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一代武侠小说泰斗查良镛(笔名金庸)与世长辞,享年94岁。
英国女作家J-K-罗琳凭借《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缔造了当代出版界的销售神话,同时也使她自己成为了财富超越英国女王的超级富婆。《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目前已经在全球售出了至少4亿册,并引带出了一个总值70亿英镑的附带工业。罗琳靠写作让自己成为了亿万富翁,私人财富高达5.45亿英镑。
有人说J·K·罗琳是第一位靠写作写出来的亿万富豪,其实错了,写字写出来的亿万富豪第一个不是J·K·罗琳,而是金庸。
文武双全的人少,会写作又会赚钱的人更少,而金庸就是这样一位既会写又会赚钱的人。金庸小说发行1亿册,仅次于毛选,1992年,香港百富榜金庸以12亿港币的资产,名列百富榜第64位。可见金庸不光写作厉害,财商更是了得。金庸当初创办的《明报》轰动一时,但后来几经易手后由盛转衰,虽然有两儿两女,但没有一个人愿意接他的班。现在九十多岁的金庸,名声和争议并存,回顾一下金庸的财商和情商,对我们不无启迪意义。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当时查氏家族是袁花镇大族,也是一个名门望族。据统计,查氏家族金榜题名中进士者有20人,获得入仕资格的举人有76个,查氏家族最鼎盛的时期是清康熙年间,有“一门七进士叔侄两翰林”之说。
金庸出生的时候,家境相当富裕,祖上留下良田3600亩,身边一大群仆人伺候着。金庸家里藏书十分丰富,“查氏藏书”在浙江一带很是有名。那个时候的金庸,每天以读书为乐。家中藏书丰富,再加上大量阅读,这为金庸日后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刚毕业的时候,抗日战争爆发,上海失守,金庸不得不跟着家人背井离乡。这个时候的金庸,由于家庭变故的原因,只能靠“战区学生救济金”维持日常的生活和学业。
金庸的第一个命运转折点是大学毕业后进入《大公报》当电讯翻译。1947年6月,上海《大公报》刊登广告,面向全国招聘3名电讯翻译,金庸凭借扎实的中英文基础和在杭州《东南日报》的工作经历从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一个被《大公报》录用的应聘者。
后来随着内战爆发,《大公报》为谋求异地发展,将金庸派往香港工作。1952年,《大公报》筹办《新晚报》,创刊后,罗孚任《新晚报》总编辑,金庸任《新晚报》副刊编辑,这个时候金庸又迎来了他命运的第二个转折点:写武侠小说。
半路出家成就武侠大家
1954年,香港武术界两大门派太极派和白鹤派发生争执,在报纸上各种互撕,这让罗孚看到了商机:何不在报纸上刊登武侠小说,一定很受欢迎。想到这里,罗孚找到了梁羽生,新武侠小说的开山之作《龙虎斗京华》就诞生了。后来由于梁羽生时间精力问题,小说写作遇到问题,罗孚想到了金庸,金庸文笔很好,而且也很迷武侠小说,让金庸写准没错。
金庸年轻的时候
于是,做新闻的金庸便半路出家写起了武侠小说,他把自己名字中的镛拆开作为自己武侠小说的笔名,没多久《书剑恩仇录》诞生了,这是金庸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以小说连载的方式刊登在《新晚报》,吸引了大批读者的同时,《新晚报》的销量猛增。
1955年到1972年间,金庸先后写了《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雪山飞狐》、《飞狐外传》、《倚天屠龙记》、《鸳鸯刀》、《白马啸西风》、《连城诀》、《天龙八部》、《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记》总共十五部长篇武侠小说,形成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对联。
1972年,金庸在完成《鹿鼎记》后封笔,不再写小说。他将近20年写的武侠小说进行一番整理修改后一一出版,不仅畅销大陆,而且还风靡整个东南亚,收获粉丝无数。
不一般的粉丝
金庸的粉丝一个比一个逼格高。
邓小平是金庸的粉丝,金庸的小说在大陆得到解禁就得益于邓小平。金庸是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单独会见的第一位香港同胞。1981年,北京邀请金庸到内地访问,金庸提出想见见邓小平,邓小平正好对金庸也早有耳闻,于是两个人很快就见面了。回到香港后,金庸立即给邓小平寄了一套《金庸小说全集》,此后,金庸小说不仅可以在内地销售,而且很快畅销了起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金庸是港人中受到内地领导人接见最多的人,他曾受到邓小平四次集体接见。鉴于金庸跟内地领导人的来往,1982年,撒切尔夫人首次访华前,曾专程赴港约见金庸。
英国当时正在头疼香港归还的事情,撒切尔夫人一来想从金庸这里了解一下内地情况,二来希望金庸能给英国支持,不归还香港。金庸跟撒切尔夫人介绍了一下内地情况,但就支持英国不归还香港的事情,金庸表示了拒绝。
IP大家和粉丝经济
金庸写了很多小说,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IP大家,随着电影电视的普及,金庸的小说继纸质版后,又以影视的形式给自己带来了不少收入。香港最早开始对金庸小说进行影视制作,《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雪山飞狐》等拍一部火一部,金庸的作品每翻拍一部,进入金庸兜里的版权费就又多一笔,哪怕仅仅是用一下小说里面人物名字金庸也会收获一笔版权费。周星驰当年拍《功夫》的时候里面有一个“小龙女”的人物名,仅仅用一下这个名字,周星驰就付给了金庸6万元的知识版权费。
电影《功夫》
小龙女这个人名收这么高的版权费也是有原因的。据说小龙女的原型是金庸梦中情人夏梦。夏梦那个时候是一个很有名的女明星,金庸为了接近夏梦,不惜到长城电影公司做编剧。
年轻时的夏梦
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金庸在向夏梦表白后,遭到了夏梦的拒绝,金庸这个阶段的心境从《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可以看出来,从欢喜到绝望,金庸将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全部融入了这两本小说里。
据相关媒体梳理得出,截至目前为止,华语电视圈加起来,金庸的作品已经拍了10部《神雕侠侣》,8部《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鹿鼎记》、《书剑恩仇录》,6部《天龙八部》、6部《雪山飞狐》,5部《碧血剑》、4部《侠客行》。
神雕侠侣10部
1960-1961年 香港粤语长片(共4集)谢贤、南红主演
1976年香港佳视电视剧 罗乐林、李通明主演
1983年香港TVB电视剧 刘德华、陈玉莲主演
1984年台湾中视电视剧 孟飞、潘迎紫主演
1995年香港TVB电视剧 古天乐、李若彤主演
1998年台湾台视电视剧 任贤齐、吴倩莲主演
1998年新加坡电视剧 李铭顺、范文芳主演
2006年内地电视剧 黄晓明、刘亦菲主演
2018年内地电视剧 佟梦实、毛晓慧和文淇主演
2014年内地电视剧 陈晓、陈妍希主演
射雕英雄传8部
1976年香港佳视电视剧 白彪、米雪主演
1983年香港TVB电视剧 黄日华、翁美玲主演
1988年台湾中视电视剧 黄文豪、陈玉莲主演
1993年香港电视剧《九阴真经》 姜大卫、张智霖主演
1994年香港TVB电视剧 张智霖、朱茵主演
2003年内地电视剧 李亚鹏、周迅主演
2008年内地电视剧 胡歌、林依晨主演
2017年内地电视剧 主演杨旭文、李一桐
笑傲江湖8部
1984年香港TVB电视剧 周润发、陈秀珠主演
1985年台湾台视电视剧 梁家仁、刘雪华主演
1996年香港TVB电视剧 吕颂贤、梁艺龄主演
2000年台湾中视电视剧 任贤齐、袁咏仪主演
2000年新加坡电视剧 马景涛、范文芳主演
2001年内地电视剧 李亚鹏、许晴主演
2013年内地电视剧 霍建华、陈乔恩主演
2018年内地电视剧 丁冠森、薛昊婧、丁禹兮主演
倚天屠龙记8部
1978年香港TVB电视剧 郑少秋、赵雅芝、汪明荃主演
1984年台湾台视电视剧 刘德凯、刘玉璞、喻可欣主演
1986年香港TVB电视剧 梁朝伟、黎美娴、邓萃雯主演
1994年台湾台视电视剧 马景涛、叶童、周海媚主演
2001年香港TVB电视剧 吴启华、黎姿、佘诗曼主演
2003年大陆、台湾合拍电视剧 苏有朋、贾静雯、高圆圆主演
2009年内地电视剧 邓超、安以轩、刘竞主演
2018年接地电视剧 曾舜晞、陈钰琪、祝绪丹主演
鹿鼎记8部
1977年香港佳视电视剧 文雪儿、程思俊主演
1984年香港TVB电视剧 梁朝伟、刘德华主演
1984年台湾中视电视剧 李小飞、周绍栋主演
1998年香港TVB电视剧 陈小春、马浚伟主演
2000年台湾华视电视剧《小宝与康熙》 张卫健、谭耀文主演
2008年内地电视剧 黄晓明、钟汉良主演
2014年内地电视剧 韩栋、张檬主演
2018年内地电视剧 主演未定
天龙八部6部
1982年香港TVB电视剧 汤镇业、黄日华、陈玉莲主演
1990年台湾中视电视剧 惠天赐、关礼杰、宋冈陵主演
1997年香港TVB电视剧 黄日华、陈浩民、樊少皇、李若彤主演
2003年内地电视剧 胡军、林志颖、高虎、刘亦菲主演
2013年内地电视剧 钟汉良、金起范、韩栋主演
2018年内地电视剧 杨祐宁、白澍、张天阳主演
创办《明报》
除了小说成功外,金庸的另一个成功是创办了《明报》。1959年金庸与几个合伙人独立创办《明报》,在《明报》的经营过程中金庸的经商才华展露无遗,后来这份报纸成为了香港乃至东南亚一带家喻户晓的刊物。
《明报》刚出版的时候,销量并不大,只有6000份,为了扩大销量,金庸利用自己的名人效应,在《明报》上继续连载自己的武侠小说,运用粉丝效应带动《明报》的发展,取得了成功。
《明报》影响力上来后,金庸又扩大了经营范围,创办了多家报纸,创办《新明日报》、《武侠与历史》、《明报晚报》、《财经日报》等,后来,业务进一步多元化,涉及到出版、旅游等。
90年代初期,《明报》盈利高达1亿元,1991年3月22日,《明报》挂牌,香港《资本》杂志评出“90年代香港华人亿万富豪榜”,金庸以12亿资产列第64位。
接班人难找
无论是经营报纸还是写武侠小说,金庸最后总是两面兼顾,取得了成功,但是在接班人选择上,金庸却犯了难。《明报》经营起来了,随着金庸年龄的增大,谁来接班成了问题。
金庸有三次婚姻,第二任太太为他生下了两儿两女。其中长子査传侠最被金庸看好,并当做自己的接班人培养,后来金庸和第二任太太闹离婚,査传侠听到二人离婚消息自缢身亡,金庸不得不另寻继承人。
金庸次子查传倜的志向是做一枚吃货,尝遍天下美食,他师从香港以美食为本业的蔡澜,绰号“八袋弟子”(八袋指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酒),金庸看到他跟自己道不同,也就“不相为谋”,只好把眼光从儿女继承转移到了内部员工继承上。
找了一圈,内部员工也没有太合适的,金庸只好再一次转移视线。1989年,《明报》创刊30周年茶会后,金庸向外界宣布了一个消息:出售《明报》。
消息一出,不少财团纷纷向金庸表达收购意向,其中不乏国际传媒界的大牌企业,如默多克名下的《南华早报》,新加坡的《联合早报》集团等。面对这些传媒大亨的收购,金庸没有动心,最后把《明报》卖给了名不见经传的于品海。
《明报》衰落
自己一手办起来的《明报》,金庸不想随便找个合适价钱就卖了,他想“货卖与识家”,即使是卖,也要卖给经营理念跟自己一致的人。《明报》出售的消息刚传出的时候,日本德间书局派代表于品海跟金庸谈过收购的事情,金庸不想卖给外国人。
两年后,于品海再次找到金庸洽谈收购一事,这个时候的于品海身份已经不是德间书局的工作人员了,而是智才顾问管理公司的负责人。于品海对新闻事业的执着和热情打动了金庸,而且于品海身上的一些地方像极了金庸的大儿子,金庸觉得眼前这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符合自己《明报》继承人的条件,于是就半卖半送将《明报》卖给了于品海。
于品海接手《明报》后不负众望,一年时间,公司业绩比上一年增长了一倍还多,在《明报》未来的发展方向上,于品海想像默多克那样,由《明报》作为出发点,建立一个庞大的国际化传媒集团。
于品海先收购《亚洲周刊》,然后创办《现代日报》,接着又创办了全球首个24小时华语卫星电视——传讯卫视。这个时候的《明报》集团,在于品海的经营下,又走上了一个发展高峰。
在成立传讯卫视后,于品海向银行贷款,投资近5亿元,就在人们觉得于品海的传媒帝国理想快要实现的时候,1994年,香港报纸报道于品海在加拿大留学期间有犯罪记录,于品海在填写个人简历的时候故意做了隐瞒,这违反上了市公司相关规定。
这则报道出来后舆论哗然,于品海被迫不得不辞去了《明报》主席职位,随后,公司会计师又爆料,说于品海先后从集团拿走4笔款项用于加拿大开展博彩业务。
受此影响,1995年8月,香港证监会、联交所宣布《明报》停牌,于品海出售拥有的所有股权。辉煌的《明报》瞬间失去了光芒,陷入了衰落,至今都未光芒再现。
金庸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他的武侠小说印刷上亿,是千百年来以写作致富的第一人,他创办的《明报》集团可以说是中国版的默多克。最后因为接班人所托非人,《明报》的辉煌没有持续,好在他有自己的IP,他的武侠小说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金庸一个人就是自己的江湖。
刘德华在得知金庸逝世后说:“金庸老师是一个武侠小说世界的奇人,自己能够演出他笔下的角色杨过是一个缘分。当年成立‘天幕’的创业作《九一神雕侠侣》,也是金庸老师将其小说作品《神雕侠侣》给电影命名。他的离世绝对是武侠世界的一个大损失,舍不得他走!”其实,不光是刘德华,很多影视明星都对饰演金庸作品人物痴情神往。甚至有种说法是,金庸作品捧红了当时的半个娱乐圈。
====金融街日报出品====
金融街日报(微信公众号ID: FSTChina)
有趣、有料、有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