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打通产销获双赢——青海脱贫攻坚成就巡礼

打通产销获双赢——青海脱贫攻坚成就巡礼

贫困户正在收获即将被高价收购的土豆。大通县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一头连着消费市场。打通贫困地区广阔的消费市场是消费扶贫的重要举措。

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省份,青海更需仰仗消费扶贫来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我省在紧盯产业扶贫这个稳定脱贫成效重要举措的同时,聚焦消费扶贫这个助推产业发展的创新做法,广泛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消费扶贫,不断拓宽贫困地区农畜产品销售渠道,稳步促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电商扶贫拓销路

电商是数字时代受众最多、最便捷的销售渠道。这无疑给消费扶贫提供了最佳的渠道。

“最初只是为了解决合作社农畜产品销售问题,时间一长,发现电商对于产业发展和扶贫有很好的带动作用,就坚持做了下去。”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青藏百灵农畜产品电子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米存民看来,公司能有如今的发展, 2015年的那次转型至关重要。

米存民起初只是办了一个养殖合作社,但是后来合作社的产品出现了销路问题,于是米存民成立了自己的电商公司,拓宽合作社的产品销路。

“没想到外地人非常认可青海的农畜产品。”米存民说,很快,合作社的产品销售问题得到了解决,他也从中觅得了一丝商机。

之后,米存民逐步在大通全县建立起网点,并开始向全县的贫困户免费发放高销路农畜产品的种苗、饲料,与贫困户签订养殖协议,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贫困户手中的农畜产品,再利用电商渠道向外销售。“年销售额大概在400万元左右。”米存民说。

如今,大通百灵公司生产、销售的土豆粉、牦牛肉、鸡肉、土鸡蛋等农畜产品不仅在外地打开消费市场,更是引来了诸如捞王、海底捞等众多大型餐饮企业的订单,也逐渐在淘宝、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上拓展了自己的销售渠道。

为加强电商扶贫,扩大消费渠道,我省充分利用国内、省内电商平台,紧密结合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加强我省特色农畜产品产销对接。

举办柴达木枸杞与阿里巴巴天猫商城产销对接发布仪式,启动运营“京东中国·青海特产馆”“天猫青海原产地商品官方旗舰店”,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依托天猫、京东、苏宁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全省各地区已建成地方特产馆10余个,互助青稞酒、小西牛、可可西里等30余家知名企业开设网上专营店铺, 9 大类千余种特色产品实现触网营销……

电商扶贫不仅拓宽了贫困地区农畜产品的销售渠道,也让更多青海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出高原、走向世界”,实现了产销无缝衔接、互利共赢,助力脱贫攻坚。

东西协作获共赢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逐渐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饮食而言,天然无污染成为了人们最在意、最追捧的健康标签。当青藏高原天然无污染农畜产品,与我国东部地区广阔的消费人群相遇,二者自然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除了依靠电商拓展了销路,大通百灵依靠着东西部协作,在东部地区也稳定了属于自己的一套产销渠道。

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借助东西部劳务协作,青海阿牛哥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承接对口支援“消费扶贫”计划,“以购代捐”“以买代帮”形式,按牛羊肉每0.5公斤高于市场价10元等溢价办法,落实消费扶贫订单金额超200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额外增收近40万元。

东西部协作的优势,也让各地政府不遗余力拓展扶贫产品销售渠道。

西宁市投资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150万元,在南京市栖霞区建成并运营湟中电商实体店,引进南京苏宁易购到湟中县开设电商扶贫实训店,通过上架酩馏青稞酒、高寒燕麦片、有机压榨菜籽油、高原中藏药材等17个系列、 80余种特色产品;

海东市利用江苏省225万元帮扶资金,实施了2个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建成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19个,贫困村村级服务点141个,区级物流配送中心1个,物流配送车辆9辆。截至目前,青稞、牦牛肉等农畜产品销售额达290万元;

玉树藏族自治州与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签订了7万份玉树牦牛大礼包销售订单,目前大礼包正在生产中;海北藏族自治州与山东省签订了40万只藏羊的销售订单……

我省有效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东风,依托结对帮扶区县带动产品线下体验、提升线上知名度、培育地域品牌,让优质产品走出了高原,提高了市场知名度,得到了沿海消费者的充分认可, 2019年带动电商交易额同比大幅增长110.2% 。

打好自身特色牌

想要扶贫产品有销路,除了品质要过硬,提高产品的辨识度、知名度同样不容忽视。对内,各区域发挥自身特色,打造属于自己的地域品牌;对外,全省同打一张牌,提升“青字号”产品的辨识度,实现产品、产业的良性竞争,保障农牧民群众的利益。

“我们把牛腩推介到上海,和上海的电商平台达成合作,他们对于果洛的牦牛肉十分喜欢,而这些牦牛肉都是公司依托果洛本地合作社养殖后收购加工的,真正帮到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果洛金草原有机牦牛肉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马良表示,目前该公司累计带动536户,2324人实现脱贫,为其分红1893.3万元。

2019年12月17日,全国消费扶贫产销对接会走进青海暨2019中国(青海)牦牛青稞产业发展峰会在青海西宁举行。这是我省顺应消费升级和主流换挡的新形势,快速实现青海牦牛青稞产业消费扶贫成果,助力“青字号”牦牛和青稞实现品牌升级和扶贫产品销售通路布局。

在我省举办的“青海青稞高质量发展论坛”上,青海汉和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与新加坡面包新语集团签订了4000吨黑青稞粉采购合同,金额达4亿元;与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签订了6667公顷青稞有机种植和联合销售合同。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我省的特色农畜产品通过这些平台渠道,走向了全国市场。而我省为打造“青字号”所做的努力远不止此。

制定出台《牦牛和青稞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8 — 2020年)》《青海省消费扶贫带动牦牛、青稞产业发展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省扶贫开发局、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甄选了10家牦牛、青稞、饲草龙头企业, 100家牦牛养殖合作社,注入风险补偿金近2亿元,围绕牦牛、青稞、高原旅游、特色手工艺品等五大产业,与中国农业银行青海分行签订了《产业扶贫合作协议》,撬动银行贷款10亿元,全面推进牦牛和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新闻

关于表彰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的决定

下一篇新闻

致敬!这位青海人获得改革先锋奖章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