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 星期日

50多年前,中车长客就研制出了新中国第一辆地铁,如今驶向世界

50多年前,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多参与地铁车辆研发的工作人员甚至没见过地铁,就研制出了新中国第一辆地铁。

30多年前,在订单极少的情况下,中车长客坚持投入,自主研发,保住了地铁研发的“火种”。

10多年前,许多国内地铁引进国外产品,受制于人的“昂贵”代价坚定了中车长客振兴民族工业的决心。

如今,中车长客的技术研发实力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首辆磁悬浮客车,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首列B型全铝合金城轨客车,填补了国内铝合金城轨车辆研制的空白;首列不锈钢城轨客车,标志着我国城轨客车实现了由碳钢车体向不锈钢车体的成功跨越;下一代地铁,在国际上首次采用全碳纤维车体结构……

半个多世纪间,中车长客的轨道客车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领跑,再到走出国门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以“中国轨道客车”为名,在世界舞台上演绎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中国发展速度的大制作。

在中车长客厂区内,“打造中国制造亮丽名片”的标语刚劲有力,这既是国家的殷切嘱托,也是中车长客的庄重承诺。

50多年前,中车长客就研制出了新中国第一辆地铁,如今驶向世界

通过自主创新,中车长客让“中国制造”闪耀世界舞台

自主创新 书写领跑奇迹

中车长客新厂区车间内,下一代地铁载着多项冠有“国际首次”“第一”的突破性技术驶来,又一次在中车长客自主创新成绩单上加上荣耀一笔。

“下一代地铁列车首次采用全碳纤维车体外壳,比普通金属外壳地铁车减重35%,这也是国际上的首例”“4编组的下一代地铁列车每年比普通4编组地铁列车节电约16万度”“下一代地铁采用国际最高自动化等级的无人运行系统,从自动唤醒、自检、出库,到站后发车、行驶,停靠站,结束运营后回库、洗车和休眠,各项任务均由列车自行完成”……中车长客总体研发部“下一代地铁”项目设计经理齐玉文一条条列举着下一代地铁的与众不同,言语中透露着满满的自信与自豪。在轨道交通智能、绿色发展的世界答卷中,中车长客不仅提交了自主创新的全新答案,同时也展示了中车长客上下全新的精神风貌。

“从父亲那代起,自主创新的理念就深深根植在每一个人心中。”在中车长客工程研究中心副总审徐峻记忆中,新中国第一辆地铁车就是他父亲那一代人在一沓沓草纸上用笔硬生生演算出来的。1969年新中国第一辆地铁车载着长客人的地铁梦呼啸驶来,此后多年间却受制于国外先进技术封锁,没能在轨道客车研制方面取得大的进展,这让长客人意识到没有核心技术就要受制于人,也坚定了中车长客自主研发的创新之路。

为此,中车长客建立了国家轨道客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五位一体”的技术创新平台等,在自主研发道路上埋头苦干,奋力赶超,磁悬浮客车、复兴号、下一代地铁等成功之作创造了中国轨道装备制造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中国芯”“中国脑”等一系列称号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轨道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

“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兴贸基地”“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无论是在研发中心,还是在工厂车间,墙面上都挂着金灿灿的荣誉,这就是中车长客在自主创新道路上的抱负与担当。

50多年前,中车长客就研制出了新中国第一辆地铁,如今驶向世界

中车长客复兴号列车生产车间

育树培英 锻造大国工匠

在中车长客罗昭强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内,一半场地被划分作“游戏”用地,这个“游戏”名叫“电路板密室逃脱”,也是中车长客培养新型技术工人的考核项目。

“游戏”设置了6间“密室”,“密室”内有2个主要设备,出了故障的电路电子盘和一台指示器,进入“密室”的人只有正确找到电路故障才能进入下一关,而只有完成通关才算合格。

“密室逃脱是当下年轻人比较喜欢的一种游戏,我们便将游戏与技能融合在一起,设计了一种新的培训形式。”中车长客首席操作师罗昭强详细解说“游戏”规则后,回头对着跟在身后的年轻工人打气道,“以前都说咱们工人有力量,现如今,咱们工人不仅要有力量,还要有技术!”

“企业发展需要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我希望徒弟们都比我强。”自进入中车长客以来,罗昭强带领工人在创新驱动的舞台上大显身手,他发明的“CRH3型高速动车组调试操作实训装置”属全国首创,独立开发的5套动车组控制逻辑模拟软件,可达到模拟动车组功能和多种学习的目标,开创了利用模拟手段对高铁车辆调试操作员工培训的先河,使培训时间由原来的两三年缩短为三个月,填补了国内轨道车辆调试模拟技术的空白。多年来,罗昭强手把手带过的数十名徒弟已成为车间骨干力量,有的还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等称号。

多年来,中车长客强化内生动力,深耕大国工匠诞生土壤,并相继建成了国内最先进的焊接、车辆电工和装调工培训基地。建立了厂内技师、操作师评审序列,拓展一线员工职业成长空间。中车长客现有工程技术人员2745名,教授级高工103人,博士45人,硕士1091人,每年研发新产品30多个。

在中车长客搭建的舞台上,新型技术工人创造了一个个中国制造的奇迹。中车长客副总工程师常振臣带领团队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实现了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自主研发,为中国高铁“走出去”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中车长客首席操作师李万君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余项……在建设世界级企业的道路上,工匠们勇于创新的意识与厚重的使命感让中车长客步伐铿锵有力。

50多年前,中车长客就研制出了新中国第一辆地铁,如今驶向世界

复兴号列车生产车间

走出国门 驰骋世界舞台

日前,中车长客为以色列特拉维夫红线轻轨项目研制的列车在长春下线,这是我国100%低地板列车首次出口发达国家。此外,这也是中车长客探索“产品+服务”打包销售的首个项目,除制造轻轨车辆外,还承担全部轻轨车辆16年的检修维保业务。

“早在2010年我们便开始跟踪以色列轻轨项目,经过漫长的筹备,项目终于在2015年完成签约。”中车长客海外市场部驻外代表闫磊回想起签约依然难掩兴奋,“当时对方要求第二天签约,我们便马上飞往以色列,从出发到回长整整3天,我们甚至都没来得及换套衣服,我们知道,和我们一样期待的还有众多的以色列民众。”闫磊说,2017年在以色列举办的轻轨列车模型展让她久久不能忘怀。签约后,中车长客按1:1比例复制了以色列红线轻轨,展出当天,一对以色列新人特意选在轻轨上拍了婚纱照,这对新人将对轻轨的期盼留在了镜头里,而海外市场对中国轨道客车的认可也刻在了国际舞台上。闫磊表示,投标、签约、执行整个过程也是业主对中国制造从没有信心到主动邀请的态度转变过程,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已开始在世界各地闪耀光芒。

2014年,“中国制造”首列新型电动车组运抵巴西。同年,“中国制造”现代有轨电车出口非洲,并获得美国波士顿红线和橙线地铁订单;2017年,中车长客首辆美标地铁——美国波士顿橙线地铁成功下线……目前,中车长客产品已出口到美国、澳大利亚、巴西、新加坡、阿根廷等20多个国家,出口车累计超过8900辆,签约额超过120亿美元。

中国轨道客车在国际舞台上风驰电掣的背后,是中车长客对标准、对细节的精益求精,是对自主创新的执着与自信,也是践行“打造中国制造亮丽名片”承诺的初心不改与使命不怠。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放眼新的征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创新不止、奋斗不息的中车长客,将继续披荆斩棘、奋力前行,弘扬中国名片,刷新中国骄傲,驶向世界、驶向未来!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朱怡 徐菲菲/文 孙建一 贾春文/摄

编辑:马贺

上一篇新闻

27500吨鞍钢矿渣粉刷新单批次出口美国销量纪录

下一篇新闻

疫情之下哪里最安全?英国和美国“榜上无名”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