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1945年战争结束,日本海军共建造或改装并投入作战的重巡洋舰18艘。
1922年2月6日,世界海军强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了《限制海军军备力量条约》。根据该条约的标准,签约国新造的巡洋舰标准排水量限制在1万长吨(10160公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8英寸(203毫米)。
一、古鹰级:该级别2艘
1、 古鹰号(Furutaka)重巡洋舰。
古鹰号
以日本广岛市江田岛古鹰山命名。设计者是海军造船中将平贺让,是第一次采用波型甲板的重巡洋舰,是世界上第一艘现代化重巡洋舰。1922年11月17日在长崎三菱造船厂开工,1926年3月31日竣工。1939年1月30日进行近代化改装。
战史:太平洋战争中参加关岛攻防战及第二次威克岛攻略作战、新几内亚支援作战、所罗门海战、对瓜达尔卡纳尔岛夜间炮轰作战、埃斯帕恩斯角海战。
1941年12月1日第一舰队第6战队
标准排水量(原设计):7950吨,改装后:10507吨
尺寸:
长:185.17米
宽(原设计):15.77米,改装后:16.93米
航速(原设计):34.5节,改装后:33节
航续力:14节/时7000浬
武器装备:
主炮:200毫米口径双联装炮3座,改装后:203毫米口径双联装炮3座
120毫米口径高射炮4门,改装后:127毫米口径高射炮4门
改装后新增25毫米口径双联装高射机枪42座
改装后新增13毫米口径四联装高射机枪4座
改装后新增30管120毫米口径防空火箭8座
其他:610毫米口径九三式氧气鱼雷发射管12门,改装后为8门
固定翼九四式水上侦察飞机1架,弹射机1座,改装后:固定翼九四式水上侦察飞机2架,弹射机1座
人员编制:625人
结局:1942年10月12日夜间,完成炮轰瓜达卡纳尔岛安德森机场任务后,在埃斯帕恩斯角海战中,遭到已安装对海和火控雷达的美军舰队舰炮的集中炮击,舰上发生大了火灾,沉没在埃斯帕恩斯角海域。
2、加古号(Kako)重巡洋舰。
加古号
以日本兵库县播磨平原上的加古川(河)命名。最初计划时是轻巡洋舰,建造前的1922年10月9日改成为重巡洋舰,设计者是海军造船中将平贺让,是第一次采用波型甲板的重巡洋舰。1922年12月5日在神户川崎造船厂开工,1926年7月20日竣工。1937年12月27日完成进行近代化改装(比古鹰号早)。
战史:太平洋战争中参加关岛攻防战及第二次威克岛攻略作战、新几内亚支援作战、所罗门海战。
1942年12月1日隶属于第一舰队第6战队。
相关数据同古鹰号。
结局: 1942年8月10日,第一次所罗门海战后第二日,加古号在回归基地的途中,在新爱尔兰岛北方被美军潜舰S-44的鱼雷击中沉没。是第二艘被击沉的日本重巡洋舰。
二、青叶级。该级别2艘
1、青叶号( Aoba) 重巡洋舰。
青叶号
以日本舞鹤市青叶山命名。1923年1月23日在长崎三菱造船厂开工,1927年9月20日竣工。是古鹰级的改良型。1938年10月30日完成近代化改装。
战史:太平洋战争中参加关岛攻防战及第二次威克岛攻略作战、新几内亚支援作战、所罗门海战、对瓜达尔卡纳尔岛夜间炮轰作战、埃斯帕恩斯角海战(重创)。1943年在新爱尔兰岛的卡比恩遭到(重创),1944年在马尼拉触雷(重创)。
1941年12月1日第一舰队第6战队,战队旗舰
1944年10月15日西南方面舰队第16战队,战队旗舰
1944年10月24日第2游击舰队第16战队,战队旗舰
标准排水量(原设计):7100吨,改装后:10822吨
尺寸:
长:185.17米
宽(原设计):15.83米,改装后:17.56米
航速(原设计):34.5节,改装后:33.43节
航续力(原设计):14节/时7000浬,改装后:14节/时8223浬
武器装备:
主炮:203毫米口径双联装火炮2座,200毫米口径双联装火炮1座
120毫米口径高射炮4门,改装后:127毫米口径高射炮4门
改装后新增25毫米口径三联装高射机枪42座
改装后新增13毫米口径四联装高射机枪4座
改装后新增30管120毫米口径防空火箭8座
其他:610毫米口径九三式氧气鱼雷发射管12门,改装后为四联装2座
固定翼零式水上侦察飞机2架,弹射机1座
人员编制:625人
结局: 1945年7月28日在日本吴港被美军舰载机击中,船尾被炸断,坐沉海底。战后被打捞解体。
2、衣笠号(Kinugasa) 重巡洋舰。
衣笠号
以日本军港横须贺的旧城址德山的高越山的别称命名。1923年2月4日在神户川崎造船厂开工,1924年10月24日下水,1927年9月30日竣工。是古鹰级的改良型。1940年10月30日完成近代化改装。
战史:太平洋战争中参加关岛攻防战及第二次威克岛攻略作战、新几内亚支援作战、所罗门海战、对瓜达尔卡纳尔岛夜间炮轰作战、埃斯帕恩斯角海战。
1941年12月1日隶属于第一舰队第6战队。
1942年7月转隶属第八舰队。
相关数据同青叶号。
结局: 1942年11月14日在萨沃岛海域遭到美军舰载机的攻击, 身负重伤,最终沉没在萨沃岛海域。
三、妙高级:该级别4艘
1、 妙高号(Myoko) 重巡洋舰。
妙高号(
以日本新澙县的妙高山命名。由海军造船中将平贺让设计。1924年10月25日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 1927年4月16日昭和天皇出席其下水仪式。1929年7月31日竣工。华盛顿条约型万吨级重巡洋舰,是日本建造八艘万吨级重巡洋舰的第一艘,是日本海军排水量最大的重巡洋舰。设有舰队旗舰设备。于1935年2月1日和1941年4月30日完成两次近代化改装。1944年6月-9月进行战时改装。
战史:太平洋战争中与同级3舰隶属第5战队,参加菲律宾攻略作战(遭重创)、泗水海战、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布干维尔岛海战(重创)、马里亚纳海战、莱特湾海战(重创)。1944年12月12日遭美国潜艇攻击,重创之后一直逗留在新加坡修理直到投降。
1929年11月30日隶属第二舰队第4战队
1933年5月20日隶属第二舰队第5战队
1935年7月10日隶属临时组建的第四舰队
1936年12月归回第二舰队第5战队
1937年7月28日隶属第三舰队第9战队,第9战队旗舰。参加侵华战争
1939年11月25日解除第9战队旗舰职务,转入预备役,改装
1941年4月18日隶属第二舰队第5战队
1943年5月11日临时隶属北方舰队
1943年10月3日临时隶属东南方面舰队
1945年2月5日隶属第10方面舰队。
舰籍:佐世保镇守府。
标准排水量(原设计):10940吨,改装后:11300吨
满载排水量(原设计):11850吨,改装后:14984吨
尺寸:
长(原设计):201.7米,改装后:203.76米
宽(原设计):19米,改装后:20.73米
吃水(原设计):5.03米,改装后:6.35米
航速(原设计):35.5节,改装后:33.88节
主机功率:132830马力
载油量:2470吨
航续力(原设计):13.5节/时8000浬,改装后:16节/时4000浬
装甲:舷侧102毫米,主甲板35毫米
武器装备:
主炮:200毫米口径双联装火炮10门,改装后:203.2毫米口径双联装火炮10门
副炮:120毫米口径高射炮6门,改装后:127毫米口径双联装火炮4座
13毫米口径四联装高射机枪4座,改装后:13毫米口径双联装高射机枪2座
7.7毫米口径刘易斯高射机枪2挺,改装后取消
战时改装后新增4座三联装、8座双联装、24座单管25毫米口径高射机关炮
战争后期加装30管120毫米口径防空火箭8座
其他:固定式三联装610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4座,改装后:旋转式四联装610毫米口径九三式氧气鱼雷发射管2座
固定翼零式双座水上侦察飞机2架,弹射机1座,改装后:固定翼零式双座水上侦察飞机3架,弹射机2座,
战时改装后新增对空搜索雷达、水面搜索雷达(具有火控能力)
人员编制:764人,作为旗舰970人,战时最多达1100人
结局:1944年12月12日于西贡南西海域被受美军潜舰击中舰尾,失去动力。在多艘舰艇的拖带下25日抵达新加坡,在实里达基地作为固定防空炮台。1945年9月21日向英国舰队投降。1946年7月8日英军将其凿沉于瑞天咸港外的马六甲海峡。
2、那智号(Nachi)重巡洋舰。
那智号
以日本和歌山县东南的那智山命名。1924年11月26日在吴海军工厂开工,1927年6月15日下水,1928年11月26日竣工。华盛顿条约型万吨级重巡洋舰,设有战队旗舰设备。是最早竣工的妙高级舰,参加12月横滨举行的昭和天皇即位登基大典观舰式。1935年11月7日和1940年3月30日完成两次近代化改装。1944年6月-9月进行战时改装。
战史:太平洋战争中参加菲律宾攻略作战、泗水海战、阿留申攻防战。在阿图岛海战中击沉美国重巡洋舰盐湖城号(自身遭重创)。参加基斯卡撤退战,在莱特湾海战中与最上号相撞,严重损害返回马尼拉湾。
1929年11月30日隶属第二舰队第4战队
1933年5月20日隶属第二舰队第5战队
1934年2月1日至1935年7月10日作为炮术学校训练舰
1935年7月10日隶属临时组建的第四舰队
1936年12月归回第二舰队第5战队
1937年9月至11月参加侵华战争
1937年12月1日转入预备役,改装
1940年5月1日隶属第二舰队第5战队
1942年7月14日隶属第五舰队第21战队,舰队旗舰。
舰籍:佐世保镇守府。
武器装备:
战时改装后新增10座双联装、28座单管25毫米口径高射机关炮
战时改装后新增对空搜索雷达、水面搜索雷达(具有火控能力)
其他数据同妙高号。
人员编制:764人,战时最多达1100人
结局:1944年11月5日在马尼拉湾遭到美军舰载机4次攻击,机载鱼雷击中前部锅炉舱,沉没在科雷吉多岛西南浅水区。舰长以下807人死亡。
1928年11月26日建造速度最快的妙高级那智号重巡洋舰仓促竣工,立即服役。主要是为了参加1928年12月4日日本海军在横滨举行的昭和天皇登基特别阅舰式。在阅舰式上震惊西方海军界。由于是第一艘完工并公开展示,因此在西方海军年鉴上一直称该级重巡洋舰为那智级,直到二战后才改正。
3、羽黑号(Haguro)重巡洋舰。
羽黑号
以日本山形县中部的羽黑峰命名。由海军造船中将平贺让设计。1924年3月16日在三菱长崎造船厂开工,1927年3月24日下水,1928年4月25日竣工。设有舰队旗舰设备,装饰奢侈,昭和天皇在1930年大演习中莅临该舰。于1936年3月31日和1939年12月28日完成两次近代化改装。1944年6月-9月进行战时改装。
战史:太平洋战争中参加菲律宾攻略作战、泗水海战、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远征阿留申群岛、布干维尔夜战(重创)、马里亚纳海战、莱特湾海战(重创)。驻守新加坡基地,承担输送补给品的任务。
1929年11月30日隶属第二舰队第4战队
1933年5月20日隶属第二舰队第5战队
1935年7月10日隶属临时组建的第四舰队
1936年12月归回第二舰队第5战队
1937年9月至11月参加侵华战争
1939年12月1日转入预备役,改装
1940年5月1日隶属第二舰队第5战队
1943年5月11日临时隶属北方舰队
1943年10月3日临时隶属东南方面舰队
1945年2月5日隶属第10方面舰队。舰队旗舰
舰籍:佐世保镇守府。
相关数据同妙高号。
结局:1945年5月16日在马来西亚槟城以南水域被英军航空母舰波斯王号舰载机轰炸和驱逐舰舰队的鱼雷击沉。900人死亡。
4、足柄号(Ashigara)重巡洋舰。
足柄号
以日本神奈川县西部的足柄山命名。由海军造船中将平贺让设计。1924年4月11日在神户川崎造船厂开工,1927年4月22日下水,1928年8月20日竣工。本舰是最晚竣工的。设有舰队旗舰设备。于1936年3月31日和1940年6月20日完成两次近代化改装。1943年4月-5月进行战时改装。
战史:太平洋战争中为第三舰队旗舰,参加菲律宾攻略作战、印度洋方面作战、泗水海战、莱特湾海战。驻守新加坡基地,承担输送补给品的任务。
1929年11月30日隶属第二舰队第4战队,舰队和战队旗舰
1933年5月20日隶属第二舰队第5战队
1935年7月10日隶属临时组建的第四舰队
1936年12月1日归回第二舰队第5战队
1937年5月20日参加在英国斯彼特海德港举行的英王乔治六世加冕典礼海军阅舰式。5月24日出访德国基尔港。7月5日第5战队,旗舰
1937年9月至10月参加侵华战争
1937年10月20日隶属第四舰队第14战队,舰队和战队旗舰
1937年12月10日隶属第四舰队第12战队,舰队和战队旗舰
1939年3月12日转入预备役,改装
1940年10月10日隶属第2遣华舰队第15战队,舰队和战队旗舰
1941年10月10日隶属第三舰队第16战队,舰队旗舰
1942年4月10日隶属西南方面舰队,舰队旗舰
1944年2月25日隶属东北方面舰队第21战队
1945年2月5日隶属第10方面舰队。
舰籍:佐世保镇守府。
相关数据同妙高号。
人员编制:764人,作为旗舰970人,战时最多达1100人
结局: 1945年6月8日在新加坡邦加海峡北口被英国潜艇锋利号5枚鱼雷击沉。200名舰员和1200名陆军官兵死亡。至此,联合舰队最后一个重巡洋舰战队(第5战队)覆灭。
四、高雄级:该级别4艘
1、高雄号(Takao) 重巡洋舰。
高雄号
以日本京都府西北的高雄山命名。是高雄级重巡洋舰第一艘,华盛顿条约型万吨级重巡洋舰,设有舰队旗舰设施。设计者是海军造船中将平贺让。1926年4月28日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开工,1930年5月12日下水,1932年5月31日竣工。1938年8月21日、1944年4月完成两次近代化改装.
战史:太平洋战争中参加阿留申群岛攻防战、第二次所罗门海战、南太平洋海战、对瓜达尔卡纳尔岛夜间炮轰作战(重创)、马里亚那大海战、莱特湾大海战(重创)。
1941年12月隶属第二舰队,舰队旗舰
1942年初隶属北方舰队第二机动部队第2战队
1942年7月隶属南方舰队第4战队
1944年10月捷一号作战(莱特湾海战), 隶属第4战队
1944年11月隶属第二舰队第5战队
1945年2月5日隶属第10方面舰队
标准排水量:11350吨
满载排水量(改装后):15781吨
尺寸:
长: 203.76米,
宽: 19米,改装后:20.73米
航速:35.5节,改装后:34.25节
航续力: 14节/时8000浬,改装后:18节/时5049浬
武器装备:
主炮:203.2毫米口径双联装火炮10门
副炮:120毫米口径高射炮4门,改装后:127毫米口径双联装火炮8座
40毫米口径双联装高射炮2座
25毫米口径四联装高射机枪66座
13毫米口径四联装高射机枪4座
战争后期加装30管120毫米口径防空火箭16座
其他:固定式四联装610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8门,改装后:旋转式四联装610毫米口径九三式氧气鱼雷发射管16门
固定翼零式双座水上侦察机1架, 固定翼零式水上观测机2架,弹射机2座
人员编制:773人,战时最多达1100人
结局: 1944年10月23日巴拉望水道时,美军潜舰海鲫号两枚鱼雷击中,重创,在应急修理之后由两艘驱逐舰护卫返回婆罗乃基地。在1945年7月31日开往新加坡的途中,遭受英国袖珍潜艇XE3号的鱼雷攻击丧失动力,在海上漂浮直到战争结束,到日本投降时仍未修复。战后担任通讯、修理母舰。1946年10月29日,由英军拖曳航至马六甲海峡自沉。
2、爱宕号(Atago)重巡洋舰
爱宕号
以日本京都府近郊的爱宕山命名。华盛顿条约型万吨级重巡洋舰,是日本海军最强的条约型重巡洋舰。设计者是海军造船中将平贺让。1926年4月28日吴海军造船厂开工,1930年6月16日下水,1932年3月30日竣工。1939年4月9日完成近代化改装。
战史:太平洋战争中参加中途岛海战,第二次所罗门海战、南太平洋海战、对瓜达尔卡纳尔岛夜间炮轰作战(重创)、马里亚那大海战、莱特湾大海战。
1941年12月1日第二舰队第4战队,战队旗舰
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中第4战队第1小队
1944年10月捷一号作战(莱特湾海战),隶属第4战队,舰队旗舰
相关数据同高雄号。
结局:1944年10月23日在莱特湾大海战中担任栗田健男中将率领的第二舰队的旗舰,带领着高雄级的同型舰三艘,由婆罗乃泊地出击.结果在巴拉望水道遭受美军潜舰鲦鱼号的伏击,命中四枚鱼雷,而在12分钟后沉入海底。
3、摩耶号(Maya)重巡洋舰
摩耶号
以日本神户市的摩耶山命名。华盛顿条约型万吨级重巡洋舰,设计者是海军造船中将平贺让。1927年年12月4日在川崎造船神戸造船厂开工,1930年11月8日下水,1932年6月30日竣工。1944年4月完成近代化战时改装。
战史:太平洋战争中参加阿留申群岛攻防战、对瓜达尔卡纳尔岛夜间炮轰作战、马里亚那大海战、莱特湾大海战。
1941年12月隶属第二舰队第4战队
1942年初隶属北方舰队第2机动部队中的重巡洋舰第2战队
1942年8月复归第二舰队第4战队
1943年3月隶属第五舰队第21战队
在南太平洋海战中隶属第5战队
第三次所罗门海战中隶属西村祥治少将率领的第7战队
1944年10月捷一号作战(莱特湾海战), 隶属第4战队
武器装备:
战时改装
主炮:拆除3号炮塔换成127毫米口径双联装高射炮2座
副炮:撤除120毫米口径高射炮4门,安装127毫米口径双联装火炮12门
撤除40毫米口径双联装高射炮2座
新增25毫米口径高射机枪39门
战争后期加装30管120毫米口径防空火箭16座
相关数据同高雄号。
结局:1944年10月23日在捷一号(莱特湾海战)作战出击途中在菲律宾群岛巴拉望水道被美军短吻鳄级潜艇鲦鱼的4枚鱼雷击中,并在8分钟内沉没。
在摩耶山天上寺山腰建有“军舰摩耶之碑”。
4、鸟海号(Chokai)重巡洋舰
鸟海号
以日本秋田县和山形县境内的鸟海山命名。华盛顿条约型万吨级重巡洋舰,设计者是海军造船中将平贺让。1928年3年26月4日在三菱长崎造船厂开工,1931年4月5日下水,1932年6月30日竣工。未进行近代化和战时改装。
战史:太平洋战争中第一南遣舰队的旗舰,参加菲律宾攻略作战、印度洋方面作战、泗水海战、中途岛海战、所罗门海战、南太平洋海战、对瓜达尔卡纳尔岛夜间炮轰作战(重创)、马里亚那大海战、莱特湾大海战。
1941年12月隶属第一南遣舰队,舰队旗舰
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隶属机动部队第4战队
1942年7月14日隶属第八舰队,舰队旗舰
1944年10月捷一号作战(莱特湾海战), 隶属第4战队
相关数据同高雄号。
结局: 1944年10月25日在萨马岛海战中遭受美军舰载机的攻击重创,后由日本籐波号驱逐舰鱼雷击沉。
在四艘高雄级重巡洋舰中,高雄号重巡洋舰跟爱宕号重巡洋舰都在1939年完成了大改装,摩耶号重巡洋舰也在战争后期进行战时改装,而鸟海号重巡洋舰连接受改装的机会都没有。
高雄级重巡洋舰的外观是日本所有重巡洋舰中最为巨大雄伟壮观,素有日本重巡之王的称号。
五、最上级:该级别4艘
1、最上号(Mogami)重巡洋舰
最上号
以日本庄内平原的最上川(河)命名。原设计为英国伦敦签订的《限制和削减海军军备条约》(伦敦海军条约)轻巡洋舰。1931年10月7日在吴海军造船厂开工,1934年3月14日下水,1935年7月28日竣工。1940年4月12日完成重巡洋舰改装,1943年4月30日完成航空巡洋舰改装。
战史:太平洋战争开始后随小泽治三郎中将的南遣舰队,参加马来西亚作战、巴达维亚海战、中途岛海战、第二次所罗门海战(东所罗门海战)、南太平洋海战(圣克鲁兹海战)、对瓜达尔卡纳尔岛夜间炮轰作战、马里亚那大海战、莱特湾大海战。
1941年12月1日第二舰队第7战队
1942年7月14日第三舰队第7战队
1944年6月15日联合舰队直属
1944年10月24日第1游击舰队第3战队
标准排水量:11129吨,改装后:12400吨,12200吨
尺寸:
长:200.6米
宽:18.22米,改装后:20.51米
航速:36.5节,改装后:35节
航续力:14节/时8000浬,改装后:14节/时7463浬,14节/时7700浬
武器装备:1940年主炮换装
主炮:155毫米口径三联装火炮5座,改装后:203毫米口径双联装火炮5座
1943年4月进行航空巡洋舰改装时拆除尾部2座双联装203毫米主炮,铺设一层飞行甲板,搭载11架水上侦察机
副炮:127毫米口径单联装高射炮8门
25毫米口径双联装高射机枪8座,改装后增加至50座
13毫米口径双联装高射机枪4座
其他:610毫米口径九三式四联装氧气鱼雷发射管4座
1944年加装30管120毫米口径防空火箭12座
固定翼零式双座水上侦察飞机3架,弹射机2座,改装后:固定翼零式双座水上侦察飞机11架,弹射机2座
人员编制:850人
结局:1944年12月24日夜,在苏里高海峡遭到美舰猛烈炮击,成了一团在海上漂浮的火球。25日凌晨第二次遭到美舰的炮击。天亮后,在美军舰载机和陆航机的猛烈攻击后,失去了航行能力,不得已被日军曙号驱逐舰发射鱼雷击沉。
2、三偎号(Mikuma)重巡洋舰
三偎号
以日本福冈县境内筑后川(河)的上游三隈川(河)命名。是最上级的二号舰,是日本开战后第一艘被击沉的重巡洋舰。1931年12月24日在三菱长崎造船厂开工,1934年5月31日下水,1935年8月29日竣工。1939年12月30日完成改装。
战史:太平洋战争开战后随小泽治三郎中将的南遣舰队,参加马来西亚作战、巨港攻略战、爪哇攻略战、北苏门达腊攻略战、安达曼群岛攻略战、孟加拉湾通商破坏战、印度洋作战、中途岛战役。在中途岛战役计划取消后撤退时与最上号相撞(重创)。
1941年12月1日第二舰队第7战队
标准排水量:11129吨,改装后:12400吨
尺寸:
长:200.6米
宽:18.22米,改装后:20.51米
航速:36.5节,改装后:35节
航续力:14节/时8000浬,改装后:14节/时7463浬
武器装备:1940年主炮换装
主炮:155毫米口径三联装火炮5座,改装后:203毫米口径双联装火炮5座
副炮:127毫米口径单联装高射炮8门
25毫米口径三联装高射机枪8座,改装后增加至30座
13毫米口径双联装高射机枪4座
其他:610毫米口径九三式四联装氧气鱼雷发射管4座
1944年加装30管120毫米口径防空火箭12座
固定翼零式双座水上侦察飞机3架,弹射机2座,改装后:固定翼零式双座水上侦察飞机11架,弹射机2座
人员编制:850人
结局:1942年6月7日凌晨在中途岛战役计划取消后,返航途中被最上号撞上左舷舰尾。天亮后美军陆航俯冲轰炸机开始攻击,一架报复式轰炸机撞毁在三隈号的后炮塔上,造成了大火灾。中午又被美海军80架舰载机攻击,引起了鱼雷库爆炸沉没
3、铃谷号(Suzuya)重巡洋舰
铃谷号
以日本桦太岛(现俄罗斯的库页岛)中部的铃谷川(河)命名。是最上级的三号舰,1933年12月11日在横须贺海军造船工厂开工,1934年5月31日下水,1937年10月31日竣工。1939年12月30日完成改装。
战史:太平洋战争开始后随小泽治三郎中将的南遣舰队,参加马来西亚作战、巴达维亚海战,击沉美澳的轻重巡共两只。参加中途岛海战、第二次所罗门海战(东所罗门海战)、南太平洋海战(圣克鲁兹海战)、对瓜达尔卡纳尔岛夜间炮轰作战、马里亚那大海战、莱特湾大海战。
1941年12月1日第二舰队第7战队
1942年7月14日第三舰队第7战队
1944年6月15日第二舰队第7战队
1944年10月24日第1游击舰队第7战队,战队旗舰
标准排水量:12000吨,改装后:12400吨
尺寸:
长:200.6米
宽:20.2米
航速:35节
航续力:14节/时8000浬
武器装备:
主炮:155毫米口径三联装火炮5座,改装后:203毫米口径双联装火炮5座
副炮:127毫米口径单联装高射火炮8门
25毫米口径双联装三联装高射机枪8座,改装后增加至56座
13毫米口径双联装高射机枪4座
其他:610毫米口径九三式氧气鱼雷发射管12门
1944年加装30管120毫米口径防空火箭12座
固定翼零式双座水上侦察飞机3架,弹射机2座
人员编制:850人
结局:1944年10月25日在莱特湾海战中遭到美军30架舰载机的攻击,引爆了正在装填中的鱼雷,发生大爆炸,沉没在萨摩岛海域
4、熊野号(Kumano)重巡洋舰
熊野号
以日本纪伊半岛熊野滩的熊野川(河)命名。是重巡洋舰最上级的四号舰。1934年4月5日在神户川崎造船厂开工,1935年10月15日下水,,1937年11月30日竣工。1940年完成改装。
战史:太平洋战争开战后随小泽治三郎中将的南遣舰队,参加马来西亚作战、巨港攻略战、爪哇攻略战、北苏门达腊攻略战、安达曼群岛攻略战、孟加拉湾通商破坏战、印度洋作战、中途岛战役、第二次所罗门海战、南太平洋海战(受损)、马里亚那大海战和莱特湾海战(重损)。
1941年12月1日第二舰队第7战队
1942年7月14日第三舰队第7战队
1944年6月15日第二舰队第7战队
1944年10月24日第1游击舰队第7战队
相关数据同铃谷号。
结局:1944年11月25日在科隆湾遭到美军30架舰载机猛烈集中攻击,命中炸弹4枚、鱼雷5枚,沉没在圣塔克路兹港内。至此,曾经威风一时的最上级战舰全部从海面消失。战后被打捞解体。
有资料称开工较晚的铃谷号和熊野号为铃谷级,因为最上级的前两艘舰在测试时问题较多,随即将铃谷号、熊野号的设计进行了一些改动,重新修改建造图,所以后两艘舰在设计上跟前两艘舰有所不同,有铃谷型之说
最上级5号舰伊吹号在船厂建造时,遭受美军航空兵大规模空袭,被炸成重伤后于1943年改建为轻型航空母舰。1945年8月只完成大部分工程,战后拆除。
六、利根级。该级别2艘
1、利根号(Tone)重巡洋舰
利根号
以日本群马县至千叶县铫子的利根川(河)命名。利根级与其他重巡洋舰不同的是,主炮全部位于前部,在后部则布置了宽敞的水上飞机作业空间。利根级是日本战前建成的最后一级重巡洋舰,也是日本最后的重巡洋舰。1934年12月1日在三菱长崎造船厂开工,1937年11月21日下水,1938年11月20日竣工。
战史:太平洋战争开始后随机动舰队行动,参加了空袭珍珠港战役、威克岛战役、空袭达尔文港战役、印度洋海战、中途岛战役、第二次所罗门海战、马里亚那海战(受损)、南太平洋海战、图鲁克支援作战和莱特湾海战。
1941年12月1日第二舰队第8战队
1942年7月14日第三舰队第8战队,战队旗舰
1944年6月15日第二舰队第7战队
1944年10月24日第1游击舰队第7战队
1945年1月10日第4南遣舰队第5战队
标准排水量:11213吨
满载排水量:15200吨
尺寸:
长:201.6米
宽:19.4米
航速:35节
航续力:18节/时8000浬
武器装备:
主炮:203毫米口径双联装火炮4座
副炮:127毫米口径单联装高射火炮8座
25毫米口径双联装三联装高射机枪57座
13毫米口径双联装高射机枪4座
其他:610毫米口径九三式氧气鱼雷发射管12门
1944年加装30管120毫米口径防空火箭12座
固定翼零式双座水上侦察飞机6架,弹射机2座
人员编制:850人
结局:在萨马岛外海海战中被美舰炮和舰载机重创,返回日本本土修理。1945年3月19日和7月28日两次在吴军港遭到美国舰载机的轰炸,重损坐沉,战后被解体。
西方军事评论家认为利根级的利根号和筑摩号是日本在战争前造得最好的重巡洋舰
2、筑摩号(Chikuma)重巡洋舰
筑摩号
以日本信浓川(河)在长野县境内的筑摩川(河)命名。1935年10月1日在三菱长崎造船厂开工,1938年3月19日下水 ,1939年5月20日完工 。
战史:太平洋战争开始后随机动舰队行动,参加了空袭珍珠港战役、威克岛战役、空袭达尔文港战役、印度洋海战、中途岛战役、第二次所罗门海战、马里亚那海战、南太平洋海战(受损)、图鲁克支援作战(受伤)和莱特湾海战。
1941年12月1日第二舰队第8战队
1942年7月14日第三舰队第8战队
1944年6月15日第二舰队第7战队
1944年10月24日第1游击舰队第7战队
相关数据同利根号。
结局:1944年10月25日在萨摩岛海战中被美军舰载机航空鱼雷击中舰尾,造成舵机损坏,舰尾下沉。最后在撤退时因无法航行而自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