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人类历史上徒步环游地球第一人———潘德明

提到潘德明,想必大家都很陌生吧。但他的所作所为无疑给了那个年代的中国同胞带来了莫大的信心和自豪感。就让我们一起翻开了那段记忆,去探寻潘德明先生的事迹。

潘德明于1908年出生于浙江湖州,生活于上海。曾就读于上海南洋高级商校,后在南京开西餐馆。上世纪上半叶祖国饱受外敌的摧残和侵略,而那些本应奋发图强的青年们则变得萎靡颓废。那个时候外国人说称我们为“东亚病夫”,为了向世界证明我们不是“东亚病夫”。1930年夏天,有几个热血的中国青年一起组建了一个叫做“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的户外组织 。他们肩负“为病夫雪耻辱,替民族增光荣"的使命,他们一行人立志环球旅行,走遍世界各地,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

1930年春,他从报上获悉8名青年组织“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乃征得父母同意,关掉餐馆,6月赴杭州赶上步行团。步行团的青年们历经艰辛,一路徒步到了越南这一站,众人身心俱疲。当初的雄心壮志不再,许多人都因为种种原因终止了计划,只有一个人坚持了下来,他就是潘德明!

潘德明决定独自走下去,而且索性走出亚洲,环游世界。潘德明旅行途中还随身携带了一个本子——《名人留墨集》,他立志要走到各个名人身边,让他们在本子上签字留言。

1931年4月,在新加坡侨胞的资助下,潘德明踏上了去往印度的旅程。当潘德明徒步环游世界的消息传开后,他在印度受到了圣雄甘地的接见。后来尼赫鲁专程来看了这位勇敢的中国小伙。在印度,潘德明还特意拜访了著名诗人泰戈尔。泰戈尔还对潘德明说:“我相信,你们有一个伟大的将来;我相信,当你们的国家站立起来,把自己的精神表达出来的时候,亚洲也将有一个伟大的将来——我们都将分享这个将来带给我们的快乐。”在印度期间,潘德明写给家人的信中说:“国人期望之殷,德明自当勇往直前。力振民族精神,以雪‘病夫’之耻。”

离开印度后,潘德明将徒步穿越中亚去往西亚。在途中潘德明还在沙漠里遇到了一群强盗,按常理来说他应该会被强盗杀害但他并没有被杀害。潘佳明随身携带了一个铜锣用来防范野兽袭击。那些强盗不觉得潘佳明是坏人,因为他都没有带枪。后来这群强盗用黑布将潘德明的眼睛捂住,带他走出来沙漠。

潘德明转走伊朗、伊拉克、叙利亚至耶路撒冷、西奈半岛,然后渡过苏伊士运河,踏上了非洲大陆,到了非洲大陆的埃及首都开罗。正在此求学的几位中国青年,自告奋勇充任他的向导。


潘德明在奥林匹亚写的两行字

在留学生的陪伴下,潘德明瞻仰了金字塔,看到了狮身人面像“斯芬克司”,游览了宏丽的阿蒙神庙。潘德明觉得,自南京出发两年来,所到之处多是古文明之邦,但如今却都徒有一堆古迹和遗址!由此,他决定对工业发达国家的欧洲作一番实地考察。六月底,潘德明从亚历山大港乘船渡过地中海,开始了欧洲之旅。希腊首相维尼各罗斯在接见潘德明时这么说:“我从你身上看到了东方古国的觉醒。”

潘德明特地去拜访了奥运发祥地——奥林匹亚。他到达奥林匹亚时,从报上看到,中国正式宣布不派运动员参加1932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十届奥运会,原因是“没钱”。他愤慨万分,特在公元前四世纪的古运动场遗址旁的石柱上,用中文和英文在一张纸上写下了两行大字:“中国人潘德明步行到此。”

在欧洲,潘德明游遍了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奥地利、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挪威等16个国家。

1933年7月,潘德明来到巴黎。法国总统莱伯朗、总理达拉第以及法国外长都接见了潘德明。巴黎各报竞相报道潘德明抵达巴黎的消息。莱伯朗说:“潘德明先生,对于你的壮举,我想用法国之雄拿破仑的一句话奉送:中国是一个多病的、沉睡的巨人,但是当他醒来时,全世界都会震动。”


(张学良题写的“壮游”)

7月20日,潘德明拜会了中国驻法大使顾维钧。顾维钧见到潘德明后,决定向正在法国治病的张学良引见。张学良接到电话,兴奋地说:“我很想见见他!”7月27日晚,潘德明走进张学良的客厅,不一会儿,顾维钧陪着少帅从楼上下来。在潘德明的眼里,张学良体貌丰满,精神焕发,与以前在报上见到的照片大不相同。两个人一见如故,聊了很久。潘德明说:“我出国已三载,从报上得知,国内很不安定,东三省沦陷,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外国称我中国人为‘东亚病夫’,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才下狠心,克服困难,为中国人争气。”张学良当即赞誉他有志气。夜阑人静,潘德明兴致勃勃地向张学良介绍《名人留墨集》上各国要人的签名和题词。随后,潘德明请张学良留墨。张学良在《名人留墨集》上写了“壮游”两字。他又留潘德明在府中用晚餐,方才出客厅送他上车。回到使馆,潘德明辗转反侧,他始终想着少帅临别时说的一句话:“希望你一鼓作气,环游世界,为中国人争气!”

潘德明进入德国,受到希特勒鹤戈培尔接见。对世界充满野心的希特勒竟和他谈了两天,详细地了解世界各地风土人情,这个蹩脚的画家还为潘德明画了一幅画像。

到英国时,潘德明拜见了英国首相麦克唐纳。他深有感触地对潘德明说:“我们英国有句谚语,‘经历是智慧之母’,世界像一部百科全书,不外出旅行,就像只读了那部书的一章一节。”

欧洲浓厚的历史文化,深深地感染了潘德明。但这时欧洲正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他“工业救国”的理想破灭了。

在英国华侨的支持下,潘德明乘船于1934年1月到达美国纽约。然后去加拿大的渥太华,绕了一圈后又返回美国。在美国华盛顿,罗斯福总统接见了潘德明,并赠送他一枚金牌。罗斯福对潘德明说:“这是美国人民赠送给你的,你应该享有荣誉,荣誉永远属于有奋斗精神的人。旅行家先生,希望你在今后的旅途中再勇敢些。”美国是潘德明在世界环行中停留最久的一个国家。在近一年里,他前往密西西比河、内华达山脉等不同地区,深入了解了美国。在美国底特律,福特汽车公司的讲解员送给他一个小纸盒,里面装着石英石、铁矿砂等12种生产汽车的原料。这12种原料中国各地储藏丰富。这件事促使潘德明想赶快回到祖国,要为祖国发掘珍贵的矿产。

为尽快赶回祖国,潘德明第一次搭飞机到了古巴,然后经巴拿马、过旧金山,开始横渡太平洋。到夏威夷檀香山后,换船继续西行,经斐济群岛,终于远行到达澳洲和新西兰,逗留了一段时间后,乘船到了印度尼西亚。

逗留期间,潘粤明徒步从悉尼走到墨尔本。1935年,在澳洲一个荒僻的山坳处,潘德明成了土著人的俘虏,他被绑树上,长矛对胸。大难临头时,他急中生智用新学的毛利语说明自己的身份。长老懂得毛利语,顷刻间敌人变为朋友,俘虏成了上宾。第二天长老派了手持长矛、弓箭的武士,护送他通过隘口,免得受其他部落的打劫。由于潘德明比坐飞机的华侨更快到墨尔本,所以当地人称其为“会飞的中国人。”

潘德明最初的计划是访印尼后去日本,从日本返国。但“日本侵占我东北三省……杀我同胞,亡我中华,变本加厉。所以我改变计划,直接北上……我这次栉风沐雨、披星戴月,周游世界各地,考察各国实情,主要为我今后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打下根基。我回国后,决计到青藏高原考察……”

当时日本军国主义气焰嚣张,他决定不临日本国土,以示抗议。潘德明改变线路,渡海经新加坡来到马来亚,穿过其中部山高林密、人迹罕至的地带,到达泰国,由泰国入缅甸至云南,1937年7月6日返回上海。

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不久,日军敌机飞临上海领空。国难当头,原打算勘察青藏高原的计划无法实现,潘德明于是把世界各地华侨捐助他的10万美元考察费用全部捐献给了抗日事业。

人类历史上,首次完成环绕地球一周的,当推16世纪的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的船队。但用双脚和自行车完成这一壮举的世界第一人,则是中国的潘德明。他在世界上开辟了徒步环球旅行、探险的先河。为了纪念这位英雄,中国自行车旅游者协会的最高奖项就称为“潘德明骑游奖”。近些年来,受潘德明精神感召,我国出现了许多徒步行走,挑战自我的勇敢者。

愿读到这个故事的人都勇于挑战自己,去追寻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