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茶煲与船头尺的爱情故事背后,张婉婷,周润发与《秋天的童话》


周润发第二次在金马抡元的代表作品《流氓大亨》,此次以4K修复版本、换上原本的片名《秋天的童话》重新跃登电影银幕。

原来一晃35年就过去了。

曾经耸立着世贸双塔,中央公园秋光艳色晖映着湛蓝晴空的1986年纽约秋天,就这样随着青春迷人的钟楚红、落拓潇洒的周润发,永远被保存在电影胶卷里。

适逢新加坡华语电影节同时选映这部作品,导演张婉婷在接受连线专访时,透露了许多当年拍摄这部电影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幕前幕后两相对照,我们才明白原来银幕上寸寸展开的浪漫,在背后有那么多迷惘、失控、挣扎,以及彷徨不知所措。整个摄制团队,包含几位参加演出的大明星,付出多少心血,才终于成就港片黄金时代里,这样一部让人难忘的爱情文艺小品。

张婉婷的「移民三部曲」

张婉婷导演在1980年代初期进入我的母校——纽约大学修习电影制作,在筹备她的毕业长片时,张婉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得到邵氏公司的支持,让她以独立制作的方式,花了大概一年的时间在纽约拍摄,最终的成品《非法移民》艳惊四座,不仅入围金马奖,更勇夺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导演。

她在纽约的生活经验充满精采多汁的戏剧张力,尤其在纽约唐人街及华人社区亲身所见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经由她的女性视角进行浪漫化的处理,自1985年《非法移民》公映之后,继之1987年《秋天的童话》、1989年《八两金》,连缀成为所谓的「移民三部曲」。

「移民三部曲」的优缺点都相当明显,贴近真实的取材、可能过份浪漫化的「少女心」处理,使得现代观众在三、四十年后重新欣赏时,难免有些「不太能进入状况」的冷感和喟叹,然而,这些极度浪漫的「少女心」呈现方式,扣合了1980年代后期知识份子在迎向国际的同时,回望自身文化根源的幽微颤念,却也成为同时期艺术工作者发挥长才的重要关键。

比如《八两金》之中,罗大佑结合水乡民谣和摇滚热力打造而成的电影音乐,以及水光粼粼的清晨,由齐豫清澈吟颂的「姐儿头上戴着杜鹃花呀,迎着风儿随浪逐彩霞,船儿摇过春水不说话呀,水乡温柔像那梦里的画!」

还有《秋天的童话》电影结尾之前,周润发不顾一切拔腿狂奔,在车水马龙的纽约下城,追着钟楚红的车直至布鲁克林桥头,莽莽暮色里停下脚步,任由黄色计程车继续一辆辆驶上大桥,驶往朦胧的天边。

「移民三部曲」当年极受影坛重视,尤其《秋天的童话》,在港澳台叫好叫座,香港票房纪录直上港币2500万,勇踞全年第五名的高位,不仅领先《倩女幽魂》一截,在诸多动作片和喜闹片中,成为唯一的文艺清流。

在台湾,《秋天的童话》由片商改名,抓住周润发自《英雄本色》大红之后,扶摇直上的气势,延续英雄类型片的群众印象,再施以浪漫言情的童话色泽,把片名定为《流氓大亨》。暑假黄金档期隆重登场,也是卖得盆满钵满,北市票房将近台币3000万,评论界也是一面倒地叫好。

特别是我们现在看起来认为是缺点、遗憾的几处瑕疵,在当年,几乎都成为《秋天的童话》之重要特色。在全面商业化的港片黄金年代,评论人赞许它清新、生动,尤其两位主角都是多产明星,平时轧戏繁忙,表演难免制式、一贯,但为了《秋天的童话》,周润发、钟楚红远离香港,专心在纽约拍摄好几个月,在产业兴旺的当下,这份基本的专注和敬业,也成为难能可贵的「美德」。

正因如此,周润发和钟楚红双双在这部作品里交出亮丽的成绩,尤其周润发,我们看过他的时代戏、黑帮戏,看过他的小马哥、范柳原,以及金马、亚太双料影帝的《等待黎明》,在「船头尺」这个唐人街的非法移民小人物身上,他以「集大成」的姿态,出动每一根表演神经,不仅将自己的本来面目灌注其中,让角色活灵活现,更使角色成为「larger than life」的艺术形象,充满整部电影。

点滴甘苦,灵机一动

张婉婷在接受新加坡华语电影节访问的时候亲自说明,最早拍摄《非法移民》时,因为是纽约大学的毕业制作,在团队里身为一个领导,她自知对所有问题都要有清楚的答案;在半专业、半业余的工作人员组成的创作班底中,大伙儿一边摸索,一边尝试。

到了《秋天的童话》,整个制作瞬间「升级」成为正式的商业操作,除了纽约老班底之外,有周润发、钟楚红、陈百强等等这些香港娱乐界响叮当的人物参与其中。这是她第一次跟专业演员、超级巨星合作,张婉婷回忆,她简直方寸大乱,完全不知道该怎么一起工作。

专业演员在面对剧本、思考表演的时候,会运用过去的经验整理出自己的想法,张婉婷指出,如果导演能花更多时间跟这些明星相处、讨论、研究,相信必然能收得事半功倍之效。但当年的她,仍然很习惯《非法移民》的制作方式,对于踏出舒适圈,跟专业演员、影坛巨星「沟通」,其实心里七上八下,甚至不敢、也不知道应该这样合作。

于是演变成为她闷着头自己苦思,要把所有现场的问题「想」出一个「导演的答案」,徒然生成不必要的创作压力。

她举例,当时在中央公园拍摄钟楚红骑单车穿越层层红叶的镜头,因为演员档期的缘故,开镜时纽约的树叶依然青翠碧绿,她便要求剧组使用环保颜料,把绿叶喷漆成一片金黄艳红。在镜头下美得晶莹,在镜头外也受到纽约市政府的严重关切,必须上法庭说明。

法官质问——为什么要喷漆?剧组答曰——因为美。拍起来漂亮。法官又问——假如我们今天跑到香港,把你们的树统统喷漆成黄叶红叶呢?这样不可以!

张婉婷回答——拜托快点喷!这样会让香港的树更美!

法官怒火中烧,剧组最终罚款了事,结束这一场喷漆闹剧。

秋天的童话》就在这样充满童趣,也同时几乎失控的状况下,勉强拍毕纽约的所有戏份。张婉婷回忆,电影高潮两人的分手戏,在剧本阶段就确定要以近似「欧亨利短篇小说」的情调,两人互赠珍贵礼物,打开礼盒才确定彼此在当时当刻无法在一起。

有一天在东河边等候剧组就位,张婉婷望着河上的桥,想起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里,阿里王子奥玛雪瑞夫(Omar Sharif)骑着骆驼现身,他奔驰又奔驰,在偌大的银幕视野中,却仿佛原地不动;她灵机一动,便为周润发设计了奔跑追车的连串画面,而且运用特制镜头拍摄,捕捉他不顾一切放手狂奔的样貌,任凭身边人车疾逝,都不在乎。

于是,每天来到日落西山的「magic hour」,导演都会请周润发放下手边所有待办事项,作好准备,在摄影机前狂奔。就这样一连跑了十多天,敬业的周润发全无怨言,但依然不明白,为什么一场奔跑戏要这样拍。他曾经提出疑问想与张婉婷沟通,在新加坡华语电影节的专访里,张婉婷回忆,假如那个时候她能跟周润发好好协调,好好合作,很可能就不必花那么多的精力和资源,以及十五天傍晚的magic hour,来拍摄周润发的兴奋、激动、绝望、痛苦,还有其他种种的可能。

「船头尺」确有其人——张婉婷说,在纽约求学期间,这位满口流利英文,却又说得颠三倒四不通不通的中年男子,每回要照顾她这个小妹妹的时候,就会喊她「茶煲」,因为她总是如此「troublesome」,爱找麻烦。还有在百老汇的戏院前跟警察斗嘴时周润发脱口而出的那串句子:"You talk all of yes talk. I talk all of no talk."(你说的都对,我说的都不对)。那都是亲身所见所闻,点滴记忆汇成的剧本与角色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