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印太经济框架”为何物?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酝酿推出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受到各方关注。究其出处,这一概念系由美国总统拜登在2021年10月视频出席东亚峰会期间提出,宣称将围绕贸易便利化、数字经济和技术标准、供应链韧性、碳排放、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劳工标准等确定共同目标。美国主管经济事务的副国务卿费尔南德斯随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将借助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四边机制”、“印太商业论坛”等多边平台加以推进。
IPEF概念甫一推出,美国即在G20罗马峰会期间召集包括日本、印度在内的“供应链韧性峰会”,多位高官密集访问亚太地区国家,利用各种场合为IPEF示形造势。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在彭博创新经济论坛上表示,美国将寻求与地区盟友建立超越《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经济合作框架,并会同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经贸部长就IPEF发表联合声明。美国贸易代表戴琪称IPEF是独立于中国的安排,希望地区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加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印度尼西亚大学发表演讲大力推销IPEF,并与东南亚国家就此“进行了讨论”。
过去一年里,人们不断听到美国重复宣扬其在数字标准、供应链韧性等方面的“雄心”。初步看,IPEF新瓶装旧酒,内容无甚新意。比如,强化半导体供应链等,美日印澳“四边机制”早已在做;数字领域共同规则在区域内也有多个先例。
“印太经济框架”为何而生?
IPEF可以说是美国为推进“印太战略”打造的又一个抓手,补齐经济短板的抓手。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亚洲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着实让美国寝食难安。美国企业研究所直言,区域贸易议程缺失是美亚洲战略短板。查塔姆研究所则称,中国申请加入CPTPP更加凸显美国的“缺位”。
IPEF虽然没有明确提及中国,但处处都没有“离开”中国,包括降低供应链对华依赖,防止中国获取重要技术等,其政策导向是封闭而非开放,是割裂而非融合,是对抗而非合作。一些国际问题专家认为IPEF服务美政治安全的色彩仍然浓厚,是美国“印太战略”的配合,实质还是奉行“美国优先”。与其说IPEF是服务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平台,倒不如说它是服务美国地缘政治经济目标的新武器。
美国积极拉拢地区盟友伙伴,组建起美英澳三边伙伴关系、美日印澳“四边机制”、五眼联盟、七国集团等,打造其“印太战略”的军事安全支撑,花了不少力气。然而,这与地区国家求真务实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稳定社会的愿望相去甚远,并没有收获到地区国家张开双臂对“美国回来了”的热情欢迎,反而引起对美国破坏地区稳定、触发军备竞赛和核扩散风险的担忧。美国自己应意识到了这一点吧,于是又给“印太战略”美容换装,推出IPEF来迎合、利诱地区国家。但是美国接连抛出的各色倡议已经让人审美疲劳,口惠而实不至的作派更是让地区国家提不起兴趣。当前美国受疫情严重冲击,国内问题一大堆,经济复苏疲软,通胀居高不下,财政赤字创纪录,又能拿出多少真金白银投入IPEF呢?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印太经济框架”前景如何?
美国国内政治现状始终是其推进IPEF绕不过的坎,在美国政治极化、两党斗争尖锐、拜登政府中期选举压力加大的情况下,IPEF在国会获得通过及后续推进过程中恐难一帆风顺。美国亚洲协会副主席卡特勒指出,美需要指定具体倡议,并确保其执行时不必修改美国法律。
如何让IPEF取信于地区国家,也是美国面临的难题。美国“印太”伙伴国家表示,如果美国无法提供与政治和安全同样强度的经济合作,那么合作局面就是不完整的。彭博社指出,亚洲国家担心拜登政不愿或无法向其提供更多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提出所谓IPEF只是为了转移注意力。日本政府相关人士则怀疑IPEF“根本不成熟”。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2021年度“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会议上指出,各种倡议好不好,关键要看是否坚持发展优先、是否坚持开放包容、是否坚持互利共赢、是否坚持行动导向。
当前,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以政治前提裹挟经济合作,注定会被历史淘汰。美国如果真的想服务地区经济、取信地区国家,那么要做的也很简单,那就是顺应时代潮流和地发展大势,真心实意地搞合作、促发展,而不是存私心、谋霸权。(作者:国际问题学者 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