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阿尔茨海默症1小时内可确诊:新加坡血液测试技术预计5年问世




文 | 油酱

初次失忆,请多多关照。

6月24日,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科研人员发表研究:

一套新的放大等离子体外泌体系统,通过检测一滴血在一小时内确诊阿尔茨海默症,甚至早于该病出现临床表现。


据报道:

新加坡国立大学属下的国大医疗健康创新与科技研究院一组,经过两年时间,研发出一套血液测试系统。

该系统通过微米感应技术,可以探测到血液中可诱发阿尔茨海默综合症的蛋白质。

研究人员可根据它所发生的红色信号来判断患者的大脑认知功能是否受到影响。

感应器捕捉的致病蛋白质越多,红色信号相应增加,同时代表病情较为严重。血液测试结果可在一小时内出炉。

《联合早报》称:这应该是全球首个经过临床实验的,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准确诊断阿尔茨海默综合症结果的血液测试技术。

接受测试者有望大幅度节省费用和时间。

新加坡助理教授表示:

在临床症状发生之前,大脑中的分子早已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中包括致病蛋白的形成,这些蛋白质非常的粘稠,它们可以杀死癌细胞。



所以开发一种新的传感器技术,通过血液检测捕捉大脑分子发生变化的早期信号。

首先开发一种基于纳米技术的传感器,这个传感器芯片中实际上有60种不同的传感器,而这些纳米结构大约是我们头发厚度的千分之一。



它能做的第二件事是,它能从一滴血中提取最具反射性的生物标记,这就可以准确地反映出疾病早期时大脑中的变化。


老年人最怕得的就是阿尔茨海默症了,相比垂老的速度和其它病痛的光顾,这种孤独感来的更加匆忙。

在临床上,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最早表现为记忆力逐渐衰退、认知功能逐渐丧失、甚至可发展为人格、行为、精神障碍等脑功能异常表现。

虽然全球医学领域投入了极大的人力和财力研究该病,但是至今病因仍然未明。

有人说随着年龄增长也会有忘事的经历,但是这与阿尔茨海默症记忆力下降截然不同。

人在20-25岁后随着脑细胞死亡加快记忆力逐渐下降,但进入老年期后这种记事能力下降却一年比一年明显。

并且阿尔茨海默症短期内记忆力明显下降,经提醒后仍然不能记起,且伴有认知功能,完全不一样。

它的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可能是一组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才发病。

从研究上来看,该病的可能的相关因素多达30余种。

❶ 遗传因素

发现家庭成员患该病的风险,父母为14.4%。同胞为3.8%-13.9%。

用寿命统计分析,AD一级亲属患该病的危险率高达50%。


❷ 与年龄相关

70-80岁AD发病率约15%,80-90岁AD发病率达30%,90岁以上超过50%。

❸ 早期50%-75%表现为抑郁

阿尔茨海默症早期有50%-75%表现为抑郁,也有的在几年后表现出失智的症状。在抑郁症状消失后,患者记忆力和认知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和提高。

❹ 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

丧偶、独居、经济困难、多种慢性疾病缠绕、生活颠簸等社会心理因素可能成为发病诱因。

人类一直希望通过各种影像学的检查从脑组织某些部位结构改变来简单诊断阿尔茨海默症,虽取得了部分成功,但完全从影像学上来诊断阿尔茨海默症可能还有一段路程。

这项新技术的出现,打破了我们对于阿尔茨海默症的认识,也为现代人带来了很多福利。

在没有临床表现的时候就可以通过验血来发现自己身体里面的蛋白质是否病变。

但这项技术或许要五年才可以研发出来,如果真的能代替临床检验,希望这些科研尽快带来成功,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