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预演”交接班,新加坡“后李时代”要来了?
6月9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宣布将休假一周。休假期间,副总理王瑞杰将担任代理总理。这将会王瑞杰作为新加坡“第四代领导人”的第一次亮相。
名为休假,实为“演习”?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李显龙在Facebook上发布了一则帖文,表示他将放假一周。“期待能与家人共度时光,同时追看还没看完的读物。或许我去走走时,会有机会遇到你们吧!”
但与外表的轻松从容不同,种种迹象表明,李显龙的这次“休假”,很可能是他交棒给新加坡“第四代领导人”的一次预演——4月23日,李显龙曾对内阁进行了小幅调整,宣布财政部长王瑞杰将升任副总理。今年58岁的王瑞杰在去年11月获推出任人民行动党第一助理秘书长,确立他为第四代新加坡领导班子的领军人物。他也因此普遍被视为是总理接班人选的“领跑者”。而据新加坡媒体的解读,此次升任副总理,意味着王瑞杰将出任新加坡第四位总理已几乎没有任何悬念。
由此看来,李显龙此次休假一周,让王瑞杰代行总理职权,似乎很像是一次交接班预演,如果这个假期他能休的顺利,新加坡的政权轮替也许将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快进行。
按照新加坡相关法律,下一次大选最迟必须在2021年4月前举行。事实上,李显龙去年11月初就曾透露出有意在2019年提前大选的意向,在出席首届“彭博创新经济论坛”的欢迎晚宴会时,被问及“新加坡明年庆祝开埠200周年,是否为政府提前举行大选提供利好因素”时,李显龙出人意料的回答:“这个可能性总是有的。政府总会有很多提前或不提前举行选举的理由,我们再看吧。”
而在此前,2016年8月,李显龙在发表国庆讲话时曾突发晕厥,被人搀扶下台休息。重回讲台后,他表示:“下次大选后不久,我的接班人必须准备好接棒。”
另一方面,李显龙曾明确表示:子女当中没有人表示有意从政,因此不会延续政权的家族传承。
如果将上述两则旧闻结合起来分析,不难得出猜测:李显龙可能最快在今年“急流勇退”,将政权交给下一代领导人,新加坡将走出“李时代”。
内外都需要新思路
此次权力交接一旦发生,对于新加坡来说意义重大。自李光耀1959年执政新加坡以来,新加坡在李氏家族的掌舵下已经走过了一个甲子的岁月。长期以来,李氏家族的影响力不仅存在于新加坡的政治中,甚至影响了国际格局。在李光耀父子的执政下,新加坡长期以来所建构起来的善治以及“小国大外交”的国际形象。其出色的国家治理能力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优势的经济活力,在很大程度上为其赢得了与其自然体量所不相称的巨大国际影响力。新加坡在国际舞台上活跃的小国身份,也使其成为多个多边合作平台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这些都强化了其在国际社会的存在感。
但是,功劳是一个方面,对李光耀家族与新加坡政治的关联的看法又是另一个方面。尤其是历史上李光耀对政敌的态度,也多少引发新加坡社会不同年龄段民众对其领导方式的质疑。所以,民众希望能够在新加坡的政治变迁中看到非李光耀家族的团队接棒新加坡。
而从国际外交格局上看,李氏父子在执政新加坡的过程中,一直奉行着灵活外交但同时紧跟美国的态度。这种思路在过去曾为新加坡博得巨大的外交资本,然而面对近年来急速变化、洗牌中的新格局,新加坡也确实需要在外交中出现新面孔、引入新的思路。
事实上,近一段时间来,李显龙本人也认识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同样是在去年年末,李显龙曾在东盟峰会闭幕式上忧虑的表示,东盟国家可能有朝一日可能不得不在中美间做出选择。
李显龙在致辞时表示,中美在亚太地区的竞争,对那些不想在朋友间做出选择的东南亚国家来说是“棘手”的。
“如果你和两个国家都是朋友,而他们立场又不一致,那么有些时候,你想与他们同时相处就会更棘手了。”
“我们哪边都不靠拢当然是比较合意的情况,但未来在某些情况下,东盟可能不得不二者择其一。”
李显龙补充道:“我希望这不会太快发生。”
而在近期,李显龙似乎更加坚定了不希望在中美之间选边站的态度。
5月31日,在2019年香格里拉对话会(简称“香会”)的开幕晚宴上李显龙发表演讲,李显龙在演讲中特别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发展成就,表示中国的发展对东南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李显龙也提及,最近一个阶段中美两国存在一定的问题、矛盾和争端,建设稳定而具有建设性的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大国对东南亚国家发展有很大影响。
对于李显龙的上述发言,中国外交部6月3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给予了高度评价,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强调:我们认为,李显龙总理的演讲反映了地区国家的普遍愿望,那就是要和平发展,不要冲突对抗;要合作共赢,不要零和博弈;要开放包容,不要封闭排他;要文明交流,不要文明冲突。这也是中方的一贯主张。我们希望这种客观公正、理性务实的观点和看法能够更多一些,让那些自以为是、偏执狭隘的谎言与谬论没有市场。
可以看出,无论内政还是外交,新加坡都来到了需要变革的节点,在此时刻,李显龙的此次休假若真是在为交接班安排“预演”,的确不失为未雨绸缪之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昱
壹点号 昱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