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有个论题"哪些东西承载着你的童年回忆"
下面的答案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的人说是金庸的武侠小说,类如古天乐版的《神雕侠侣》、83年版的《射雕英雄传》;有的说是上海美影厂制作的动画片,类如《黑猫警长》、《葫芦娃》;还有的说是各色的情景剧,类如《家有儿女》、《武林外传》...
知友们的答案,可谓是五花八门。
这些答案,小清都很赞同,但如果让小清来回答这个问题,小清会答86版《西游记》。
因为这一版《西游记》承载着我的童年回忆,它拍出了我心中真正的西游。但在那之后,在那么多的西游改编剧里,我再也没有看到一部真正的《西游记》。
86版《西游记》有灵魂,之后的《西游记》只有皮囊。
86版《西游记》有灵魂人物——杨洁,之后的西游记只有流量人物——小鲜肉
在大家的记忆中,86版《西游记》是史上第一部被搬上荧幕的《西游记》。但实际上不是的,第一部《西游记》是日本人拍的。
1978年,日本人首次将《西游记》影视化,在这一版中唐僧竟由女人扮演,四个徒弟的扮演者也是流里流气。说它是《西游记》,不如是《恶搞西游记》。
正因如此,这版《西游记》只在中国播了三集,就被停播,因为它与我们记忆中的《西游记》完全没有联系,甚至在大部分人看来,这是侮辱了我们的名著。
但是就是这样一部《西游记》,竟然火到了国际上。
真是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
以至于在看完日版《西游记》后,不少人都认为应该拍一部属于中国人真正的《西游记》,在这其中就有杨洁导演。
杨洁和《西游记》的不解之缘也正是从这里开始。
但直到四年后,杨洁才等来了这个机会。
1982年,中央电视台决定拍摄一部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西游记》,但是说说容易,做做难。谁来拍?谁来组织呢?经费谁来出呢?这都是难题。
最终杨洁接下了这个难题,而这个时候的她已经53岁高龄了。
53岁的她,高龄却绝不低能。
但接下《西游记》的拍摄对杨洁来说,只是一个开始,更大的挑战在后面等着她。
"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杨洁导演本人并非影视导演专业出生,她的本行是戏曲导演。但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的那样,杨洁导演虽然没有拍摄相关影片的经验,但是她有坚强的意志力。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方能取到真经。
《西游记》外剧组全员要经历三大难,方能拍成西游。
第一难:演员
《西游记》是改编自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同名小说,小说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
故事中的每个人物都饱满鲜活、性格迥异,深受读者喜爱。对于读者来说,在书中看到不同的人物,是开心的,有趣的。但是对于拍摄者来说则是痛苦的——这些演员要去哪里找?
孙悟空:虽然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老是用孙大圣的名头,到处刷脸,甚至在吴承恩的故居里都贴满了自己的照片。但其实刚开始孙悟空这个角色,找的不是他,而是其他人。
但当时他爹举贤不避亲,向杨洁导演推荐了六小龄童。虽然杨洁导演一开始并不同意这个提议,但是后来经过经过多方面考虑杨洁导演最终还是选用了六小龄童,这或许也是若干年后,杨洁导演回想起往事,认为做的最后悔的事之一吧!
唐僧:相信很多人都和小清一样,都是长大后在网上冲浪,看到有人说唐僧换了三个人,才意识到《西游记》里的唐僧竟然是由三个不同的人扮演的。
第一任唐僧是汪粤,但是他只演了三集,就离开了剧组。因为他觉得这部戏没有前途,而且当时正巧有电影请他去当男主。
第二任是徐少华,可惜他也没演多久就走了,因为他要回学校念书。
第三任是迟重瑞,这次唐僧没走,与徒弟们一起扛过了剩下的难。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唐僧三位扮演者对唐僧这一角色的态度,照应了他们后来的结局。
汪粤在后来,拍了很多影视剧,可终究还是不温不火,大家也只有在提起唐僧的时候才想起他。
徐少华在《西游记》火了之后,为了生计只能一直靠着唐僧的身份在小县城里走穴赚钱。
迟重瑞和富婆张丽华结婚,婚姻幸福,生活美满。
人生总是公平的,你付出了多少,就会得到多少。
白骨精:当初在挑选演员的时候,除了师徒四人外,白骨精也是让杨洁导演头疼的角色。白骨精是反派,去演反派这对大多数女演员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白骨精扮演者杨春霞亦然。后来是在杨洁导演好说歹说下,杨春霞才勉强答应的,但同时她有个条件,她要演女儿国国王。开拍在即,杨洁导演答应了杨春霞这一要求。但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杨洁导演食言了。
一辈子坦坦荡荡的杨洁导演,却为了戏做出了这种轻诺寡言的事。
这或许也是杨洁导演能拍出真正的《西游记》,而后人不能拍出的原因吧!
第二难:拍摄
大家都知道在《西游记》原著中,唐僧师徒要历经艰险,从东土大唐去往西天取经。那大家知道从大唐到西天有多远吗?
现代研究表明:唐僧从唐朝古都长安即今日西安出发,穿越河西走廊,过星星峡、流沙河,进入新疆哈密,再穿越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登上帕米尔高原进入中亚,翻越兴都库什山达坂,抵达印度佛教圣地那烂陀——也就是《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西天大雷音寺。
活动全程一万多公里,途经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国家。
这一万多公里的取经之路,不仅让师徒四人受尽苦头,也让全剧组吃尽了苦头。
为了向观众展现最真实的取经路,杨洁导演带着团队跋山涉水四处找取景地,而唯一的交通公工具就是一辆小破面包车,整个摄制组也只有一台摄像机,一台录像机,几把梯子,一捆绳子。
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杨洁导演带领着剧组全部人员拍出了如此经典的《西游记》。
再看看现在动不动几十亿的大制作,拍出来的影片。
我们真是越拍越退步啊!
第三难:资金
86版《西游记》险些因为资金不足被腰斩,为了让拍摄继续,杨洁导演和剧组人员到处拉投资,从铁道部示意工程局拉来了300万,才让拍摄得以继续。但是因为投资的钱太少了,原本定的30集也只能缩水为25集。
小时候,我们看《西游记》总觉得它很长,怎么看也看不完,长大后才发现它才25集。许多人说《西游记》承载着他们的童年,或许也是因为《西游记》和童年一样。
明明很短,但它却能给我们带来数之不尽的欢声笑语;明明很短,却能让我们回味其中;明明很短,却让人感觉很长。
1986年春节,杨洁执导的《西游记》在央视首播,收视率达到了89.4%,成了当年的收视神话,且在之后的重播次数超过了3000次,而每一次的收视率都不差。这背后当然离不开剧组全部人员的努力。
但是在大家接受鲜花和掌声的时候,有一个人却被挤到角落,独自黯然神伤。
她就是杨洁。
杨洁导演在后来接受采访时曾说过:"节目在外面热播,演员在外面鲜花掌声,我一个人孤独的。"
原来杨洁导演在拍摄时得罪的人太多了,拍完《西游记》之后就被大家孤立了,最著名的就是新加坡商演事件了。
拍戏时,大家是一家人,共克困难、齐心协力拍好西游。
拍好后,谁也不认识谁,谁挡我赚钱我弄谁。
世态炎凉,大抵如此。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杨洁导演不再看《西游记》,和老伴住在几十平的小屋里,买买菜、聊聊天,过着神仙眷侣的日子。
到了晚年,杨洁导演身体状况越来越严重,事事都要依靠老伴王崇秋,而老伴王崇秋却从未抱怨过一句,依旧日复一日的悉心照料杨洁导演。
可是最后杨洁导演,还是先他而去。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有多少对的情侣在一起的时候,是用这句诗互表真心的呢?又有多少人能真的像诗中写的那样白头不相离呢?
就连写这首诗的卓文君都做不到,但杨洁和王崇秋他们却做到了。
很多人都对六小龄童伤害过杨洁导演的事情耿耿于怀,在网上骂六小龄童,要求他向杨洁导演道歉。
但这很重要吗?或许杨洁导演本人也早已不在意了。
六小龄童对杨洁导演来说不过是生命中一个微不足道的过客,多他少他,对于杨洁导演都没差。
慢慢人生路,你总会遇到一些让你愤怒至极的人,不要生气,不要难过。他终究会是你人生当中的过客,不会在你的生命中留下一点痕迹,不用去理他,他自然会在你的面前销声匿迹。
你需要的只是在乎那些在乎你的人就好了。
在杨洁导演去世一年后,王崇秋给杨洁导演写了一封信,信的结尾只有一句话:"下辈子,我还给你当摄像。"
爱一个人,本就无需多言。
2015年,一部叫《大国工匠》的特别节目在央视播出。片中主要讲述的是8位不同岗位的劳动者让人敬佩的工匠精神,节目中提及的"工匠精神"一词一度成为了当年的热词。
但其实,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一个人具有工匠精神,并凭借这一精神创造了经典作品。
她就是杨洁。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
而在拍摄《西游记》时,杨洁导演拒绝在孙悟空的化妆中使用戏曲勾脸;顶住上级压力坚持使用许镜清老先生创作的音乐;耗费巨资购置特技机;学习港台和国外先进的电视剧制作经验...
这就是杨洁导演的工匠精神,也正是因为她用工匠一般的精神,精心打磨着这部戏,才拍出了无数人心中真正的《西游记》。
曾经在接受采访时杨洁导演说过:"因为我们是在搞艺术,我们没有为钱,没有为名,没有为利,没有为奖状,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奖状。我们六年拍了25集……是用性命在拼搏,用心血在创造。"
现在又有多少导演演员有骨气能说出这句话呢?因为他们是在搞钱,他们没有为艺术。
2000年车迟国王后赵丽蓉走了,2009年沙僧闫怀人走了,2017年杨洁导演也走了。
老一辈的艺术家,都逐渐离世,而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工匠精神又会有谁来传承呢?
真心希望现在的艺术工作者们能学习老一辈艺术家身上的工匠精神,为我们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
老将虽死,薪火尤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