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界|宁夏中卫点沙成金
图说:宁夏中卫沙坡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300年前,唐代诗人王维途经宁夏中卫,留下雄奇壮丽的千古绝唱。黄河九曲滔滔弯出碧水粼粼,腾格里金沙灿灿聚成大漠茫茫,沙与水这对矛盾体,在这里融为一体。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最佳绿色生态城市、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从治沙到用沙,从依水到护水,一张张生态“金名片”花落中卫。
日前,记者随长三角主流媒体宁夏行大型采访活动走进“塞上江南”,寻访这座沙漠水城“点沙成金”的生动实践。
图说:治沙奇迹,麦草方格。
金
治沙奇迹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很多人对中卫的了解,源自竺可桢先生的《向沙漠进军》,“包兰铁路从银川到兰州的一段,要经过腾格里沙漠,其间中卫县沙坡头一带,风沙特别厉害。那里沙多风大,一次大风沙就可以把铁路淹没。”
西北两面被腾格里沙漠包围,中卫曾经饱受沙化侵袭,沙漠一度逼近城区仅四五公里。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一代代“治沙先锋”赶赴中卫,建设起国内首个防沙造林的专业林场,守护着全国首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创造了以麦草方格为主的“五带一体”综合治沙工程体系。
“麦草方格”的诞生,源于偶然。沙坡头旅游景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朱文军笑说,一次林场工作人员在玩闹时,将最常见的小麦秸秆铺在沙面,用铁锹从中间扎下去,在地上写了“中卫固沙林场”几个字。“过了几天发现,其他字都被风沙吹散,但‘固’字外缘的正方形却还在,抵挡住了四方来风。”
经过反复实验,确定了纵横交错、一米见方的“麦草方格”,并迅速推广。一张张编织在地面的大网,为肆虐的沙丘穿上“天衣”,流沙被捆住手脚不再前移。中卫人趁势引来黄河水,在方格里播种草籽、树籽,从此无垠沙地长满了植被,金色沙海翻起了绿波。
小小方格在铁路两侧构筑起60公里的防风固沙林带,保障铁路数十年畅通无阻,中卫人共扎设草方格和营造灌木林42万亩,让腾格里沙漠向北倒退了25公里。
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中卫治沙成果,获得联合国“全球环境保护500佳”称号,麦草方格治沙法,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是宁夏防沙治沙、生态发展的一个缩影,宁夏率先在全国实现沙漠化逆转,连续20年实现沙化、荒漠化土地“双缩减”。
图说:腾格里金沙岛。
彩
全域旅游
“宿醉星河”沙漠露营、“野奢星海”沙漠美食节、“璀璨星光”沙漠电影节、“热情沙漠”篝火晚会……刚过去的2019丝绸之路大漠黄河国际旅游节,精彩活动在沙坡头上演,吸引八方游客。
善治沙,更要善用沙,沙漠旅游成为中卫发展新机遇。
巍峨祁连山余脉横亘黄河之阴,浩瀚腾格里沙漠绵延黄河之阳,独特地理风貌,留下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边塞意象,也被誉为“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2007年,沙坡头被评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开发羊皮筏子、铁索飞越黄河等水上旅游项目,沙漠飞车、骑骆驼等沙漠活动项目。“随着《爸爸去哪儿》等综艺节目在此取景,人气迅速蹿升。”
因沙而生,依沙而立,治沙而为。在中卫,金沙岛也上演着“风沙变风景”。地处腾格里沙漠的东南边缘,昔日的金沙岛满眼沙丘,尘暴席卷,是飞沙走石、草枯木落的一片荒漠,被中卫人称作“西风口”。2008年,中卫市开展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西风口”变身“沙漠绿洲”。
“首先对小鱼塘、小沟渠连片沟通,形成了1万余亩的宽阔水面,发展低密度渔业生态养殖和种植芦苇等沉水植物,改善湖区水质。”金沙岛旅游度假区副总经理范振国介绍,通过排水降碱、土壤改良、沙化治理,共形成了绿色植被约7000余亩,以大地艺术景观为基础,营造了紫色香草园、绿色绿洲园、粉色玫瑰园、黄色菊花园、多彩荷花园、石竹芝樱园及百合郁金香园等七大色彩主题园。
紫色马鞭草花海如梦似幻,数万株百合花随风摇曳,百亩荷塘碧水映嫣红……“金沙岛不仅是西北地区的农业生态花卉观光目的地,也是中卫市的生态屏障,有效阻止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
中卫正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将腾格里金沙岛、寺口风景区、沙坡头旅游新镇等“串珠成链”。去年共接待游客量7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2亿元。
图说:云计算基地。
白
云天产业
走进中卫西部云基地,昔日的戈壁滩上,颇具科技感的数据中心拔地而起,机房里一排排整齐的服务器,不间断地将数据传向八方。
亚马逊云计算项目、美利云、中国移动等4个数据中心建成投运,中国大脑、炫我科技、中国联通3个数据中心项目加紧建设,奇虎360、浪潮、美团等140多家云计算及配套企业落户中卫……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已经成为中国云计算产业的“智谷”。
而吸引他们的,恰是中卫“恶劣”的自然环境——沙漠、大风、干燥的气候。年平均气温8.8℃,清洁能源占比50%以上,地质构造稳定,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概率几乎为零,到户电价0.36元/千瓦时,更重要的,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如果将一张中国地图上下、左右对折,中间点就是中卫,到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距离均在2000公里以内。
“美国凤凰城也曾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沙漠小镇,经过20年的发展,聚集了近百家高科技公司的总部,被誉为美国西部的新‘硅谷’。”在西部云基地,随时可见“中卫梦·凤凰城”的元素,依托与美国凤凰城极其相似的沙漠环境和气候资源,中卫目标打造国家级大数据中心示范区。
2017年12月,中卫西部云基地引进全球云计算产业巨头美国亚马逊AWS,这是继北京、孟买、首尔、新加坡、悉尼和东京之后,在亚太地区的第七个区域,随之也带动一批云制造、云服务、云应用企业落户,中卫云计算产业驶入快车道。
如今,中卫云计算产业累计完成投资59.1亿元,安装服务器16.6万台,以“前店后厂”创新模式,西部云基地完成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骨干网络升级工程,出口带宽达到4.7T,形成了新一代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环保云、交通云、卫生云、旅游云、媒体云等应用项目投入使用。黄沙戈壁变创新热土,“云天中卫”已初具规模。
图说:环香山硒砂瓜。
绿
生态农业
7月中旬,在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2019宁夏优质特色农产品推介会举行,30吨个大甘甜的硒砂瓜现场销售一空,意向订单超过3000吨,预计今年在上海市场销售将突破10000吨。
而在千里之外的中卫环香山硒砂瓜基地,绵延不断的荒山戈壁上,一片片西瓜地绿意葱茏,前来采购的客商络绎不绝,90万亩硒砂瓜将销往全国各地。
“早穿皮袄午披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沙坡头香山乡农技站站长陈喜坦言,硒砂瓜以其优质受到欢迎,与环香山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山势起伏、沟壑纵横、干旱少雨,这里曾被联合国认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
为了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卫人抗旱保墒,通过在地上铺盖一层碎石头,摸索出了一套压砂种瓜的旱作种植模式。而温差大、高日照等特点,让长出的西瓜不仅鲜嫩多汁、甘甜爽口,而且还富含硒元素,故名“硒砂瓜”,因生长在砂石上,更被形象地称为“石头缝里的西瓜”。
硒砂瓜成为中卫一张“生态名片”,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有机食品,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专供农产品,去年“中卫硒砂瓜”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认定,中卫市则被授予“中国塞上硒谷”。
“每逢七八月,全国各地的客商聚集中卫,也有很多来自上海。”陈喜介绍,中卫人为硒砂瓜定制了独特的“身份证”,通过二维码追溯,了解西瓜出产的基地、瓜田等相关信息。目前,中卫市建成百万亩硒砂瓜产业带,拥有压砂地100万亩,去年总产量达13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产业总产值超过25亿元。“今年有望突破30亿元,20多万环香山地区瓜农的收入和整个产业产值的增长,预计超过15%。”
图说:中宁枸杞。
红
甜蜜品牌
硒砂瓜是中卫的“绿色名片”,枸杞无疑就是“红色名片”。中卫中宁县有着600多年的枸杞种植历史,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25%,产量占全国的一半,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中宁枸杞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娟感慨,中宁枸杞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自然禀赋占三成,后天努力占七成。
罗山西北麓,红柳沟岸边,走进玺赞生态枸杞庄园,成排的枸杞树连片翠绿,娇嫩欲滴的红枸杞挂在枝头。这里曾是一片荒滩,30公里内没有工厂,周边十数公里没有村镇,庄园生态化的种植方式,保留了土地原始的地形地貌和宝贵的耕作土壤。
“我们建立标准化、生态化的种植产业,改变过去农户平田整地、高密度种植、大水漫灌、加工粗放等传统的生产方式。”玺赞生态枸杞庄园营销总监黄雯解释,庄园采用现代GPS等规划技术,枸杞树一米株距、三米行距标准统一,精准布局既有利于机械耕作,又保证了每棵枸杞树的生存空间。
“从育苗、种植、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到采摘、清洗、烘干、仓储、加工、产品发货,全程质量管控不让一粒散装枸杞流入市场。”黄雯介绍,玺赞生态枸杞庄园是中国首批枸杞有机认证试点、首个中国森林生态药材枸杞种植基地、首批宁夏枸杞优质基地。“去年中国品牌日,我们到上海展览中心参展,上海市民很热情!”
枸杞是宁夏的品牌产业,至去年底,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干果年产量达14万吨,综合产值130亿元,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建成4个国家级研发中心、2个国家级枸杞种质资源圃,扶持培育枸杞生产、加工、流通经营主体730余家,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正如那首《枸杞花开》:“枸杞花开,开花又结果,玛瑙红似火。花朵朵艳艳沁人心窝,红果果甜甜飘香万国。花儿开在漠上,花儿开在塞外,枸杞花开亲人来,枸杞花开幸福来……”
沪宁情深
上海诚贝在中卫工业园区投资的42亿元西部云基地新一代数据中心项目,上海绿地在银川投资的57.2亿元滨河黄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项目,上海国之杰在宁东投资的25亿元光伏电站项目……在宁夏,时常可见“上海元素”,而这些,只是沪宁情缘的一个缩影。
“宁夏与上海分属东西部省区,虽远隔千里,但沪宁两省区间的合作与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宁夏商务厅副厅长孔国华坦言,两地不断拓展协作领域,建立健全合作机制,交流交往日渐频繁,友情友谊日益深厚,沪宁合作发展进入经济合作、产业对接、互利共赢的新阶段。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数十万上海儿女响应党和国家“支援边疆”的号召,告别家乡和亲人,从沿海城市到大西北,来到宁夏永宁、青铜峡和六盘山区,在百废待兴的宁夏辛勤耕耘。
改革开放以来,又有十余万沪商在宁夏投资创办企业,“开发大西北,建设大银川”。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宁夏的上海企业有180多家,投资总额近600亿元,涉及装备制造、基础设施、能源材料、家居建材、房地产等多个行业,有的企业已成为行业的龙头。
自2007年以来,上海在宁投资实施项目318个,到位资金802.33亿元,涉及商贸物流、能源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等多种行业。近年,先后开工建设了一批大项目和重点项目,沪商已成为宁夏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上海人、哪里就有上海制造,上海企业和企业家顾大局、谋发展、敢打拼、创大业的胸襟和气魄,为宁夏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今年2月下旬,宁夏党政代表团赴上海市考察学习,其间召开了上海·宁夏企业合作交流恳谈会,共签约合同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310.95亿元,涉及新能源、精细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10个,完成到位资金11.6亿元。
“上海是我们党的诞生地,是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在沪宁两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交流座谈会上,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宁夏与上海的全面务实合作,推动区域协作发展。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范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