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浅析魏州(大名府)兴盛与衰落的主要成因

浅析魏州(大名府)兴盛与衰落的主要成因

◇ 王青山

魏州(大名)历史悠久,据清初沿革地理学家和学者顾祖禹考证,魏州(大名)禹贡兖州之域,夏为观扈之国,春秋晋地,战国属魏。秦属东郡,汉属魏郡。三国魏分置阳平郡,晋因之。前燕分置贵乡郡,寻省。宋文帝置阳平郡,后魏因之。后周末置魏州,隋初因之,大业初改为武阳郡。唐武德四年复为魏州,龙朔初改为冀州,咸亨中复故。天宝初曰魏郡,乾元初复曰魏州。五代唐同光初升为东京兴唐府,三年改东京曰邺都。晋曰广晋府,汉曰大名府。周显德初置邺都为天雄军,而府如故。宋因之,庆历二年建为北京。金仍为大名府,元曰大名路,明改大名府。在从三国曹魏在元城建阳平郡至抗日战争爆发的1937年,共计1716年的历史时期,历来为郡、州、府、路、道、专区等治所,长期为黄河以北较大的中心都市或区城中心城市。曾三为国都,七为陪都,有十次相当省级,十五次相当地区级行政机构设置于此。分析魏州(大名)的兴盛的成因不外乎政治中心,交通枢纽,经济发达,军事重镇等几个重要方面的形成与发展。

首先,得益于政治行政中心的形成与发展。

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年),北周大将韦孝宽分兵讨平叛乱,分相州,置毛州、魏州。魏州治贵乡县城(今大名县大街村),韦孝宽兄长之子韦艺为魏州太守。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实行州、县两级制。魏州辖贵乡、武阳、聊城、昌乐、卫国、乐平六县。同时隋文帝的猜忌心理使得魏州附近政治中心邺城被焚毁,魏州得以长足发展,成为黄河以北的政治中心。隋炀帝大业三年四月十四日(607年),改魏州为武阳郡,治所设于贵乡县,辖贵乡、元城、繁水、顿丘、魏县、观城、临黄、武阳、莘县、武水、馆陶、冠氏、聊城、堂邑等十四县。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复为魏州,辖贵乡、元城、昌乐、莘县、武阳、临黄、观城、顿丘、繁水、魏县、冠氏、馆陶、漳阳等十三县。并在州级之上设总管府,管辖魏、黎、澶、莘、毛等五州。与州同治。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将全国划为十道。今河北地区当时主要是河北道,道治魏州元城(今大名县大街村),下辖相、魏、洛、冀、贝、赵、定、德、博、恒、邢、深、棣、营、郑等十五州,其地域范围之广,相当于今天的京津冀三省市的全部、辽宁的大部以及河南、山东的黄河以北地区。唐设河北道是河北在全国作为行政区域肇始,所以大名也成为河北的第一首府。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魏州改冀州,治所仍此。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冀州复改魏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魏州人口增至110多万。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在魏州置魏博节度,领辖魏、博、贝、卫、澶、相六州,并置大都督府,州治所与都督府衙署同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节度使田悦拒命称魏王,改魏州为大名府。但唐王朝不予认可,仍称魏州。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节度使乐彦祯就西城外旧堤筑罗城,将城扩建为周长达80里,成为仅次于国都长安的大城市。五代后梁(907—923年)沿用唐制,府城仍为魏州治所,并在州上设天雄军节度。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登上皇帝位,建立后唐,定都魏州,升为兴唐府,号东京,治贵乡县。改元城县为兴唐县、贵乡县为广晋县。三年,改兴唐府为邺都。后晋天福元年(936年),改兴唐府为广晋府,兴唐县复改为元城县。后汉乾祐元年(948年),改广晋府为大名府,广晋县为大名县,府县同治。后周显德元年(954年)罢都,设为天雄军节度。五代时期,除后梁外,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为陪都。北宋时期仍为大名府治。当权者对大名府故城继续经营与建设,为府城陪都的形式奠定了物质基础。宋真宗(998—1022年)时,府城已成为其“驻跸行宫”,即当权者的主要办公驻地,实际上已兼具陪都的功能与雏形。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因契丹南侵,宰相吕夷简建议建大名府为北京,以示仁宗要御驾亲征抗契丹之决心,仁宗从之,升大名府为北京(宋四京之一)。宋划全国行政区域为15路,其中河北路治所及安抚使均驻大名,曾管辖北达今天的霸县、雄县,南至黄河的广大区域,使大名(魏州)达到鼎盛时期。宋神宗熙宁六年,河北路分为东西两路,河北东路治所在北京大名府,辖3府、11州、5军。3府即大名府、开德府、河间府;11州即沧、冀、博、隶、莫、雄、霸、德、思、清,约57个县;5军即德清、保顺、永静、信安、保定。宋钦宗靖康元年,金朝攻陷汴京,北宋灭亡。金人为了宁息中原人民的反抗,在金宋之间建立了一个缓冲地带,于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在大名府建立藩国大齐,以汉人刘豫为皇帝,其统治的区域为北宋的中原和原西夏。两年后迁都开封,1137年被金国废除。金在大名设总管府,辖20县。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灭宋,设大名府路总管府,辖1司(录事司),3州:开州(濮阳、东明、长垣)、滑州(白马、内黄)、浚州和大名、清丰、南乐、魏县等10县。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改革地方体制,大名路改为大名府,辖1州10县:开州(濮阳)、东明、长垣、元城、大名、魏县、南乐、清丰、内黄、浚县、滑县。明迁都北京,永乐十九年(1421年),大名府为京师所管辖,属北直隶。

清世祖顺治十六年(1659年),设立直隶、山东、河南三省为一个总督区,总督驻大名府城内西南部。改北直隶为直隶行省,巡抚驻大名,成为河北省(直隶)第一个省会。1660年,巡抚移至真定(今正定),1661年,巡抚改总督,回驻大名。康熙三年(1664年),直隶总督改任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仍驻大名。康熙八年(1669年),总督又改巡抚。雍正七年(1729年),保定直隶总督署竣工,省会才从大名迁驻保定。大名作为总督、巡抚驻地前后达70余年。雍正三年(1725年),清政府对大名府行政区域范围进行调整,将大名府所辖的浚县、滑县、内黄县三县改归河南行省,割内黄县隶彰德府,割浚县、滑县隶卫辉府。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废魏县入大名、元城县。大名府领一州六县,即开州及元城、大名、南乐、清丰、长垣、东明等六县。民国二年(1913年),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废止州、府建制,改设省、道、县。直隶省在大名设冀南道,亦称冀南观察使。冀南道为直隶四道之一,下辖直隶南部47县。民国三年(1914年),冀南道改为大名道,道尹公署设于大名城内道前街路北。道的军事机构为冀南镇守使署,在城内黄小街东头(满州街北头)路北。直隶第二高等审、检两分庭也设在大名,负责大名道所属各县的第二审案件。同时,元城县并入大名县,大名县成为一个特大县,分东区(原元城县)、中区(原大名县)、西区(原魏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南京民国政府撤大名道,改设大名专区,辖冀南13个县:大名、曲周、鸡泽、邯郸、肥乡、广平、成安、磁县、南乐、清丰、濮阳、东明、长垣。民国十九年(1930年),河北省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在大名成立,管辖原大名道直南37个县的二审案件。同年4月17日,增加受理涉外案件。民国二十六年11月(1937年),民国党专员兼县长马润昌在日寇入城前随29军南撤,从此,冀南中心城市大名沦陷于敌手。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5月14日,八路军收复大名城。同年7月20日,大名市建立,对外称“冀南三分区驻大名办事处”。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冀鲁豫根据地建立的第一个城市政权,形成了解放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毛泽东在《毛泽东选集》抗日战争后期中曾经称大名是和延安等并称的“解放区的中心城市”。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大名县市合并,大名市降为区级。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7日,大名市撤销,改为大名县城关区。同年8月,大名县与元朝县(卫东除原朝城两个区外)合并为当今的大名县。

其次,得益于特殊的地缘优势成为军事重镇。

大名自古以来就是“河朔(泛指黄河以北)雄镇。”“北门锁钥”。战国、五代至宋金先后三为国都、七为陪都,仅有可考的时间就达120余年。繁盛的魏州(大名)城,地处黄河北岸,南控中原,东临齐鲁,北望幽燕,进可镇遏整个河北地区,退可屏蔽政治腹里的中原地区。自隋迄宋,中原的政治经济意义对全国来说都是首屈一指的。而河北则为中原之外院。魏州安则中原安,魏州乱则中原危。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曾改魏州为冀州大都督府,掌控河北地区,且至咸亨年间又罢废大都督府恢复魏州。魏州军政重要性于此可见一斑,实为日后设立魏博镇之先声。武后通天元年(696年),契丹人进攻魏州,河北震动。武后升狄仁杰为魏州刺史,狄仁杰在魏州期间治理有方,百姓得到安定,契丹人退走。当地人民敬重狄仁杰,为他建立祠堂。唐肃宗时,在魏州设立了魏博节度使,并置大都督府。魏博与成德、卢龙、淄青号称“河朔四镇”,魏博居四镇之首。当其盛时,辖贝、博、魏、卫、相、磁、洺7州,辖镜东至今山东武城、荏平、聊城,西达河南林州,北至河北磁县、馆陶、故城,南抵河南濮阳、新乡,成为显赫一时的北方雄镇。田承嗣为首任节度使,组建万名强壮士兵,号称牙兵,得到唐代宗的宠信,曰天雄,治所驻魏州。其强大的军事势力成为唐王朝最难驾驭的藩镇。一度成为北方藩镇割据的首府和中心,对唐王朝中后期政局产生了重要而特殊的影响。安史之乱后,自公元763年,田承嗣为第一任节度使始,直到唐王朝灭亡的100多年,魏州(大名府)一直为节度使所统辖。魏州(大名府)作为藩镇割据的首府,成为唐王朝政治的晴雨表,在动荡的晚唐风云中,涌现出不少地方豪强。他们拥兵自重,不奉朝廷,传位子孙,成为唐王朝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唐节度使田悦称王建府,置百官,扩建府城,改魏州为大名府;魏帅乐彦祯筑罗城周长达80里,几近唐都西京长安。先后呈现田氏家族的割据,史宪诚、何进滔家族、韩君雄家族、乐彦祯家族、罗弘信家族的藩镇割据。魏博镇自田承嗣至罗氏灭亡,先后六姓节度使割据达150余年,成为大名历史上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历史时期。藩镇割据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导致了唐朝的灭亡和以后五代十国的形成。

进入五代时期,各统治者虽然定都洛阳或开封,但都非常重视魏州(大名府)的经营和建设。魏博镇的政治和军事地位更有提升,一度成为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陪都达40余年之久。后梁龙德三年(923)年;晋王李存勖与后梁争夺中原,大战于魏州,后梁军战败,晋王渐渐强大起来,占据兼任魏州节度使。923年,李存勖在魏州自立为皇帝,国号唐,年号同光,史称后唐。建都魏州,很快攻陷开封,灭亡后梁。移都洛阳后,同光三年,改东京(大名府)为邺都。李存勖取得政权后大杀功臣,引起不满,同光四年(926年),魏州士兵推举指挥使赵在礼为首领,占据魏州作乱。李存勖派李嗣源往邺都平定。军队到邺都后,亲军于夜间发生哗变,拥戴李嗣源为主。赵在礼迎接李嗣源入魏州城,史称邺都兵变。之后李嗣源利用魏军攻克开封,进占洛阳,李存勖为禁军所杀,李嗣源称帝,即后唐明宗。后晋天福三年(937年),石敬瑭以邺都为陪都,改兴唐府为广晋府。改兴唐县为元城县。941年,石敬瑭赴邺都处理问题,安重英攻晋,被杜重威击败。次年,石敬瑭为邺都诸门重新命名皇城、罗城、大城等22门新名,石敬瑭死于邺都保昌殿。齐王石重贵即皇帝位,次年二月,从邺都还东京。后晋开运四年(947年),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晋阳称帝,他采取拥晋抗辽的办法,乘机率大军仅用21天就攻入了洛阳,定国号汉,又用8天攻入开封,灭亡后晋。刘知远以开封为都城,积极进攻魏州(大名),不久攻克。立邺都为陪都,改广晋府为大名府,改广晋县为大名县。这是以大名作为府、县之名的开始,至今已延续千余年。后周广顺元年(951年),郭威在开封建立后周。仍以邺都(大名)为陪都。至954年(显德元年)罢除,前后共4年。

五代时期,中原门户洞开,中国北方地区一度遭到游牧民族契丹的侵扰。就在北宋王朝定都开封的同时,在中国北方也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国家——辽。凶悍的辽国为扩大自己的地盘,不断南侵,侵犯北宋王朝的边境,对北宋王朝构成了极大威胁。大名府城地处北宋北部,是北宋王朝保卫京都开封的北大门,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而重要,若此地有失,将直接威胁到北宋京都开封的安危。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和特殊的抗辽背景,使得大名府城重要性凸显。宋朝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十一月,辽国南侵宋朝,宋太宗赵光义亲自驻守大名抗击辽兵。宋咸平二年(999年),宋真宗驻扎在大名府率军抵抗辽兵,对士兵鼓舞很大。宋景德三年(1006年),名相寇准驻守大名府主持天雄军,因为辽兵屡犯中原,寇准反对王钦若的南迁意见,积极抵抗辽兵。作为抗战派的代表,寇准在大名留下了称颂大名的衙署名联:“东郡股肱今右辅,北门锁钥古天雄。”宋庆历二年(1042年)宋仁宗时,遭到辽兵的进攻威胁,京都开封文武官员议论纷纷,有的主张迁都,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抗击。宋仁宗采纳了丞相吕夷简的抗击主张,决心抗辽。拨10万两国库银建立北京于大名府。在北京大名府首先建立宫城(皇城),周长4里,后来又扩建外城,周长48里206步,有城门9座。使北京大名府城辉煌而又牢固,宏大而又壮观,号称河北雄镇。

至元十五年(1278年),元灭宋,设大名路总管府,辖1司(录事司),3州、10县,仍为黄河以北重镇。

明建文三年(1401年),漳卫两河齐发大水,水位高过城墙,城内淤泥1丈多深,城毁。大名指挥使吴成在当时的艾家口镇北部重新修建大名府城,即今址。城池呈方形,周长9里,十字大街。城外均修有瓮城,城河环护,联通支漳河和引河,四季长流,四门外有四座石桥。大名府的城墙用特别的长方砖和长方石修建,在冀、鲁、豫一带有“大名府好城墙”之说,可与西安、平遥的古城墙媲美。

清顺治六年(1659年),三省总督驻大名,设立直隶、山东、河南三省为一个总督区,总督府署设在城内西南部。顺治十六年,改北直隶为直隶行省,巡抚驻大名,成为清代河北第一省会长达70年。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义和团在直南以大名府为中心的开州、东明、长垣等县大大发展起来。大名义和团100多人拆毁天主教堂,没收教会财产,处死了罪大恶极的神职人员。

民国二年(1914年),在大名设冀南道,辖直隶南部47县。民国三年,冀南道改名大名道,道的军事机关冀南镇守使署设立,设在城内东北部。民国十三年(1924年),冀南镇守使孙岳在大名组建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响应冯玉祥(兼任第一军军长)发动的北京政变,推翻了曹(锟)、吴(佩孚)的北洋军阀政权。民国十七年(1928年)4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军刘镇华部进驻大名城,成立大名县政府,大名道改为大名专区,辖冀南13县,同时成立大名地方保安区,经常驻军防守。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12日,日军14师团进攻大名城,遭到国民党29军179师何基沣部顽强抵抗,13日夜撤离,古城大名沦陷到日寇魔掌。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月16日,八路军冀鲁豫军区三分区23团袭击驻大名城的伪“东亚同盟自治军”。在原自治军军长王天祥的协助下,自治军突击团团长张履亭率部400人起义反正。在突击团的配合下,向自治军军部、伪警备队、伪警察局、伪县署等迅猛攻击,击毙自治军军长刘坤、参谋长覃松甫、宣抚处主任吴寿彭(特务)等反动军官多名,活捉了伪警察局长刘炳之,捣毁了伪“东亚同盟自治军”军部,伪警察局、伪警备队、伪新民会等伪组织及武装,歼灭日军1个小队,伪军400余人。此战是冀鲁豫局部反攻中里应外合的成功范例,揭开了冀鲁豫军民全面反攻的序幕。同年5月14日,冀鲁豫三分区、地方武装23团在大名县县大队的配合下,先后攻克实力较强的大名外围据点后,将大名城守敌逼退。至此,大名县全境解放,古城回到人民手中,是八路军解放的中心城市之一。

其三,得益于大运河的开通,成为交通枢纽促进经济大发展。

魏州(大名府)的兴衰演变与历史上京杭大运河沿线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可以说魏州是大运河催生的大都市。隋代开通了永济渠,使京杭大运河途径大名府古城城东,现在的卫河就是当时京杭大运河的故道。隋代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杨广组织挖凿了一条南北大运河。在完成了通济渠、山阳渎之后,决定在黄河以北再开一条运河,即永济渠。大业四年(608年),“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永济渠分为两段,南段自沁河口向北,经今新乡、汲县、滑县、浚县、内黄、魏县、大名、馆陶、临西、清河、武城、德州、吴桥、东光、南皮、沧县、青县,抵今天津市;北段自今天津折向西北,经天津的武清、河北的安次,到达涿郡(今北京市境)。大运河的南北贯通使魏州迅速走红,但真正使魏州达到巅峰状态的却是另外一次对运河的小小改造。史载,唐开元二十八年,魏州刺史卢晖徒永济渠,自石灰窠引流至城西,注魏桥,以通江淮之货。魏州出现“原野垦、军府实、氓庶安”“川原材麓之富,舟军士马之殷”的繁荣景象。可见,开元年间是魏州极其重要的发展阶段,而西渠的开凿则是魏州腾飞的关键举措。可以说,魏州是大运河催生的大都市。大运河的开通为魏州(大名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水利交通位置,经济发展迅速,交通便利,商业繁荣。经历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大名府,已经发展成为河北最繁华的地区、河北与江淮水运交通的枢纽和都会。当年李白来此游历时,曾赞叹道:“魏郡接燕赵,美女夸芙蓉。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青楼夹两岸,万里喧歌钟。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高适也曾赋诗道:“魏郡十万户,歌钟喧闾里。”魏州城当年的经济繁荣和特殊的地理位置由此可见。唐末五代时期,在各魏博节度使的苦心经营下,魏州(大名府)人口达百万,城池周长80里,成为黄河以北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北宋时期,大名府处于中原门户的特殊军事战略地位,为保卫京都汴梁都城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水浒传》一书中也有不少描述宋代北京大名府商业繁荣的景象。到了金朝统治时期,大名府依旧成为中原的重镇和金朝向南扩张的大本营。从隋到金的700多年里,魏州(大名府)依托京杭大运河水运枢纽的地位,成为黄河以北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魏州(大名府)兴盛崛起的重要因素。

魏州(大名府)衰落的起因分析。

元朝建立以后,政治中心迁移至北京,京杭大运河改道,取消了绕道洛阳的航线,使经济中心远徙江南,中原地区战略意义大幅度降低。大名府不再具有屏障和政治腹里的作用,政治地位大为衰落。因元朝以后的天子守边,使得国防前线大幅北移,所谓的“北门锁钥”也逐渐失去了作用。而历经金元战乱以后,整个北方经济惨淡,也使大名的繁荣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经过一番政治经济格局大变动之后的大名,失去了政治上的有力支撑,又失去了军事上的坚强后盾,更失去了经济上的深厚基础,大名衰落为一个府城。

大运河的改道。元世祖忽必烈灭掉南宋之后即着手改造大运河,裁迂取直,运河全线东移,经济宁而过临清,不复经过大名。之后,大名虽得以通过卫河与大运河连接,但毕竟失去了直通江淮的通道,南方经济在全国举足轻重的情况下,对大名的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入明清两代,运河漕运在全国的重要性非同小可,运河沿岸催生了许多新兴城市,如济宁、临清等。大名失去了大运河主航道的作用,境况让人感伤不已。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大运河的改道对大名衰落的影响更具有决定性。大名的兴衰可以说成于大运河的开通,败在大运河的改道。

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北方气候在金元以后更显干燥,水利环境急剧恶化,原有的湖泊沼泽相继消失,河流的径流量普遍减少。入元以后,原先直通江淮的御河(卫河)与黄河无法沟通了。明清时代,漳、卫河水量季节性更加显著,雨季洪灾频繁。据志记载做一统计发现,自明初建文三年(1401年)到清末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471年间,元城(即大名府治所在地)遭受较大水灾多达54次,平均不到9年就会发生一次。

明建文三年,大名旧城被水淹没,而另筑新城。明万历二十二年和清康熙十二年又曾发生洪水浸城事件,城池勉强得以保存。清乾隆二十二年五月发生洪灾,漳河决溢,大水灌入魏县城内,使城遂墟。未及一个月大名县城(旧治)为御河所淹,使大名县治迁入府城内,废魏县入大名县。乾隆四十年又发生一次大洪水。“水薄府城”。频繁的洪涝灾害发生不利于大都市的发展。解放后的1956年到1963年也发生过两次大洪水,水围古城,城外一片汪洋。

近代交通的变化和行政区划的调整也是大名成为普通县城的重要因素。上世纪初京汉铁路修建开通,取代了卫河的黄金水道,七十年代初,卫河因水量减少停航,则更是雪上加霜,使大名完全失去了交通优势。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也是重要因素,虽然1945年曾建大名市,但邯郸在现代发展优势很多,除区位交通资源,刘伯承、邓小平在邯郸周围建立了中国最大的抗日根据地,开辟了晋冀鲁豫边区,1946年边区政府进驻邯郸,使邯郸成为冀南的中心城市。1949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通令调整华北行政区划,撤销了大名市,河南省的武安、涉县、临漳划入河北,原属河北省的南乐、清丰、濮阳、长垣、东明划归河南省,使大名更加边缘,完全失去了中心城市的地位。

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名古城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大名具备京津冀、中原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政策叠加优势,为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区域发展竞争新优势提供了历史性新机遇;二是大名独特的区位优势正在凸显,随着大广、邯大两条国家一级高速公路在大名境内路段竣工通车,邯济铁路线扩能升级以及国家对衡潢铁路的谋划推进,大名县铁路、高速、国省干道互联互通的交通优势更加显现,将成为冀鲁豫交界区域的交通枢纽。三是大名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历史文化,拥有国内唯一的宋代大名府故城遗址,随着明城恢复步伐的加快,为大名打造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难得机遇。只要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加快建设三省结合部中等城市、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园林县城、全国文化旅游名城,撤县复市、振兴大名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视察大名时,提出的“大名府一定要翻身”的期望,也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简介:王青山,1949年8月出生于山东青岛市,祖藉河北大名县城内,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民进河北省委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国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国际羲之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书法美术家艺术创作中心终身荣誉教授、中原书画研究院客座教授、邯郸市老教授协会会员、大名县台胞台属联谊会主任、大名县书法协会顾问。曾任邯郸市八、十届政协委员、第十二届人大代表。从事书法艺术40余年,作品先后在全国大型书画展获金奖,在台北、香港、澳门地区和美国、新加坡、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展出并被收藏。事迹被《人民日报》《中华合作时报》《河北日报》《中国统一战线》《中国国际新闻网》《乡音》等报刊报道。

摘自作者在2017年在6月28日于河北省大名县召开的冀鲁豫交界区域魏州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及会后结集出版的《煌煌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