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大宗祠
(古建改装)座落在建阳麻沙镇水南路8号,坐西偏北,朝东偏南,原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座古建筑。1950年土地改革时,收归国有。后卖给医药公司、麻沙学区使用,占地面积552平方米,2003年1月由建阳蔡氏宗亲联谊会购得,2月19日动工进行全面翻修,保持四面高达七米的防火墙和内部古香古色的建筑,留残补缺,按照宗祠所需装修。
宗祠分上下两大厅,三进共有10个开间,都在防火墙下形成四水归内的结构;中直两厅改成济阳堂和九贤堂,保持古代木雕工艺;左右两直八个开间,按现代模式装修;入大门两边空地,新建两座亭廊,亭廊内石刻“蔡氏九儒”简介和各地捐资建祠的芳名。
大门将原防火墙放低,保持原来砖砌古门,书匾“蔡氏大宗祠”,联曰:“五经三注第,四世九贤家”。大门两边红墙上浮嵌钛金镀制的“西山”“庐峰”巨字,大门前筑铁栏杆以护清静,红墙下种两株铁树。
用细石砌成的石阶直通“九贤堂”。正中建大红色的龛楼,内放蔡氏九贤雕像。龛楼前新制木雕香案桌,两边挂木制柱联曰:“图衍九畴,通易象春秋,天道人道九贤相继;书兼四代,朔商周虞夏,心法治法四世递承。”前堂石刻联曰:“家祠顶立四世九贤千秋颂,祖先懿德五经三注万古传。”
九贤堂的两壁高悬四个匾额曰:“紫阳羽翼”“学阐图畴”“闽学干城”“家传心学”。左右还悬挂十幅挂联,内容是理宗皇帝赞“九儒”;历代名臣赞“九儒”;蔡氏九儒遗言。前堂两边设“报德厅”,厅内悬挂巨额捐资建祠的荣誉会长和永远荣誉会长的玉照,让蔡氏裔孙永远铭记海内外蔡氏宗亲为建大宗祠的功德。
“可以处”砖门进入“济阳堂”,正中建大红色的大龛楼,可放100个祖先灵牌。正中放入闽始祖炉公的木雕像,左右放民族英雄桂、樟二公灵牌,炉公以下按世次排列名祖和外迁归宗的先祖灵牌。龛楼前有祭台香案,两边是木制雕刻的柱联曰:“念先人立身教家不外纲常大节;嘱后裔继志述事勿忘忠孝初心。”两壁悬挂16幅古代名祖画像,让裔孙瞻仰祖先的功德。济阳堂的门联曰:“先贤圣学传家训;我族精英遍全球。”
两翼六个厢间用以会客、藏书、办公、小型用膳、供来访宗亲生活之便。
整座大宗祠前后两堂都有大天井,具有采光通风、排泄雨水的作用。左右还有五个小天井,三个光斗,不仅光线充足,空气清新,在湿热的夏季还可产生清凉的对流风,改善小气候。后堂天井中保留着一棵有百年之寿的茶花树,冬季开白花,为宗祠增添雪影之光。
这座大宗祠虽是由古建筑改造而成,但内部设计都是集建阳蔡氏古代“庐峰书院”“九峰书院”“西山书院”的精华,突出弘扬蔡氏九儒的光辉业绩。也是弘扬祖德,承传祖训、古为今用、开展道德教育的文化阵地。
这座大宗祠所以能建成这样的规模,主要是建阳蔡氏宗亲联谊会的领导诚心报本,多次发起倡议向海内外宗亲广泛宣传,恳求资助,得到香港、广东省、马来西亚的蔡氏宗亲热情资助,才能使蔡氏裔孙有祖可祭,有宗可寻,愿老祖宗永远荫佑各地蔡氏宗亲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炉公三十七世孙蔡建海述记,2003年9月14日)
备 注:
1、蔡氏大宗祠是建阳蔡氏梓里,自唐至今已有1100余年,如今裔孙,支分福建、广东、广西、浙江、江西、江苏、安徽、湖南、四 川、山西、香港、台湾、美国、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地。他们各有宗祠,建阳作为发祥地而采用蔡氏大宗祠。
2、“西山”、“庐峰”巨字,是南宋宝祜三年理宗皇帝为表彰蔡元定、蔡沉著书有功而御书。由蔡沉次子太中大夫、参知政事蔡杭,将“西山”巨字石刻于西山的龙头岩上。将“庐峰”巨字石刻于蔡沉著书之所庐峰山的石崖上。如今已受市级文物保护。
3、“紫阳羽翼”、“学阐图畴”两匾额是康熙四十五年,圣祖仁皇帝御书颁赐宋儒蔡元定“紫阳羽翼”匾,颁赐宋儒蔡沉“学阐图畴”匾。明朝永乐十四年洪水冲荡,原匾被毁,现在是仿制的。
4、蔡桂、蔡樟二公未娶妻就参战,临行时曰:“吾若为国捐躯,要求入祠。”果然在参战中勇敢杀敌,累立军功,不幸在福州为国捐躯,血食南台,封王加爵。所以将他俩灵牌放在炉公身旁,让后世族人瞻仰。
塘楼贤山祠
(仿古建筑)塘楼谢氏宗祠,亦称“贤山祠”,古称“东山堂”,乃为纪念陈留郡谢氏历代先祖、东山始祖安公与开基始祖谢麟公、戒成公乃至德鉴公四子孟、仲、季、天四房而建。贤山祠始建于明永乐初,由各地宗亲和孟、仲、季、天四房共同筹建。宗祠座落于今建阳以东的小湖镇塘楼村(古属建宁府瓯宁县禾义里三十六都)鲤鱼岐山下,南浦溪与205国道之东面,主大门面朝东面高山,占地面积240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正厅长9米、宽9米,为历代先祖、东山始祖纪念堂。左右偏厅长9米、宽8米,为戒成公至德鉴公八位先祖纪念堂。左面供奉佛祖,以庇护众生。后座为厨房、菜地(今已建房),厅前四周有防火围墙,草坪内为石径、花圃,左右立有八角进士旗杆四根,二木二石,粗壮挺拔,雄伟壮观,中间有八角香炉、石鼎。东面八字大门上书“陈留郡”“谢氏宗祠”,门前有水塘四口(今已建房)意为四方子孙,如鱼得水。全祠正栋全长25米,地处鲤鱼山之侧,依山畔水。建筑布局合理,设计独具匠心,为当时周边建筑之典范。曾三次重修(明万历十年,清乾隆十六年,清同治八年),历百年沧桑。新建国“文革”时期遭浩劫,祠堂砖墙被拆,祠中先祖神像、旗杆、牌匾等文物尽数被毁。“贤山祠”已破损不堪。
新千年伊始,在周边谢氏宗亲谢丽春、谢宗富和市文化局副局长谢道华宗亲等的建议下,在塘楼成立了“重建祠堂筹委会”。重建谢氏宗祠,使之成为联系海内外宗亲爱国、爱乡、弘扬传统文化,寻根问祖和增进亲谊、乡情的纽带。在筹委会下组成了重建谢氏宗祠筹建组,由谢宗富任组长,谢木金任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谢丽春等任常务理事,谢子桂、谢有文、谢宗南为文书,谢贞友、谢有龙管财务,谢贞荣等监管工程,谢宗基等20多人为理事,制定重建计划,决定资金筹集方案,并付诸实施。经过广大宗亲,特别是旅美华侨僧修觉法师等宗亲的支持下,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一座古色古香、雕龙刻凤的古建筑家庙,焕然一新地屹立在宗祠旧址上。
新建仿古祠堂,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前后二进,旅美宗亲谢宜兴捐献的一对石狮,排列在正厅前门两侧,祠堂正中六根水磨石柱上书法对联,出自建阳市书法名家手笔。四方屋檐下吊斗排列参差有序,如群星拱照。前檐吊斗中立有一幅包含谢氏“郡望”与“堂号”的变型字匾,站在不同位置,可看到不同的字样:正方为发祥地族望地“陈留郡”,左右为堂号:“宝树堂”与“东山堂”。匾下横枋上雕刻着各显神通的“八仙过海图案”,意为谢氏儿女在中华大地为建设祖国,创造历史,各显其才、各尽其能。
祠堂后厅为麟公纪念堂,正厅神龛中供有历代先祖画像、安公石像及历代先祖公婆牌位和神像,正厅上边横枋雕有“麒麟献锦图”,正中顶上有二船形吊顶,吊斗如群星荟萃五颜六色;两边直枋上,雕有四条苍龙与四头彩凤;内前二横枋上雕有“八仙朝贺图”“桃园结义图”意指在历史长河中谢氏先贤、精英神灵会聚于此,谢氏儿女龙章风姿,气质非凡,敦宗睦族,忠孝仁义,体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祠堂为古典式二层建筑,二层屋顶上正栋横立着两条1.5米长的“二龙戏珠”活灵活现,四方的十个梅花翘角,直指星空,使全祠更显得宏伟壮观。(谢氏宗祠重建组文书谢有文供稿;记于2001年10月)
西瓯徐氏祠
位于水吉镇郑墩村。据《水吉志》载:郑墩徐姓满公,原籍江西广信府贵溪县高石村,明初人闽,择居水吉黄竹坑(属营头的一个自然村),越数载,见郑墩山水秀丽,土地肥沃,遂又迁居,传至今。其祖辈在第10至12代之间,即明万历至崇祯年间(1600),有14人连登科甲,出任尚书,府太守,县知事,斯时徐氏人才辈出,簪缨累兴,禄丰位昂,徐氏宗谱称之“五登虎榜之贵,七著磷书之荣”。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在郑墩村建徐氏祠堂。当代徐氏后裔在遗址上重新修复,并将位于小湖镇大湖村大山坪的徐清叟(太常博士、参知政事)墓道石雕群,迁移至祠堂大门外。祠堂内当时有敕封半付銮驾(文化大革命被焚)称刺史名家,郑墩村头村尾路口,建有雄伟壮观八字型牌坊,传说当时文武百官路经牌坊时,不得坐轿骑马,要步行走过。水吉徐姓将近1500人,家居郑墩村的有700人左右。
将口张氏祠
(清代建筑)坐落在建阳将口镇将口村,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二年(1863)所建,砖木结构;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天井、正厅,两侧为厢房。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大门砖砌,门额正面刻书:“宋先贤张横渠先生祠”“同治癸亥年”;门楼屋顶墙背面(朝天井可观看)刻书:“先贤宛在”“同治二年”“榕城王起书”字样。书法端庄秀美。现住有居民。
二程夫子祠
遗址位于崇雒昌茂坊,亦称明道伊川祠。程颐、程颢两兄弟是北宋时期教育家和哲学家,河南洛阳人。兄弟两都就学于周敦颐,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讲学达三十余年。建阳的游酢与将乐的杨时“程门立雪”故事即此。“二程”世孙程冀山,举元统二年(1334)进士,令南平、顺昌。因丁艰(父死)扶榇,值寇发道梗,抵建阳崇雒村头的昌茂坊,庐墓于乡之南,得建阳名士宋贯之作成而托迹崇雒。明洪武(1368~1398)间,裔建二程夫子祠于昌茂坊,明天启七年(1627)重修。清初士寇燹毁。清康熙三十七年(1697),聚族重新规模,差复其旧。道光建阳知事李再灏:“明道,伊川(二程)先生祠,在洛田里昌茂坊,明洪武间,二十三代孙仁甫(程冀山)建”。
考亭启贤祠
遗址原在考亭书院正殿之后,为唐御史黄端公为祀先所建的“献靖公祠”。宋尚书吏部郎兼史事朱韦斋,历尉尤溪过考亭,爱考亭地胜,卜居未果。其子朱熹于淳熙三年(1176)筑室居之,并于居左建竹林精舍,名曰沧洲,至正元年(1341)府通判刘伯颜以朱熹五世孙朱沂之请,始将沧洲精舍修建文公启贤祠,明天顺六年(1462)因监察御史安成刘釪,知府刘钺,推官胡缉,姑苏顾颜等捐俸倡率,由朱熹八世孙朱洵及邑人士庶集资重建。
麻沙忠烈祠
遗址位于麻沙街。南宋绍定二年(1229),朝廷由权臣史弥远揽权,蒙古连年进攻,理宗皇帝纵情声色,朝政日坏,疆土日削,国势益危。兵荒马乱之时,有反民头目晏头陀,破宁化、清流、将乐,陷剑南(南平),犯建宁。刘纯与其父刘崇之,麻沙人,时任南宋朝廷当途大吏,逢刘纯适调湖北走马上任,闻其事回马驰归,散家资招义勇千员讨之,朝廷号其军曰“忠武军”。后与招捕使陈韦一同击破连城盐枭潭飞漈,平七十余寨,晏头陀伏诛。又闻邵武刘安国鼓众复起,官兵不敌,建阳受骚,会盱(江西临川)守遣邑令兵将来援,反被围,得刘纯连斩数敌以解赣兵。一次入富田剿其渠魁,头领刘安国就擒。次日刘纯帅兵往招降,中计被害。事闻朝廷,赠朝散郎,谥义壮,立邵武、麻沙二祠以祀,赐额“忠烈”。祠中列刘纯崇安忠显韦,忠定子羽、忠肃珙,建阳忠简颌,共称“五忠烈刘氏”。
水南叠山祠
遗址位于建阳城区水南桥一侧,最早建于元初。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知县刘兰德重建。谢枋得(1226~1289),南宋诗人,字君直,号叠山,江西信州弋阳人。南宋宝佑四年(1256)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曾为考官。南宋德佑元年(1275)(元世祖十二年)起用为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上饶),率兵抗元。城陷后,流亡建阳黄坑、水南以卖卜教书度日,后元朝迫其出仕,地方官强制送往大都(北京),乃绝食死。枋得诗伤时感旧,沉痛苍凉。编有《文章轨范》,平生书稿多已散佚,后人辑有《叠山集》。因水南桥头地势低不砥洪涝,祠于乾隆年间两经洪水几废。清道光八年(1828)知县尚连城重建。康熙间有教谕官樵川何梅立石曰:“宋处士谢叠山先生卖卜处”。
文 昌 庙
遗址位于建阳县治北隅,大潭山之麓。奎星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后被称为主宰文章兴衰的神,汉朝的纬书中有“奎主文章”之说,后世遂建奎星阁以崇祀之。奎星又称魁星、文星、文曲星。崇祀文星的房建叫文昌阁。文昌阁中一般都塑有“不能象奎,而改奎为魁,又不能像魁,而取之字形,为鬼举足而起其斗。”头部像鬼,一脚向后翘起,如“魁”字的大弯钩,一手捧斗,如魁字中间的“斗”字。一手执笔,意谓用笔点定中式人的姓名。建阳文昌庙,原名天奎阁。清乾隆年间建在古半山亭上。清嘉庆五年(1800),建魁星楼于其后。清嘉庆十九年(1814)拓建殿宇,新辟大门,易名文昌庙。建阳萧元桂曾为该庙写传记。真可谓——文章气运有天官。
关 帝 庙
遗址位于建阳县治东隅。祀奉山西临猗人关羽。宋朝提倡忠义,关羽事迹被渲染神化,尊为“关公”“关帝”。建阳关帝庙,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由知县李六成建,定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致祭。清雍正六年(1728)加设关羽的曾祖当昭公、祖父裕昌公、父成恩公等三个牌位。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邑侯江皋重修。后渐转为佛寺神庙添设供奉。
城 隍 庙
遗址位于大潭城坊(现建阳宾馆)。城隍,原为古代神话所传守护城池的神。道教尊为翦恶除凶,护国保邦之上真。习惯上称有水环护的城堑为池,无水环护的城堑为隍。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有三国魏景初三年(239)芜湖城隍和北齐慕荣俨在河南信阳所建的城隍神祠。唐代以后郡县皆祭城隍。五代十国应顺元年(934)的后唐封城隍为王,宋以后奉祀城隍的习俗更为普遍。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三年(1370)正式规定各府、州、县设城隍神宇并加以祭祀。明洪武元年(1368)建阳知县吴义始移建县城学巷。次岁敕封为“鉴察司民城隍显佑伯。”明永乐十七年(1419)重建。清顺治十五年(1658),守备刘大贤扩建寝宫。清康熙十六年(1677)建“仪门”和“来月”“捧日”二亭。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邑人陈西仑昆重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大水墙垣半坏,旋即修葺如旧。清道光十四年(1834)有知县龙大忳捐修。昔年外地来的县官都知道修建城隍以留名。
三 圣 庙
遗址位于童游里,原祀奉唐朝屡立战功的李家三圣。僖宗皇帝(乾符年间875~888)时爆发王仙芝、黄巢举义。时黄巢军入寇建阳,有李家的李材、李楫、李槐三兄弟率所部奋力迎击抗御,于建阳被黄巢部所执,不服劝降被黄巢杀害。埋葬于建阳与武夷山交界处的竹湖山,建阳人立三圣庙于童游,后又各自纷纷在家乡立三圣庙以祀。现三圣庙各乡都有,若问三圣者谁,仅答“元始天尊玉清、太上老君太清和太上道君上清”。易三圣为三清。拜错了主而蒙在鼓里。建阳三圣庙古立于城厢四门内,有迎神入门之意。清康熙间,由建阳王缙侯于童游上坊复宇殿祀之。李氏三兄弟,原崇安场人,时任武指挥职。
威 怀 庙
遗址位于建阳徐市村,亦称盖竹庙。五代十国显德六年(959)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的陈桥兵变后,建立宋朝,虽说暂时结束了混战割据,但过于偏得防内,积贫积弱的政策方针,始终未能解决农村问题和削木为吏、腐败公行的社会症结。王朝富的流油,社会昏天黑地,内忧外患不断,百姓鸡犬不宁。徐市村盖竹庙中所祀奉的正是这个时期的仗义忠勇人物陈岸。北宋元丰五年(1082)封威惠侯,北宋政和四年(1114)赐“盖竹福地”扁额,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加封“显济灵应冲佑威德王”;亡妻黄氏,亦封“慈懿”夫人。一家九口死于非命,能得个认可,可谓英雄沥血,皇恩浩荡,为国捐躯总是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