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青年节 | 少年说:保持好奇心,奔赴自己热爱的事业
『教育之道无他,唯爱与榜样而已』
「以小我之行,书写青春的答卷
以榜样面貌,启迪成长的心灵」
致力于讲述国际学院教学相长的故事
Spry汪睿
海亮教育国际学院
2022届A-Level毕业生
录取院校 / 荣誉
牛津大学
QS世界大学排名No.2
面试邀请
伦敦大学学院
QS世界大学排名No.8
offer
香港大学
QS世界大学排名No.22
offer
曼彻斯特大学
QS世界大学排名No.27
offer
布里斯托大学
QS世界大学排名No.65
offer
荣誉及参与活动
Awards and activities
❖美国国家地理影像方舟摄影展优秀讲解员
❖中国浙江省自然博物馆优秀讲解员
❖2021年澳大利亚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荣誉考生
❖2021年海亮国际学院与新加坡ITE学校线上交流活动主持人
❖2021年海亮国际学院澳洲八大交流活动主持人
❖2021年海亮教育国际学院嘉年华主持人
❖2021年亚洲冷泉港DNA研究中心优秀毕业生
❖2021年海亮教育国际学院学术研讨会一等奖
座右铭:“Insatiable curiosity,重要的是自己的求学之心。
01 启航之行
我从未想过来到海亮教育国际学院这一决定会成为我人生的拐点。
左二为汪睿同学
高一时,因为期待较为轻松的学习氛围,我便独自去了新西兰留学,然而由于突然爆发的疫情,我被迫回国上网课。我过了许久日夜颠倒的日子,凌晨两点便起,下午四点就睡,那时候的我几乎见不到太阳,也没睡过几个安稳觉。当时,我以为疫情是短暂的,中国境内病例不久就会清零,等到边境开放,我便能再度回到新西兰继续我的高中生活。
可惜时间过得飞快,一晃六个月在弹指间飞逝。我的前途在我眼中已经是雾蒙蒙一片了。我是应该顶着疫情压力回新西兰,还是放弃这一年的时间回归体制内高中?最后抱着孤注一掷的想法,我来到了海亮教育国际学院。我清晰记得当时的情景,9月4日在招生办了解信息,9月5日回家收拾行李,9月6日直接入学。海亮这个名字才刚在我脑海中留下印记,两天过后我就和它融为一体了。
正在进行演讲的汪睿同学
入学时,按规定我需要进行入学测验。但那个时候的我是极力抗拒的,我不是因为害怕考试,而是我清楚地知道笔试考试的内容我肯定不了解。由于新西兰课程安排和国内不同,一直到高一下学期我学习到的内容几乎都只是国内初三阶段的教育就已经涵盖的内容。我害怕这次考试不能体现出我的真实水平,我害怕因为我的知识储备不足而让我错失这次获取知识的机会。为了让教学处的老师充分了解我的情况,我认真准备了个人CV(Curriculum Vitae),在面试过程中让老师们充分了解了我的学习经历和个人能力,最终我凭借出色的面试表现顺利通过了国际学院的入学测验。
右一为担任新生开学典礼主持人的汪睿同学
来到国际学院,我第一次住校,第一次尝试“上十休四”,第一次拥抱这么大的校园,一切都很新奇。当然,数学课上的微积分符号、化学外教的网课还有物理的无数公式也很新奇。这些对于在新西兰还在学二元一次方程的我就像是天书一般,但回想起当时的心境,我从未把这些当作很难的问题。那时我只是想着新学期开学,所有人都是同步地学习新知识,为什么我不可以?
02 涅槃之路
左二为刚入学国际学院的汪睿同学
半补半学的两个月适应期结束之际,班主任Winning告诉我希望可以在期中考上看到我的表现。但是那些我以为掌握的知识,在成绩出来的时候用鲜红扎眼的低分告诉我,我的路还很长。我现在都记得,那次物理我考了44分。我不想以适应期的理由骗自己这个成绩过得去,我觉得我可以做到更好,为什么同时学的生物就可以考到年级第一,物理数学就做不到?
到那时我才真正了解到,原来A-Level课程的高考在高二学期末就开始了。这时满打满算我只拥有不超过五个月的时间,就要迎来我的第一门高考了。那时的紧迫感好像挂在脑门一样,每天睁眼就能看到书桌上画的倒计时。那时的我对升学并没有具体的概念,甚至还不知道到底大考该怎么考,高二高三的赋分权重怎么算,只是没命地学,心里想的是不想辜负我的青春和父母。数学的paper刷到半夜三点,生物笔记每一页翻来覆去背,在路上看到生物老师Hazel永远都可以随口问出问题。可能因为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想要足够优秀足够发光,让大家都看到我。那时候的超负荷运转也不累,白天不打瞌睡,做题也不犯困。似乎人一开始都是这样的,哪有那么多从小记住的梦想,不就是每个阶段有独特的冲劲吗?
汪睿同学的生物课记录
周围的同伴们也都在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上奔赴着,我亦如此。凭靠这独特的冲劲,我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发现了自己的心中热爱。从前对野生动物只是出于兴趣而简单了解的我,终于踏上了探究生物的学术之旅。而这份热爱在牛津大学的面试邀请到来时,迸发出了最欣喜的效应。
03 奔赴热爱
汪睿同学收到牛津大学面试邀请
刚开始准备投递牛津大学的ps时,我罗列了所有获得的荣誉,参加的活动以及经历,挑挑选选想把自己的ps塞得丰满又独特。可是看过初稿的生物博士Dr.Ren告诉我,觉得这不像我。一纸辞藻华丽的文书并不能显现出我真正在求学时给她带来的感觉。没人知道怎样的文书可以吸引牛剑教授的目光,但这是我唯一还可以努力去做得更好的部分了。我们写完一版再推翻,给英语老师Cierra看,问外教的意见;也和陈盛讨论,听同窗的看法。
在ps成分分配时我一直摇摆不定,我怕我的文书太过学术,缺乏个人特色;又疑心通篇流水账,不够严谨专业。4000字符的文稿,怎能描绘一个人17年的多姿多彩。写ps的时候好似离牛津那么近,处处揣摩它的喜好。但清醒过来直视前方,却连罗马的边境都眺望不到。
直到牛津面邀在地铁上砸进我怀里的时候,我才从恍惚里脱神。这是牛津大学给我的面试邀请,这是一次和世界顶级生物学家讨论交流的三十分钟,这是他们听见我想法的时间。当我的理性回笼分析到后者的时候,远比我知道我拿到了很厉害的大学的面邀来得痛快。
回到学校,一段我最享受也最幸福的日子出现了。暂时性的放下其他科目的学习,全身心扑在生物上。我第一次体会到像一块海绵一样去吸收知识,四面八方皆可学。牛津面试的题不是一个正确答案就可以解决的,它多维又跳跃。我想尽办法把大脑的通路全部激活,期望可以对回答问题有开拓性的角度。我浏览模拟面试的视频,尝试把自己想象成屏幕内的考生看自己会如何应答;在官网上看历年真题,和陈盛,Hazel,Jean头脑风暴。我面对镜头总是会紧张,我在宿舍盯着镜头用相机录下自己说话的模样,一遍一遍调整表情,让自己看上去更加自信。脑袋里的无数题目和知识需要时间梳理复盘,我在洗澡的时候自问自答心底的问题,希望十天的沉浸能让我的语感逐渐稳定。
Hazel下载了许多论文,带我熟悉生物的制图规律。生物生物生物,很多努力好像并不刻意,就像生物已经融在我的血液里,这些本都是我的天性。
右三为汪睿同学
而校长Henry,他多数时候像一个疑问综合体,作为一个不怎么了解生物的人,扮演一个提问者,站在他的角度不断帮我破题,再让我绞尽脑汁去走一条全新的思路回答问题。要知道,能讲明白自己本行之外的“外行”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他却总以比我更宽广的角度带我思考问题,抛开知识层面,引领我剖析更根本的结构。有一次,我和他坐在A305教室,那天我们就“诺亚方舟上带了哪些动物”这一面试真题开始讨论,我听他讲圣经,讲人性,讲人人希望长生不老。从下午四点开始,一直到晚上九点。太阳慢慢往下落,可我内心的丰盈和满足想要快乐地冲破躯壳。教室从明亮得能看清Henry的脸,到最后暗得只能看清轮廓。每一字每一句都清晰无比地烙在我的脑里和心里。
那十天的纯粹是完美的时光,每当我意识到我之后的大学生涯都会是和如此幸福的关于我热爱的东西相处,我的兴奋就难以言喻。
汪睿同学准备面试的记录
第一次面试前一个小时,Henry带我放松地走在校园里,他说是不是从现在开始就该互相说英语了,让我熟悉氛围。我说对。我们走在去超市的路上,一句也没提面试的注意事项,也没谈到什么高深的思维模式。他只是从手机里调出他当时去牛津大学参观的照片,一张一张翻给我看,一句一句讲他的回忆。我看着布局各异的学院,大草坪,小教堂还有蓝天白云。仿佛那里真的是我将会度过三年的地方,为什么建筑那么漂亮,历史那么悠久。就连普通的行车道都显得格外优雅,我想那个瞬间,我一定把牛津当作自己的母校了吧。
事前准备的一切抗紧张措施,都不及面试前,当我真的坐在电脑前,死死盯着跳动的数字表的万分之一。我期待连接的瞬间和屏幕上出现的人脸,也期待我可能因为这一次面试而变得不一样的人生。我知道面试的时候门口拉上了警戒线,Winning、Hazel都在门口守着我,她们在门面的玻璃上张望,就如我的家人为我骄傲而紧张。摘下耳机的一瞬间,老师们冲了进来,每个人的神情殷切,都在等我说点什么。我语速飞快地向大家复述整个面试过程,向我身边的人,描述这段奇特的经历。
汪睿同学正在参加牛津St‘Hughs College的面试
原来我真的能离我梦想的学校这般近,从前我所不敢想的,在国际学院的宏图卷轴中,目标院校恰似圣光,引领我带着2022届的底气向前冲,为了对得起那一句希望,我开始攀登世界顶级学府。
04 同行相伴
同年级里有一位一直激励我进步的同学,Tom同学。刚入学的时候大家就说他特别厉害,不仅全能,而且生物拔尖。和他在生物课相识之后,发现他的博学和知识是靠时间的沉淀积累下来的。我想,如果短时间我做不到各方面比他更厉害,不如就从生物开始。我把他视作赛跑的目标,不管是小测还是上课回答问题的准确度。我们的良性竞争一直是我“多做一些”的内驱力。再后来,我慢慢能和他就同一个问题开展学术讨论。各执己见但从不争执,最后的结果常是两个人一起翻书或者去找Hazel寻求问题的正解。生物班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我想大抵是因为我们的生物老师Hazel的能量太强了。以至于我升学之路的后半段也是因为她的一句话,每日卯着劲向前冲。
汪睿与同学们参加学校研学
随后在国际学院认识了很多人,我发现我的朋友们都又会玩又擅长学习。我的室友Jennifer,经济成绩稳居前几;Sarah同学,每一门学得都很扎实;Simon,各科成绩位居年级第一的同学,看起来像是一直在打球在放松,但成绩没有掉下去过。我想和我的朋友们比肩,我想我们一起享受青春,可以时时刻刻开怀大笑,我也想我们一起站在高台领奖,聚光灯照在我们身上,荣耀加身。
Hazel作为我的生物老师,带着我做了很多名为拼搏的梦。接近AS大考的时候,她说我有希望冲击中国第一;申请季填报学校时,她说小汪加油冲,牛剑你有戏,她说她也想带出牛剑的学生。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也许这就是教育的意义,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我不仅想为生物班争口气,更想成为她的骄傲。
A2C为班主任Winning庆生
在Winning的A2C里,我们不仅可以吃火锅、包饺子、全班狼人杀,还可以为她准备盛大的生日惊喜。我记得高二下的春游已经临近大考,学校里处处氛围紧张。在出游前一天,Winning在班督看晚自习,她照惯例叮嘱我们出门的注意事项。讲到最后,她提起快要大考的紧迫。我以为和我从前经历的一样,班主任会提醒我们春游心也不能野了,面前的考试更为重要。但她说,知道最近大家学习都很辛苦,就趁这一天好好放松玩一下吧。那一个瞬间,我好像感受到了来自慈母的叮咛,Winning不止知道我们飞得高不高,也关心大家飞得累不累。
05 展望寄语
左二为汪睿同学
在我看来,对一门学科的热爱,是学出来的。你会发现对这门课的探究欲永远是最高的,刷题也不觉得累,亦愿意花时间多看相关视频和资料。生活中发生任何事情,最后你心里的答案都会拐拐扭扭回到它上面。
在国际学院的学习生活中,我对生物专业了解得越多,我就越兴奋,我兴奋这些崭新的技术可以用在我关注的方面。在未来,我希望自己可以在生物方向对物种濒危及其保护的课题有所建树。这些精度更高,时效更快的方案能在滚滚奔涌的历史长河中拯救多少物种,是我不敢想的。其实比起拯救已经陷入危机的物种,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在那些星星的光亮还未消减的时候,去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汪睿获学术研讨会一等奖的Poster
最后也祝愿学弟学妹们早日认清内心,奔赴你们热爱的事业。无论是在新西兰时自由起舞,还是在国际学院中奔赴学术的海洋,都是我所热爱的自己。青春无悔,要活得像自己!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把自己当一回事,要把自己在做的事情当一回事,希望大家不要轻易选择成为别人的复制品。保持永无止境的好奇心,自己的求学之心是最重要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