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医护抗疫第一线:我们“病”了

4月21日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通过电视直播宣布: 新加坡“封城”将延长至6月1日

新加坡疫情形势严峻 单日新增从两位数,到三位数 再到四位数 万众期盼的拐点迟迟没有来到 就在民众们为了一杯奶茶 而彻夜大排长队的时候 有一群人 他们奔波在抗疫的第一线 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检测区,图片来源:CNA 他们“病”了 你看到了吗?

01

这“病”的起因来自新加坡近日陡然上升的确诊数量和日趋紧张的医疗资源。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庄嘉颖早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我们在医疗资源方面是算比较少的。医疗体制长期以降低成本为出发点,希望减低它认为多余的部分,对于床位,对于医生,对于护士。在疫情增长底下,新加坡的医疗体系能否应付突然增加的负担,我是比较担心,病床可以增加,医生跟护士还是需要一定的训练。”

他的担心不无道理。

事实上,这正是这次疫情之下全球都在面临的一个困境。世界卫生组织(WHO)于4月7日发声:全球抗疫中尚且存在600万护士缺口。

长久以来的以降低成本为出发点的医疗体系使得新加坡也面对着同样的情况:医护人员人手不足。

新加坡卫生部MOH甚至直接在官网发布报名表格,号召那些有护士职业资格,暂时没有相关任职的人踊跃加入到一线抗疫队伍中去,并承诺保护他们的安全和健康。

图片来源:MOH官网

据《海峡时报》报道,30名新加坡航空(SIA)的乘务员也于4月13日开始在Khoo Teck Puat医院(KTPH)照顾患者,成为“护理大使”,在接受培训后上岗,承担起一部分护士与护工的职责,分担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压力。

图片来源:海峡时报

他们的值班情况是:每周5天,每班9个小时,日夜换班。 随着确诊病患数的与日俱增,真正的医生与护士面临着更严峻的生理考验。

自1月23日新加坡出现首次确诊病例以来,陈笃生医院的400多名医生已被安排到马路对面的国家传染病中心工作。这些医生被分为小组,每组大概20人,实行轮班制,每次轮班的规定时间是10小时,然而由于病患的激增,连续高强度工作10-12小时对他们而言早已成为家常便饭。

4月17日陈笃生医院急诊室一角,图片来源:海峡时报

在长达十几小时的工作时间里,这些医生与护士需要身着防护服,防护帽,防护手套,护目镜和N95口罩,进行全副武装,且要不停地与病患或疑似病患接触,汗水是他们最亲密的伙伴。

图片来源:CNA

陈笃生医院急诊科传染病的首席顾问玛琳在接受采访时笑称:“冰淇淋才是我们的快乐源泉”。这话听来可笑,然而却是他们身着厚重防护服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之后的心声。

最近,由于加强了对外籍劳工群体的病毒检测和医疗帮助,医护人员面临的挑战更为巨大,外籍劳工感染者数量激增,筛查中心外的帐篷时常爆满,工作时间和强度都有所增加。

病毒筛查账篷外的医护人员,图片来源:CNA 他们快要累倒了。他们就要累“病”了。

想想昨晚大排长龙的奶茶店,再想想这些奔跑在一线的抗疫战士。他们拼尽全力抗疫,不舍昼夜。而人们为了那所谓六周喝不到的奶茶,彻夜排队。

羞愧。

02

最不该病倒的就是这一群扛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 回顾3月16日以来,新加坡的医护人员感染情况,共计20名医护人员被曝感染疫情。要知道,到2020年2月下旬,中国已有3000多名医务人员被感染。在西班牙,已有5400多名卫生保健工作者被感染,约占该国患者的14%。

全球范围内来看,新加坡呈现了一个相当低的医护人员感染率。

其原因在于新加坡从2003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中汲取了重要的教训。当年,新加坡238例SARS病例中,41%发生在医护人员中间。

而如今,新加坡政府首先将医疗资源集中调拨给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使用,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同时对所有医护人员进行两次每日温度监测,保证他们的健康状态。

政府对医护人员健康的重视是另一方面。哈里马·雅各布总统早在3月13日就表态称,新加坡人一定不能低估在冠状病毒爆发期间保持国家医护人员安全的重要性。

疫情和劳累或许都没能让医护人员病倒,但是来自人们的歧视和指责却让他们的心也“病”了。

来自陈笃生医院的Benzeemin2月时因为在回家的MRT上身穿医院的制服,得到了同车厢的人们的指责: “他身上肯定有细菌和病毒!” “真是影响大家!” “不考虑一下就坐公共运输!” 他当下选择了沉默,默默下了车。回家后,他在instagram上写道:“请告诉我,我们这些医疗人员应该怎么做?难道我们和其他人不一样吗?”

Benzeemin ins原文

而事实上,他每次到医院工作都仿佛投入战场,要穿上一层又一层的防护。每回下班后都是满身大汗、精疲力尽,还要承受厚重装备留下的“后遗症”和各种疼痛。

甚至,他为了全力抗击疫情,还取消了自己的婚礼。

Benzeemin脸上是长时间佩戴防护用具留下的痕迹 这样光荣的印记却成了人们指责他的理由。

无独有偶,在医院高级儿科急诊部任职的Jade Kua也曾遭遇过这种情况。

“医护人员被告知要下车,我想我们大多数人听到的时候都感到非常难过,因为感觉就像我们被孤立了。”

悲哀。

03

与此同时,更容易被忽视的一种“病”也在这些医护人员身上悄无声息地蔓延。

3月,《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成果表明:抗疫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更容易受到精神创伤,出现心理问题。

这项研究调查了中国34家医院的1,257名医护人员在抗疫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令人痛心: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都表现出抑郁(50%),焦虑(45%),失眠(34%)和心理困扰(71.5%)的症状。其中,女性的症状尤其严重。

有的医护人员承受不住,已经选择了自杀。意大利,一名49岁的女护士,因压力过大,选择投河自尽。

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长期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压力与精神压力,他们放弃了很多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到抗疫中去。每天都是高负荷的工作;每天都目睹著疫情面前人类的脆弱。更有甚者,还要承受来自别人的冷嘲热讽与种种歧视。

并不是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换做任何人,如果面对一样的情境,都会有这种反应。别忘了,脱下白大褂,他们也只是普通人,也有喜怒哀乐。 但他们无人可诉,只能自己消化。这种心理压力,我们普通人是无法感同身受的。而他们不管多难过,多崩溃,也要继续投入工作。

心痛。

04

医护人员难道不值得更好的对待?

谭华烈(Wally Tham)是Facebook社群@StandUpForSG的创始人之一。他们提出了送感谢信给医疗人员的想法。

该标签如今已被使用了万次以上,甚至被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他的Faceook页面上提及。李显龙说:

“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相互帮助和鼓励。我们将共同克服这一艰难时期,变得更加强大。”

新加坡伊斯兰宗教理事会(MUIS)也在4月18日宣布,医护人员及其家人将获得免费餐点,以斋戒斋月。

图片来源:AFP / Roslan Rahman

4月1日,新加坡Tanjong Pagar,一名戴着口罩的妇女走过横幅,感谢医疗保健工作者,被摄影师记录下来。

还有很多很多人记得这些医护人员的辛劳。

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是真正的英雄。不管多久以后,他们都不该被遗忘。

劳累、歧视、心理健康,这些萦绕在他们身边的“病”,如果你看得到,如果你做得到,请帮助他们驱逐。

他们是我们的英雄,在抗疫前线保护我们的安全;

我们也要保护我们的英雄,永远心存感激。

文章的最后,想引用这些医护人员抽时间录制的一个视频作为收尾。

请尽全力待在家里,请尽全力防止疫情的传播,请尽全力保护为我们拚命的医护人员。

等到生活恢复一派安宁繁荣之时,也请大家都要记得,岁月静好,是因为曾有这些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拚命战斗。

感谢。

备注:以上是根据现已披露的部分数据不完全统计,资料来源:新加坡卫生部官网 新加坡人力部官网 联合早报 海峡时报,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4月22日12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