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亮剑》原型之白庄伏击战:歼灭日军视察团,缴获天皇御赐山炮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亮剑》中李云龙歼灭日军战场观察团一战,可以说是整部电视剧中最为经典,也最为大快人心的一战。

​而此战的原型之一就是开国中将王近山将军歼灭日军观察团的韩略村伏击战,此战中王近山歼灭日军包括一名少将旅团长、一名联队长在内的120余名军官和60多名士兵,战果极为辉煌。

但是在我军历史上,还有一位将军也打出了全歼日军视察团的光辉战绩,并且缴获了一门天皇御赐的山炮!这就是刘昌毅将军指挥的白庄伏击战

1942年开始,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和东亚战场都进入了巅峰时期,日本几乎控制了整个东亚以及东南亚。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中,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的新加坡、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等地区,全部在日军控制之下。

与此同时,我国抗日军民在敌后建立的抗日根据地也多次遭到日军的残酷扫荡。1942年初,日本华北方面军第一军就多次对我晋冀豫边抗日根据地发起扫荡,仅仅在晋东南地区,日军的扫荡行动就杀害了军民13000余人。

随着日军的对根据地的扫荡战术的总结,采取了“捕捉奇袭,铁壁合围,纵横扫荡,辗转清剿,反转电击,夜行晓袭”等囚笼战法,对抗日根据地造成严重的损害。

1942年4月,日军打通榆社至武乡的公路,直接给我太行敌后抗日根据地腹心插入一把尖刀,妄图把太行抗日根据地分割为两半,甚至对八路军总部也造成威胁。日军对于这一“成绩”非常自信,组织各地军官进行参观、交流“囚笼”政策的罪恶经验。

面临这样危险的军事情况,太行第三军分区决定派遣副司令员刘昌毅,负责寻找战机,打击入侵之敌。

刘昌毅接到命令后,带领决死团七团全部,决死团九团两个连,还有武工队,便衣侦查队等部队,寻找战机,伺机歼敌。

决死团七团团长尹立海亲自带着几名连长沿交通线察看地形,调查情报。4月15日,得知日军一支运输队上午由榆社开往武乡,次日接“观光团”返回榆社。

综合考虑到各项条件后,刘昌毅决定马上动员军队,在榆武公路上,最理想的伏击阵地位于白庄和南庄之间三公里的路段。这里西面靠山,东面临河,山地起伏,谷口较多,不但方便军队隐蔽和撤退,而且群众条件很好,方便保密。

15日,刘昌毅任总指挥,带领部队夜间隐蔽进入阵地。4月16日,刘昌毅部署决死七团在正面打头,决死九团两个连队打腰,分区侦察队截尾,武东武西的民兵担任警戒以及堵溃打援,。

决死七团的团长尹立海亲自带领5挺机枪,两个掷弹筒组成正面拦截火力,就近埋伏2个排加一个侦察队拦截敌人先头车队。

中部则配置有决死九团的2挺机枪,2个掷弹筒,以及埋伏的一个连兵力准备中间突击。南面以3挺机枪,1个掷弹筒和一个班的投弹手组成火力阵地,用以袭击敌人车队后部。决死七团副团长黄定基带领部队在公路上及左右树林都部署了地雷。

16日上午11时左右,日军果然出现了。

日军高木联队所属竹内运输中队,伊藤中队的1个小队以及日军军官视察团共200余人,分别乘坐18辆汽车,满载给养、弹药和器材,从武乡缓缓开来。

日军先头汽车到达南庄时,日军一个军官只是用望远镜粗粗看了一下山头,就带领车队直接闯进了伏击圈。

在敌军车队进入包围圈后,一声令下,我军机枪、掷弹筒、手榴弹齐发,日军没有丝毫准备,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短短一个多小时,这支日军就被全歼。


这场白庄伏击战共俘虏日军6名,击毙少佐1名,中队长2名,小队长4名,士兵53名;缴获重机枪1挺,轻机枪2挺,手枪7支,步枪30支,掷弹筒2个,烧毁汽车15辆,只有一辆仓皇逃回武乡。我军决死七团团长尹立海冲锋在前,不小心被敌人冷枪击中壮烈牺牲,另有24名同志负伤。

此次伏击战以弱胜强,战果极为辉煌。而战地参观团的覆灭也让日军第三十六师团大为震惊。一二九师刘邓接到战报后,对于刘昌毅这次伏击战通令嘉奖,刘邓首长称赞这次战斗:打得好,打的漂亮!说刘昌毅:“本钱”花的少,“卖”的东西又多又好,不简单!

《新华日报》还专门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白庄模范伏击战》,号召大家学习。

在这场战斗中,据说还缴获了一门天皇御赐给日军吉田旅团长的山炮,当时也就当作普通战利品,没想到白庄战役结束大半个月后,一个维持会的会长带了吉田的一封信找上门来,信中写道:

将军阁下勋鉴:
4月16日,皇军在榆武公路上与贵军遭遇,丢失山炮一门,闻悉该炮现存于贵部。此炮乃天皇陛下亲赐给吉田旅团长,吉田将军视此炮为最高荣誉,如其命也,将军如能奉还,皇军将满足阁下提出 的一切条件。

此奉,大安。

当时八路军的武装极度缺少攻坚的重武器,能缴获一门山炮那就是全军的宝贝,自认没人愿意归还。但是吉田还是不死心,这个维持会长先后三次前来索要,最后刘昌毅直接回信道:若在战场上赢我,必还。否则,休想得此炮!(刘昌毅,1996年4月19日广州采访笔记)

这才让鬼子死了心。


文/以史为鉴

图/网络

参考资料/

《开国战将经典史记》刘昌毅中将,第82页

《红安两百将领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06,第101页

《忆白庄伏击战》山西新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山西新军决死第三纵队 第4卷 下 部队发展史,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11,第3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