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上海交大-ICA成功举办2021新媒体国际论坛“新兴媒介、智能传播与人类福祉”

10月16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与国际传播学会(ICA)共同主办的“2021新媒体国际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文博楼会议中心开幕。

本届大会主题为“新兴媒介、智能传播与人类福祉(Emerging Media, 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 and Human Well-Being)”。国际传播学会现任主席、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Mary Beth Oliver,候任主席、美国西北大学教授Noshir Contractor,前主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ANG Peng Hwa教授,前主席、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教授Patrice Marie Buzzanell,以及海内外专家、学者和学子1500多人,通过“在线+线下”的方式相聚上海,探讨后疫情时代智能传播技术的角色、影响以及对人类共同福祉的促进。

本届论坛共设有“院长论坛”、“主编论坛”、“智能传播与社会生活”、“智能传播与身心健康”、“智能传播与身心健康”、“智能传播与个体幸福”、“智能传播与社会治理”、“智能传播与文化建构”、“疫情下的媒介表现与传播效果”、“智能传播技术与应用”、“后疫情时代的人工智能与产业转型”、“后疫情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新兴媒介论坛”、“全球传播及人类”等13个分论坛,与会嘉宾们围绕智能传播与社会生活、身心健康、文化建构、个体幸福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书记顾锋、上海报业集团副社长季颖在开幕式致辞。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本乾主持开幕式。

顾锋在致辞时表示,作为年轻的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有朝气、有活力,办学特色鲜明,走出了一条具有交大特色的传播学发展道路。本次论坛主题是“新兴媒介、智能传播与人类福祉”,“智能传播”的发展影响着诸多领域的变革。2021年是后疫情时代的开端之年,“科技向善”应当为促进全人类的共同福祉服务,而智能传播科技更应以推动人类共同福祉、增进全球互信与合作、建构更加和谐共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

上海报业集团作为与上海交通大学校部共建暨媒校合作单位,上海报业集团副社长季颖向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表示祝贺,期待此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当前,上海报业集团正按照中央和市委的要求,全力推进深度融合、整体转型,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季颖表示,上海报业集团在打造走在全国前列新型主流媒体集团进程中,需要加强与学界沟通交流,更多汲取专家学者智慧。

在开幕致辞中,ICA现任主席Mary Beth Oliver教授从发展历史、成员分布国家、团队部门和下属出版物等维度详细介绍学术组织ICA。Oliver教授详细介绍了两项正在进行的议题,一项是ICA播客系列,另一项是聚焦于网络主题的“问我任何事吧(ask us anything)”网络研讨会,这项研讨会更多提供一个年轻学者与资深传播学研究者的对话渠道。发言的最后,她再次表达了对大会成功举办的美好祝愿。

致辞结束后是主题演讲环节,各国专家通过线上交流的形式,“云分享”了他们对于新兴媒介、智能传播与人类福祉等方面的观点。

主题论坛环节,ICA现任主席、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Mary Beth Oliver发表《研究激励媒体的邀约》主题演讲,介绍了什么是 “激励媒体模型”。她表示,“激励媒体模型”是第一个尝试在积极心理学领域提供一个综合现有发现和预测的模型,尽管一些结果可能与社会公益目标背道而驰,但希望通过对这个模型的不断修正,并最终形成一个理解用户对激励媒体反应的框架。

ICA候任主席、美国西北大学教授Noshir Contractor以1990至今的科技与社交媒体工作性质的变化为引,分享了其《基于理论与方法重构下的算法理解与迁移》的研究。他详细介绍了工作场所的技术可供性与算法推荐对团队的影响,从机器学习视角反思假说,并进一步提出了重构理论。

ICA前主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亚洲传播杂志》主编Ang Peng Hwa探讨了有关“人工智能伦理”的话题,他阐述了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所会面临的道德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适用于AI应用的道德准则。

ICA前主席、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教授Patrice Marie Buzzanell分享了关于“在材料与技术支持下我们该如何利用工程设计进行跨界交流”的研究。在当今新冠疫情全球化的严峻形势下,她进一步提出应当提高并重视生物医学工程多样性带来的影响。

密苏里新闻学院讲席教授、中华传播学会前会长周树华(Shuhua Zhou)更多地将研究重心放在媒介上,探索传统平面媒体的电子化进程。他以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为例,阐述关于报刊转型的思考。他认为报刊的转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失去其应有的读者及其自身的标志,但与此同时技术的可供能够为未来新闻业带来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段鹏发表了《从疫情期间我国融媒应用看智能未来与人类福祉》的主题演讲。他提出在疫情时期,人与技术在时间、空间、身体上的交互前所未有的深入,并指出我们在关注融媒应用发展为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要警惕智能时代技术对人的控制。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IEEE Fellow过敏意在《人工智能在传播中的应用》这一主题演讲中从人工智能的视角出发,介绍了AI技术在新闻传播生产全过程中的应用,展望了未来新闻传播与AI技术进一步结合下的全新新闻形式,并倡导新闻传播学界与AI研发业界互相合作、共创未来。

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中国传播学会名誉会长熊澄宇在《从媒体融合到媒体再造》主题演讲中指出,媒体融合最重要的要素是以节点为基本单元,即以人为接受和发送终端,实现无时不有、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媒体融合到媒体再造的特点便是将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让主旋律和GDP为百姓幸福感服务。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主任刘幼琍教授分享了题为《AI应用和隐私问题:比较用户对聊天机器人和人工客服的看法》的研究。她举了淘宝机器人客服、微软小冰等大家熟知的机器人应用案例,展现出聊天机器人可以嵌入不同的平台或通过不同的渠道来执行特定的任务,还可以与用户建立长期关系,甚至成为其陪伴的朋友。刘幼琍教授也指出,这项研究不仅是人机互动领域的创新性尝试,也将更多的目光聚焦于用户的需求与意图上,展现出深厚的社会关怀。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彭兰教授在题为《算法素养:智能时代的新媒体素养》的演讲中指出,算法素养作为媒介素养的一部分,是当今智能时代人们应该着重培养的。她提出,算法素养的主体包括开发者和使用者,并着重强调开发者应以科技向善为未来主导方向,做到融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彭兰指出算法素养中风险教育的重要性,并表示“我们不能只是简单抵制、批判,而是需要在对算法不断加深的认识中,更好地驾驭算法。”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郭良文在进行《人类与新兴媒介的交融:虚实合一的新文化发展》主题演讲时指出,在新媒体时代,人们生活在虚实之间,而VR与AR等新技术的出现则创造了一种虚拟与现实交融的新文化。在新兴媒介的发展之下,以个人参与、认知感官以及互动的形式为发展方向的虚实合一的文化正在发展成型,我们在迎接机遇的同时也需直面其中的问题与挑战。

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胡正荣在《中国国际传播的颠覆式创新》演讲中指出,由于技术、媒体、国际大环境的变化以及在“西强我弱”大背景下“东升西降”的出现,当今中国国际传播正面临着历史范式、历史与实践范式两个层面的范式转化。传播创新同样需要重视路径迭代,即我们需摆脱强烈的路径依赖和路径锁定,转而进行资源重组、格局再造、精准传播与精细运作。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系统谈到的对中国国际传播的任务、要求、目的,以及“传播是对现实的再现”这一理论,胡正荣进一步指出中国现阶段的关键任务是解决上游问题。

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杨溟在《智能传播生态中的真相洞见与“源数据”价值》主题演讲中探讨了“如何运用好源数据探索真相发现本质”的议题。他指出,源数据有助于物联网语境下前端数据采集和感知能力的实现,其与高低轨卫星网和多元传感器网共同构成了一个多源异构生态体系。通过对多个不同行业中源数据运用案例的展示,杨溟揭示了数理、物理、生理、心理数据对多维度、多层次识别,以及进而洞见真相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他着重强调了数据安全问题,并对源数据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澎湃新闻网副总编辑夏正玉在《智能媒体时代的专业精神》演讲中指出,在智能化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媒体一定将面临更加深刻的现实挑战,包括澎湃新闻在内的大多机构媒体都需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即“传统媒体能否成功转型成智能媒体”、“地方媒体是否能够成功‘出圈’国际传播”、“机构媒体是否能够跨越媒介迁移的鸿沟”。澎湃新闻秉承以新闻推动进步、以内容连接世界、以专业赋能未来、以交流激发思想的理念,成功地跳出机构媒体兴衰的周期规律,保持了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在《向善有为 助力美好——探寻智能传播的价值依归》的线上主题演讲中,腾讯公司数字舆情部总经理徐滔认为,疫情以来互联网平台积极运用智能传播技术,加强虚假信息治理,创新数字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社会运行“减熵”。会议上,徐滔还带来了“边缘传播”环境及其信息治理、人机协同共生、数字普惠等议题,为探讨智能传播的价值依归提供了有益视角。

哔哩哔哩公共事务总监韩福东带来了题为《视频、社区与5G时代的数字化生存》的讲座,介绍了B站作为短视频平台具有独特的视频社区生态,其社区特征体现在弹幕文化、更活跃的评论、作为规范社区秩序力量的入会答题制度等等。在会上,韩福东以一种进化生物学视角提出了“契合人类进化心智者胜”的具有前沿性及创新性的观点,并对5G时代数字化生存、元宇宙的议题进行探讨,为新兴媒体的未来趋势及人类福祉带来了丰富思考。

本届论坛特设“院长论坛”,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上海大学、浙江传媒学院、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新疆大学、宁夏大学、深圳大学、河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近30家新闻传播学院的院长齐聚一堂,共同研讨智能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创新的路径、机遇与挑战。

本次论坛还设有“主编论坛”,来自《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新闻大学》《出版发行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中国出版》等6家主流期刊杂志的主编及负责人共同研讨智能时代传播学的未来发展道路。

本次大会共评选出优秀论文10篇,本次大会共评选出优秀论文10篇,其中教师组6篇,包括上海交通大学李雪晴等《智媒时代大学生手机中介下的社交期望及行动策略研究》,西安交通大学陈积银等《极端环境下智慧城市信息传播与社会治理研究——以7.20郑州特大暴雨为例》,上海大学包国强等《民营网络平台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影响因素与推进机制》,四川大学张放等《政务社交媒体拟人化互动中的感知人格类型效应探究——基于政务微博控制实验数据的考察》,云南大学Li Li,Examining How Danger Invulnerability and Communication Factors Affect Chinese Individual’s Intention to Perform Protective Behaviors during COVID-19;中国社会科学院朱鸿军等,Should I Click the “Like” Button For My Colleague? Domesticating Social Media Affordance in the Workplace。

学生组优秀论文4篇,包括中国人民大学王鹏程,Mother Phubbing and Adolescents’ Problematic SNS Use:The Mediating Role of Perceived Burden Someness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Need to Belong;巴黎理工学院高等电信学院宋乐等《翻转摄像头:手机直播中的“感官传递”与“空间建构”》,上海交通大学曹旭诚等《支持推荐算法公共治理:算法认知与假定影响的链式中介效应》,诺丁汉大学Zhiying Zhang,Online Identities Construction on Host Social Media: The Determinants of Online Self-Presentation among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on Instagram。

据悉,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借助上海交大强大的工科资源,通过文理交叉的办学理念,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国际化办学的发展道路,聚焦新媒体学科方向,迅速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跨越式的发挥发展。目前,学院拥有专任教师70余人,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以及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各类高端人才20多人。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已达17项,拥有省(部)级以上创新研究和决策咨询基地8个。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院新闻传播学科跻身A类学科(前5名);软科排名国内第三,QS排名世界百强,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A级;上海交大双一流骨干建设学科;传播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学生课外创新成果获全国“挑战杯”金奖、银奖等,拍摄的《中国,我来了》入选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官方宣传片;短片《我和我的祖国》在央视一套播放;举办了“我眼中的中国”在华留学生短视频大赛,培养知华友华人才。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十大景点,周末打卡必去,约起来鸭

下一篇新闻

全球阻击电子烟 禁令出台超市停售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