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对话俄罗斯:战斗民族的AB面

——山东开来资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峰

2019年12月,我有幸随国家新材料新能源赴俄学习班。在短短的20余天中收获满满,感触颇多。现将几点感受浅谈如下:

一、俄罗斯的清华: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

我们的受训地点在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以下简称鲍曼大学)。未到俄罗斯之前还以为鲍曼大学只是俄罗斯众多大学中的普通一员。但经过半个月的培训学习,真让我对鲍曼大学有一种醍醐灌顶、高山仰止的感觉。

鲍曼大学是一所与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莫斯科大学)齐名的俄罗斯高等院校,是世界最优秀的大学之一,拥有180多年的建校史,并以与列宁并肩战斗过的职业革命家尼古拉·埃内斯托维奇·鲍曼来命名。鲍曼大学是俄罗斯理工科类院校的最高学府,是俄罗斯最古老、成就最高的技术类大学,为前苏联及俄罗斯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科技人才,在俄罗斯具有极高的声望。它在俄罗斯的地位类似于美国的麻省理工大学和我国的清华大学。知名校友有著名的化学家门捷列夫,“俄罗斯航空之父”茹可夫斯基、列别捷夫、拉扎列夫、瓦维洛夫等闻名 世界的科学家。

鲍曼大学也是众多俄罗斯著名高等院校生命的摇篮。这些院校包括:莫斯科动力工程学院、莫斯科航空学院、莫斯科民航学院、莫斯科建筑设计学院、莫斯科食品工业学院、化学防御军事科学院和军事工业科学院等世界知名的科学研究院所。

在20世纪,导弹工业创始人、俄罗斯当代航天事业奠基人、载人航天总指挥科罗廖夫也在该校工作过。苏联最有成就的飞机设计师、苏霍伊设计局的创始人苏霍伊,图波列夫设计局的创始人图波列夫等闻名世界的科学家也在鲍曼大学留下了光彩照人的足绩。俄罗斯的第一架直升机、第一个空气动力学风洞、第一辆内燃机车、第一套自动化机床流水线、第一辆燃气涡轮机车、第一个冶金工业研究所,以及太空导弹国家防御系统都在这里诞生。从建校至今大学已培养了超过16万工程技术人员。我国的领导人和两院院士中有很多都毕业于莫斯科鲍曼技术大学,如邹家华、宋健、倪维斗、朱森元、关桥、岑可法、梁晋才等。

在开学典礼上,鲍曼大学身材高大魁伟的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德米特里耶维奇已年过70了,他作了饱含深情的致辞。他回顾了中俄(中苏)一个世纪的交往历史,希望我们珍惜学习机会,为两国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作出贡献。期间众多知名教授就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的发展趋势作了详细阐述。

鲍曼大学拥有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由4500位专家、教授组成),其中有260个科学家,450位科学博士及3000位副博士,他们的学术地位是举世公认的。在该校任教的科学家有22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及13位通讯院士。鲍曼大学由于拥有高水平专家队伍而成为众多联邦科学技术项目研发制造的主要执行者。

目前约有18000名学生在攻读学士及硕士学位,另有1000多名学生攻读博士学位。还有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1000多名国际学生就读在该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学配备了最新的计算机设备和一座250万册藏书的图书馆。

鉴于俄罗斯受到西方制裁,经济出现一定的困难,一般学校也没有钱维持所有科系的高投入,国家只能选一些院校和重点学科进行重点投入。而工业和科研本来就是投入跟产出正相关的,随着水平的提高投入会越来越大。没有新的仪器设备不会太影响教学质量,但是会极大影响科研质量。尽管如此,鲍曼大学依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培训期间,我们还参观了莫斯科斯科尔科沃管理学院,学院成立于2006年,是由俄罗斯和国际商业领袖联合建立的。俄罗斯联邦总理梅德韦杰夫于2006年成为该院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首批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还有新加坡开国元首李光耀。

学院拥有来自10多个国家的150多名教授,下设8个研究中心:

1)新兴市场研究所(外国公司在俄投资、适应和发展);

2)高管总裁教练术、职业和发展中心(职业发展管理);

3)能源中心(石油和天然气部门管理,可再生能源部门管理);

4)教育发展中心(创新教育管理);

5)财富转化中心(资产和慈善管理);

6)医疗保健发展中心(医疗保健系统的管理、经济和信息化);

7)数字化改造中心(先进生产技术管理,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电子商务等);

8)金融创新和无现金经济中心(金融科技管理实践)。

学院还专门为政府公务人员(城市管理)制定社会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管理等多个领域的教育方案。

陪同我们参观的俄罗斯外事专员是一个美丽的俄罗斯姑娘,名叫巴丽娜,还带领我们参观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中心位于莫斯科郊外,有2.5万至3万人在斯科尔科沃工作和生活,研发新的太空和通讯产品、创新型医疗设备、生物科技、清洁能源和新型LED灯等节能产品、核技术,信息技术等。设计新颖别致、功能设施齐全、装修华丽活泼,充满了现代气息,让人流连忘返。

在圣彼得堡的6天里我们还拜访了圣彼得堡工商联合会,它有3500多名会员,是外国企业与圣彼得堡经济商务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圣彼得堡复合材料集群,它成立于2015年,是在圣彼得堡市政厅支持及众多社会组织的协助下建立的,旨在打造俄罗斯领先的复合材料研发和复合材料领应用的技术中心,进而提高复合材料生产者及研发机构的竞争力,建立有效的合作伙伴合作网络。经过数年发展,该集群已成为圣彼得堡在复合材料研发及应用领域的领先的孵化器。

该集群的主要思想是为圣彼得堡工业提供现代高科技复合材料产品,并基于新的解决方案改造现有技术及生产工艺。

主要任务

·建立生产和技术链,以生产具有高加工度的最终复合材料产品;

·建立和发展组织机制,以有效地准备和实施集群项目,评估其有效性,积累和进一步利用所获得的知识;

·创造和发展现有的科学和生产潜力,包括资源和集体利用的对象;

·为集群成员创建集中的专业交流及业务平台;

·创建和有效使用工具,以在其潜在消费者中普及复合材料和技术;

·建立职业培训和高级培训系统。

同学们与众多集群内的俄罗斯创业家畅所欲言,见仁见智、气氛热烈,学到了很多专业前沿发展动态。

近些年来,中俄交流十分频繁。在俄罗斯以鲍曼大学牵头,中国以哈工大、清华大学为主要对接学校迈出了校级合作新步伐。早在2011 年,哈工大和鲍曼大学共同发起成立了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开创了中俄同类高校联盟的先河。哈尔滨工业大学与鲍曼大学还合作成立了哈工大鲍曼工学院。从2019年起,本科层次将开设材料、环境两个专业。学院招收学生在两校注册、采用共同管理、共同培养的运营模式,实现中俄师资共享、教材共享、人才培养方案共享,融合两国科技人才资源,助力中俄联合校园建设,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库保障。

给我们全程翻译的大多是我国在俄博士留学生。其中一个优秀的姑娘叫张子坤,她就是哈工大毕业的,2011年被公派到鲍曼大学,本科和博士都是飞行器设计专业。她在读博士期间科研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仍兼职为我们服务,她娴熟的俄语和精深的专业知识赢得了各位企业家的尊重和敬佩。

2019年12月,由俄罗斯国际科技合作协会、(国际)科学与工程社团联盟、全俄发明家和创造者协会等6家科技合作组织发起了“俄罗斯科技合作组织中国行”。清华大学俄罗斯研究院副院长董戈参与会见并发言。有趣的是,给我们上课的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俄罗斯宇航科学院的双料院士萨联金与董戈教授也十分熟悉。有几个企业与主办方建立了联系方式,期望能够就新材料领域进行深入探索。

二、地下的艺术殿堂:莫斯科地铁

莫斯科地铁全称为“列宁莫斯科市地铁系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铁系统之一,还是世界上使用效率第二高的地下轨道系统(第一是纽约)。地下铁道考虑了战时的防护要求,可供400余万居民掩蔽之用。于1935年5月正式开通。现在全长约300公里,共有12条线路171个车站,4000多列列车往复运行。每天运送乘客达900多万人次。地铁站的建筑造型各异、华丽典雅。每个车站都由国内著名建筑师设计。多用五颜六色的大理石,花岗岩,陶瓷和五彩玻璃镶嵌,除各种浮雕,雕刻和壁画装饰,照明灯具也十分别致,好像富丽堂皇的宫殿,享有“地下的艺术殿堂”之美称。

地铁站除根据民族特点建造外,还以名人、历史事迹、政治事件为主题而命名,其中最早建成的车站其名为卡冈诺维奇。这些地铁站,例如革命广场站,雕塑的是以十月革命胜利和苏联红军反法西斯战争为主题。共青团车站,里面金碧辉煌如同沙皇宫殿。还有些是以著名文学家为主题,配上各种人物的雕塑和历史题材的浮雕画面。如“普希金”、“契诃夫”、“屠格涅夫”等。其中名气最响的是“马雅可夫斯基”站。“马雅可夫斯基”站是为了纪念苏联革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这个地铁站的建筑风格被归入当时的“斯大林式新古典主义”。大厅两侧的每座大理石拱门都镶着不锈钢。一盏盏照明灯围成圆形,嵌在穹顶,地面中央是红色大理石“通道”。地铁站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天花板,天花板的设计方案曾于1938年在纽约国际展上获得大奖。

莫斯科地铁的主要结构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状,其所有的线路按照其开通顺序的先后获得1-12的编号,其中最重要的便是5号线环线,它负责连接其余绝大多数线路,其长度大约为20公里。为了战备,基本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下。

中国铁建也参与了现在的莫斯科地铁建设。据报道,由中国铁建承建的维尔纳茨基大街站至米丘林站隧道和4.6公里线路的建设,被俄罗斯赞誉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米丘林站将以“中国风”形象亮相,为“最美地下宫殿”增添中国色彩。

与每天承担着运输上百万人任务的公共地铁相比,俄罗斯民间传说还有一条神秘的“地铁2号线”。直到2009年10月,俄罗斯《论据与事实》报才公开宣称,这条地铁的存在是“早已公开的秘密”。

据该报报道,斯大林在下令修建公共地铁之前,便已开始着手修建一条秘密线路,用于城市遭遇轰炸或是交战条件下的安全转移。据称,秘密地铁有些地段比普通地铁要深数十米,最深处可达地下800多米。最早修建的一条秘密地铁,从克里姆林宫直通斯大林位于莫斯科郊外的别墅。在赫鲁晓夫时代,这条秘密地铁相继连接起了总参谋部、国防部、外交部、信息部地堡和伏努科沃2号机场(俄罗斯领导人专用机场)。

秘密线路的服务人员,是从普通地铁员工中挑选的。莫斯科地铁工人独立工会会长斯韦特兰娜·拉津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道:“数年前,伊斯梅洛沃机车库的司机参加了秘密地铁的招考。尽管很多人都跃跃欲试,但最终只有一人顺利过关。平时,只有持特殊证件的人,才能进到秘密地铁区域中。这些线路上运行的列车都很短,通常由一节电气车头和一节载客车厢组成。每个车厢内都用消音材料进行装修,并配有电话、氧气和应急食品。”

莫斯科秘密地铁以前主要由军队和情报部门共同管理,苏联解体后,管理权移交给了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和国防部。

事实上,除了承担公共交通的使命外,地铁在世界上很多大城市中都起着国防作用。无论是在伦敦还是在莫斯科,庞大的地铁系统及其配套的地下掩体、仓库和发电站,组成了一整套复杂的地下国防工程。而那些绝密的地下通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德军轰炸机的狂轰滥炸。在战争期间,苏军许多参谋作战指挥中心,就在地铁的秘密坑道里办公。

核武器出现后,在莫斯科地下深处又修建了防护严密的庇护所。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当年苏共中央政治局的每个成员在中心庇护所里,都有一套近200平方米的套房,其中包括办公室、休息室、浴室、卫生间、厨房和餐厅等。据称,前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的地下办公室,和地上的几乎一模一样,为的是让最高领导人几乎察觉不到这是在地下很深的地方。但实际上,苏联的高层领导人从来也没有使用过这些庇护所,很多人连看都没看过。

莫斯科这条秘密地铁在为国家领导人服务的同时,也在为莫斯科城地下的数个战略军事设施及情报部门服务。据称,莫斯科地下指挥中心是俄罗斯国家预备军事指挥中心,是俄总统和军政要员战时军事指挥的心脏。

三、惊艳世界的俄罗斯芭蕾舞

如果说京剧是中国的国粹,那芭蕾舞就可以称之为俄罗斯的国粹。俄罗斯人把芭蕾这个舞蹈发挥到极致,耳熟能详的《天鹅湖》《胡桃夹子》剧目更是被传为经典,甚至有人说,在俄罗斯看一场芭蕾舞才算真正到过俄罗斯。

俄罗斯被称为“足尖上的国家”。其实芭蕾舞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而俄罗斯芭蕾舞则是兴起于1738年。

所以,有人说俄罗斯出口产品中价值最高的远不是石油和天然气,而在于世界对俄罗斯艺术特别是俄罗斯芭蕾舞。俄罗斯芭蕾舞始于对外国优秀作品的复制,但最后诞生了无与伦比的独特文化传统和杰出的舞蹈学校。

说起俄罗斯芭蕾舞,就不能不提伟大的音乐家彼·伊·柴可夫斯基的名字。柴可夫斯基在《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中所讴歌的人物内心世界的美好与纯洁成为俄罗斯芭蕾艺术永恒的主题。

得益于柴可夫斯基的伟大贡献,芭蕾音乐在俄罗斯成为与歌剧和交响乐齐名的严肃艺术。 在世界上所有对舞蹈艺术有所了解的国家中,“俄罗斯芭蕾”这个词语引起了人们的敬畏。它早就超越了地理意义,成为了整个世界的精神价值。俄罗斯芭蕾舞是道德、宏伟、专业和灵性的集合体,两三百年前是这样,今天仍然如此。

芭蕾舞好看的关键,还在于身材完美、技艺精湛、气质高贵的舞者。而俄罗斯的女孩子,金发、碧眼,拥有傲人的身材比例。据说,这里的芭蕾舞者下身比上身长17厘米。而在世界其他地方,找出拥有这样完美身材比例的演员,是很困难的。一般的芭蕾舞女演员,下身能比上身长14厘米就已经很不错了。

芭蕾舞剧突出了童话色彩和浪漫、唯美的气质,舞蹈的编排对演员的基本功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求演员舞蹈功底高,还要有很好的戏剧表现力。怀着对芭蕾艺术的情有独钟,在市民收入并不丰厚的背景下,俄罗斯人民仍然会在周末相约走进剧院,感受芭蕾艺术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享受。

马林斯基剧院、莫斯科大剧院、圣彼得堡剧院等在欧美等国家有着非常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剧院所擅长演出的剧目不仅涵盖了古典芭蕾舞所有经典的剧目,而且也有很多现代剧目。每年都有来自莫斯科、彼尔姆、新西伯利亚、圣彼得堡等俄罗斯著名芭蕾舞学校才华横溢的年轻毕业生加入剧院。剧院不仅在俄罗斯广受欢迎,在国外也非常有知名度,每年都举办世界巡演。在俄罗斯看一场芭蕾舞剧,大约1000至5000卢布,折合人民币二三百元。近几年随着中俄文化交流的深入,许多芭蕾舞剧团也经常来中国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进行巡回演出,使我国观众不出国门也能享受到芭蕾艺术的饕餮盛宴。

四、享誉世界的露天建筑博物馆:圣彼得堡

根据组织方的安排,我们在圣彼得堡行程主要是访问企业和协会。圣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市名源自耶稣的圣徒彼得。1712年彼得大帝迁都到彼得堡,直到1918年的200多年时间里,这里都是俄罗斯文化、政治、经济的中心。1924年为纪念列宁而更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又恢复原名为圣彼得堡。圣彼得堡中心古迹群被评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圣彼得堡位于北纬60°,冬天上午10点天刚蒙蒙亮,下午4点天就黑了,到了初夏则有“白夜”现象。在18世纪初,这里还是一片沼泽。随着圣彼得堡市的建造,人工运河在市内纵横交错。这些运河是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开凿,以缓解因芬兰湾水过浅而倒灌进入圣彼得堡的海水。圣彼得堡共有42个小岛,由423座桥梁连接。

据历史记载,1703年5月27日,圣彼得堡奠基仪式在涅瓦河三角洲的兔子岛上隆重举行。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修建了彼得保罗要塞,驻重兵把守。至此,波罗的海出海口纳入了俄罗斯版图,彼得大帝创建了波罗的海舰队,使俄罗斯在历史上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海军,而彼得大帝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俄罗斯的“海军之父”。

走过那么多城市,总有一两座城市会让人有特别惊艳的感觉,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就是其中之一。在去圣彼得堡之前,提到这座城市联想到的是世界历史课上常听到的几个名词:沙皇、列宁格勒、冬宫 阿芙乐尔巡洋舰等,然而这座和战争密不可分的城市并没有满目苍凉,反而呈现出一派明艳,华丽到极致。

圣彼得堡是世界上最早按照统一风格规划建造的城市之一,几乎包括了十八到二十世纪世界各国及俄罗斯的经典建筑风格,建筑瑰宝不胜枚举,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座露天建筑博物馆。

放眼望去,圣彼得堡的建筑都颇具时代感,城市中心见不到一幢现代化的建筑,这一特点是在全世界各大城市中鲜有的,光凭这一点,圣彼得堡就足够称雄于世界古典城市之林。这些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建筑既有巴洛克式,也有洛可可式;既讲究对称,又破坏平衡;既追求宏伟气势,又注重雕塑细节,每一个镶嵌在建筑上的细节都在用独有的语言述说着圣彼得堡的过去。

圣彼得堡还是一座英雄的城市。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均在这里爆发。炮轰冬宫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如今还停靠在涅瓦河边,发出十月革命第一声炮响的大炮还昂首指向冬宫。

二战期间,这座城市被德国法西斯军队围困900天,寒冷和饥饿夺走了几十万人的生命。但英雄的圣彼得堡人民依靠勇气、意志和信心守护着自己的城市,直至取得反围困的胜利。

圣彼得堡市在俄罗斯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座大型综合性工业城市。 圣彼得堡被称为俄罗斯最西方化的城市,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窗口。如今的圣彼得堡是俄罗斯重要的教学和科研中心之一。这里拥有40多所高等院校和400个科研机构,其中包括彼得大帝时代建立起来的科学院。圣彼得堡也是俄罗斯仅次于莫斯科的第二大城市、工业中心和重要的海港及造船基地。许多外国领事馆、跨国公司、银行和其他业务据点均位于圣彼得堡,也是一座科学技术和工业高度发达的国际化城市。

由此可观,虽然俄罗斯目前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轻工业仍不太发达,但俄罗斯充满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难忘。虽然国民的收入并不太高,但完善的社会保障,国民骨子里的坚韧、乐观精神让人敬佩,依稀可以看出一个曾令世界各国敬畏的没落帝国的雄伟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