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美国“芯片法案”的迟滞,严重影响了大型半导体公司的扩产计划

集微网消息,据《华尔街日报》近日报道,美国不少大型半导体公司就政府为半导体行业提供补贴一事,引发了国会内部的政治纷争,导致数百亿美元的潜在工厂项目陷入困境,并可能削弱一些政治和行业领导人为美国的芯片制造能力重振旗鼓的雄心。

美国“芯片法案”的迟滞,严重影响了大型半导体公司的扩产计划

图源:SIA

据一些公司高管和资金提案文件称,许多公司正在等待国会通过一项用于芯片生产和研究的520亿美元的激励计划,然后再进一步规划扩产计划。这些扩产计划预计将从补贴方案中获得部分资金,该方案在早期得到了国会两党以及拜登政府的支持。

按照“芯片法案”的章程,美国国会过去两年宣布了约500亿美元的工厂投资,这些计划新建的设施是投资的重中之重,因为该行业正在扩大规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批评政府资助半导体制造商的人说,该行业正在利用芯片短缺的机会,即使没有补贴,公司也会继续推进美国项目。

政府资金旨在振兴美国的芯片生产,因为近几十年来制造业转移到了亚洲,因为大量的财政诱因且制造成本较低。美国的芯片制造产能在全球的占比已从1990年的37%下降到如今的12%。两年的芯片短缺导致汽车厂关停,一些电子产品价格飙升,从而催生了美国国内政府激励计划的出台。

美光首席执行官Sanjay Mehrotra说:“我们将需要联邦政府以及各州政府的支持,以弥补海外生产中存在的35%-45%的成本差。”

美光正在与几个州进行谈判,以增加产能。激励措施是美国工厂项目成功的关键,但公司不能因为国会迟迟无法给出决定而一直拖延投资决策,这些公司把计划锁定在经济上最可行的地方进行扩张。美光计划未来十年内将花费超过1500亿美元以提升制造能力。

芯片公司多年来一直在游说国会提供财政支持,这将大大降低在美国新建工厂的成本。他们的呼吁都遭到了政府两党不少声音的反对——认为拨款建议要么是政治分赃,要么认为它应该与社会政策承诺挂钩,如提高工资。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参议院多数党领袖Chuck Schumer透露,预计最早将于周二对一项包括芯片投资但不包括其他条款的法案进行表决。目前仍不确定参议院是否同意推进这项具体的芯片法案。

恩智浦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行业芯片供应商之一,随着汽车制造变得越来越复杂,汽车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着芯片。根据恩智浦聘请的咨询公司Kroll LLC在5月对该提案的介绍,恩智浦正在权衡扩建其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两家工厂的其中一个,以协助该项目获得激励资金,该文件称,该项目价值约为26亿美元。

报告称,恩智浦的目标是在今年第四季度确定该项目,并在2024年破土动工。但如果奥斯汀的扩建项目无法开展,该公司可能会扩建新加坡的工厂,与欧洲的其他芯片制造商合作,或将生产外包给亚洲的合同芯片制造商。

据一位女发言人称,恩智浦也在考虑扩大其在亚利桑那州的生产设施。该公司证实了其扩张计划的其他细节,并补充说它会努力扩大产业。

芯片行业的高管们在游说国会解决分歧和颁布立法时说,如果没有美国的补贴,扩产可能会转移到海外,否则在国内地发展会很有限。该行业一度希望得到拜登总统和一些主要国会议员的支持,促使资助激励措施的法案在去年通过。但是,该措施并没有像该行业所希望的那样被纳入新冠疫情减免方案中,而且党派之间的争执使该立法的未来在数月内蒙上阴影。

资助措施无法推进的原因还在于一些共和党人的阻挠,他们抱怨民主党人在法案中增加了与芯片不相关的支出措施,克林顿总统时代的劳工部长Robert Reich上个月称,半导体的策略是一个高利润行业的“纯粹勒索”。

英特尔公司最近表示,如果没有政府的激励措施,它将更加谨慎地推进其工厂计划,最近还推迟了在俄亥俄州的剪彩仪式。该公司首席执行官Pat Gelsinger周二对《华盛顿邮报》透露,的一个活动上说,如果资金不到位,公司可能会改变其投资计划。

根据提交的寻求税收减免的文件,德国芯片制造商英飞凌也正在考虑在得克萨斯州扩大7芯片产能计划。文件指出,生产最早可于今年开始,尽管该项目取决于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的帮助。

该公司在其文件中说:“如果没有这些激励措施,这个扩张项目所需的资本投资相比在美国,不如考虑其他替代地区,因为前者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该公司还列举了在德国、奥地利和马来西亚的其他扩张方案。

英飞凌确认了这些细节,但拒绝进一步评论。

其他寻求利用政府资金的公司包括一些较小的芯片公司,如总部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II-VI公司正在提高其本州工厂的产能,希望未来五年实现15亿美元的扩张计划。根据提案文件,芯片制造设备巨头应用材料公司正考虑在得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亚州或纽约州建立一个20亿美元的研究设施。(校对/王旭)



上一篇新闻

如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新加坡这些优秀幼儿园等你报名!

下一篇新闻

Sea之后,下一个东南亚互联网巨头诞生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