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日本人最喜欢王铎的书法,认为王铎的书法里蕴含了无限智慧

王铎是明末清初的大书画家,他的书法和明朝的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王铎的书法主要学习“二王”,笔力雄健,擅长布局,同时各体皆能,书法风格多样,是个书法全才,在当时享有盛誉,被称为“神笔王铎”。

王铎的书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影响最大,还衍生了一个专门研究王铎书法的派别。日本人将王铎列为一流的书法家,书法地位排在王羲之之上。

历代大书法家都是饱学之士,王铎尤其突出,可谓学富五车,学贯古今。

王铎可算的上一个天才,18岁就中了举人,20岁就中了进士,21岁进入翰林院,22岁就当上了江南的主考官。当时江南地方官来迎接主考官时,见到王铎的娇子上挂着一副对联,上联曰:十载寒窗读书苦,下联曰:奉母命不出难题。当王铎迈出娇子的时候,迎接官员全部都惊呆了,看着一脸稚嫩的王铎,怎么也不像是一个饱学之士的主考官。都在议论纷纷,猜测其肯定是个官二代、红二代,凭借身份背景才能当上主考官的,肯定没有什么文化。那个“奉母命不出难题”估计是因为文化程度低,出不了难题。大家拭目以待,都在等着看王铎如何出丑。

果不其然,第一场考试,王铎就出了一个简单的题目:学而时习之。考生们都开心坏了,没过多久就全部交卷了。然而第二次考试,题目还是:学而时习之。考生们把自己的好词好句在第一场考试中已经用完了,这第二场只能苦思冥想,大部分考生还是准时答完题目。正在考生们刚要喘口气的时候,第三场考试开始了,题目还是:学而时习之。考生们彻底绝望了,所有好词句都已经用完了,已经没有存货了,大部分考生只能交了白卷。

考试过后,所有考生都跑到主考官那里闹事,说他不会出卷,怎么都是一样的题目。王铎哈哈一笑,当场拿起笔来,按照题目要求一口气写下七篇词藻雅丽,议论精当的奇文。大家看过文章后都羞愧难当,明白了真正有才学的人不管出什么题目,写多少篇都能写出好文章。

王铎因为这个事情声名远播,本来就很狂傲的他更加飘飘然。其他书生才子在家里最多傲气的挂一块“江南才子”的牌匾,王铎却在其家门口挂上了“才压江南”的牌匾,路过的人无不惊叹。

日本人喜欢王铎的书法,将他奉若神明,因为王铎的书法不是简单的几个毛笔字,王铎的书法里蕴含了无尽的内涵,充满了神采。正因为如此,其书法是立体的,丰满的,是有血有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