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本科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基础所在,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当今一流大学的责任和使命。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作为后发优势的世界一流大学,凭借其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强大优势和人才培养享誉国际。在培养全方位的人才、追求教育卓越、少教多学和国际化等四大教育理念下,南洋理工大学实践了一套先进的教学体制机制,实施了博雅教育,开展科研教学一体化,构建课内课外相融的学习体系,立足世界培养人才。其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对中国大学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南洋理工大学一流本科教育的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关于“教育应然”的价值取向,是大学教育活动的愿景及方向指引。大学的理念是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和所持的基本哲学观点,包括大学的使命、培养什么样的人和秉承什么样的原则培养人等观点。据立思辰留学介绍,理念是教育的灵魂,一流本科教育需要一流的教育理念,NTU在办学历史中形成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大学使命、培养目标和具体教学观念上具有远见卓识,引领着学校的变革与发展。
(一)培养全方位的人才
新加坡作为东南亚一个仅有500多万人口的小国,资源不足,人才匮乏,但政府高度重视外向型发展,思想开放,向瑞士、瑞典等经济富强的欧洲小国取经。从1965年新加坡建国以来经历了“劳动密集-资本及技术密集-知识经济”三次经济转型,80年代以来受益于以英语国家为引领的全球化和出口导向型战略,实现了经济的飞跃,成为东南亚经济火车头。经济增长主要靠人才资源和高科技的创新驱动。配合新加坡的经济转型,NTU担当着培养创新科技人才和优秀管理人才的重任,积极发展科技教育,引领新加坡走向创新并持续发展。
NTU发展愿景是“创新高科技,奠定全球性卓越大学,全方位教育,培养跨学科博雅人才”。前校长徐冠林认为“只有培养全方位的人才,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未来经济将变得更复杂和多元化,大学教育体系必须做出两项重要调整:一是更加注重健全人格与专业知识,二是鼓励打造终身学习的良好循环。NTU把大学生作为未来施国理政的精英人才来培养,这种人才素质全面,能面对全球挑战,能带领国家的发展。具体素质表现为5C精神(Conscience良知、诚信;Competence专业、能力;Creativity创新、企业家精神;Communication交流,团队;Community职业精神,公共服务)。在新人文主义的影响下,NTU实施全人教育,保证其教育质量处于全球前列。
文化融合、种族融合是新加坡的显著特点,而融合正是跨学科的基本要义。植根于新加坡历史的NTU深刻认识到跨学科的重要性,并将其上升到人才培养的使命中去。培养目标定位在跨学科博雅人才,使学生具有复合能力,注重博雅教育,给学生深厚的文化滋养,使大学生理工与人文相通、博学与专精兼取、教学与实践并重。
(二)追求教育卓越
新加坡一方面沿袭英联邦的精英教育模式,另一方面从世界各地吸取先进经验,采纳东西方文化之长,改进本国教育体制,发展一流的高等教育。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7-2018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新加坡竞争力仅次于瑞士、美国,位居全球第三,在高等教育及培训方面的得分居全球之冠。
NTU在建校之初就剑指世界一流大学,李光耀政府对其定位是建成东方的麻省理工学院。NTU始终以服务国家为使命,追求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卓越。2008年《南洋理工大学自主化框架协议》明确指出学校战略目标是“实现卓越教学与科研的国际化”,力求发展成为一所卓越的全球科技大学。具体目标为建设世界一流的教育,发展国际领先的教学水平,力争成为教学领域的领导者;追求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研究,为本国和全球的科技创新做出贡献。一流本科教学具有高选择性招生的特点,NTU招收至少3门课得A的新加坡优质文凭学生。另外,严格筛选国际生,例如在中国招收本科生参考原985、211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并且依据“领导才能、创新与冒险精神、热忱”这三方面选拔学生。
经过30余年的耕耘,NTU已进入全球顶尖大学行列,其人才培养享誉国际,其工学院被誉为全球最杰出的工学院之一,培养了一流的工程科技人才。NTU的毕业生由于较强的技术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广受社会欢迎,其毕业生起薪为新加坡大学毕业生中最高水平。
(三)“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
新加坡在出台的教学改革政策中,紧紧抓住教学的核心,即学生的学习。1997年国家提出“思考的学校,学习的国家”计划;2004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提出“全国教师教得少一点,学生能够学的多一点”(Teach Less,Learn More),后来延伸为“少教多学”教学理念。“少教多学”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学习、独立思考,点燃求知欲,特别是培养终身学习的热忱。“少教多学”并非是让教师投入得更少,而是要求教师教得更好,教会学生如何更新知识,重要的是用科学的方式来培养未来的学生。
新加坡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全面推行这一理念。NTU领导层和教师积极贯彻“少教多学”理念,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个体差异等特征,重视教与学的质量,启发学生面向未来和社会,强调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能自如应对未来职场的挑战。为了确保这一理念的实施,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开出多样化的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要;拨付经费开展大规模的教师培训,重视教学方法改革,让教师在“少教”的前提下“会教”;拨付资金改造学校教学设施,保障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四)国际化的教育理念
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有其先天的条件。新加坡主要由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等多民族组成,政府推行了双语政策,学生从中小学开始在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必选一门母语课。该项政策使新加坡人保持着多元的文化传统,同时又能与英语系国家自由交往,充分国际化。李光耀曾把双语政策誉为“新加坡建国基石之一”。双语政策使新加坡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英语交流和沟通能力,同时为外国学生、专家学者来新加坡学习与工作提供了便利。
在90年代,新加坡政府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从全世界名校大力引进国际化优秀人才。2002年提出了环球校园计划,吸引世界一流大学到新加坡建立分支机构,力争使新加坡成为国际学术中心。NTU自1981年起全部采用全英文授课,在人才培养上致力于保持其国际竞争力,借助全球智慧,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NTU始终以国际化的理念来明确自身定位,确保在国际社会中的不可或缺性,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战略和改革举措都在国际视野、国际资源下进行。光明日报曾报道南洋理工大学快速成为世界知名大学,完全是受益于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