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走出疫情,下半年开店狂追后扭亏,全年盈利超3亿元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金晓岩 北京报道
疫情的喧嚣接近终点,在这场艰难的“战役”中,餐饮行业成为首当其冲受损最为严重的行业。作为餐饮行业最大的上市公司海底捞也难逃其中,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业内的心。3月23日晚,海底捞发布2020年全年业绩公告,2020年全年,海底捞集团实现收入286亿元,同比增长7.8%;全年净利润3.09亿元,抹平2020年上半年因疫情导致的9.65亿元亏损,实现盈利。
疫情刚刚缓和后,海底捞下半年就奋起直追,在这种不确定的环境下,海底捞的开店计划依然不减,全年新开门店544家,全球门店数量达到1298家。据海底捞方面透露,去年全年翻台率3.5次/天,其中2020年下半年的平均翻台率已回升至2019年同期的75%以上。
下半年逆袭盈利
虽然海底捞在2020年逆势实现3.09亿元的净利润,但和2019年23.47亿元的净利润相比,还是出现很大的差距。之前,海底捞在业绩预告中也表示其中原因主要是是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对消费场所实施的限制,此外受到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出现汇兑损失。
2020年,全球各地爆发疫情,全球各地均采取了严格的防疫措施以及相应的消费场所的限制,因而对海底捞经营的所有餐厅经营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报记者曾在2020年初疫情刚刚爆发时,及时跟进报道国内餐饮行业受疫情影响的情况。据了解,为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自2020年1月26日起,海底捞就自愿暂停了中国大陆所有门店的营业。随后自2020年3月份起,中国大陆地区新冠疫情的发展得到逐步控制,海底捞于2020年3月12日重新开放中国大陆地区大部分暂停营业的门店。
在全民抗疫中,海底捞等餐饮业采取防疫措施下,门店停摆、就餐人数分流限制叠加职工薪酬、防疫开销、门店租金等成本压力。整体餐饮行业受到重创,而遭受影响的火锅企业并非海底捞所独有。呷哺呷哺此前业发布盈利警告表示,预期年度收入下降约9.5%,预期纯利仅介于1000万至2000万元之间。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过去一年,餐饮行业受新冠疫情冲击。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餐饮收入39527亿元,同比下降16.6%。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2020年,海底捞交纳企业所得税额6.57亿元,同比2019年下降24.8%,其中在中国大陆,海底捞交纳企业所得税额为6.06亿元。据海底捞公告显示,“该纳税额低于董事会年初设定的纳税目标,管理层需要更加努力。”
逆势扩张门店
整个2020年在疫情的笼罩下充满了不确定性,在海底捞看来,下半年能实现业绩上的转亏为盈,和公司的开店扩张计划离不开关系。
海底捞也在公告中指出,自2020年第二季度起,随着中国大陆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好转,下半年餐饮业复苏趋势明朗。海底捞在现有门店营业情况逐渐恢复的同时亦加速开店。不过,海外新冠肺炎疫情逐渐趋于严重,海底捞海外地区的餐厅业务受到重大影响。
数据显示,作为集团的主要收入来源,2020年海底捞餐厅实现收入274.34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95.9%。
海底捞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餐厅网络拓展已然成为海底捞集团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数据显示,去年海底捞餐厅网络进一步扩大,全年新开门店544家,全球门店数量达到1298家。
“2020年,我们仍积极开设新门店。”海底捞方面表示,自2020年第二季度起,随着中国大陆地区疫情逐渐好转,下半年餐饮业复苏趋势明朗,公司在现有门店营业情况逐渐恢复的同时加速开店。根据海底捞业绩公告,2020年下半年的平均翻台率已回升至2019年同期的75%以上。
海底捞在公告中指出,未来,其将进一步拓展餐厅网络,提高餐厅覆盖密度,并继续推动创新和新技术方面的投入,例如继续优化、研发业务管理系统、智慧餐厅技术等。 并且,门店增加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员工总数突破13万人。与此同时,自2020年三季度起,海底捞全面提高中国大陆门店一线员工基本工资的标准,包括计件工资单价及员工底薪标准。根据全国不同城市情况,基本工资标准调整为每月增加200元到1600元不等。全年翻台率3.5次/天,其中2020年下半年的平均翻台率已回升至2019年同期的75%以上。
在截至2020年12月31日海底捞分布在全球1298家的门店中,1205家位于中国大陆地区,93家位于14个地区及海外国家,包括中国港澳台地区、新加坡、英国、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国内疫情的缓解,海底捞正在强劲复苏。营收同比增长,且逆势扭亏,盈利超3亿元,释放其业绩恢复信号;全年新开500 多家门店,不仅意味着其强大的抗风险能力,也有助于未来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获取持续性增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