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
从坠入失足的深渊到被拯救,从众叛亲离到享受久违的家庭温暖,从自甘堕落到重拾自我——“戒毒人员”这个特殊的群体因为有了戒毒人民警察的存在而改变了人生轨迹。王珠峰,就是戒毒人民警察中的一员。
王珠峰,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三大队戒治副大队长。自2002年从警以来,她一直坚守在戒毒一线,扎根基层,拼搏进取。从2013年主抓大队戒治工作开始,她将满腔热血倾注在对戒毒人员的教育挽救上,多次被评为所内“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公务员”,被省厅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工作中,她业务理论扎实,善于总结实践经验,所撰写的论文“创新教育形式 活化强戒工作”在省司法厅“业务争先锋”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她带领大队民警攻坚克难,在班子成员团结协作下,其所在部门荣获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及全省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先进大队”等荣誉称号。
春风化雨 感化颗颗顽石
2017年的母亲节,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举办了“浓情五月天”文艺展演。戒毒人员的歌舞剧“以爱的名义”惊艳全场,戒毒人员以精湛的钢琴演奏和曼妙的舞姿博得了阵阵掌声。帷幕落下,戒毒人员赵某激动地抱住了王珠峰说:“王大队,谢谢你让我找回了自己!”在此之前的一年,赵某刚刚入所,31岁的她有着傲人的履历:钢琴十级、留学新加坡主修音乐、回国后成为了一名音乐教师、有个可爱的女儿……可这美好的一切都因沾染毒品毁掉了。刚入所的她自恃优越、狂妄自大,抵触心理极强,管教难以走进其内心。王珠峰多方面了解她的情况并经常找她谈话,发现赵某对于音乐仍然痴爱。于是王珠峰交待给赵某一项任务,让她创作一首队歌。几天后,歌曲被赵某弹唱出来,悠扬的旋律大大鼓舞了戒毒人员的信心,赵某由此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戒治舞台。在王珠峰的敦促和鼓励下,赵某一年内创作、改编歌曲十余首,参与舞台演出几十余场次,在音乐和创作中找回了生活的阳光。
同赵某一样的戒毒人员还有很多,在王珠峰及大队民警的赏识教育下,因叛逆阔别画板三年的刘某捡拾画笔,修复了与母亲破裂的亲情;未成年便深陷毒魔的宫某自创舞蹈,为父亲起舞;没有任何艺术功底的范某潜习手工,用一双巧手打造了自己的天地……在民警春风化雨的感召下,颗颗顽石大放异彩。“挽救迷失的心灵,让浪子迷途知返”是一名戒毒人民警察的初心。
知行结合 活用创新思维
2014年7月,场所转型后的第一批解戒人员董某再次因吸毒入所,王珠峰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如何有效降低复吸率,彻底转变戒毒人员思想,巩固教育矫治的成果成了她心里放不下的课题。在大队探索创新的科学戒治模式过程中,王珠峰发现,提高戒毒人员的自主意识是转变“要我戒毒”到“我要戒毒”观念的重要途径,“自主管理小队”的想法就此产生。在“自主管理小队”试行期间,戒毒人员责任感及集体荣誉感显著提升,由被动管理逐渐过渡到主动约束,戒治秩序井然。在发动自我管理的基础上,王珠峰鼓励戒毒人员自我发掘,并创办了由戒毒人员自编、自画、自创的手绘队刊《荷叶尖尖》,为戒毒人员提供了创作的平台。
2016年夏,大队收到一个包裹,里面装有一本《荷叶尖尖·所外特刊》,这是由十余名已解戒人员及其家属利用4个月时间创作、绘画的,整合装订后邮寄回所。刊内讲述了她们解戒后的生活,表达了对大队民警的感恩之情,所内戒毒人员皆受鼓舞。解戒人员王某离所一年后在寄给所内戒毒人员的信中写道:“戒毒所培养了我的一技之长,让我知道我还是一个有用的人……”
每每翻看这些信件时,王珠峰的心里总会有阵阵暖流涌动。“让戒毒人员有正确的思想,让解戒人员保持良好操守”是一名戒毒工作者的初心。
传承家风 彰显热血忠诚
身为“70后”的独生子女,面对日益苍老的父母,王珠峰肩上的担子与日俱增。2014年戒毒所完成转型,新址换建工作正在筹备,戒毒工作任务骤然加重。可这时她的父亲却住进医院需要做心脏支架手术,她不得不在工作之余常驻医院。母亲也因奔波劳碌病倒了。此时正逢所内收戒人员剧增,新收戒人员身体及思想情况复杂。稳定戒毒人员思想、维护场所安全稳定成为戒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一边是病榻上的父母亲,另一边是几十名戒毒人员;一边是对双亲尽孝的渴望,一边又是对工作的责任感……面对如此艰难的抉择,她仍然选择了驻守岗位,与大队民警一同圆满地完成了收戒任务,保证场所安全零事故。
王珠峰的父母退休前也是人民警察,女儿能够成为一名戒毒警察,他们无比骄傲。“尽职尽责,无愧于人民”,是优秀家风的传承,是人民卫士的初心,更是两代共产党人热血赤诚的写照!
岁月无迹,青春有痕。王珠峰是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众多奋战在戒毒一线民警的缩影,践行着“忠诚、尚法、求实、奉献”的女所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戒毒人民警察的精彩人生。
完
- END -
内容来源 | 北方法制报综合
作者 | 通讯员 李建声
内容审核 | 赵宏凯
新媒体编辑 | 小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