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外媒关注李克强记者会:尽管有困难,但中国有信心实现今年增长目标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

“尽管困难重重,但中国国务院总理有信心实现今年的增长目标。”

“在今年这样充满经济风险的年份,中国设定了经济高增长目标,并利用关键政策工具保证这一目标的完成。”

“中国几乎不会错失自己的增长目标。”

…………

对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11日记者会上就中国经济增长的发言,外媒给出了这些评价。中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5.5%左右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这不仅高于此前西方外界预期,而且“含金量”十足,一扫此前“中国制定30多年来最低增长目标”的舆论气氛。

除经济数据外,中方在俄乌冲突及中美关系上的表态,也成了外媒关注的焦点。备受关注的2022年全国两会3月11日正式落下帷幕。当天上午,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围绕国内外热点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3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中国几乎不会错失自己的增长目标”

今年两会上,中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5.5%左右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引发全球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当下美国经济前景并不乐观,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7.9%,再创40年以来新高。在11日的记者会上,首先提问的美联社(AP)记者便谈到了中国经济增速的问题。

李克强在回应时表示:

“回想2020年,我们在那么严峻的形势下,没有搞‘大水漫灌’超发货币,去年乃至到今年2月份,在世界许多国家通胀高居不下的情况下,我们的居民消费价格,也就是CPI涨幅不到1%,这不能不说和我们实施的合理宏观政策有关。”

李克强强调,看似速度放缓了,实际上分量更重,“实现5.5%左右的增长,这是在高水平上的稳,实质上就是进,是不容易的。”

而在外媒看来,这样的经济指标,确实分量不小。

“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但中国国务院总理仍有信心实现2022年的增长目标。”路透社以此为题发表报道称,尽管面临俄乌冲突等不利因素,但中国有信心实现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并承诺在今年出台更多的支持政策。

报道还提到,中国几乎不会让自己的经济增长目标落空,要实现今年的目标需要更多刺激措施,“稳定”则是中国在这一年的首要任务。

路透社:中国国务院总理有信心实现2022年增长目标

彭博社写道,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从疫情中迅速复苏,去年实现了8.1%的增长,虽然5.5%的增长目标是中国30多年来最低的,但还是高于外界普遍预期,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给出的4.8%的增长数字。

《外交学者》杂志在11日的文章中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虽然中方发布的经济增长指标低于去年的8.1%,但还是高出了经济学家的预期。文章写道,在今年这样充满经济风险的年份,中国设定了经济高增长目标,并利用关键政策工具保证完成这一目标的完成。文章特别提到,除了5.5%这样的数字,中方将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预期目标设定为3%,将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等指标同样值得关注。

具体而言,《外交学者》认为面对2021年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前高后低”的态势,以及大量小型企业倒闭的局势,中国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可谓是对症下药,突出支持“经济生计(bread and butter)”。主要任务包括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以及稳定就业,从而达到促进商业投资、提振市场消费的目的。

“如果执行得好的话,这些短期的解决措施,会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文章总结道。

同样从李克强的讲话中,美联社(AP)也提炼出了“促就业”等工作重点。

“我们现在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必须有1100万人以上,最好有1300万人以上。”美联社注意到,李克强在回应就业问题时这样回答。报道提到,“李克强总理承诺出台有利于就业的政策,包括对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减税降费规模达到2.5万亿元人民币。”

彭博社、日经新闻等媒体报道,中国呼吁俄乌双方开展停火谈判

外媒持续关注中方对俄乌冲突表态

在经济层面外,持续搅动世界局势的俄乌冲突,同样是外媒关注的话题。

在回答路透社记者提问时,李克强表示,

“当前的乌克兰局势确实令人担忧,应当尽最大努力支持俄乌双方克服困难进行谈判,谈出和平的结果,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我们都支持和鼓励。”

他强调,中方已经提出应对乌克兰局势特别是人道局势的倡议,并将继续向乌方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当天(11日)下午,中国援助乌克兰的人道主义物资已抵达罗马尼亚和乌克兰边境,正在通关。这批物资包括食品、生活必需品等,总价值约500万人民币。

新加坡《海峡时报》、德国《明镜周刊》等媒体也捕捉到了中方这一表态。

“中国国务院总理认为乌克兰局势严峻,并表示将为乌克兰实现和平发挥‘积极作用’。”《海峡时报》写道。《明镜周刊》同样提到,中方表示乌克兰局势“令人担忧”,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防止出现人道主义危机。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在报道中称,李克强在记者会上回答了两个有关俄乌冲突的问题,中国对乌克兰危机“深感”担忧。

CNBC:中国对乌克兰危机“深感担忧”

CNBC还注意到,针对美欧等国发动的针对俄罗斯的制裁,中方警告说“制裁将有损全球经济增长”。美联社也提到,李克强在讲话中强调了中方反对制裁的立场,“他还重申了中国的主张,即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主张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得到尊重’。”

相比于西方媒体,俄罗斯媒体也同样关注俄乌冲突的相关话题。比如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以“李克强谈乌克兰局势:制裁会对世界经济复苏造成冲击,对各方都不利”为题,报道了中方在记者会上阐述的立场。塔斯社(Tass)也在主副标题醒目处写道,“中国国务院总理继续支持俄乌谈判,并表示制裁可能会对全球经济复苏造成打击。”

俄罗斯塔斯社:中国国务院总理敦促继续支持俄乌谈判

“中国国务院总理说,中美打开了大门,不应再关上”

今年是中美两国建交50周年,但两国关系面临着诸多挑战,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经济体,中美关系的发展牵动媒体目光。李克强在回答彭博社记者的相关提问时说,

“50年前,中美两国打破坚冰,开启了关系正常化航程。半个世纪过去了,两国关系虽然时有磕磕碰碰,但一直是向前发展的……既然双方互相打开了大门,就不应再关上,更不能脱钩。”

“中国国务院总理说,希望中美两国能够妥善管控分歧。”路透社以此为题报道了此事,“中国国务院总理敦促中美两国加强合作,以应对全球挑战,同时妥善处理分歧。”

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报道称,“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中美既然互相打开了大门,就不应再关上,更不能脱钩。”该国《海峡时报》也注意到了中方的积极表态,报道写到“李克强告诉记者,虽然中美双方之间的分歧是‘不可避免的’,但合作应该成为‘主流’。”

德媒则在报道中将中方围绕中美关系的表态放在文章靠前的位置,并重点报道了记者提问和中方表述。这家媒体还注意到,“李克强针对中美关系的发言,也在新闻会后随即成为中国社交媒体微博的热搜话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