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美国正重蹈英国衰落覆辙,马凯硕:其必须以谦卑姿态对待中国

中美关系在当下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世界秩序变动的最大变量,也必将长时间作为国际政治的主旋律。

比起中方和美方各自出于自身战略利益,第三方对于中美关系的认知可能会相对更加客观,对于我们全面考量中美关系、赢得竞争主动权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中美关系

我们在选取第三方的观点进行分析时,既不能是来自西欧和日韩这样的亲美国家,也不能是拉美和非洲这样主管感情色彩较为强烈的国家。

观点的来源地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在世界格局中处于战略要冲,并在国际事务中基本保持中立姿态。

无疑,新加坡将是最合适的选择。

新加坡国旗

随着在阿富汗撤军过程中发生的种种闹剧,关于美国衰落的声音在国际舆论场中越来越响,有人将美国的衰落与上一任世界霸主英国作对比,提出两国的衰落趋势相似,美国的衰落将成为必然,中美关系将迎来新变局。

对此,新加坡资深外交家、前新加坡驻联合国代表、前联合国安理会主席马凯硕提出,中国的崛起不可阻挡,美国必须以谦卑的姿态对待中国。

前联合国安理会主席马凯硕

马凯硕是亚洲政治精英的典型代表,既主动与西方亲密接触,又积极宣传亚洲价值观、破除西方中心论,其对于中美关系的论述和观点比较中肯,值得我们深入分析思考。

当然,在分析马凯硕的观点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前置研究,那就是对美国衰落与英国衰落进行分析比对,这将有助于更加全面的考量中美关系的变动趋势。

美国国旗

英美衰落的共同点:对世界秩序支配力的下降

工业革命以来,真正有资格称霸世界的一共只有3个国家,那就是英国、美国和前苏联。而真正实现了称霸的英国和美国,靠的就是对全球范围内资源和资本的收割。

其中,英国依靠海权和殖民主义达成“日不落帝国”;

美国则依靠“五次战略转移”——先发战争财、再让石油与美元挂钩绑定资源、再垄断金融体系收割资本——成为30年来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美军

在实现称霸之后,英国和美国也都不约而同地开始了对世界秩序的重塑。

英国主要是通过建立海外殖民地攫取资源,实现对世界秩序的支配。美国则是借着苏联解体,进一步扩大自身在国力上对其他国家的领先优势,驻军遍布全球,以“世界警察”自居。

当然,由于时代背景不同,英国和美国称霸期间也还是有一些不同,进而使得两个国家衰落的“导火索”不尽相同。对于英国称霸的时代,影响和平的不安定因素更多,国与国之间也没有核武器威慑,军备竞赛很容易演变为全面战争。

军备竞赛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英国国力几乎被掏空,这才让大发战争财的美国“钻了空子”,取代其成为新的资本主义阵营“话事人”。

而对于美国,二战之后形成的两极格局虽然使得国际形势异常紧张,但在美苏双方大量囤积核弹头的背景威慑下,国际社会总体上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状态,爆发大规模战争的概率被大大压缩。

海上巡逻

于是各国都把经济建设作为优先级最高的战略考量。一言蔽之,英国的称霸是处于一种有大规模战争风险下的殖民竞赛;而美国称霸是处于一种相对稳定格局下的经济实力比拼。这就导致英国的衰落比美国来得更快,衰落的程度也更深。

不过,从美国沉迷于资本收割的金融游戏,放弃国内的实体经济开始,就注定美国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经过08年的次贷危机,以及中国快速崛起对美国霸权的挑战,再加上疫情影响和在中东发起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的持续消耗,美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慢,支出却与日俱增,美国衰落的遮羞布开始慢慢被揭开。

中美

如果说英国衰落的起点可以认为是从其失去对殖民地的控制,美国衰落的起点就可以算作其决定从伊拉克撤军。两者共同点就在于,对世界秩序的支配力开始下降,具体表现就是在地缘政治中的军事存在开始削减,在世界经济中的占比和主导权开始弱化。

在自身开始衰落的情况下,美国不从自身上寻找原因,反而一味想着转嫁矛盾,企图通过遏制中国的崛起来维护自身在全球的领导地位,无疑是一种错误的战略选择,马凯硕在这方面的见解可谓一针见血:美遏制中国是战略失误。

中美博弈

美国遏制中国是战略错误

美国的战略失误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缺乏明确的战略原则。毫无疑问,美国现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这并不代表美国可以低估中国。美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所犯的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在没有清晰明确战略指导原则的情况下就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实力强劲、人口众多的国家展开地缘政治斗争。

美国发起了一场针对中国的地缘政治竞争,但没有预先制定协调一致的战略。要知道,近代中国的历史包含屈辱,这使得中国在国家战略的思考上非常谨慎和务实。

而美国则是从两次世界大战以来就没有输掉任何一场竞争,这让美国产生了一种盲目的战略自信,甚至于本着不可能失败的原则出发进行战略部署。

诚如亨利·基辛格博士所言:“美国正在犯一个重大的战略错误,它在与中国展开竞赛,而事先却没有制定与中国打交道的全面和全球战略。”

一战后美元称霸世界

二是缺少准确的战略认知。马凯硕在回答《费加罗报》采访时曾提出,中美竞争不是新冷战,而是一场重大的地缘政治竞争。

冷战期间,美国确实成功地遏制了苏联,但彼时的美苏两国基本处于隔绝状态,竞争和对抗是两国关系的几乎全部组成,合作的部分可谓少之又少。而中国则不同,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美国想复刻冷战时期的全面对峙已经难以实现。

这是中美关系与冷战最大的区别,不过美国对这一点显然缺乏准确的认知,这才导致其总是以冷战思维搞零和博弈,在国际政治上体现为“退群”和“反华联盟”。

三是缺失全面的战略考量。一方面,表现在美方低估了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台湾、香港和新疆等问题都是“老生常谈”,这里结合马凯硕的观点谈一谈南海问题。一直以来,中国在南海的态度总是被周边的南亚小国和西方国家看作是扩张主义,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战略考量不全面。

必须明确,具有进攻性和自信是有区别的,当一个国家国力增强,其对主权声索也会同步增长,而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军事威慑是所有大国用来捍卫本国利益的通用手段。所以说,中国对自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捍卫,是处于国家正当战略需求和已经苏醒的民族自信。而对这一点,美国的战略考量是缺失的。

美军

另一方面,表现在美方对欧洲国家在中美博弈中的定位也缺乏全面的战略考量。冷战期间,西欧各国的主要威胁来自于苏联,以此与美国合作就成为最合理的选择。

而当前,欧洲的主要威胁既不是俄罗斯也不是中国,而是来自非洲和中东穆斯林的难民潮,汹涌而来的难民不仅会带来社会不安定因素、挤占原有的就业空间,还会引起极右翼政党的滋生,从根本上动摇欧洲的政治体制。

在此情景下,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显然不会帮忙分担难民,欧洲想要解决难民问题只能治本,那就是助力非洲的发展。这方面,选中国还是选美国可谓不言而喻。

难民

美国对中国的姿态取决于什么?

可以想见,出于美国所谓“从自身实力出发”的考量,其在对华问题上的战略错误在短期内是不会修正的。

这也就意味着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对华遏制和竞争的姿态不会改观,中美关系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总体竞争、部分合作、局部对抗”的节奏。

因此,我们应当有清醒的战略认识,美国对中国的姿态归根结底是取决于中国自身的实力。

正如马凯硕所言,中国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原因有三:

一是中国勇于加入全球化的浪潮

正如领导人所说,“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不是小池塘”,全球化为中国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而中国的发展壮大又反哺经济全球化,为其带来更大的活力和韧性。

二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最伟大的思想家中选择领袖领导国家,充分发挥14亿人民的才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对中国国情的高度契合,在中国崛起的进程中显露无疑。

马凯硕

三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中国领导团队开始从聚焦意识形态转向更加务实

从小平同志“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务求实效,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出版,英文译名是“THE GOVERNANCE OF CHINA”,并不是意识形态的对外输出,而是非常务实中肯的经验分享。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中国坚持当前的发展道路,凝心聚力、循序渐进,当中国的人均GDP达到美国的一半水平,中国的经济总量就将跟美国拉开档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当中国的人均GDP达到韩国或日本的水平,中国的GDP规模将远远超过美国。到那时,无论美国愿意与否,其都必须以谦卑的姿态对待中国,“不战而屈人之兵”将成为现实。

不能否认,这个过程将十分艰苦,但从当下的局势和演变的趋势出发,并不会特别漫长。

中国,终归要回到它在世界中应有的位置。

参考文献:

[1]光明日报,2021年4月21日

[2]参考消息,2020年9月10日

[3]《国家利益》,2020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