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只工作不上班?数字游民的理想与现实

01 最昂贵的是自由

「到快乐的地方去工作,你的技能比护照更重要。」

人才招聘网站Jobbatical 不仅slogan听起来悦耳动听,更关键的是,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也深得IT自由职业者的欢心。

这些机会都是全球性的,遍布美国、欧洲、亚洲,大都是为期三到六个月的短期项目,恰好也是环球旅行者在一个陌生城市新奇感的上限。

比如马耳他一家客户营销网站在招聘首席网络工程师时,强调可以「住在地中海温暖的岛屿,一年四季都有好的天气」;Uber在科罗拉多州博尔德计划招聘一个项目软件经理,称这里的综合生活成本比旧金山低16%,不过这听上去好像并没有低太多,但是对于月光族来说,足够给晚餐加个鸡腿了。

这家网站的拥趸们正是数字游民(digital nomad),如果你按照英文的字面,很容易把这波人误解为数字时代流浪汉,生活的弃儿,或者沉迷在网络世界里的御宅族,被迫离开母国走四方的「迷失的一代」。

恰恰相反,这是一波拥有强大选择能力的人,他们中的大部分年轻而多金,身怀一技之长,主动地选择了做一个地球村的流浪汉,他们热爱远程工作,赚着第一世界的美元到东南亚的碧海蓝天中去低调挥霍。

维基百科对数字游民的定义中,也突出强调了他们「拥有足够的财务缓冲能力」。不过,在美国,他们也只是属于这个社会的一小撮。在热门的问答社区Quora, digital nomad 内容标签之下,关注者只有数百人。

相比英文名里的边缘姿态,在简体中文世界里,digital nomad的译名——数字游民——显得如此优美,包含了中国年轻人对不同于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的向往,以至于才会产生类似这样的大讨论:是不是只有码农才能做数字游民?


02 如何成为数字游民?

不过,与自由职业者和soho一族类似的是,成为数字游民,还需要跨过关键的三道门槛。

第一道门槛:足够长的一技之长。

除了程序员外,律师、会计、编剧、音乐制作人、心理咨询师、自由撰稿人、教育辅导都非常适合做数字游民,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突出的专业能力。

遗憾的是,这些卓越的专业能力,通常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

就像一万小时定律所说,几乎没有捷径可走。人类脑部确实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然后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顶尖的运动员、音乐家、棋手,需要花一万小时(其实是虚指),才能让一项技艺至臻完美。

来自美国的博客作者R.L. Adams就认为,有志于从事社交网络营销的同学,就相当适合做数字游民,并且他还给出了极具操作性的建议:包括发布一部以社交网络营销主题的电子书,然后开设一个博客,如果有可能的话,再创建一个在线课程直接向用户收费。

这路数,听起来和国内的「知识付费」很像,但最关键的一点是xx也没法帮助你的——如何建立专业能力,他说的主要是如何展示这些能力。不过,敢于展示自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在基层政府工作了七年多后,西皮士在2017年初决心离职,全身心投入音乐创作,不久,在豆瓣上发布赞助离职计划,通过每人500元的网络众筹,制作和销售他的音乐专辑。2017年,2017年共有249位听众赞助支持他。目前,豆瓣收录西皮士的武侠风格音乐专辑有8个,曲目近百首。所得收入远超过他当公务员时的工资。


第二道门槛:足够宽广的商业平台。

成为一个数字游民,就意味着你将成为自己的老板、自己的员工、自己的商务经理,对于数字游民来说,最关键的是要找到商业化平台。星福通,一站式灵活用工平台,联系15050556716,了解详情。


在美国,数字游民的另一主要族群——艺术家、特别是画家、摄影师都是社交网络营销高手。

在社交网络出现之前,艺术家们需要通过 种种复杂的渠道才能让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看 到。如今,许多艺术家都将 Instagram 作为自己 的“线上作品集”,他们在艺术市场上从被动渐 渐转变为主动,自己担任着艺术品的创作者、经 销者和管理者的角色。 据《Hiscox 在线艺术艺术品交易报告》 ,71% 的收藏者通过互联网购买艺术品。

这份报告发现,社交媒体不仅帮助重新塑造 了互联网用户与艺术家、专业机构之间的关系, 也在影响着艺术的传播乃至生产方式 。

在中国,类似微博、豆瓣、lofter也发挥着类似作用。


第三道门槛:足够强大的内心和自律精神。

成为一个数字游民,要求比「组织中的人」有更高的自律能力。

成为数字游民,你虽然可以摆脱恼人的办公室政治和大量无意义的冗长会议,但是你依然无法摆脱远程雇主那里的条条框框,可以说官僚主义无处不在,你逃离了集体,但依然还是仍受集体的一些弊端。

特别是对于那些一边旅行一边工作的人来说,由于在异国常常给你回面临语言不通、不靠谱的酒店Wi-Fi、多变的形成的干扰,因此保持心理健康十分重要。

ZestDesk创始人James Moore 经常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新加坡旅行,他认为在陌生的环境,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心理健康,他给出的建议看上去还比较靠谱:

  • 制定一个睡眠时间表,每天尽量在差不多的睡觉,每天的睡眠时间最好不少于七小时;考虑到大部分数字游民都是跨时区作业,坚持做到这点十分难得。
  • 创造一个宁静的环境,外出旅行最好带上耳塞和眼罩;
  • 管理好焦虑等负面情绪,比如可以在睡前专门空出二十分钟来冥想。

除去心理健康之外,保持身体健康也相当重要。由于大量数字游民都是从事的脑力劳动,工作时大部分都需要对着屏幕,因此,一些久坐带来的疾病也不可避免。数字游民网站Proxyrack创始人萨姆克罗斯说,「桌椅糟糕的人体工程学和由此产生的背部和颈部疼痛影响了我的睡眠,情绪和生产力。」而他的解决方案,买一张便携式站立式办公桌,工作时尽量站着。

在生活方式上最好还是极简主义的信徒。做了三年数字游民的Cecilia Haynes 在一篇播客文章中写道,成为一个数字游民的好处之一是,极简主义带来了巨大快感,她的全部家当就是两个巨大的行李箱和一只钱包。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联系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