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李姓,根在鹿邑,望出陇西,派分上杭,
李姓得姓始祖为李利贞。先祖为老子李耳,李利贞第十一代世孙。
公元前571年,老子出生于河南鹿邑(“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史记-老子 韩非子列传》)。
从老子以后,自春秋战国起,李姓开始从鹿邑播迁四方。
据2018年人口数据,我国李姓人口多达9500余万,为中国第一大姓,约占全国人口的7.9%。如加上少数民族中的李姓和海外华裔李姓,李姓总人数超过1亿,是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同姓人群。
01 李姓来历
理徵,字德灵,上古帝王颛顼之后皋陶之后,殷商封为中吴伯,在殷王帝辛(纣王)时任理官(掌管全国司法之事)。
因执法如山,忤逆商纣王旨意,招来杀身之祸,家族面临株连危险。理徵妻契和氏(娟)携幼子利贞出逃,至伊侯之墟(今洛阳伊川南),饥渴交侵,摘路旁树上李子充饥才得生存。
母子二人跋山涉水, 历尽千难万苦,终于脱离魔掌,最后逃至豫东地区的苦县历乡(今河南鹿邑县东太清宫镇)定居。(“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史记-老子 韩非子列传》)
为感李子活命之恩,又为改姓避难,其母契和娟将理利贞改姓李,名李利贞。
李利贞为天下李姓第一人,老子李耳是李利贞的第十一世孙。老子的儿子名叫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 被封于段干;宗的儿子名叫李注;注的儿子叫做李宫;宫的玄孙名叫李假,在汉文帝时候做过官;假的儿子名叫李解,做过胶西王刘卯的太傅……
02 唐朝皇帝认祖归宗
十六国时期,陇西李氏在乱世中兴起,西凉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国君。南北朝时陇西李氏蝉联圭组,世为显著,门第高华,与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为中原五姓七族高门 。唐《姓氏谱》载"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到南宋郑樵编《李氏源流》时,"言李者称陇西"。
唐朝立国之后,经对老子生地、生年、生平行迹的考证,于唐武德三年(620),唐高祖李渊追认老子为其先祖,以老子庙为太庙。
贞观六年(627),太宗李世民敕修太上老君庙。乾封元年(666),高宗李治偕皇后武则天及文武官员亲至历(濑)乡老君庙朝谒老子,虔诚致敬李氏祖先,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尊号。
之后,朝廷又陆续颁旨,要求建庙造像,制礼拜祭,倡导研习《道德经》,设立崇玄学,培养老学人才。
每年二月十五在老子故里鹿邑举行的”老子诞辰祭奠“
对于认祖归宗这件事情,唐朝皇帝是非常重视的,围绕老子生地、老子生日、老子生平行迹和老子归宿地,着实下了一番实地勘察考证功夫——朝廷组织一批文人学士,围绕这位杰出先祖的诞生、成长,《道德经》的写作、传播,老子离开洛阳后的最终归宿实地考察,详加论证,最终得出:
老子生于周灵王元年(前571年)农历2月15日,生地陈国苦县,后经举荐到周王城洛邑供职,再后于函谷关著经,之后出关赴秦地归隐,最后在周至楼观台弘道并去世的结论。
当然,鉴于司马迁“莫知其所终”的说法在先,唐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对老子生卒年份问题也有不同看法。但由于朝廷的考证和提倡,关于老子生平行迹的上述观点遂成为流行观点而延续至今,学界多持这种观点,地方政府、道教界、李氏宗亲和民间均认同这一观点,并纷纷在每年农历的2月15日以不同方式拜祭老子,形成官祭、道教祭、宗亲祭、民间祭四种类型的祭拜方式。
03 李姓重要分支
天下李姓,根在鹿邑,望出陇西,派分上杭。
李姓得姓始祖李利贞,先祖为老子李耳。老子为李利贞第十一代世孙,公元前571年出生于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史记-老子 韩非子列传》)。从老子以后,自春秋战国起,李姓开始从鹿邑播迁四方。
李姓分支及迁徙路线:
1.陇西李氏
陇西房始祖:李崇(老子裔孙李昙的长子),战国时在秦国做官,任陇西守,封南郑公。
李世民下令修《氏族志》时,以李姓为天下姓氏之冠,并诏令天下李姓皆以陇西为郡望,且对功臣武将广赐李姓,于是出现了“天下李氏出陇西”。陇西李氏由始祖李崇至唐李渊,其间30余世,先后分衍出14房:范阳房、顿丘房、渤海房、申公房、丹阳房、安邑房、镇远将军房、平凉房、姑臧房、敦煌房、仆射房、绛郡房、武陵房和定州刺史房。
2.赵郡李氏
赵郡房始祖:李玑(老子裔孙李昙的四子),战国末期任秦国太傅。
李姓的郡望以后发展到30多个,以陇西与赵郡的历史最久、声望最高、人口最多,除赐姓李氏及部分少数民族李姓外,李姓其他各分支几乎都是从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中分衍出来的。赵郡李氏由始祖李玑到唐初共传25世,先后分衍出11房:中山房、常山房、南祖房、西祖房、东祖房、平棘房、辽东房、江下房、广陵房、汉中房和管城房。
3.福建上杭李氏
始祖李火德(李利贞第七十三代裔孙),出自陇西房,是唐高祖李渊之子、江王李元祥的后代。
南宋末年元兵入侵,李火德与妻子避居于福建省汀漳道上杭县胜运里之丰朗乡。
今天,不仅福建、广东、浙江、台湾的李氏家族大多是李火德的裔孙,甚至远在美国、加拿大、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印度、缅甸、新加坡及欧洲各国的李姓华侨,也大都归于李火德门下。李火德被称为“南方陇西李氏的一世祖”。
附:
李氏家训
吾祖吾宗,黄帝之胄。
血祖皋陶,司法鼻祖。
木子为李,利贞始祖。
圣哲老子,天下独有。
鹿邑为根,陇西望出。
太宗盛唐,万国仰慕。
繁及八方,英杰辈出。
人口众多,文化独秀。
中华同根,万姓一族。
赫赫吾祖,天高地厚。
鲜花美酒,檀香蜡烛。
伏惟尚飨,祖宗佑吾。
延伸阅读:
世界第一大姓李姓源自河南鹿邑 李光耀是李渊后裔
转自:河南商报
每年农历八月初十,福建人李道烽都要忙一次——按照族谱记载,那是他们祖先的“开基周年祭典”,也就是落脚当地的日子,所有李姓族人都要参与祭祀活动。来自海内外的族人,不管多忙,都尽量参加。
“有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李姓。”作为河南第一大姓,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大姓、世界第一大姓的李姓,占据了世界上1亿以上的人口。追根溯源,他们的根在一个共同的地方——河南鹿邑。
避祸武则天先祖流放福建
30岁的李道烽是福建永安人。按照族谱记载,他们这一支李姓人,源自唐高祖李渊,排到他那里,是李渊的第四十五世孙。
李道烽那一支,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子李元祥后裔,李元祥获封“闽越江王”。在武则天时期,因为她对众多李氏宗室进行打压,李元祥的孙子李祖丛被流放到福建南安。
唐建中四年(公元783年)10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军队哗变,占领长安。李元祥六世孙李尚昊在长安为官,他回福建避难,不敢回老家南安,到了今永安市槐南镇皇历村,与长子李希悦定居下来,繁衍生息。至此,福建永安成了世界李氏祭祖的圣地,吸引泰国和我国台湾、香港、福建、广东、浙江等地的李氏后裔前来上香祭祖。
由于李唐皇帝出自“陇西李氏”,最近几年,李道烽也和众多“寻亲团”一起,前往甘肃陇西祭祖。当然,每来一趟,河南鹿邑是必去的地方——唐代认老子为李氏先祖,而老子的故里,就在河南鹿邑。
老子诞生处:鹿邑太清宫
新加坡前总理也是李渊后裔
如今,李元祥一脉的李氏子孙,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并且名人辈出。
这些后裔的出现,与李元祥第十五世孙李其洪外迁有关。后汉乾佑元年(公元948年),李其洪从皇历迁到沙县的崇仁里二十六都(今永安贡川镇双峰村)居住,其后裔辗转向闽西扩展,部分后裔继而漂洋过海,在海外繁衍生息。
“李其洪一脉最旺,目前其后裔遍布世界各地。”李道烽说。
据统计,李其洪后裔主要在福建,在广东、广西、江西等地也较多,台湾、香港、澳门等地也不少,东南亚和美国、日本等地也有。其中台湾李氏后裔分居于金门、台北、嘉义、风山、台中等地,并建立了“李氏宗祠”和“敦本堂”,成为台湾的重要一支李姓。
李其洪后代名人辈出。宋、元、明、清朝文风鼎盛,出过104位进士,共有宰相4人、兵部尚书4人、翰林10人。清康熙宰相李光地,中华民国前副总统、代总统李宗仁,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香港财业巨子李嘉诚等,均为其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