡村志》记载:20世纪20年代,由华侨集资,逐步将村中主干道改造为“沙灰路”;30年代,部分路面扩宽到一米多,可通小型马车、长约3000米;此外,华侨、港澳同胞先后捐赠侨乡村门楼、高田自然村门楼和塘肚自然村门楼……

为支持、促进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1902年,以印尼华侨潘立斋、潘祥初为首的侨乡村乡贤,在家乡建立了第一所学校——毅成公家塾。1926年集资建成安仁学校,同时,在印度尼西亚成立南洋安仁学校潘氏教育促进会,筹资为安仁学校提供办学经费,对学校各项工作实行督导。后来,还分别在中国香港和日本设立潘氏教育促进会分会,加强凝聚侨乡力量,推动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

不仅如此,侨乡村的客侨还积极投身国家建设事业。琛如庐建造者潘光熙、曹金香夫妇早年旅居南洋,回国后,他们从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一直为家乡的教育与公益事业奔走呼号,还动员华侨青年投身祖国建设事业。

在侨乡村,爱国爱乡的事例比比皆是。长期以来,华侨、港澳台同胞为侨乡村开展文化活动、改善医疗卫生状况出钱出力。在历史的长河中,侨乡村人始终传承着儒家的“仁义”之道和“忠诚”之义。从古至今,侨乡村人急公好义、热情待客的纯朴民风等,也侧面反映了侨乡村的深厚人文底蕴。

百年建筑犹存 被誉为“客家围龙屋博物馆”

围屋斑驳的墙壁,平滑的石板台阶,随处可见的半月形池塘,以及古屋、古井、古树、古桥、古私塾……悠悠岁月,见证了古村落的生存发展和兴旺发达,造就了侨乡村中国最具典型的客家围龙屋建筑群,成为天然的客家围屋民居博物馆。

“侨乡村现存的客家传统民居,大部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特点,特色鲜明。目前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有116座,较大型和保存良好的围龙屋有38座。”潘增明说,侨乡村的围龙屋大多具有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特点。

据介绍,侨乡村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多元,以悬山式和硬山式为主,还有歇山式,并且含有巴洛克式、哥特式等西式建筑元素,民居屋名有祠、围、堂、庐、楼、居、室、屋、小筑等。已有百年历史的南华又庐是梅州地区最大的客家民居之一,也是客家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之一。

阳光普照下的南华又庐,弥漫着客家人文气息。走进院门,映入眼帘的是正门上方石匾上镌刻的四个鎏金大字“南华又庐”。墙壁上、门窗上、柱子上、门楣上,都有着精美绝伦的壁画和雕刻,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十厅九井”架构,处处雕梁画栋,当年的气派犹在眼前。

「寻找最美客家人文小镇」南口镇:陌上故庐客韵情 自在侨乡古味存

“南华又庐”又称“十厅九井”,是印尼华侨潘祥初于1904年所建,因他在本村的祖屋“南华庐”而得名。“现在这里是南口镇客家山歌传唱培训班的教学点,同时还设立了侨乡研学小镇,开设私塾学堂、客家艺术、侨海报国等课程。”潘增明边走边介绍。

侨乡村的建筑是客家人下南洋打拼回馈家乡的佐证。除了资金支持外,客侨还为家乡引入了南洋的新建造材料、新建造技术,使得不少梅州客家民居融合了南洋建筑风格。如始建于1927年的焕云楼,便是由客侨出资建设,是一座模仿新加坡舞厅西欧巴洛克风格的建筑。

焕云楼内部多大厅少房间,天井、庭院、大厅等室内空间的尺度相对较大,顶部还采用了平屋顶的屋顶形式。“这些都是从南洋运载回来的洋灰、洋材料所建,整个建筑都是采用国外的设计元素。”在焕云楼居住了3年的潘轩文说,该楼高约5米,外立面和外墙含有外廊、门楼、拱券、柱式等西式风格建筑元素。

近年来,侨乡村的古村落建筑引起了影视界的关注,电视剧《李文古》《红色娘子军》和励志电影《孝女彩金》等都曾在这里取景。“《孝女彩金》的其中一个取景点便是南口镇侨乡村的‘德馨堂’。当时选择来侨乡村拍摄这个电影,大部分原因是这边的围龙屋建筑符合当时的年代情形,而且保留较好。”村民潘大哥笑着说,剧组在侨乡村驻留了大半年进行拍摄,当时他还充当了一回群众演员。

一部影片,带来的是对一个地方的关注度。“这些年来,侨乡村很重视对围龙屋建筑的保护。”村民潘精英说,按照“修旧如旧”的理念,对一部分围龙屋进行了修葺。如今,连片的围龙屋群成为侨乡村的一张名片。

侨乡村的人文历史和建筑,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和客家建筑艺术的同时,对客家建筑艺术起到了丰富和发展的作用。民俗专家表示,如今的侨乡村俨然是个客家古民居建筑博物馆,可以说是梅县区“文化之乡”“华侨之乡”的历史缩影。

村中设立私塾 鸳鸯银杏树伴书声琅琅

在百年私塾毅成公家塾门口,“姓氏”“祖训家规”“村官榜”“寿星榜”“学子榜”林立,记录着侨乡村的改变与进步。毅成公家塾是目前梅州市保存最完好的典型双围龙屋。

走进这座私塾,首先看到的便是种在天井里的那两棵高耸挺拔的鸳鸯银杏树,屋后还有一棵枝繁叶茂的白玉兰,“这三棵树都是建房之初种下的,如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依然郁郁葱葱,每年开花结果。”一旁的潘伯说道,现在私塾已经成为侨乡村村委会的办公地,但仍旧保留私塾原有风貌。

「寻找最美客家人文小镇」南口镇:陌上故庐客韵情 自在侨乡古味存

根据私塾墙壁上的石碑记载,毅成公家塾是由潘氏侨胞潘立斋、潘祥初两位先生于光绪28年(1902年)捐资建造,是南口安仁学校的前身。该房屋为木棚瓦面,墙用三合土夯筑,按塾学形式设计,巧妙地利用山坡地而建,前为“回”字形二层建筑,中间空地为花圃,便于采光美化,后为单层建筑,前后与大山融为一体,故楼下楼上的厅房并不一一对应,而围墙西式漏窗上的梅花和铜钱,则有“梅花香自苦寒来”“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训勉之意。

“为保护这座古建筑,10年前,在政府的拨款支持和华侨的热心捐资下,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完成修缮,侨乡村委办公地址迁至此处。”潘增明说。

73岁的潘精英曾就读该私塾,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他娓娓道来。“我以前就在这里读过两年,而后转去安仁学校。当时一个班只有大概30个人,教学的老师大多是本地老师。私塾内共有教室8间,住房2间。建房之初为塾学,教授的内容以文言文为主,聘请秀才或资深的读书人为教师,招收潘氏子弟入读。”

民国后,安仁学校改为全日制完全小学,有教学班12个,学生300余人。

侨乡古村,人才辈出。秉承客家人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自明代开村至民国初期,侨乡村先后建有兰馨堂私塾、毅成公家塾、细(小)学堂、笃才学校等私塾学堂4间,课育英才。曾培育出一批批优秀人才,包括近代的潘立斋、潘祥初、潘君勉、潘植我等一批知名侨领、企业家,现代的美国前全美华人协会主席、世界著名量子化学家潘毓刚博士,我国著名国民经济专家、中山大学教授潘汝瑶等。

相关:侨乡村华侨竞风流

潘祥初(1851—1911)

南口寺前村人。其先后在南洋各埠和港、澳等地开设商店,经营出入口庄、百货、炮竹等商号不下数十间。发家致富后,多次招聘、接纳同乡到他在海外经营的商店供职,并着意培养、支持、协助他们走上从商致富之路。

他不忘振兴家乡教育事业,与堂叔潘立斋共同出资在村中兴建“毅成公家塾”,办学经费由两人共同承担,接纳300多名学生,分班教学。另外,在光绪16年(1890年)、光绪30年(1904年),他还先后在村中兴建两座客家围龙屋,分别为南华庐、南华又庐。

潘立斋(1854—1926)

南口寺前村人,晚清民初实业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华侨领袖。其在南洋与梅县同乡萧郁斋合作兴办“增兴”公司起家,后与堂侄潘祥初合资在香港开设集出口、汇兑、旅业于一身的“万安通记”。而后,参与中华学堂的兴办,大力促成中华学堂的学生归国进入暨南学堂学习。

他是潘氏家族的第十四代祖,侨乡村第一个“下南洋”闯荡的人。1875年,21岁的他,只身前往印尼。“游龙出海、山客过番”,发迹后的潘立斋成为印尼侨领,回乡修建了德馨堂。

由于潘立斋开创了华侨子弟归国就学的先例,为了表达对他的敬意,丘逢甲即兴写下“祖国归航率岛民,养成豪杰共维新,他年编入文明史,此是当年领袖人”这首小诗,以示赞许。

潘君勉(1882—1968)

南口镇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华侨实业家、旅港嘉属商会首届会长。1908年,26岁的潘君励在堂叔办的香港“万通安记”商号任司理,后自创“南通”公司,致力于旅游业和商业,大力协助嘉应地区的青年到印尼经商谋生。后又与堂兄潘植我在日本神户创办“得人和”商号并任副经理,将神户、大阪等地的商品,直接运往南洋各埠销售。在此期间,他结识了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积极支持孙中山发动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派遣干部回国组织中华革命军进行军事讨袁,另派遣干部在海外为讨袁筹集军饷。潘君勉多次捐款给予支持,受到孙中山的赞誉,特书“博爱”两字相赠。

1916年由他创议,成立旅港嘉属商会,并出任首届会长,先后在日本神户、香港、上海及家乡南口开设多家公司及工厂,经营与印尼有关的工商业务。20世纪40年代,他与同乡人士创办梅县县立第二中学,并慷慨解囊,资助家乡的毅成学校和安仁中学。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黄培强

【实习生】林燕燕

【作者】 黄培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上一篇新闻

今年河北省实施省重点项目400项 高端高新项目增多

下一篇新闻

央媒看海南 |《参考消息》刊发报道关注海南三大品牌建设成果 自贸港吸引海外消费回流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