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168条!黄埔开启4.0版营商环境改革,又推出这些首创性举措

3月24日上午,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举行“营商环境改革4.0”发布会,正式推出《深化改革创新 全面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以系统全面、特色鲜明、管用实用的168条改革举措,全方位打造“黄埔Smile”营商品牌。

“黄埔Smile”营商品牌,包括五个方面,即Systematization系统化,Marketization市场化,Internationalization 国际化,Legalization法治化, Efficient-facilitation 高效便利化。

据了解,《行动方案》推出众多首创性引领性改革举措,例如探索商标证券化产品、构建黄埔人才发展指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等。

又如提出创建国家节约集约用地(城市更新)示范区以及建设省信用建设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三旧”改造等改革创新试点工程,为全国、全省相关领域改革探路。

在对接港澳方面,该区加强与港澳和新加坡在工程建设、信用建设、知识产权、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还根据现实情况,提出畅通外资企业意见反馈渠道、争取试点对特定人群提供便利的国际互联网访问条件等改革措施。

推出众多首创性引领性改革举措

好的营商环境犹如清泉活水,为市场主体提供了适宜生存、竞争和壮大的优良生态。“黄埔,离成功最近的地方”,黄埔正向五湖四海的优质企业和人才发出呼唤。

凤非梧桐不栖。该区营商环境改革4.0,在前3次营商环境升级的基础上,结合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蓬勃发展的时代环境,进一步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动态调整,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不断强化创新引领作用。

据了解,《行动方案》推出众多首创性引领性改革举措,例如探索商标证券化产品、构建黄埔人才发展指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等。同时,又注重以信息技术驱动改革创新,例如全面推行“智能秒批(核)”、探索推出“企业链码”、建设企业电子档案“容e查”、“智能填表+AI审批”智能办税体系、运用大数据开展“智慧监管”等改革措施。

在产业环境方面,《行动方案》着力构建宽松的发展环境,提出着力服务互联网医疗、自动驾驶、电竞赛事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对新产业新业态探索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沙盒”监管、触发式监管,促进新兴产业加速壮大。

在执法监管方面,《行动方案》着力完善监管体制机制,提升监管精准度。例如提出加强行业监管,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和薄弱环节制定重点监管事项清单;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实施差异化分类监管措施;建立市场主体风险触发机制,对企业经营活动和市场行为进行风险预警及研判。

在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行动方案》坚持衔接国际规则与优化涉外服务并重,着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地。例如提出加强与港澳和新加坡在工程建设、信用建设、知识产权、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还根据现实情况,提出畅通外资企业意见反馈渠道、争取试点对特定人群提供便利的国际互联网访问条件等改革措施。

在先行先试上,《行动方案》坚持因地制宜,改革展现黄埔特色、“黄埔力量”。例如提出创建国家节约集约用地(城市更新)示范区以及建设省信用建设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三旧”改造等改革创新试点工程,为全国、全省相关领域改革探路,充分彰显该区的“改革担当”。

黄埔Smile 迎八方来客

今年,恰逢“十四五”开局之年和建党100周年交汇,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以营商环境改革4.0为号角,吹响了决胜开局年、奋进新征程的冲锋号。

未来符号化的“黄埔Smile”营商品牌将成为黄埔闪亮的新名片,以靠“埔”营商吸引五湖四海的优质企业和人才。

据介绍,《行动方案》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直面堵点难点问题,围绕改革重点领域持续攻坚,着力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行动方案》从指标提升、市场环境、国际环境、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实施保障6个方面,通过系统化、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高效便利化的各项改革举措,全面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系统化,即全面系统提升相关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推动营商环境各方面质量全面提升;

市场化,即聚焦知识产权、人才发展和土地供给等领域,加快构建要素高效配置的市场环境;

国际化,即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知识城总规获国务院批复契机,强化国际营商规则衔接、优化涉外营商服务,建设包容合作共赢的国际化营商环境;

法治化,即在市场监管、产权保护、信用建设等方面全面发力,建设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高效便利化,即在政务服务、数字政府、惠企政策和新产业新业态服务等方面全面升级,建设规范优质高效的便利化营商环境。

此外,《行动方案》还从创新试点协同发展、加强政企沟通和健全工作机制等方面保障4.0改革各项措施落地落细、做实做好。

【南方+记者】吴雨伦

【摄影】梁文祥

【作者】 吴雨伦;梁文祥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