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马来西亚吃喝指南

多民族的和谐共存不仅让马来西亚的人文历史多姿多彩,也让当地的饮食文化异彩纷呈。

各个族裔都培育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味,在保留精髓的同时,又与其它的味道相互融合,最终成就了如今令人眼花缭乱的马来西亚美食。

by 东哥到处走

by 东哥到处走

by 东哥到处走

初来大马旅行,不如尝尝各个族群最具代表性的招牌菜肴。

by 曉

by 曉

by 曉

马来风味

与其它东南亚国家的菜肴些许类似,马来餐的口味也稍微偏重,除了以胡椒和咖喱调味之外,马来人因地制宜地大量使用椰浆、虾酱、鱼干等作为重要的调味料和辅料,这也正是马来风味的最大“卖点”;食材方面,鸡肉、牛肉和羊肉是马来人的主要肉食,有时也有鱼类出现,但不及前者广泛。

by 小圆

by 小圆

Tips:
绝大多数马来人都信仰伊斯兰教,因此请勿在马来餐厅中询问有关猪肉的餐食;

普通马来餐厅中的主食和主要菜品,一份均价约15-20令吉。

椰浆饭 | Nasi Lemak

用香蕉叶或油纸做托盘,上面分别盛放着加入椰浆蒸煮的米饭、炸到酥脆焦香的花生米和鱼干、甜辣口味的辣酱、几片生黄瓜和两扇切开的水煮蛋,再加上简单的配菜和五颜六色的摆盘,便成了堪称马来人“国民主食”的椰浆饭。

by 岚小新

by 东哥到处走

椰浆饭热食冷食均可,最初也曾被本地人当作随身携带的“便当”食用。

如今的椰浆饭并不严格讲究配菜的种类,有时也会搭配微辣的咖喱鸡肉、牛肉或鱼肉等一同端上桌。

舀一勺椰香浓郁的米饭,搭上热辣的配菜、点缀一只小鱼干送入嘴中,再来一口清爽的黄瓜解腻,感受甜、咸、香、辣的不同味觉在舌尖绽放,才是椰浆饭的灵魂所在。

by 东哥到处走

by 岚小新

沙爹 | Satay

马来人同样热爱撸串,但区别于中式烧烤“仅以少量简单调味料锁住肉食本味”的烹制手法,马来西亚的沙爹烤肉则更注重作为“辅料”的沙爹酱的口感。

by 钱小钱走走游游

by 钱小钱走走游游

by 钱小钱走走游游

“基本款”的沙爹酱由花生酱、椰浆和虾肉混合调配而成,但不少商贩都会在此基础上加入秘密的“独门配方”,让自家沙爹酱的口味从众多摊位中脱颖而出。

by 一忘无迹

by 岚小新

by 岚小新

将提前腌好的鸡肉、牛肉、羊肉用炭火烤熟,随后刷上“浓墨重彩”的沙爹酱,继续烤至彻底入味。

腌料激发出的肉香与沙爹酱浓厚的甜辣味道相互交织,只是闻一闻就能让人垂涎三尺,而通常与沙爹肉串组合出现的黄瓜片或小洋葱,也能让你在吃到腻的时候瞬间爽口。

by 岚小新

by 岚小新

仁当 | Rendang

严格说来,“仁当”最早起源于印度尼西亚,引入马来西亚后经过马来人的本地化改良,也最终成为了著名的“国菜”之一。

简而言之,将肉类放入椰奶中,加入诸多香料长时间炖煮,这就是“仁当”。

by 岚小新

尽管仁当略显“黑暗料理”的卖相常常让不知情的游客望而却步,但正宗的仁当却有着极其繁复的制作工艺:将鸡肉、牛肉或羊肉以椰浆、柠檬草、青柠叶等香料长时间烹煮,直到汤汁的味道完全被肉块吸收,随后再将其捞出翻炒才算结束。

by 岚小新

仁当的完整烹饪过程往往会持续3到7个小时,由此呈现出的混合多种香料味道的、软烂弹牙的肉食,也正是马来餐中毫无争议的“下饭神菜”。

Tips:
“仁当(Rendang)”的名字来源于印度尼西亚的米南加保族(Minangkabau),其语言中以“Rendang”来形容这种“小火慢炖”的烹饪方式,而非这道菜肴的名称。

by 岚小新

华人风味

相比于马来餐的浓烈,华人餐食的味道则更加温和内敛。

传统的华人风味在几个世纪前就已跟随下南洋的闽粤移民在此扎根,尽管有些菜肴终归离不开大火爆炒,但无论如何,你都能明显感受到华人与其他民族的饮食差异。

by 岚小新

by 岚小新

by 岚小新

而当你在品尝这些美味时,或许也可以联想到它们背后所承载的、百年前华人前辈飘洋过海来此打拼的历史记忆。

by 东哥到处走

by 东哥到处走

Tips:
普通华人餐厅中的主食和主要菜品,一份均价约20令吉。

肉骨茶 | Bak Kut Teh

相传早年间闽南人来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一带做劳力,因为身体消耗过大加之水土不服而变得体弱多病,于是人们以多种草药和香料熬成汤底,加入猪排骨、内脏等一同炖煮,在解决日常吃饭问题的同时,也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

by 岚小新

by 岚小新

而因为闽南人习惯将中药熬制的汤汁称为“茶”,“肉骨茶”的名字由此而来,“Bak Kut Teh”则是“肉骨茶”在闽南语中的发音。

by 岚小新

by 一忘无迹

时至今日,肉骨茶早已成为新马地区华人美食的标志,肥而不腻的猪肉吸收了草药的温润甘甜,令人口舌生香,而另外加入斩成小段的油条,也是颇为地道的吃法。

by 东哥到处走

by 东哥到处走

by 东哥到处走

位于吉隆坡以西46公里的巴生港(Port Klang)被认为是肉骨茶的发源地,这里有着数不清的肉骨茶餐厅,每家的用料和口味都各具特色,甚至吸引着不少居住在其它地区的食客定期专程前去解馋。

by 岚小新

by 岚小新

by 岚小新

海南鸡饭 | Hainanese Chicken Rice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海南人也加入了下南洋的大潮,而海南鸡饭无疑是他们为新马地区留下的“宝贵遗产”之一。

by 岚小新

by 岚小新

鸡油浸泡蒸熟后的醇香米饭,与口感清淡却又不乏浓郁肉香的白斩鸡形成了绝妙的搭档,再蘸上一点黑酱油和甜辣酱,作为刺激味蕾的点睛之笔。

by 东哥到处走

by 东哥到处走

by 东哥到处走

这样的味道传入马来西亚后被迅速普及推广,你几乎在这里的任何一家华人餐厅,都能看到海南鸡饭的身影。

by 岚小新

by Janmie敏敏

此外,原始的海南鸡饭在马来西亚同样经历了本地化的演变和改良,因此在制作过程和口味上,与海南本土的鸡饭多少会有区别。

by 东哥到处走

by 东哥到处走

如今不少售卖鸡饭的店家,也提供除了白斩鸡之外的烧鸡、烧肉、叉烧、卤味等多种选择,让食客有了更为多样的空间。

by 东哥到处走

by 东哥到处走

by 东哥到处走

炒粿条 | Char Kway Teow

“粿条”与河粉同为大米制成,却比后者更有弹性。炒粿条原本是广东潮汕一带的著名美食,跟随移民大潮进入马来西亚后,也成为了当地华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by 东哥到处走

by 东哥到处走

将粿条与豆芽、鸡蛋、韭菜、虾仁或牛肉等配菜一同翻炒即可装盘,其制作过程并不复杂,但吃起来却也痛快淋漓。

by 东哥到处走

by 岚小新

想要吃到美味的炒粿条,不妨去西马北部的槟城(Penang)看看——这座华人比马来人多的城市,向来被视为大马华人美食的“天花板”,本地厨师们精心调制的酱料,加之对火候的精确掌控,让每一份简单的炒粿条都带着热烈浓香的锅气。

by 东哥到处走

by 东哥到处走

鸡丝河粉 | Chicken Hor Fun

如果以肉骨茶代表巴生港,炒粿条代表槟城,河粉便是槟城与吉隆坡之间的小城怡保(Ipoh)的名片——传说早年间有位广东的移民来到怡保谋生,因想念家乡味道于是尝试制作河粉以解乡愁,想不到怡保纯净的水质让做出的河粉口感出众,深受本地华人的喜爱,“怡保河粉”的名气就此打响。

在怡保的饮食界,“鸡丝河粉”一定是当仁不让的金字招牌:用鸡骨、虾壳吊出汤底,再加入鸡丝、虾仁、韭菜、炸葱,河粉顺滑Q弹,汤汁也带有鸡肉与海鲜混合的鲜美,连香港著名美食家蔡澜也对此赞不绝口,并给予其“世界级平民美食”的赞誉。

by 岚小新

by 岚小新

生熟蛋&加央烤面包 | Half Boiled Egg & Kaya Butter

华人饮食的讲究并非只在正餐,“生熟蛋+烤面包”的黄金早餐组合同样会让你对本地人的精致生活印象深刻。

by 东哥到处走

by 东哥到处走

用开水将生鸡蛋烫至半熟捞出敲开,将糊状的蛋清和蛋黄倒入碟子里,撒一点白胡椒和酱油,搅拌均匀后端起碟子一饮而尽,满碟咸鲜丝滑的“一口闷”才是华人钟爱的地道吃法。

by 岚小新

by 岚小新

相比之下,常与生熟蛋同时出现的加央烤面包则显得“正常”了些:两层炭烤的吐司中,夹入由椰子、鸡蛋、焦糖和东南亚特产的斑兰叶制成的咖椰酱,十分香甜酥脆;当然若是尚未做好“喝鸡蛋”的心理准备,也不妨用加央烤面包蘸着生熟蛋食用,用最Local的方式开始新一天的旅行。

by 岚小新

by 岚小新

Tips:
虽然生熟蛋和加央烤面包常常搭配出现,但二者在大多数餐厅仍需要分开点单。

娘惹风味

华人定居马来西亚的漫长历史,也让当地的饮食文化衍生出了“娘惹风味”的独特分支。

“娘惹(Nyonya)”原本用于形容早期华人与马来人通婚生育的“马华混血(女性)”,顾名思义,“娘惹菜”也正是中华饮食与马来西亚本土菜肴融合而成。

by 东哥到处走

by 东哥到处走

在传统中餐的食材和烹制基础上,加入大量罗望子、小青柠、香茅草、虾酱等马来餐使用的香料,融合了酸甜、辛香多种风味,口味浓重馥郁,色泽明艳,都让娘惹菜系充满了别具一格的南洋风情。

by 一忘无迹

by 一忘无迹

不同于“正统华人餐饮”的“外来属性”,根植于马来西亚本土的娘惹菜,更像是当地马华通婚家庭的家常菜。

相比于其它风味料理各自拥有代表性的菜品,娘惹菜有名有姓的“招牌”并不多,但这样的烹饪方式却早已融入了每个娘惹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也更像是当地寻常百姓家中的温情滋味。

by 岚小新

Tips:
娘惹菜的口味并没有严格的统一标准,分布在马来西亚各地的华人根据其不同的饮食习惯,也使得娘惹菜产生了地域间的细微差异。

叻沙 | Laksa

与鸡丝河粉相似,叻沙同样以米粉作为主要食材,但汤底换成了更趋于马来和印度风味的咖喱、椰奶或鱼汤等。

by 岚小新

by 岚小新

叻沙是娘惹菜系中最著名的面食料理,你能同时品尝到华人河粉的口感与马来餐的浓香热烈,若是气温偏低的雨季前来,吃下一碗浑身舒爽,也是十分过瘾。

by 东哥到处走

by 东哥到处走

值得一提的是,叻沙在马来西亚异常流行,以至于全马各个地区都根据各自的饮食习惯,“进化”出了不同的叻沙制作流程、配料与风味。

例如槟城地区喜爱加入酸味、马六甲一带流行加入椰浆和辣椒,以及马来半岛与东马砂拉越地区所使用的叻沙汤底,都各不相同。

by 岚小新

by 张婉露不是张弯路

印度风味

印度餐似乎永远给人一种“咖喱炖一切”的印象,但当你真的走进马来西亚的印度餐厅,或许会发现这里的食物并不止于此。

by 唐人立

by 唐人立

同样居住在热带的印度泰米尔人,将种类繁多的咖喱和香料带给马来西亚,并在融合改良后形成了热辣中又带着些椰浆香甜的马来印度风味;而在主食上,除了普遍的米饭之外,印度人还常大量食用各类面饼,独特的烘烤与食用方式,都让印度餐成为令人欲罢不能的“碳水炸弹”。

by 深蓝带你去旅行

by 深蓝带你去旅行

Tips:
普通印度餐厅中的主食和主要菜品,一份均价约20令吉。

煎饼 | Roti Canai

马来西亚印度餐中的煎饼,普遍被认为由印度本土的印度饼(也就是常见的“印度飞饼”)演变而来,其做法简单,食用可口。

除了无馅料的原味之外(Roti Kosong),还有香蕉煎饼(Roti Pisang)、奶油砂糖煎饼(Roti Planta)、巧克力煎饼(Roti Coklat)等口味,从早到晚的任何时间,你都能在印度餐厅中看到它的身影,作正餐或仅仅买一份当作下午茶或餐后甜点,也完全没问题。

by zxtcl

by zxtcl

馕饼 | Naan

相比于轻薄的煎饼,馕饼的模样则明显“豪横”了许多,这种历史悠久且几乎风靡大半个亚洲大陆的食物,同样是马来印度人的重要主食之一。印度馕饼通过被称为“Tandoori”的大炉烤制,以牛奶或酸奶代替和面的水,赋予了馕饼浓郁的奶香味和富有弹性的口感。

by 小圆

by 小圆

印度馕饼通常与一同上桌的其它咖喱菜品共同食用,掰一块馕饼,蘸着浓稠的咖喱汤汁送入口中,既让面饼的层次感更加丰富,也不会浪费厨师们烹调咖喱的精湛手艺。一份馕饼、一份咖喱,一顿朴素却厚实的印度料理便足够你“横扫饥饿”大半天。

by 小圆

by 小圆

by 小圆

印度烤鸡 | Tandoori Chicken

上文提到的Tandorri大炉不仅做出了馕饼,也能烘出香气四溢的印度烤鸡。当烤好的鸡肉与香菜、薄荷、柠檬等食材制作的印度绿酱(Green Chutney)一同被端上餐桌,“大红大绿”的配色与扑鼻的肉香,都令人食指大动。

不少印度餐厅的Tandoori大炉都会将馕饼与串成一排的鸡翅共同烤制,因此“烤鸡+馕饼”的组合也非常值得体验——约上三五个同行旅伴一起前来,点一份充满碳水与热量的“Tandorri套餐”,你便能享受一次最简单的马来印度式街头聚会。

甜品小吃

一套完整的饮食文化里总是少不了小吃甜品的存在,马来西亚当然也不例外。

当地的诸多甜品中,有的常作为冰镇的解暑良品,也有的仅作为大鱼大肉过后的解腻小食。它们大多有着热带国家所喜爱的鲜艳配色,入口的味道也因加入了本地特有的配方而令人惊喜。

by 岚小新

by 东哥到处走

Tips:
普通餐厅中的甜品均价约10令吉。

煎蕊 | Cendol

翠绿色的煎蕊或许并不能在第一时间勾起外来游客的食欲,却几乎承包了所有马来西亚人的童年记忆。

by 东哥到处走

by 东哥到处走

煎蕊也称“珍多冰”,以碎刨冰为基底,上面覆盖着用斑兰叶染成绿色的凉粉,配以红豆、仙草等辅料,再淋上浓郁的椰奶或椰糖即可食用。

by 东哥到处走

恰到好处的甘甜加之冰爽的口感,在潮湿粘腻的热带午后吃上一碗,真是再幸福不过了。

by 岚小新

by 岚小新

摩摩喳喳 | Bubur Cha-cha

名字听上去可可爱爱的摩摩喳喳,与煎蕊一样作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一带的标志性甜品,其做法也非常简单:将西米露、芋头、番薯、斑兰叶一同放进椰浆中熬煮,出锅后即可趁热饮用,也能冰镇作为解暑甜品。

by 小圆

千层糕 | Kuih Lapis

千层糕是娘惹风味中最具代表性的糕点之一,其小巧精致且色彩丰富的外观令人赏心悦目,但制作工序却并不简单——将斑兰叶和椰奶等各自加工至糊状后,先将其中一种倒入模具,蒸熟后淋上另一种,继续蒸熟后重复之前的步骤若干次。如此循环往复,才能让千层糕最终呈现出层次分明、软糯香甜却又毫不黏牙的口感。

by 岚小新

by 岚小新

椰丝球 | Onde-onde

同为传统娘惹糕点的椰丝球,如今在马来西亚街头的夜市小摊上也都能见到。用斑兰叶染成绿色的糯米粉捏成球状,裹住夹入内部的椰糖,煮熟后再撒上细碎的椰丝,不仅吃起来香甜可口,其形似中国汤圆的形状,同样在传统娘惹文化中,蕴含着“团团圆圆”的美好寓意。

by 东哥到处走

街头汉堡 | Ramly Burger

尽管“汉堡”的形式源自西方,但马来西亚人却属实将它推向了新的高度。

你总能在深夜的路边,看见一座摆放着鸡蛋、面包、肉饼、圆白菜丝或洋葱以及丰富酱料的简陋小摊,而小贩们手法娴熟地控制着各种食材在滋滋冒油的烤盘中上下翻飞,一只手掌大的汉堡很快便被包在油纸里递到你的面前。

这种汉堡几乎毫无卖相,却因其口感出奇制胜,刷满烧烤酱的鸡蛋饼包裹肉饼所叠加的油汤汁水在你口中喷薄而出,吸饱黄油的面包变得格外绵软,甜辣的味道吃起来也令人满足——这才是马来西亚最接地气的“午夜味道”,每当人们饥肠辘辘又不知道该吃点什么,附近的汉堡摊永远是他们的终极归宿。

by 普洱王在此

Tips:
“基础版”的汉堡仅有肉饼和蔬菜,向摊主注明“Special”才会另加鸡蛋。

街头特饮

在马来西亚感到口渴,就忘掉席卷全球的可乐和雪碧吧,因为你的注意力一定会被这里的“街头特调”所吸引。

它们常常被装在扎紧口并插着吸管的小塑料袋里供人边走边喝,或者出现在街边的档口,与其它热气腾腾的食物一起出现。

by 岚小新

by 岚小新

马来西亚的街头饮料大多仅以茶水、炼乳、巧克力、咖啡、柠檬等常见的原材料进行各式组合搭配,做法简单,价格低廉,味道也是清凉爽口,更是所有马来西亚人的祖传“快乐水”。

by 东哥到处走

by 东哥到处走

Tips:
普通餐厅和街边摊贩的饮料,均价5-10令吉。

拉茶 | Teh Tarik

拉茶由移民至马来西亚的印度人首创,传统的拉茶会选用产自本土的红茶,加入荷兰进口的“黑白”牌淡炼乳调配而成,味道甜而不腻,与旧时英式的奶茶颇为相似。

制作拉茶的摊主们通常会将混合后的奶茶不断在两个杯子之间倒来倒去,两只杯子离得越远,泛起的泡沫越细腻,最终的口感也更加绵密,而这种通过控制两只杯子的间距、将凌空飞起的茶水越拉越远的动作,也让华人给这种饮料起了“拉茶”的名字。

2021年,一位印度裔马来西亚船员拎着一袋饮料,用粤语说着“三点几啦,饮茶先啦”的视频火遍社交网络,他手中的饮料就是拉茶。

by 蘑菇爱旅行

by Yolanda fei

美禄 | Milo

外国冲剂饮品在自己的国家火成“头牌”,这听上去或许有些奇怪,却也真实地在马来西亚上演——由澳大利亚人在20世纪30年代研发的美禄,原本是一款含有巧克力和麦芽成分的乳类饮料,被雀巢公司收编并于50年代进入大马之后,凭借其独特的味道与十足的营销手段,成功占领了彼时物质生活尚不丰裕的马来西亚人的日常。

直至大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作为舶来品的美禄甚至已成为大马政府官方盖戳认证的“国民饮料”,你也完全可以在这个国家的任何一家餐厅、一处饮料摊,喝到这款些许类似中国“高乐高”的神奇饮品。

by 水杉

咖啡 | Kopi

“Kopi”在马来语中即是咖啡的意思,不少本地人也习惯于用一杯咖啡开启新的一天。

区别于其它地区精致咖啡馆的小资情调,马来西亚的咖啡也时常出现在街头的饮料摊上,常以黑咖啡为底,摊主会根据顾客的需求加入各式配料,做法“简单粗暴”,但价格也非常亲民,常见的咖啡种类有Kopi(咖啡加炼奶)、Kopi-O(不加奶、只加少量糖的黑咖啡)、Kopi C(咖啡加淡奶)等。

by 岚小新

by 一忘无迹

冰柠檬汁 | Limau Ice

如果天气实在热到让你受不了奶茶和巧克力的甜腻,那么至少还有冰柠檬汁作为你的解暑“后盾”。

作为马来西亚街头最常见的饮料之一,冰柠檬汁仅仅用两颗切开的小柠檬、一点糖浆和冰水勾兑就能完成,酸甜冰爽的味道极具马来式的小清新感。

by 岚小新

by 一忘无迹

此外,冰柠檬汁也是其它“柠檬系”饮品的基底——将水换成红茶或绿茶,就能得到一份冰柠檬茶(Limau Ice Teh),而部分摊点还会根据顾客需求加一粒话梅,冰柠檬话梅汁(Limau Asam)的味道更令你口舌生津。

冰柠檬汁、冰柠檬茶、冰柠檬话梅汁的价格各有不同,点单时也需要提前说清。

热带水果

想要让自己的味蕾更加亲近自然,别忘了这个热带国家还有五花八门的水果等你品尝——马来西亚的榴莲早已名满世界,椰子和波罗蜜也常常在街边拥有单独售卖的摊点。

by 一忘无迹

而走进任意一家水果店,除了“基本款”的西瓜、柑橘,常见的芒果、菠萝、木瓜之外,更有诸多你甚至可能叫不上名字的热带水果,让店里的空气充满着浓郁的果香。

by 东哥到处走

by 东哥到处走

另外,马来西亚的不少超市里也提供切好块的西瓜、芒果、番石榴等水果,它们往往与一小包酸梅粉一同售卖。酸梅粉的酸甜会将水果的原本味道和口感提升到全新的层次,这也是东南亚地区最简单的DIY水果料理。

by 东哥到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