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谨防“虫从口入”

长篇连载《舌尖上的安全》(连载第19期)——“吃生”谨防“虫从口入”!

续上期(上期浏览点击这里)

关键词:食品安全,寄生虫,吃生,海鲜,鱼生,水污染,舌尖上的安全

生猛海鲜轻轻一涮放入口中,新鲜生肉糜一上桌大家抢着吃;

还有什么醉虾、醉蟹、鱼生、活螺……

享受这些美味时,你可曾想到美食也许会让你感染疾病?

寄生虫病专家提出忠告:

生猛海鲜不可大啖 ,过分爱好生鲜十分危险!

“吃生”谨防“虫从口入”!

我国部分地区的群众有“吃生”习俗。如在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们喜欢吃“鱼生”(生鱼片)和“鱼生粥”(生鱼片加热煮成的粥);而东北地区,特别是朝鲜族,生鱼拌上佐料是他们最喜欢的用来下酒的美味佳肴;而北京、河南、山东、四川等地,不少人喜欢吃烧烤的小鱼、泥螺。

据可查到的历史记载,中国人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开始吃鱼生了。《诗·小雅·六月》:“饮御诸友,炰鳖脍鲤。” 中的“脍鲤”指的便是鲤鱼做的鱼生了,在当时是贵族才能享受到的高级食品。

后来到了唐代则传播到了日本,日本人采用海水鱼代替了淡水鱼。而用芥末作为佐料的方法似乎也是来自中国,毕竟《礼记》里有:“脍,春用葱,秋用芥”。

当然,鱼生这道美味也传播到了其他国家。

记得在某个视频节目里也展示过,现在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过新年的时候人们也会围在一起拌一盘鱼生,祝愿未来的一年事事顺意,风生水起,这也是由早期南下开拓的中国人带去的习俗。

到了现代中国,生活日益富裕的人们吃得越来越杂、吃法越来越奇。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猪、牛、羊、鸡、鸭、鹅,鱼、虾、蟹、螺、蛇、蛙都成了人们的盘中餐,而且生鲜渐成美食时尚,无论烧、烤、炸、涮,都一味追求鲜、活、嫩、滑。

以至于不少商家投其所好,提供鲜生鱼片、活鱼、活虾、活蟹、活螺等菜肴。

总之,富裕起来的人们“吃生”的花样越来越多、越来越奇。

专家们指出:不管哪种吃法,只要是吃了生的或半生的淡水鱼虾类水生物,就可能感染寄生虫。吃得越多,感染寄生虫的危险越大。

2001-2004年的时候,卫生部组织了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在全国27个省市进行了居民抽样调查。调查发现,在我国附近 2.4% 居民感染“肝-吸-虫”

如果按照当时全国人数进行统计,估计当时全国感染这种寄生虫病的人,就高达 1 千多万。而其中感染最严重的地区是最能吃的广东省,据推测仅广东省的感染人数就可能高达 500 多万,换句话说,就一个广东省占了我国近一半的患病人数。

根据卫生部2005年的调查,全国寄生虫感染人数超过1亿。虽然蛔虫、钩虫、鞭虫等寄生虫的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有一种寄生虫的感染率在部分地区反而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它就是肝-吸-虫。全国肝-吸-虫感染人数约为1200万,流行区的平均感染率比1990年上升了75%。其中,广东、广西的感染率大幅增加,而吉林更是增加了6倍以上。

生吃淡水水产是最重要的原因!

肝.吸.虫的幼虫寄生在淡水螺和淡水鱼、虾体内,人们常吃的青鱼、草鱼、鲢鱼、胖头鱼、鲤鱼、鲫鱼均可携带。它的幼虫被人吃进去以后,在肠道孵化并爬进胆管,在那里安家。肝.吸.虫一旦进入人体,可以长期存活,有的甚至可以存活长达20~30年。

肝.吸.虫的学名叫中华分支睾吸虫,简称华支睾吸虫,别名叫蓖形吸虫,正式拉丁语名字是Clonorchis sinensis。

中华分支睾吸虫,这个很别扭的汉语词,就是从Clonorchis sinensis这个拉丁词直接翻译过来的。

肝吸虫

拉丁语是很有层次感而且明确,但是不接地气。

所以,这个虫子的还有一个英语小名“Chinese liver fluke”,直译就是“中国的-肝-扁片虫”。英文名字将发病的地理范围、长得模样、分类是多细胞的寄生虫,三层含义就都说出来了。

让肝吸虫最先于1874年在印度一华侨尸体的胆管内发现。

1874年9月8日,印度加尔各答,一名20岁的中国木匠因病死亡。加尔各答医学院病理学教授,英国人麦康奈尔对他的尸体进行了解剖。他观察到该尸体有肝肿大和胆管扩张,胆管被“小而暗的、蠕虫状的虫体”堵塞。

他取出了胆管内的肝。吸。虫,并将其与当时已知的矛形双腔吸虫和肝片吸虫进行了比较,认为这是一种全新的寄生虫。

1875年,他在著名的临床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了关于该寄生虫的相关研究。研究很快得到了跟进。

同年,托马斯·科布博尔德(Thomas Cobbold)对该寄生虫进行了科学的描述,并第一个将其命名。1877年,日本人石健香(Kenso Ishisaka)报告了日本的首例病例。

1878年,首个报告者麦康奈尔在解剖一名香港厨师时,再次发现该寄生虫的存在。

1883年,一名德国病理学家在东京看到这种吸虫后,认为较大的肝吸虫和较小的肝=吸=虫是两类物种,较小的致病性更强。

在1907年的分类中,亚瑟·卢茨(Arthur Looss,此人还发现了血吸虫对人体的感染途径,现在的肝吸虫名称就是他提出的)认为中国的病例是由较大的肝-吸-虫感染,日本的则是较小的肝-吸虫感染。

直到1912年,小林尊原次郎(Harujiro Kobayashi)纠正了分类,指出二者其实是一类物种,是因为中日两国宿主的体质不同和感染的程度不同,才感觉感染日本人的致病性更强。

1908年,中国内地报告了第一例华支睾吸虫感染。事实上,肝-吸-虫和中国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1975年,我国湖北江陵西汉(公元前167年)古尸的粪便中,就发现了华支睾吸虫的虫卵。

随后,同样是在湖北江陵的战国楚墓(公元前278年)古尸中,再次发现了其虫卵。

算起来,也有2300年的历史了。当然,现代的疾病命名不会再带有地区的名字了。肝-吸-虫病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但主要流行于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亚洲国家。目前,我国已有26个省、市、自治区、行政特区有此病发生或流行。

肝-吸-虫是一种很不起眼的人畜共生寄生虫,寄生于人类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肝胆管内。在分类上属后睾科、支睾属。成虫虫体扁平,柔软,半透明,前端稍尖,后端钝圆。体长10—25毫米,宽3—5毫米,形似葵花籽,雌雄同体。

肝-吸-虫身体的前端有一个“口吸盘”,稍后1/5处有一个“腹吸盘”,前者略大于后者。消化道包括口、食管和分为两支的“肠支”,延伸至虫体末端。阴茎细小,两个睾丸呈分支状,在虫体后1/3呈前后排列。雌性生殖器官有一个分叶状的卵巢,位于睾丸之前。子宫位于卵巢与腹吸盘之间,其内充满虫卵。

成虫成熟后产卵,虫卵呈黄褐色,平均大小为29×17微米,在低倍显微镜下似芝麻粒状。一端较小,有盖;另一端较大,有逗点状突起。

研究发现,寄生于人体的肝-吸-虫少则数十条,多则上百条,甚至上千条。主要寄生在肝内中等大小的胆管内,也可寄生在总胆管、胆囊、胰腺管及十二指肠。

肝-吸-虫虽然在胆道这种挺艰苦的地方过日子,天天喝胆汁不怕苦还不能拉屎,但是却能生存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而这种持续的恶性刺激,被认为是某些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的原因。

肝-吸-虫间歇或不完全阻塞胆管,诱发反复发作急性或慢性胆管炎;成虫的口吸盘和腹吸盘吸附在胆管壁,使上皮增生和脱落;虫的代谢产物、成虫虫卵分泌的毒素或死虫腐败所产生的有毒物质的损害,使胆管和肝实质损害。肝,吸,虫虫体机械性的刺激及其代谢产物作用于人体,会使患者出现一些相应的病症。

它们除了吃吃喝喝不拉屎的漫长而又艰苦的生活之外,剩下的就是生孩子了。肝-吸-虫是一种雌雄同体(hermaphrodite)的生物,这也就是说,理论上如果仅有一只肝吸虫寄生在胆道里,也是能繁衍出子子孙孙的!后代是以卵的形式,从胆道(就是上图的绿色管子)排出,然后进入十二指肠 → 空肠 → 回肠 → 结肠 → 肛门,和粪便一起拉出去的。卵,混在粪便里出去了之后,要经历一个比较复杂的“河鲜大循环”才能再感染人(如下图)。

肝-吸-虫的生活史需要两个中间宿主。

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长角涵螺、纹沼螺、赤豆螺等),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白鲩、黑鲩、鲤鱼、麦穗鱼等)和淡水虾、蟹(细足米虾、巨掌沼虾等)。

肝--吸-虫-虫卵从胆管流到肠子里,再随病人或病畜粪便排出体外。虫卵随粪排出落入水中,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后,在螺体内孵出毛蚴(miracidium),经胞蚴(sporocyst)、雷蚴(redia)和尾蚴(cercaria)三个阶段的发育和增殖,成熟的尾蚴从螺体内逸出。

在水中,尾蚴若遇到适宜的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或虾、蟹时,则侵入它们的体内,形成囊蚴(encysted metacercaria)。含囊蚴的鱼或虾、蟹被人或猫、狗等吞食后再入胃肠道。在十二指肠内,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等消化液的作用,囊内幼虫脱囊而出,沿胆汁流动的方向逆行,经数小时便可从总胆管到达肝胆管。约经一个月后发育为成虫,开始产卵。

肝.吸.虫的传染源为患者、带虫者和肝-吸-虫宿主。已有报道的可作为肝.吸.虫--宿主的动物有40多种,常见的有猫、狗、猪、鼠、獾等,某些食草类动物如牛、兔可因偶尔食入囊蚴而感染。第一、二宿主的存在也是肝.吸.虫.病流行的基本条件。因肝.吸.虫对宿主要求的特异性不高,中间宿主不但种类多,而且分布广泛,也是该虫能在广大地区存在和流行的重要原因。

近年,部分地区淡水鱼虾寄生虫的感染率十分惊人,广东、广西、辽宁三地淡水鱼寄生虫平均感染率高达59.66%。这主要是因为水环境被污染,甚至以未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畜粪便喂鱼,更加重了其污染。

例如有关部门在肝.吸.虫.病主要流行区之一的广东调查,鲮鱼、鳝鱼、鲤鱼的肝.吸.虫.囊蚴检出率分别达到50%、40%、20%。在台湾的日月潭,麦穗鱼的感染率高达100%。在湖北曾发现麦穗鱼每克肉内有6584个肝-吸-虫-囊蚴。

2004年顺德调查淡水鱼感染情况,发现草鱼肝.吸.虫.感染率达到75%,南海市的胖头鱼感染率87%,三水市的麦穗鱼感染率为100%。2006年深圳调查市场销售的淡水鱼,发现平均感染率17%,其中草鱼达到40%,胖头鱼、鲤鱼也高于20%。2006年广州市的调查显示,草鱼感染率为13%,虾的感染率也达到7%。

有人曾经拿小鼠做过肝.吸.虫的感染实验,让它们先吃下带寄生虫的食物,然后在实验的28 天后对小鼠进行了解剖,发现感染的小鼠出现严重的肝脏病变。

普通人感染了肝.吸.虫之后,寄生虫还有可能会在体内产卵,而虫卵会长期刺激胆管增生、肝细胞变性、肝.硬化形成可导致肝癌。

轻度感染者,可无明显症状。中度感染表现为肝区不适或疼痛、消瘦、倦怠乏力和食欲不振、腹痛腹泻、腹部饱胀等慢性消化道症状。由于肝.吸.虫的虫卵可作为胆.结石形成的核心,故可出现胆.囊炎、胆.石症。重度感染者,除了上述症状外,可出现肝脏肿大,继而肝.硬化、脾肿大、腹水、全身浮肿、消瘦、贫血、心悸、夜盲及不规则发热等。

台湾曾经发生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件,台湾新竹有一市民感到右上腹肿痛了三天,于是到门诊看医生,被断定为胆管阻塞,进行手术时,医生赫然发现病人体内积聚了近千条肝.吸.虫令胆管阻塞。

经过初步清理,患者身体仍然有大约五百条肝.吸.虫,数量之多,令开刀的医生都相当惊讶。这位患者除了需要把胆囊切除外,胆道也因肝吸.虫..长期堵塞,而出现纤维化的情形。

预防肝.吸.虫.病应做好这样几件事:

1、在流行地区大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使群众改变不良卫生习惯,不食鱼生或未熟透的淡水鱼、虾、螺、蟹,防止病从口入。

2、切生、熟食物的砧板、菜刀分开,戏水摸鱼后注意洗手,不用嘴叼鱼等,避免肝.吸.虫囊蚴经口进入体内。

3、在肝.吸.虫.病流行地区,对猫、犬、猪等动物不要喂给生鱼、生虾等食物。

4、加强粪便管理,防止未经处理的新鲜粪便下水塘。

仅列出作者本人发表的文献

奇 云:肝.吸.虫.肆虐 ,“吃生”惹的祸!.大众科技报,2001年2月25日第7版.

舌尖上的安全(1)

舌尖上的安全(2)

舌尖上的安全(3)

舌尖上的安全(4)

舌尖上的安全(5)

舌尖上的安全(6)

舌尖上的安全(7)——解读牛奶中的硫氰酸钠

舌尖上的安全(8)——解读牛奶中的β-内酰胺酶

舌尖上的安全(9)——牛奶中的皮革水解蛋白

舌尖上的安全(10)——臭名昭著的三聚氰胺毒牛奶

舌尖上的安全(11)——作恶多端的环境类激素“塑化剂”

《舌尖上的安全》(12)——为害千年的传统食品添加物“硼砂”

舌尖上的安全(13)——横行多年的“瘦肉精”之祸

舌尖上的安全(14)——餐桌上的甲醛之殇

舌尖上的安全(15)——进口冷链食品还能吃吗?

舌尖上的安全(16)——“镉大米”之痛

舌尖上的安全(17)——春来毒蘑赛砒霜

舌尖上的安全(18)——舌尖上的禁毒战

《舌尖上的安全》(连载第19期)

#我要上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