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瓦良格号的蹉跎岁月———艰难归国路(二)

中国在“瓦良格”号上装设了小型雷达、全球卫星定位系统、VHF无线电通讯设备、电罗经和发电机等航行安全设施,土耳其政府对此表示满意。

“瓦良格”号原定10月25日启航通过土耳其海峡,不料风浪突起,拖带“瓦良格”号的拖船缆绳也因风浪太大而断裂。“瓦良格”号通过土耳其海峡的第一关——博斯普鲁斯海峡,自24日起也阵雨不断,视野狭窄的坎德里弯角,弯度80度,暗流汹涌,不适庞大且无动力的“瓦良格”号通行。土耳其海洋署下令停航,等待天气好时再说。为了确保“瓦良格”号在“最低危险程度”下通过海峡,中方多次组织拖船在黑海口演习施带“瓦良格”号的作业。

11月1日,土耳其天气晴朗,博斯普鲁斯海峡风平浪静。土有关当局从凌晨起暂时关闭了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的海峡,以便让中国澳门创律公司购买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船体通过。上午8时,晨雾散尽,这艘没有动力的庞然大物,在11艘拖船拖行和12艘救难、消防船的前呼后拥、护航拖带下,进入曲折狭长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瓦良格”号以4节航速缓缓前进,到下午2时30分,终于安全驶过海峡最后一个危险的湾角,顺利通过了这一狭窄的水道,进入宽广的马尔马拉海。船队继续在夜晚时间通过,2日早晨进入狭长但曲折较少的达达尼尔海峡,当天下午进入爱琴海。

贯穿土耳其第一大城伊斯坦布尔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与相连的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合称土耳其海峡,是乌克兰和俄罗斯等黑海国家船舰出地中海的唯一通道,平均每年通航船只达5万艘。博斯普鲁斯海峡全长34公里,最窄处仅672米,并有14处曲折死角,水流汹涌,时有海难发生。建在海峡之上长达2800米的大桥,横跨欧亚两洲,闻名全球,是前往伊斯坦布尔的游客必到之地。在穿越大桥时,16名领航员和250名水手参加了“瓦良格”号航母的护航工作。当天,伊斯坦布尔全城万人空巷,市民们蜂拥来到海边观赏这难得一见的盛举,土耳其的电视台也作了全程的现场直播报道。

瓦良格通过法蒂赫·萨尔特·默哈默特大桥,岸上为著名的如麦里要塞

中国租用了世界上最大马力的拖船——希腊籍的“尼古拉·奇克尔”(Nikolay Chiker)号,该拖船船长99米,属雅典一家海洋救难公司所有,最大航速19.5节,具有24000匹马力,大于土耳其海洋署稍早要求的16000匹马力。主管海峡事务的土耳其海洋署专家表示,当无航行动力的“瓦良格”号通行海峡,遭遇强大风力和水流或大角度的海峡弯角时,需要大马力的拖船在后“刹车”,避免冲撞两岸。

尼古拉·奇克尔号正在牵引瓦良格

美国伊克诺斯空间成像公司(IKONOS)拍摄的商用卫星图,瓦良格号通过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

“轻舟已过万重山”

宽阔的飞行甲板

走向无边的海洋

11月3日夜间,由6艘拖船拖曳的“瓦良格”号航母在爱琴海斯基罗斯岛附近的国际海域遭遇风速达25~28米/秒的强风暴,它与拖船连接的钢缆在10级大风中相继被拉断。这个庞然大物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海上失去了控制,横冲直撞。“瓦良格”号脱离拖船之后漂向埃维亚岛,距该岛岸边只有80公里。不过,希腊商业海运部表示,这艘航母并无沉没或搁浅的危险。俄、荷、挪、希等国拖轮的船员竭尽全力拯救,花费很长时间,付出了巨大代价。11月4日晨,接到“瓦良格”号发出的求救信号后,一架希腊海岸警卫队的救援直升机在航母甲板上着陆,把船上的七名船员,包括三名俄罗斯船员、三名乌克兰船员(其实就是黑海造船厂的职工)和一名来自荷兰拖轮的菲律宾领航员送到雅典以西比雷埃夫斯港的一个军用机场。经体检,医生证明他们情况良好,他们于11月6日乘直升机重返船上。各拖轮试图通过重新系留钢缆控制住“瓦良格”号。希腊拖轮“尼古拉·奇克尔”号成功接到从“瓦良格”号艉部抛来的钢缆,但位于航母前部的挪威与荷兰拖轮都没能接住抛来的钢揽。最大的悲剧发生在11月6日,挪威拖船“哈里瓦冠军”号(Haliva Champion)上的水手阿列斯·利马(Aries Lima)在试图固定拖缆时,被沉重的钢缆砸中而殉职。11月7日,四艘船用拖缆固定住“瓦良格”号,最终将其控制住。

这艘航空母舰船体从风暴中脱险后,经地中海畔的希腊比雷埃夫斯,穿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不允许其通过),出大西洋,经加那利群岛的拉斯帕尔马斯南下。在西非外海,“瓦良格”号又遇到了大麻烦:她的两个舵由于长期受到涌浪冲击而发生了角度偏移,导致船体像当年退役后拖航的墨尔本号那样,老是向右拐弯,给拖船队造成了极大困扰。船员们在海上趁着涌浪暂时变小的间隙,抓紧宝贵的时机,修复了这一故障。

2001年12月,南非的好望角已是近在眼前了,这里也是令航海者最为费心的航区之一,其涌浪非常巨大。此时,我国交通部广州海上救助打捞局有着“救捞标兵”美誉的“穗救201”轮在第一船队副队长(代理队长)刘清松和船长余新洪的率领下,也加入了拖带和护航“瓦良格”号的行列。12月11日,“瓦良格”号顺利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船队经莫桑比克的马普托,在马达加斯加岛的西南外海与油船会合补充燃油。之后从几个热带风暴之间安然穿过,一帆风顺地横渡印度洋。2002年2月5日通过马六甲海峡,11日晚抵达新加坡外海,12日进入南海,经巴士海峡从台湾东海岸继续北上,20日进入中国领海。

“穗救201”轮船员拍摄的照片

2002年3月3日,历尽艰险的“瓦良格”号航母终于抵达大连。早晨5时许,她在6艘拖轮拖行及1艘引水船的带领下,离开了大连港外锚区,徐徐向内港进发。这6艘拖船前3后3排列,使得“瓦良格”保持平衡。在此期间,海面上的交通受到管制,任何船只都不能进出。

上午9时许,“瓦良格”抵达内港。中午12时正,“瓦良格”号安全靠泊在大连内港西区4号散货码头,胜利结束了航程15200海里、耗时4个月(123天)的艰难远航。

“瓦良格”远航抵达,创律集团主席徐增平和其他负责人心情激动。徐增平坦言,当时的感觉是犹如见到了终于安全返家的失散多年的儿子。

第二天,徐增平表示:昨日天公作美,天朗气清,阳光明媚,风平浪静,为迎接“瓦良格”号的归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它的神秘面纱终于解除了,让人民可以一睹它的雄姿。”他说,“过去几天由于焦急等待而引起的疲劳,终于一扫而光了。”

徐增平说,“瓦良格”安抵大连,并不是整项计划的完结,而是另一个阶段的开始。他指出,整个计划已成功了99%,但最后的1%,也是最艰巨的,不能掉以轻心,他今后将为搞活“瓦良格”的商业模式而奋斗。他说,今后将要经常前往大连,以了解有关改造工程的进展。

顺便说一下:

“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的博彩营业许可证,已于“瓦良格”号靠泊大连的当天因过期而被吊销;

2003年,宋家慧的“无动力航母通过土耳其海峡和拖航技术研究”项目获得“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奖”的三等奖,以及国防科工委的表扬和交通部嘉奖:在国际拖航史上创造了在狭窄、弯多、曲率半径小的航道上以及其他特定复杂条件下拖带无动力航母的先例,标志着我国在复杂水域条件下的大型漂浮物拖航技术方面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