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是一个家族的百年故事,更是中国传统铜雕文化百年传承创新的故事,更是中国千年铜文化走向第二个高峰的高光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朱炳仁,今年已经是77岁高龄。他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铜雕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创立熔铜艺术,开创了“熔现实主义”新流派,引领着中国铜文化走向了第二个高峰。
(一)家族百年,铜雕百年
1944年,朱炳仁出生于浙江绍兴望族朱家。“女儿妆,朱府工”,是朱炳仁朱家的金字招牌,从1875年流传至今已有146年,由此可见朱家铜艺有多么深入民心。
朱炳仁作为第四代传人,把朱家铜艺带上了一个新高度。2008年,以“朱府铜艺”和“朱炳仁铜雕”为核心的“杭州铜雕”,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荣膺国家商务部首批“中华老字号”。
朱炳仁更是凭借着精湛技艺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铜雕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将朱家铜艺雕刻留在了雷峰塔、峨眉山金顶、人民大会堂香港厅铜门、G20峰会会场壁画等百余座大型国家重点的铜装建筑饰项目之中,流传千古。
(小标)传承百年,创新百年
不过,朱炳仁并不满足于此,他一直在尝试攀登更具挑战的艺术高峰。2006年,朱炳仁在参与中国最高宝塔——常州天宁宝塔整修工程的火灾中找到了创作灵感,他发现铜瓦被镕融流到了地上形成了晶莹的铜珠和姿态万千的熔铜结晶体,其流畅之美是人工铸造无法实现的,遂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借鉴了五彩、珐琅彩、粉彩的手法,创立了熔铜艺术,开创了“熔现实主义”新流派。
铜水从凝固到熔化的时间极短,十分难以把控。朱炳仁带着儿子、第五代传人朱军岷一起尝试探索,逐渐掌握着熔铜艺术,让熔铜之美得以绽放。2007年,当第一幅熔铜壁画作品《阙立》面世,就震惊世人,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此后,朱炳仁仿佛找到了艺术创作的源泉,才思泉涌,不断地创作出了《我想象中的达利》《本是同根生》《稻可道,非常稻》《入侵》《燃烧的向日葵》《地气》《图腾(碑)》《青花》《山水铜印》《跳舞的人》《人民的椅子》《宋画迷宫》《春和清妍》《万泉归海》《清香自远》《旌旗如山气如云》等一大批精典力作。其中,《稻可道,非常稻》,用熔铜铸造出来的金灿灿的稻谷颗颗饱满、粒粒金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幅丰收喜悦和繁华盛世的场景,美不胜收。《山水铜印》更极具难度,用随机熔铸工艺在铜印之上画出山水,难度极高,突破了铜印章传统制作技艺。而《万泉归海》《清香自远》更是寄情于作品,通过作品抒发了创作者对中国“海纳百川”、“国色天香”华贵的高度赞美,被永久收藏陈列在博鳌亚洲论坛会场。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无国界。朱炳仁在研究熔铜艺术时,将视角放眼于世界,吸收西方艺术之精华,融入熔铜文化中,赋予铜文化不同的表现形式,让熔铜艺术也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大型熔铜壁画《春和清妍》被新加坡中国文化艺术中心收藏;2017年,朱炳仁携50件熔铜作品举办首个海外个展——“熔古铸新”朱炳仁新加坡艺术展;2018年,首个欧洲展览“中国非遗•朱炳仁铜雕艺术展”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开幕;2019年,《千里江山图》《桂菊山禽图》《五牛图》《富春山居图》被收藏陈列在美国世贸大楼一号楼……
朱炳仁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在传承发扬工匠精神,在创新中谋发新发展新突破新作为。如今,转眼已是熔铜十五周年,熔铜艺术也成为了千年铜文化史的第二次高峰。朱炳仁很多熔铜艺术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家文旅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曼谷中国文化中心等国内外博物馆和文化机构收藏。近日,朱炳仁熔铜艺术十五周年艺术展览将在浙江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举办,敬请关注头条@朱炳仁、百家号@朱炳仁大师,随时了解观看朱炳仁熔铜艺术作品的最新动态。
一代人有一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如今,朱府铜艺、熔铜艺术已经传到了第五代朱军岷手中,朱家百年的历史仍在延续。朱军岷正着力于创意新美学,让铜回归于生活……相信熔铜艺术在传承中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