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日本海军鲜为人知的幸运舰——神风号驱逐舰

在二战中的日本海军中有几艘著名的幸运舰,例如“吴港雪风,佐世保时雨”。这些军舰舰往往是在许多次惨烈的海战中幸存下来,甚至于除了自身之外的其他船都被击沉,因此被称为幸运舰、不沉舰。但与这些著名的幸运舰相比,有些有着类似经历的军舰却不那么著名,神风号驱逐舰就是这样一艘船。

神风号驱逐舰

神风号是旧日本海军神风级驱逐舰的首舰。这一级驱逐舰是日本在20年代建造的驱逐舰,神风号1921年12月15日开工,1922年9月25日下水,1922年12月28日服役。神风号排水量1270吨,航速37节。主要武器是120毫米单装主炮4门,533毫米鱼雷发射管6具以及深弹发射装置。后期还加装了大量25毫米高射炮。很明显,神风级驱逐舰在二战时已经是又老又弱,不但舰龄长达20多年,武器装备也非常薄弱,神风级的鱼雷发射管无法发射日本著名的九三式鱼雷。因此,神风号在太平洋战争初期被分配到次要的战场。

太平洋战争开始时,神风号属于大凑警备府,负责千岛群岛等北太平洋方面。1942年一度参加阿留申群岛战役。1943年和1944年,神风号远离主要战场,一直在宗谷海峡,津轻海峡,千岛群岛方面护卫运输船。但随着日本海军的舰船连续不断的损失,极为缺少舰船的日本海军也只能派神风号这种老旧的舰船执行重要的任务了。

野风号驱逐舰

1945年1月10日,神风号接到命令,离开较为平静的北部战线,前往战斗非常激烈的南方战线。1月26日,神风号与野风号驱逐舰,4艘海防舰一起护卫4艘运输船从门司出发,前往新加坡,28日,美军潜艇白鲳号(SS-411)袭击了船队,击沉赞岐号和海防舰久米号,神风号将两舰的幸存者送往镇海后前往基隆。2月10日,神风号接到支援“北号作战”的命令,13日,神风号与野风号从马公港出击,次日与执行北号作战的舰队(包括2艘航空战列舰,1艘轻巡和3艘驱逐舰)汇合,至15日深夜才分离,两舰接到命令前往新加坡。但20日,野风号在金兰湾被美军潜艇击沉,神风号就只能单独行动了。到达新加坡后,神风号附属于新加坡方面2艘还能行动的大型舰船(羽黑号和足柄号)组成的第五战队。

羽黑号重巡

1945年5月,神风号护卫着羽黑号从新加坡出发,运输物资前往安达曼群岛,盟军发现日舰后立即出动舰队拦截,15日,羽黑号和神风号得知英舰队出动后立即返回新加坡,但英舰队紧追不舍,16日凌晨,5艘英国驱逐舰在马六甲海峡的北部入口处追上了日舰,槟城海战爆发。尽管为了运输物资撤去了鱼雷发射管,但日舰在火力上仍有优势。然而英舰作战勇猛且经验丰富,神风号首先遭到英舰炮火猛烈攻击中弹,27人阵亡,14人受伤。羽黑号则在击伤英旗舰索玛雷兹号后被英舰鱼雷命中重创,日军指挥官桥本信太郎命令神风号撤退。神风号脱离战场后羽黑号被英舰炮火集中攻击,再次被鱼雷命中后沉没。神风号逃回槟城后补充燃料返回战场,与57号驱潜艇一起救起羽黑号幸存者320人,17日,神风号返回新加坡。

足柄号重巡

羽黑号沉了,剩下仅存的足柄号继续从事运输任务,6月4日,足柄、神风两舰从新加坡出发,在巴达维亚装上1600名陆军士兵和大量物资,7日前往新加坡。两舰的行踪被美国潜艇发现,8日,两舰在经过邦加海峡时被埋伏于此的英国潜艇锋利号和冥河号伏击,当天上午神风号相继于锋利号和冥河号短暂交战,但却未有战果。中午12时15分左右,锋利号攻击了足柄号,足柄号被命中5枚鱼雷,于12时37分沉没。神风号返回足柄号被击沉的水域救起了足柄号上853名舰员和400名陆军士兵,返回新加坡。此后,日本海军在新加坡方面驱逐舰以上的舰船中只有神风号1艘能行动(另有两艘重巡洋舰高雄号和妙高号因伤停在港内不能动弹)。

之后,神风号依旧护卫运输船队,6月中旬,神风号2次护卫运输船前往法属印支,6月18日,神风号和4号扫雷艇护卫1艘油船前往法属印支,20日,6架B-24轰炸机轰炸了这支小船队,油船被击沉,神风号仅轻微受损,救援了油船船员后在22日返回了新加坡。

玳瑁号潜艇

1945年7月15日,神风号和3艘扫雷艇护卫3艘运输船前往法属印支,18日,船队和美国潜艇玳瑁号(SS-366)遭遇,神风号躲过了玳瑁号攻击,并猛烈反击玳瑁号,将其重创,之后神风号误认为玳瑁号已经被击沉,急忙去追赶船队,而玳瑁号则在19日上浮离开。

1945年8月15日,神风号在新加坡迎来了二战结束。战后,神风号充当特别输送舰,运输各地的残余日军复员。1946年6月,旧海防舰国后号载着约500名复员的士兵从西贡回到横须贺,途中在静冈御前崎湾搁浅,7日,神风号去救援搁浅的国后号,结果自己也搁浅了。将两舰装载的人员救出后,救援的夏月号试图将两船拖出,结果失败。神风、国后两舰被放弃。神风号就这样迎来了最终的结局,1947年10月31日,神风号在原地被拆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