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6日 星期六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他是酒楼大亨的第 8 个孩子,父亲做酒楼业起家,从广州一路发展到上海,曾是上海金门大酒店的总经理,新中国成立前管理着全国各地 28 家酒楼。

他是香港第一代室内设计师,为成龙、张国荣、梅艳芳、郑裕玲、蒋芸、黄霑等香港明星设计过房子,荣获香港室内设计终生成就奖,在港岛的知名度堪比明星。

他是热衷环球旅行的 “空中飞人”,一年中有大量时间在飞机上,旅行过五大洲 40 余个国家,并在伦敦、瑞士、伊斯坦布尔、东京、清迈等十多个海外城市拥有房产,只为旅行时有个理想的休息之所。

他就是香港传奇设计师高文安,他从 “港漂” 一路逆袭成为 “香港室内设计之父” ,开启了香港室内设计的黄金年代。



01、从上海名流,到举家港漂

1943 年,41 岁的上海金门大酒店总经理高唐,迎娶了自己的第三任妻子——小他 18 岁的 Tong Hing Kwai(英文名)。结婚庆典可以用 “豪气” 来形容,在金门大酒店摆了 3 天的筵席,足见高唐雄厚经济实力与社会地位。

高唐此前有过两任夫人,第一任夫人宋佩香,育有 1 儿 1 女,大女儿高文燕、次子高见明;第二任夫人黎惠棠,育有 2 儿 3 女,大女儿高文洁、次子高文苏、三子高文超,四女儿高文惠,五女儿高文英。

1943 年 12 月,高唐与第三任妻子唯一的一个孩子出生,取名高文安。至此,高唐这个上海酒楼业大亨家里,共有 4 儿 4 女 8 个孩子。

高文安虽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但并没有得到亲生母亲的偏爱。与之相反,高母对高父两个前妻生的 7 个孩子比较宽容,对高文安这个亲生儿子却要求很严格。

青少年时期,高文安一度认为亲生母亲对他太冷酷无情。直到大学毕业后,他才终于理解了母亲作为 7 个孩子继母的那份辛苦与无奈。

高文安在上海成长到 6 岁。1949 年新中国成立,高父因为有着不同的政治理念,放弃了在上海辛苦打拼得来的基业,带着一大家子移民香港,开始了艰辛的港漂岁月。

与上海的优渥生活相比,高文安一家在香港的生活质量降了数个档次。高父在香港毫无根基,事业上举步维艰,还有 8 个孩子要养活,心理上的落差、生活上的压力,让过惯了富贵生活的高父无所适从,一度背着家人吸上了鸦片。

当时的香港,瘾君子泛滥,可以很容易买到鸦片,高父一时间踏入迷途。高母因此与高父爆发了激烈的冲突,一度发展到 “动刀” 的地步。

高文安有一天夜里醒来,无意中看到过高母持刀威逼高父戒毒的场景。或许也正是高母决绝的姿态,让高父迷途知返。高文安读中学的时候,高父的事业有所起色,在香港一家知名的广东酒楼里做管理。

高文安小学就读于慈幼天主教小学,一所由天主教基金成立的学校,但并不强制要求学生一定是天主教徒。中学就读于香港跑马地乐治道的培侨中学。

50 年代,国民党在香港仍有很强的势力。那时的香港学校分亲国民党、亲共产党两派。高文安就读的培侨中学,是亲共产党学校,被称为亲中学校、爱国学校。

亲中学校有一大特色,就是每天会在操场朗读 15 分钟《毛泽东语录》。高文安还参加过学校的宣传队,排练话剧、歌舞,到新界乡村表演,宣传爱国思想。还曾贴大字报,上街游行,反对英国人。

1961 年,高文安从培侨中学毕业,一共有 30 名同窗。三分之一去了中资企业上班,三分之二继续上大学。决定上大学的,90%选择了大陆的学校,10%选择海外留学。高文安这些海外留学的同学里,有个叫程介明的才子,后来成为香港大学的副校长。

香港中学是 6 年制,早在 1958 年,高文安中学毕业前 3 年,高父曾与他商量过读大学的事情。当时的首选是大陆学府,高文安就想利用暑假的时间,先到大陆考察一下大学与社会环境。

彼时香港往内地通关检查非常严格,他出发时还带上了自己的成绩单,也是为了带去给上海的外公外婆看看。

从深圳过关,分别游览了广州、武汉、北京、上海,顺路去看了住在当地的姐姐、两个哥哥和外公外婆。之后又去了南京,再乘火车返回广州。

这趟暑假探亲之旅,呈现在高文安眼里的,是 50 年代末百废待兴的大陆,整体社会氛围很紧张,不及香港自由开放,正巧他中学毕业时赶上澳洲留学的风潮,便选择了海外留学。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高文安在墨尔本大学


1961 年,高文安此时的家境并不富裕,他搜集了各国大学资料,发现澳洲大学的学费最便宜,于是怀揣梦想踏上了澳洲的土地。

第一个到达的地方是悉尼,不过这时的悉尼是个不怎么发达的城市,于是最终去了墨尔本,墨尔本大学的校园环境他很满意。

在正式开始专业学习之前,高文安先是在墨尔本大学读了 2 年的预科,通过大学入学考试后才选专业,他选择了墨尔本大学建筑系。

7 年留学时光一闪而过,高文安 90% 时间都埋头在学业上,1969 年以专业成绩第一名完成硕士学业。

回到香港后,即将步入职场的高文安,首先要面对的是父亲日益恶化的病情。高父从中年开始就一直被糖尿病困扰,此时病情已经失控,双腿不得不动手术切除,家庭的重担落到高母肩上。

1970 年代,香港房市热火朝天,连带着建筑公司也越来越多。经人介绍,有着澳洲留学经历的高文安,很顺利就通过面试进入潘愆寿顾问工程事务所(Peter Pun & Associates),工作第一年拿到的薪水是 1200 港币/月,不到 3 年涨到了 3000 港币/月

跟大多数设计行业新人一样,虽然是科班出身,但初出茅庐的高文安也得先从打杂做起,新人还不够格参与建筑设计。他日常的工作无外乎给建筑师跑腿儿,或者为前辈处理一点工作上的善后事宜。

高文安入职的这家潘愆寿事务所,在港岛算是小有名气,当时正开始承接香港最大电影公司的建筑项目,电影公司董事长是赫赫有名的邵逸夫。这个项目立志打造香港全新地标,从设计到建造再到竣工,注定是个耗时漫长的大工程。

1974 年,高文安在潘愆寿事务所工作满 3 年,公司要搬迁,他跳槽去了利安工程公司,担任工程部经理,之后在这家公司又工作了 3 年。

在建筑事务所和工程公司的两段工作经历,让高文安掌握了从设计到施工的丰富经验,更对香港的地产市场有了全面且深入的了解。

对设计师来说,香港的建筑商对楼宇的设计要求很低,他们只要快速地盖楼、卖楼,建筑规划师能够发挥才华的余地很小。

对买房的业主来说,香港绝大多数住宅都是中小户型,优秀的室内设计能够大幅提升生活质量,这才是市场的刚需。

那时的香港设计行业,建筑设计师很多,但室内设计师凤毛麟角。高文安算是第一个 “吃螃蟹” 的人,也是瞅准了市场上的机遇,他从建筑师转做室内设计师,机缘巧合下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创业时期的高文安



02、凭设计扬名,靠买房发家

1970 年代,香港房市火热,广大市民都在为了拥有一套房而终日奔波,高文安也不能免俗。

因为澳洲留学的缘故,他对充满自然风情的乡郊住宅情有独钟。他当时还是工薪一族,市区的房价远超他的消费能力。

1973 年,他看中香港石澳海边一栋 60 ㎡老旧民房,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也问自己的母亲借了购房款,花 7.8 万港币买下,又斥资 20 多万港币改造装修。

高文安说:“石澳小筑是我生平的得意杰作之一。” 这栋三层住宅,从建筑改造,到室内设计,再到施工把控,全由他一手完成。

完工后他住了 4 年,后来租给一对瑞士来香港的夫妇住了 6 年,每个月的租金有上万港币,最终以 180 万港币价格出售。

石澳小筑,高文安室内设计生涯的首个作品,不仅为他带来了可观的财富,更开启了他在香港设计界的成名之路,成为他创业的起点。

1976 年,住在石澳小筑对面的一户成功人士,因为很喜欢石澳小筑的设计,主动联系上高文安,邀请为其做家居设计。这位成功人士的房子,是栋两层的复式别墅,每层面积约 232 ㎡。

他与高文安第一次见面,开了一张 30 万港币的支票作为定金,这个金额差不多相当于当时高文安3年的薪水,可以说相当大手笔。

俗话说:“遇良人成家,遇贵人立业。”自主设计的石澳小筑,让高文安遇到了自己事业上的贵人,也是跟公司老板提出离职,于 1976 年开始创业,创立了香港高文安设计公司。

第一个办公室位于香港群福道7号,在一座 3 层高建筑的负一层,初期只有 5 名员工。

高文安创业的第一个项目,便是贵人的 2 层小别墅。他这个设计界的无名小卒,凭借这个作品声名鹊起,陆续有小型公寓、珠宝店铺等各类项目找上门来。

当时香港建筑设计师很多,但既做建筑设计,又兼做室内设计的只有高文安一个,最先闯出名气的也是他,这让他在成名后获得了 “香港室内设计之父” 的美誉。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石澳小筑


1970 年代中期开始,高文安在机缘巧合之下,走上了一条 “靠设计扬名,靠买房发家” 的成功之路。

设计上,他成为了众多香港明星的御用设计师,成龙、张国荣、梅艳芳、郑裕玲、蒋芸、刘培基等人的私宅,黄霑等人的工作室,都由高文安设计。

面对香港报纸、电视等媒体的采访,高文安分享了他的成功秘诀,他的设计之所以受明星欢迎, 根源便在于他善于了解人性,他总能精准把握名人在不同人生阶段不同的生活需求。

以梅艳芳为例,高文安第一次为她设计私宅时,她还没走红。在私宅的家居设计上,高文安加入了很多戏剧元素,比如房间的泳池上设计了类似舞台的餐桌,让梅艳芳能经常找到登台演出的感觉,造就她蓄势待发的星光。

高文安第二次为梅艳芳设计私宅时,她已经是影视歌三栖巨星,所以空间的设计反而化繁就简,装饰也返璞归真,让梅艳芳在在灿烂星光背后找到一颗平常心。

再比如为成龙设计私宅。考虑到成龙经常拍戏到深夜,回到家总是希望能痛痛快快冲个澡,高文安因此设计了一个很大的浴室,可以舒服地享受淋浴和泡澡。

又考虑到成龙有腰伤,所以在他家门框上装了一个横杠,方便他经常用脚勾在上面倒吊拉伸腰肌。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梅艳芳私宅


高文安为明星名人设计的私宅,没有大众刻板印象中的极尽奢华、金碧辉煌,反而是用功能完善的空间,艺术化的家具,中西风情的装饰,贴合房屋主人的生活态度,满足他们未来的生活期望。

也正是这种务实又别出心裁的设计,让高文安在香港设计界的名声越来越响亮。不止香港明星对高文安青睐有加,港岛富豪大亨也甘心为高文安的设计买单。

像浩展集团主席刘俊文,1993 年购买的浅水湾丽景道 10 号豪宅,便找高文安做室内设计。

玻璃大王邓华的海洋公园道文丽双筑独立洋房,长江实业李超人及其母亲的海柏花园两套私宅,也都由高文安操刀空间设计。

从 1976 年入行室内设计,高文安一直有两个信念:一是把中国特色融入到现代空间设计中;二是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所以他的客户也包含了众多香港的普通业主。

有个很经典的例子,香港九龙塘日和阁一处私宅。老业主前后两次聘请高文安设计家居,房屋格局由四房改成二房,又由二房改成三房。

私宅换新业主后,同样聘请高文安设计,由三房改成四房。一套私宅,3次聘请高文安设计,足见其受欢迎程度。高文安也获利颇丰,3 次装修设计总进账 400 万港币。

回顾高文安的成名史,他的代表作除了为明星富商设计的豪宅,为地产商设计的样板间,给奔驰等国际大牌设计的店面,很重要的一部分作品,是时常出现在报纸杂志上的个人私宅。

1970-90 年代,高文安在香港元朗、西贡、干德道、红磡、马鞍山、坚尼地道、铜锣湾、锦田、薄扶林等 15 处地方拥有房产,这些房产在 90 年代几乎全部售出。

这些房产多是一些价格偏低的老房子,他买入后重新设计装修,住了一段时间后再出租或出售,实现名利双收、发家致富。上文提到的石澳小筑,便是高文安靠买房发家的开始。

用高文安自己的说法,花廉价买一间村屋,用他的设计为房屋脱胎换骨,这样 “村姑” 就能变 “公主”,住过一段时间后,总是能找到合适的买家,一转手他就能获得巨额差价,他也以此作为投资理财手段。

最成功的案例,要数高文安的香港元朗私宅。1981 年,他买下地,自己规划、设计、建造,前后花了 18 个月时间。拥有这栋房子的 10 年里,他只住了 6 个月,其他时间,都被借去拍电影、MV、广告,光房子的租借费用,就远超建房子的投资。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元朗私宅


高文安在房产投资上的如鱼得水,一部分原因是当时房地产市场的火热,一部分则要归功于他出彩的设计。

他不像很多本土设计师,设计完全西化,而是坚持中国特色,展现了浓浓的亚洲风情,空间的装饰、摆设、家具,有中国的,有日本、印尼、泰国等亚洲各地的,还有欧美的。

空间注重留白,设计元素点到为止,即便是中西混搭、古今合璧,看起来也很和谐。

高文安独树一帜的设计风格,香港的中产、上流阶层愿意买单,在香港工作生活的外国人也乐意掏腰包。

70-90 年代,高文安设计的住宅,常常成为在香港生活的欧美人士的理想住所。有外国人委托房产中介找房子时,指名要住高文安设计的房子。

通过设计让房产大幅增值,我不知道今天的设计师有多少人能做到,但是高文安却玩得炉火纯青。在他的传奇人生经历中,“买房发家” 无疑是其中精彩一笔。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1985年杂志封面



03、56岁的香港十大魅力男性

1999 年,千禧年来临之际,香港《君子》杂志联合香港电讯,举办了 “千禧才智•型男士” 评选,选出 10 位才智与型格都能代表千禧年男士的名人明星。

10 位获奖的男士有影星梁家辉、古天乐、雷颂德、王敏德、吴奇隆,室内设计师高文安,平面设计师陈幼坚,产品设计师陈瑞麟,时装设计师范玖裕,游艇王子梁伟贤。

当时的颁奖嘉宾是美女刘嘉玲,她发言时说,最想颁奖给伟仔(梁朝伟),但可惜伟仔没得过这个奖。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1999千禧才智型男颁奖现场


高文安总结自己获选 “千禧才智型男” 的原因,一半因为他是香港知名设计师,从业 20 余年,做过很多 Living Style 的宣传,早在 1987 年,他就做过香港超级模特大赛的评委。

一半因为他一向很注重自己的外在,1996 年他还与周润发、郭富城、任达华、王敏德、钟镇涛等明星被评为 “年度时尚先生”。

53 岁时出版个人全裸写真集《AT HIS PEAK》(共 120 页,售价 500 元),雕塑般的健美身材,经香港媒体报道后引起轰动。

写真集发行时,CNBC 广播公司还对高文安做过专访,采访他的是著名主持人 Lorine Hans,对全亚洲广播,反响热烈。

曾有香港师奶对高文安说,希望他下次把写真集尺寸做小一点,方便放进包里出门携带。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1987香港超级模特大赛


1997 年,36 岁的香港影星徐锦江,也出版过个人全裸写真集《形神集》,共48 页,售价 150 元。

徐锦江的写真照片,以艺术化的形式展示形体,比如从头到脚涂满金粉摆 Pose,有点像少林寺里的十八铜人。

香港影星任达华,同样出版过全裸写真集。但徐锦江、任达华两位影星的写真集,却远不如高文安的写真集反响热烈。

虽然徐锦江小高文安 18 岁,任达华小高文安 12 岁,但身材却被高文安甩出几条街。

三人同样是全裸(没有暴露X器官),两位影星的写真或多或少都会引人联想到 “性”。而高文安的写真,动作与形体展示上,则更像是肌肉线条分明的希腊雕塑,传递着一种健康与力量之美。

就像高文安自己所说,他之所以拍摄写真集,是想把健身、健美的理念带给亚洲人,有健康的体魄,才会有好的人生( 90 年代,相较欧美而言,亚洲健身、健美运动仍属冷门。)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高文安个人写真


高文安的健身启蒙,最早可以追溯到 1957 年。当时他 14 岁,偶然从一本杂志上了解到健身运动。中学时代忙着学习,无暇健身。大学毕业后初入职场,要为生计奔波,也没时间健身。

后来事业稳定了,虽然时常坚持健身,但并未请教练指导,进行系统性训练,饮食上也没有控制,身材谈不上有多出众。

收藏健身杂志的爱好,却坚持了多年,这些珍藏的健身杂志,后来被用作 My Gym(高文安健身馆)的墙体装饰。

直到 50 岁那一年,高文安吃着母亲做的生日餐,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别人给他送了很多礼物,他给自己送什么礼物好呢?

此时的他事业上功成名就,物质上的东西意义不大,思前想后,决心系统健身,送自己一个健康的 New Body。

对于健康的重要性,高文安感触极深。他 40 岁曾读到一篇文章,里面有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健康的人损失一切

高文安 44 岁那年,他的父亲因患糖尿病去世,这给他很大的打击与警示。

高文安有句名言:Life begins at 50,Don’t give up(生命始于50,别放弃)过完 50 岁的生日,他通过熟人介绍,认识了来香港旅行的美国世界级健身运动员,聘请他成为自己的老师,制定了严格的健身计划:

早晨七点半开始锻炼 45 分钟,晚上下班也锻炼 45 分钟,每天要吃 6 餐,每餐只能吃极少量。最重要的是,不能吃油、糖、盐,这也是最艰苦的。

3 个月后,这位指导高文安健身的美国运动员,因为签证到期不得不回国。之后高文安换了很多个健身教练,有英国人、澳大利亚人、新西兰人、阿拉伯人、德国人、瑞士人等,都是来香港旅行的世界级健身运动员。

1996 年,花掉 200 万元,刻苦训练 3 年之后,53 岁的高文安身体每个部位都练出了肌肉,线条分明。看到高文安的蜕变,最高兴的人是他母亲。不幸的是,高母因患癌症于当年去世,享年 76 岁。

《孝经》中有写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高文安健身成功后拍摄写真集《AT HIS PEAK》,也是为了纪念他的母亲。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高文安写真集发布会


在拍摄写真集之前,高文安曾与澳洲籍摄影师 Kevin Orpin 参考了许多国家出版的男体摄影集。之后飞往普吉岛拍摄,他在那里有栋度假别墅。(这栋别墅如今是普吉岛安缦酒店 Amanpuri 的一部分)

整个拍摄只有短短两天,拍摄地场景有普吉岛别墅内,也有别墅外的泳池和景色怡人的沙滩。因为是全裸拍摄,刚开始高文安还有点放不开。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他要不时地运动,让身体的肌肉充血,这样肌肉线条会更明显。也有健身教练现场指导他,如何摆出上镜的健美造型。

1997 年,高文安的写真集《《AT HIS PEAK》(中文名“全程投入”)在香港出版,报纸、杂志、电视媒体争相采访,一时间引发舆论的轰动与市民的热议。

其中也有批评的声音,高文安面对媒体表示 “我的写真集其实十分健康,任何意大利的雕塑都不穿衣服,对于社会上少部分批评的声音,我不介怀。”

高文安出版个人写真集时,还举办过发布会。一场是在香港的记者招待会,他将写真集的出售所得,捐给了香港艾滋病防治团体 “关爱艾滋”。

一场是在台北诚品书店敦南店的发布会,他将 100 本写真集出售所得,捐给了台湾艾滋病防治组织“希望工作坊”。(写真集每本500港币)

回看 1997,53 岁的高文安靠健美身材走红香港,让人不得不感叹,他确实是一个敢于打破常规,善于创作奇迹的人。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04、热衷环球旅行的空中飞人

除了 “知名设计师”、“香港十大魅力男性” 两个前文提到的标签,高文安身上还有个标签——“酷爱旅行”。

1969 年,26 岁的高文安踏上了人生中第一次海外旅行,目的地是澳洲东北角的小岛 NEW CAREDONIA,切实体会到了海外旅行的魅力。

这次旅行源自一次意外。那年他坐朋友汽车发生了交通事故,所幸只是受了点轻伤,但获得了相当数额的保险金。于是跟朋友利用这笔 “天降横财” 制定了海外旅行计划。

也是从此时开始,高文安把旅行作为人生中一大乐事,利用业余时间经常出国旅行。

最开始,他喜欢一个人轻松自如地旅行,曾独自一人租船游览地中海小岛,花 17000 港币入住印度皇宫,在尼泊尔乘坐飞机俯瞰喜马拉雅山脉……

截至 2011 年,他去过日本、韩国、印度、越南、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美国、墨西哥、加拿大、牙买加等美洲国家,

还有丹麦、荷兰、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埃及、摩洛哥等非洲国家,足迹遍布五大洲 40 多个国家。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高文安旅行照片-1985年左右


在高文安看来,现实总是存在缺陷的,旅行正是为了弥补这种缺憾。

每次旅行回来后都感觉充满了能量,再次投入到繁忙工作时,生活好像也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文安独自旅行时很少拍照,有人问他不拍照岂不是很容易就忘记了吗?他很潇洒地回答:“那我再去一次不就行了。”

虽说热衷海外旅行,但高文安的假日时光也不全在国外。 80、90 年代,香港富人喜欢购买游艇出海,高文安没有跟风购买豪华游艇,

而是将一艘中式渔船改造成了可供出海游玩、洗浴、睡眠的度假之所,他乘船漂流于香港的海湾之间,度过了不少悠闲的假日时光。

著名时装设计师刘培基,曾如此评价高文安:“招呼朋友的方法层出不穷,常常给人惊喜,有时请朋友上他的游艇一道出海,有时在家里插满火把开派对……

高文安是个很有 lifestyle 的人,识享受,懂情趣,这也是他在设计界享一直享有地位的原因。”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由渔船改造的“中式游艇”


开公司当老板之后,高文安开始带着员工一起旅行,少的时候带 10 个人,多的时候带数十人,一年平均旅行三到四次,一次旅行的时长十天左右。

高文安并不是一个把赚来的钱都花在自己身上的老板。他认为如果能用赚来的钱,培养公司年轻人的梦想,这些钱花得也很有意义。

自掏腰包带公司年轻人一起旅行,能够开阔他们平时被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束缚的眼界。

特别是在旅行中见到建筑物和艺术品,能给年轻人新的想象力,唤醒他们的创作欲望,增进日常的设计工作。

旅行的收获不止精神上,香港、深圳、上海、成都等地的高文安设计工作室中,展览着成百上千从全世界淘回来的饰物摆件:

意大利灯饰、土耳其地毯、欧洲餐椅、埃及水杯、印度木橱柜、中国瓷器、东南亚木雕石雕,应有尽有。

每一个此间工作的年轻设计师,都能受到世界各国文化的熏陶。这也反馈到公司的设计作品上,带有浓厚的中西交融、古今交融的特色。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高文安设计香港办公室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高文安设计深圳办公室


热衷环球旅行的高文安,同样热衷于在世界各国购置房产,为了旅行时能有个理想的休息之所。

其中未尝没有投资的想法,毕竟他在 70-90 年代就靠香港的十多处房产投资赚得盆满钵满。

在高文安旅行足迹所到的普吉岛、伊斯坦布尔、伦敦、清迈、瑞士、东京等十多个海外城市,他挑选了或是风景优美,或是地段极佳,或是拥有历史沉淀之处,购置房产并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改造。

譬如具有浓重泰式风情的普吉岛 Amanpuri 度假别墅,高文安买入后重新布置,设计了健身房。

他当时几乎每两个星期,就从香港飞往普吉岛度假 2、3 天。1997 年,他还在此拍摄了自己的写真集。

Amanpuri 是安缦集团第一家酒店,高文安的私人度假别墅,后来出售给了安缦酒店,又赚了一笔。

如今你去普吉岛旅行,仍可预订入住到这栋别墅,房价 3 万 / 晚 起步。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Amanpuri 度假别墅


高文安的国外房产风情各异,位于土耳其最高建筑蓝宝石大厦的私宅,可以俯瞰伊斯坦布尔恢宏的城市全景。

位于伦敦 NVW 艺术家社区的临河公寓,卧室外便是泰晤士河的繁华景象。位于清迈的高层私宅,可以欣赏热带丛林风光。

更有大手笔之作,千禧年后在印尼日惹市郊区 Tembi,将五栋 150 年历史的印尼贵族庭园,改建成精品酒店 “My Hotel”。

2013 年,斥巨资买下占地 33.3 英亩(134760㎡)的苏格兰 Crawfordton 古堡庄园,历时 4 年修缮改造,英国电视台进行了全程记录报道。

2018 年,《泰晤士报》给改造后的古堡做了专题报道。广东卫视《大匠》、《通海夷道》两个纪录片摄制组,专程赶往苏格兰古堡,对高文安进行为期 3 天的专访拍摄。

关于 Crawfordton 古堡,还有两桩趣事。

第一桩是 2017 年 10 月,高文安在刚装饰一新的古堡,举办了自己 74 岁的生日宴会,广邀中外好友、商业伙伴、公司同事出席,场面宏大惊艳。

第二桩是 2017 年 11 月,高文安一位留学英国的男粉丝,跟女朋友求婚成功后,花 16 万租下古堡庄园拍摄婚纱照。这估计是古堡 400 年历史以来第一套婚纱照,也可能是唯一一套婚纱照。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旅行确实能改变人生,这一点在高文安身上尤为明显。

他在五大洲留下过足迹,也留下过设计(十余处国外房产),他将旅行中见识的各国文化通过设计带入中国,也通过设计将中国文化带向世界。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2017 高文安古堡生日宴会



05、终生不娶的事业达人

1943 年出生的高文安,如今已年近 80 岁,他的感情和婚姻在过去数十年里,曾经是媒体及关注者不断八卦的一点。

他的态度也一贯坦荡,1995 年他面对《香港商报》采访时曾说:“一直以来,我不感到自己需要一个伴侣,更不会结婚,我已过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婚姻在我看来是个负担。

我有我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我自己的人生计划,我既不想作出牺牲,也不需要别人为我改变、迁就我,因此,我决定不会结婚。”

人生的旅程有如一列火车,一心扑在事业上的高文安,就像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他自认很难有人能跟上他的生活节奏,他也不想为谁停留,80 载人生一晃而过,至今没有婚姻牵绊。

以高文安的条件和经济基础,他完全有能力组建一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年轻时家里亲人也在婚姻上给他施加过压力,但他不想勉强自己,一如既往在成为杰出设计师的路上勇往直前。

52 岁,他在香港正当红时,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放弃了找终生伴侣的念头。这位矢志终生不娶的事业达人,虽不曾拥有过婚姻,但也曾数次拥有过爱情。

他在个人自传《化作春泥》里介绍,中学时期他曾喜欢过一个女生,但当时相当保守,也没有走得过近。

去澳洲留学 7 年,身边的男性朋友都有交女朋友,他因为经济借据,干脆不往恋爱方面想,一心扑在学业上。

等高文安硕士毕业回到香港,跟老同学再打探心仪女生的消息,才知道她早已经嫁人了。整个学生时代,他连说一句喜欢的勇气都没有,只能把这个女生深藏在回忆中。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创业时期的高文安


1970 年开始工作后,在澳洲留过学,工作单位又好的高文安很受女孩子欢迎。

但他自己想 “先立业后成家” 目标太过强烈,虽然接触了很多异性朋友,但也只停留简单喝个茶的阶段,并没有进一步发展。

1973 年,高文安 30 岁的时候,他母亲给他介绍了一个很不错女孩。女孩有过美国留学经历,人也特别聪颖,但是高文安并没有特别心动。

6 个月后,意外听闻女孩去世的消息,原来女孩患上了自己都不知道的癌症。这次的经历,让高文安母亲觉得不好再插手儿子的婚姻,只是没想到儿子会终生未婚。

在《香港室内设计之父•高文安》一书里,高文安透露他曾有过三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他享受爱情的过程,并不刻意追求爱情的结果。

高文安表示,爱情可能非常短促,当爱来临时,要勇敢地接受,无论这个过程中有多大的挫折和痛苦。懂得爱对方是最高境界的爱,他喜欢主动去爱,不在意是否被爱。

高文安很懂得,婚姻是负责任的。他没有勇气接受婚姻,选择做个黄金单身汉,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金钱,满世界旅行,结交自己喜欢的朋友,独身生活也可以很成功、很快乐。

当下的时代,越来越多有自己想法的年轻人,选择不走入婚姻,而是坚持独身的生活。

或许高文安的个人故事,会给这些单身青年们一点启示,单身生活有苦有乐,既然选择了,那就勇敢大方的生活,不用太在意闲言碎语。


06、不被定义的传奇人生

今时今日,耄耋之年的高文安,早已远离设计一线,过上了退休养老的日子。

回首其近半个世纪的设计生涯,成就有目共睹,完成设计作品超 5000 项,出版设计作品集 10 余本,所获行业荣誉数十项。

他经历过高光时刻,1976 年创办香港高文安设计公司,在香港地产黄金年代名声大噪,也开启了香港室内设计的黄金年代。

2003 年创立深圳高文安设计公司,赶上大陆地产市场腾飞,2006 年、2009 年成立分公司,巅峰时期在职员工 300 余人。

2015 年宝鹰建设出资 2 亿 3520 万,收购高文安设计 60% 股权,公司总估值 3.92 亿元。

他也面临过事业低谷,上世纪 90 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香港公司一度濒临倒闭。时至今日,因市场和经营问题,上海、成都、香港三地的设计公司也关停多年。

深圳公司也因人才流失,面临市场口碑和业绩的双重困境。“高文安设计” 这一成立 46 年的品牌,已有日暮西山的景象。

早年创立的 “Kenneth Kollection” 珍藏品专门店,“My Casa” 家居馆,印尼 “My Hotel” 酒店等众多独立品牌店,也全部关门。

回看这些成功和失败,该如何评价高文安其设计、其公司、其本人呢?

评价高文安其设计,笔者这里引用著名设计师陈幼坚、名作家亦舒的说法,大家可自行评判。

陈幼坚说:“十年前我认识 Kenneth(高文安)的时候,从与他的短短交谈中,已明确知道他的设计风格。

Kenneth 是个富有人情味、注重本土文化,又同时不会抹杀现代感的设计师,所以我替他们公司设计 LOGO 时,就中西合璧设计了一个仿如旧日中国窗花的 ‘高’ 字。”

亦舒说:“高文安所有的设计,不是在炫耀你住的地方是多么辉煌,而是很舒服,素净、实用、舒适、有性格,有一个 ‘家’ 的感觉。”

评价高文安其公司,或许用这句话总结比较合适:不断向行业输送人才的 “大型设计培训院校”。

高文安掌权时期,他就鼓励有机会独立的设计师离开,在公司打工只能拿固定工资,有能力自己创业,只要一个工程做好了,收入就很可观。

这些高文安带出来的 “徒弟” 们,也确实没让他失望,纷纷在设计行业另起山头、遍地开花,将 “高氏设计” 发扬光大。

高文安不再掌权后,离开了这个灵魂人物,公司即使有新鲜血液的补充,也再难成气候。市场寒冬、口碑下降等众多外忧内患,正在让这个成立 46 年的企业品牌举步维艰。

“高文安设计” 这个品牌的明天会如何,谁也不能妄下定论。但从高文安设计公司出走的一大批优秀设计师,已经成为抢占其市场份额的有力竞争对手。


香港设计黄金年代,一个港漂的逆袭


评价高文安其本人,笔者不想下太过主观的定论,高文安在自传《化作春泥》里有一段自我评价,或许更为贴切、准确。

“当我回想自己生活的时候,我无法说服我的人生很完美。我不是可以断定‘人生是什么’ 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我只是坚信,在当下里不浪费每一分钟,尽我所能去经营我的人生,能够为生活提供指标,这是我作为人生前辈应该做的事情。

工作的人生,就是幸福的人生。如果现在我所从事的工作,是我所喜欢的事情,那不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要坚持到底。

真正的人生之路是开拓之路,不要害怕失败,鼓起勇气接受挑战。”

作为香港设计黄金年代的代表人物,高文安的人生有失败、有缺憾,但并不影响他在设计界的地位,也不影响其人生故事的传奇性。

在 “丧” 文化和 “躺平” 观念流行的当下,我想在文章最后,跟大家分享高文安自传里的一段话,与诸君共勉:

年轻的特权就是拥有梦想,没有梦想的人生就像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有梦想,精神就不会堕落,生命也会自然地维持下去。希望和梦想,是生命的原动力,是克服苦难的精神活力素。

年轻人,拥有梦想吧!拥有伟大的梦想!

参考资料:高文安自传小说《化作春泥》、《香港室内设计之父•高文安》、香港各类报纸杂志。

上一篇新闻

这里没有拥挤的人流,却有纯正的香港味,来过一次就终身难忘

下一篇新闻

45岁翁帆:把杨振宁照顾到100岁,恩爱18年,继子对她很感激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