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宁夏」从无到有 从末梢到前沿 宁夏对外经济合作构建新格局
近年来,宁夏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目标,重点建设空中、陆上丝绸之路,做好“宁夏通道”建设大文章,提升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两个物流通道建设水平,推动货物贸易双向互动,促进“优进优出”,带动了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会同有关部门全面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能源化工、矿产资源开发、农牧业种植养殖、特色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和工程承包等领域的深层次合作,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取得历史性突破。
——稳步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宁夏对外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可大致划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58年-1979年)出口货源收购,调拨天津口岸出口;第二阶段(1980年-1990年)对外贸易自营业务逐步发展;第三阶段(1991年-2000年)对外贸易进入稳步发展期;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对外贸易进入快速增长期。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对外贸易加快发展,到2017年,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341.3亿元,同比增长58.6%,增速位居全国第一。5年来,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322.3亿元,年均增长19.5%。外贸依存度从2012年的6.1%上升到9.9%,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较2012年提高18.4个百分点。充分发挥综保区、高新区、经开区等开放平台政策优势,着力培育外贸新主体,有进出口实绩企业由2012年的313个增加到448个。培育中宁枸杞制品、石嘴山精细化工和银川羊绒制品出口基地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3个,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被确定为国家新能源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银川市被确定为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宁夏软件园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中银绒业、圣雪绒、嘉源绒业、荣昌绒业、乐杞生物等企业积极拓展国际营销网络,在法国、美国、意大利等地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和仓储分拨中心,带动了区内产品出口。
——不断深化国际经济合作。宁夏对外经济合作起步于1982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宁夏对外经济合作的形式从最初的接受国际援助和对外援助成套设备,逐步拓展为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2017年,全区新设境外投资企业17家,境外直接投资额7.4亿美元,承包工程营业额完成1261万美元,新签合同额1167万美元,对外劳务合作派出人数703人,境外直接投资企业数比2012年增长近4倍,投资目的地扩展到“一带一路”沿线28个国家和地区,境外销售中心、联络处网络不断完善,刚果(金)铜钴冶炼,加纳矿山开发、澳大利亚畜牧养殖、柬埔寨纺织加工、巴基斯坦电站建设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承建的首个援助毛里塔尼亚畜牧业技术示范中心交付使用,“走出去”对全区商品、技术、服务出口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境外产业园区实现突破性发展。已争取将中国沙特(吉赞)产业园、中国阿曼(杜库姆)产业园列入国家发改委20个产能合作示范区、商务部16个重点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中沙产业园实施主体组建完成,首个入园项目启动实施;中阿(杜库姆)产业园开工建设,13家企业签订入园协议;中毛海洋综合产业园完成一期商务谈判,获毛方40万吨渔业捕捞配额。
——稳步提升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改革开放40年来,在国家“引进来”政策的指导下,宁夏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大幅提高,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为宁夏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17年底,全区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57家,累计合同外资78.4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0.2亿美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改革为全国吸收外资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宁夏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政务环境得到大幅提升,大大增加了宁夏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从2012年到2017年,全区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44家,实际利用外资11.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超过前30年总额。外资来源于港澳台、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美国、德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等一些离岸金融中心也是宁夏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地。随着全区对外开放事业的发展,外商投资的质量不断提高,投资领域不断扩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外商投资从传统行业的农产品种植加工、制造业、餐饮住宿扩大到现代农业、煤层气开发、新能源、装备制造、污水处理、商贸服务、房地产开发、电影放映、融资租赁、小额贷款等行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新能源、节能环保等行业利用外资比重逐年增大。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宁夏作为投资的重要目的地,美国亚马逊、法国路易威登轩尼诗、德国莱茵集团RWE、德国麦德龙、新加坡斯伦贝谢、香港华润、法国保乐力加、美国林福资源、丹麦嘉士伯啤酒、德国舍弗勒等一批世界500强和跨国知名企业先后来宁投资建厂。麦德龙、屈臣氏、优衣库等一批外资零售巨头纷纷进驻宁夏,进一步提升了宁夏商业企业的档次,丰富了宁夏消费品市场。
——扎实推进招商引资扩规提档。宁夏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类经济要素,积极发挥招商引资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宁夏紧抓政策叠加效应,广泛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年”和“产业结构调整年”活动,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驻点招商、中介招商,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合作水平,有力地服务和保障了全区经济发展大局。2003年—2017年,全区累计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1409个,累计到位资金14446.57亿元,年均增长59%,2017年全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245.6亿元)比2003年(16.4亿元)增长近137倍,为拉动全区经济快速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改善投资结构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宁夏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经贸文化交流合作活动,与39个国家的52个地方政府建立国际友城关系,与30多个国家部委建立了部区合作关系,与江苏、浙江、天津、福建、陕西、内蒙古、甘肃、贵州等10余个省区市建立了区域经济合作关系,进一步拓展了区域经济合作领域,提升了合作水平,实现了互利共赢。近五年来,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在宁投资到位资金分别占全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总额的33.5%、16%、6%,重点区域产业承接加快。实施“五优一新”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引进了一批规模大、前景好的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建成了宁东至山东直流输电、神华宁煤煤基烯烃等一批重大工程,冶金、有色、建材、机械、电力五大行业增加值增幅均超20%,太阳能发电能力居全国前列;按照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一县一业”产业定位,推动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民投、阿里巴巴、京东集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织开展枸杞、乳制品深加工和生物医药、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经贸洽谈活动;近五年来,引进农产品加工、酿酒葡萄、枸杞、蔬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项目985个,实际到位资金643.4亿元;引进新能源、新材料、煤化工、装备制造、现代纺织等工业项目2522个,实际到位资金6178.7亿元;引进大数据、现代物流、金融、健康养老等服务业项目1468个,实际到位资金2470.1亿元;推动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酿酒葡萄、枸杞等产业加快集聚,重点产业精准招商的扎实推进,有力地促进了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先后引进国家电网、神华集团、中粮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30余家,华润集团、新疆广汇、中航集团、江苏雨润等中国500强企业50余家,亚马逊、辛普劳、如意纺织、中民投、保利协鑫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全区各类园区,园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占全区总额的60%以上,园区载体作用日益突显。
——积极促进内贸流通创新发展。①试点示范先行先试。紧盯国家政策动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资金9.92亿元,实施了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试点、冷链物流综合示范、肉菜、中药材流通追溯试点、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示范、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城市等国家试点示范项目。银川市IBI育成中心被列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积极争取石嘴山市被列为国家级“双创”示范城市。②培育壮大农村电商。实施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农村电商筑梦行动计划,在全国率先实现电商进农村省域全覆盖,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5个、村级服务站1209个,在阿里、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建设“地方特产馆”“特色产品专区”28个,累计培训3.9万人次。探索出“互联网+农产品+ 可视农业”“互联网+农产品+众筹”等电商发展模式。③多措并举扩大消费。引进新华联、王府井百货、台湾大润发等知名商贸流通企业入驻宁夏,万达广场、新百CCmall、大阅城等商业综合体先后建成投入运营,提升品质消费。持续开展消费促进月、银川欢乐购物季、吴忠美食节、宁夏名优产品全国行、冬夏蔬菜产销对接等大型促销活动,促进大众消费。实施“51015”商业生活服务圈示范工程,建成1个国家级、6个自治区级商业示范社区,25个自治区级特色商业街区;实施“菜篮子”便民惠民工程,建成54个标准化菜市场、234个“菜篮子”连锁超市、745个社区蔬菜直销店,1国家级公益性示范零售市场,扩大便利消费。创建绿色商场、绿色饭店,开展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促进绿色消费。④推动会展商务发展。引进优质品牌展会,先后联合中国国际商会、亚布力论坛组委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材料协会、中国企业报、中国毯业协会、北京万达财富信用评估有限公司等单位引进并共同举办了第十二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2017亚布力中国企业家夏季高峰会、第七届中国材料大会、中国(银川)智慧城市与智慧生活博览会、“一带一路”园区国际合作会议、中国 (宁夏)丝绸之路地毯国际博览会、中国(宁夏)“一带一路”信用论坛等知名品牌展会。打造自主会展品牌。举办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展、中美旅游高峰会议暨首届中国(宁夏)国际旅游博览会、中国水博会暨中阿国际节水展、2016中国(宁夏)葡萄酒产业博览会、国际茶产业博览会等,同时引进以中机国际集团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企业进驻宁夏,逐步形成引进优质会展品牌和培育自主会展品牌体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良好局面,不断提升宁夏会展活动的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促进全区会展产业链不断完善。
——积极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①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成效显著。依托阿联酋航空“银川—迪拜”国际航线,经迪拜周转中东、欧洲的国际航空物流稳步发展,规模逐步扩大。开行宁夏至中亚国际货运班列,成为国家发改委确定的43个国际班列之一。2017年宁夏国际旅客吞吐量是2012年的11倍,年均增长63%;航空货邮吞吐量是2012年的1.5倍,年均增长9%;国际货运班列从无到有,出口货值超过1亿美元,通道服务于开放型经济的作用逐步显现。②现代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国际快件分拨中心、银川国际公铁物流港、石嘴山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物流功能园区不断完善。引进中国物流集团、中铁物流等龙头物流企业在宁落地,圆通、顺丰在宁开行货运航班,润恒农产品物流园、新百现代物流、港通国际物流、国药控股医药物流、然尔特煤炭物流、茂鑫通冷链物流、四季青冷链仓储、顺丰包机、圆通包机、新华物流、北斗、非常货递等一批物流龙头企业迅速成长,物流企业专业化水平逐步提升。供港蔬菜冷链物流形成规模。自治区物流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物流信息系统在企业得到广泛应用。物流行业协会在参与制定行业发展政策、企业评估评级、人才培养、物流统计体系建立等方面作用突显。全区物流成本持续下降,201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比2012年下降6.1个百分点,有力地促进了实体经济降本增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