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梓墨语文阅读:上周阅读理解教学视频及讲义习题答案(修辞手法)

点击文末的“了解更多”有惊喜哦!

梓墨语文阅读:上周阅读理解教学视频及讲义习题答案(修辞手法)

  • 点击下面对应的文字即可跳转到相应的视频哦!

第一节:梓墨中学语文阅读体系介绍
第二节:中学初中语文阅读你应该知道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中学初中语文阅读你应该知道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知识
阅读第四节:修辞手法之排比反复对偶!你理解排比和反复的区别吗
阅读理解第五节:修辞手法之反语反问设问!你真的懂修辞手法吗?
阅读理解第六节:修辞手法之引用借代通感!你知道这些修辞手法吗
第七讲:阅读理解基础知识:那些熟悉但你却不知道的修辞手法补充

  • 需要电子版的,可以评论+转发+收藏后私聊我回复“领取”来领取电子档哦!

修辞手法视频配套讲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

比喻:生动形象

分类:

明喻: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好像”、“仿佛”、“犹如”等。

例句:

1.共产党像太阳。

2.向日葵像太阳。

3.月光如流水一般……

暗喻: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例句:

1.弟弟成了泥人。

2.青春是一朵盛开的鲜花。

借喻: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例句:

1.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2.那片土地上种着许多向日葵。

你真的理解比喻了吗?

1.他呆呆地坐在那里,好像在等人似的。

2.梓墨老师像他爸爸。

3.这天好似要下雨了。

比喻句的条件:

1.两种不同的事物;

2.两个事物之间要有相似点。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拟人:生动形象

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感情、动作、

神态和语言等。

例句:

1.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夸张:突出主要事物

分类:

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等加以夸大。

缩小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等加以缩小。

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反之亦然。

例句:

1.我的手掌很大,可以装下整个地球。扩大夸张

2.我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缩小夸张

3.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超前夸张

练习题:

1.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B. 徜徉在古诗的海洋里,陶渊明的悠然遐思,李太白的潇洒飘逸,杜子美的济世情怀,岑嘉州的边塞放歌,无不让人荡气回肠。(排比)
C. 大家都很喜欢她,因为她长得好像是明星刘亦菲。(比喻)

D. 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反问)

【答案】C

【考点】比喻,拟人,排比,反问

【解析】【分析】分析四个选项可知:
A.修辞方法判断正确。
B.修辞方法判断正确。
C.没有用修辞手法,尤其是这样的句子,不能看到“好像”就判断为比喻修辞,比喻修辞必须是本体、喻体之间有相似点,有某种联系。本句子没有喻体,况且前后也没有相似点。
D.修辞方法判断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及用法,根据具体语境,抓住句中的关键字词来辨识。

2.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B.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C. 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
D.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答案】D

【考点】比喻,拟人

【解析】【分析】D句“好像日本看护妇”使用比喻的修辞,其他三句均使用拟人的修辞。
【点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对偶、反复、借代、比拟、象征、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针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把握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3.选出修辞方法使用上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A. 狼嗥的声音在荒原上飘来飘去,在空中交织成一片危险的罗网。
B. 他隐约看到一只灰狼的头。那双尖耳朵并不像别的狼那样竖得笔挺。
C. 他的灵魂和肉体虽然在并排向前走,向前爬,但它们是分开的,它们之间的联系已经非常微弱。
D. 他的动作很慢。他好像半身不遂似的哆嗦着。

【答案】A

【考点】热爱生命,比喻

【解析】【分析】本题训练对修辞方法的理解,A项是一个比喻,其他不是,尤其应该注意的是:BD两项中的“像”和“好像”都是表示类似的,而不是表示比喻。
答案A
【点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对偶、反复、借代、比拟、象征、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针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把握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4.选出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

A.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拟人、排比)

B.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排比)
C.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比喻)

D.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比喻、拟人)

【答案】C

【考点】比喻,拟人,排比

【解析】【分析】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六七种,根据所学积累,了解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误。C句没有比喻修辞,“仿佛”一词是表示想像。
故答案为:C
【点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对偶、反复、借代、比拟、象征、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针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把握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 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C.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D.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答案】B

【考点】比喻

【解析】【分析】B项“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好像日本看护妇”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B。
【点评】做好本题要熟知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做到准确区分辨别,还要多做练习加以巩固。

6.下列各句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B.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C.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D.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

【答案】A

【考点】比喻,拟人

【解析】【分析】这道题目是对修辞方法的考查。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比喻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成另一个物体,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A项运用比喻的修辞,其他三项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的理解能力。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比喻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成另一个物体,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

7.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 他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B. 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地上的珠玑。
C. 白杨树的干通常有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D. 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答案】C

【考点】比喻,拟人

【解析】【分析】A“像是松树皮了”比喻。
B“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拟人。
D“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拟人。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运用能力。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反复等。平时注意区分常用的修辞手法的类型和特点,才能准确地辨析运用。结合具体句子,C项没有使用修辞。

8.下面的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B. 树苗在风中颤栗,就像一个哭泣的孩子。
C. 我想象过树的绿色冠盖和褐色树干。

D. 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答案】C

【考点】比喻,拟人,反问

【解析】【分析】A.比喻;B.拟人;D.反问。
故答案为:C
【点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对偶、反复、借代、比拟、象征、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针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把握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2、 修辞手法:排比反复对偶

排比:突出强调,韵律美

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一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连起来用。

例句:

1.选择博爱,就是选择对情感的珍视;选择博爱,就是选择对万物的眷恋;选择博爱,就是选择高远的人生志向。

2.爱心是一缕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3. 阴险,是一条披着羊皮的狼,干着不见天日的勾当;阴险是善良的公敌,嫉妒的朋友;阴险是一座心灵的冰山,让人透过清澈感到的是阵阵的寒意。

反复:突出强调,韵律美

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例句:

1.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2.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再别康桥》

排比与反复的区别:

l 构成的因素不同。

反复,是相同的词语或句子的重复。例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排比,是结构相似、意思相关的短语或句子的排列。例如:“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

l 数量不同。

反复,相同的词语出现两次就行。如上例“盼望着,盼望着”。

排比,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必须三项,或三项以上。如上例“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

l 修辞的效果不同。

反复,所用的词语往往在表达时带有关键性质的,是需要予以强调和突出的。

排比,则是利用语句的节奏感,音律美,作透彻的阐述或强烈的抒情,以产生语意贯通、气势刚劲的修辞效果。

l 有时反复和排比两种修辞方法也可以交织在一起。

例如:“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这个排比句,描写松树顽强的生命力,其中“它”也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

对偶:更具文采,韵律美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意思相近或相反的修辞方式。

对偶句的要求:

1. 上下句字数相等;

2. 上下句相同位置用字不能重复;

3. 上下句相同位置词性相同,种类相当;

4. 结构(格式)一致;

5. 围绕同一个主题(中心思想);

6. 仄起平收

例句:

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注意:以后的对联中还会讲到。

练习题:

1.指出下列各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①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 ________
②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________
③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________

【答案】比喻;排比;比喻、拟人

【考点】孤独之旅,比喻,拟人,排比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运用的辨析。平时要注意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对各种常用修辞手法能加以正确分辨。第①句中把“芦苇”比作“绿色的浪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第②句“再面对天空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三个并列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第③句“雷声已如万辆战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①比喻;②排比;③比喻、拟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及用法,根据具体语境,抓住句中的关键字词来辨识。比喻就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2.判断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咱们过了江,世界就是咱们的了,咱们一共要过来五万人,那几个南兵有什么可怕的?________
②打不得!打不得!你们是兄弟啊!你们是兄弟啊!你们是兄弟啊! ________
③就连刽子手的钢刀,都赶不上你这刻毒的心肠一半的锋利。 ________
④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道理,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________

【答案】反问;反复;夸张;比喻

【考点】江村小景,比喻,夸张,反复,反问

【解析】【分析】本题是有关修辞手法的综合判断,了解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根据各句内容判断即可。
【点评】修辞手法是语言运用中很好的写作方法,学习中要多理解其作用,学会运用。

3.(3分)(2018秋•大安市校级期末)下面各项中,修辞手法与选句一致的一项是(  )

A.比喻﹣﹣他的心眼小得像针鼻儿。

B.拟人﹣﹣那沙海前的林带,就像巨人手挽手站成的队列。

C.反问﹣﹣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D.对偶﹣﹣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熟练掌握修辞的特点,然后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辨析。

【解答】A.有误,是“夸张”。

B.有误,是“比喻”。

C.有误,是一个疑问句,没有修辞。

D.正确。

故选:D。

4.(3分)(2019•湘西州)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

B.现在的他身材增加了一倍,眼睛也变得像他的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C.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D.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解答此题,首先要能根据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判断每个选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而选出答案。

【解答】A.把树根比作巨蟒、草蛇、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C.连续用了四个“它是……”的句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D.有问有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故选:B。

3、 修辞手法:反语反问设问

反语:

定义:

反语是指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不论是正话反说,还是反话正说,比起直白的表达来都更为有力,语气更为强烈,情感更为充沛,给人的印象也更加鲜明。辞表和辞里的极端偏离,使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更为深刻。

种类:

1.讽刺反语

讽刺反语是为了揭露、批判、讽刺、嘲弄,表达贬义的反语,是通常所见的用法。

例如:

1. 你真的是太聪明了。

2.风趣反语

风趣反语是为了风趣、幽默、诙谐而说的反语,字面表达的是贬义,实际上是表达褒义,或因情深难言,或因避嫌忌说,并不包含讽刺嘲弄之意。

①吴淑兰的心,被革命竞赛的热情燃烧着,早已飞回她的队员中去,飞到田野里去了,无论张腊月和她的队员们怎样苦苦劝留,说什么也留不住。

最后,张腊月无可奈何地笑骂道:“我现在才认识你,你是个顶坏顶坏的女人啊!”她们两人,虽说只相处了一天,可是她们的友情是那么诚挚深厚……

(王汶石《新结识的伙伴》)

结合整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顶坏顶坏”不是骂吴淑兰,这个反语表达了张腊月对这位新结识的伙伴的由衷喜爱的感情。连用两个“顶坏”,语言诙谐风趣,也表达了她们之间说话很随便,没有隔阂,没有猜疑,十分融洽,十分亲昵,所以这是风趣反语。

②黛玉听了,嗤的一声笑道:“你既要在这里,那边去老老实实的坐着,咱们说话儿。”宝玉道:“我也歪着。”黛玉道:“你就歪着。”宝玉道:“没有枕头,咱们在一个枕头上。”黛玉道:“放屁!外头不是枕头?拿一个来枕着。”宝玉出至外间,看了一看,回来笑道:“那个我不要,也不知是那个脏婆子的。”黛玉听了,睁开眼,起身笑道:“真真你就是我命中的‘天魔星’!请枕这一个。”说着,自己枕的推与宝玉,又起身将自己的再拿一个来,自己枕了,二人对面倒下。

(清·曹雪芹《红楼梦》)

“天魔”,佛家语,是魔界之主,经常率领众魔扰人身心,破坏善事,故“天魔星”的意思是纠缠人的、令人厌恶的魔头。林黛玉和贾宝玉从小玩到大,彼此又真心相爱,她怎么会骂贾宝玉是个大魔头呢?这里就是反语的手法了。它表现了林黛玉对贾宝玉的爱,但她是女孩儿家,又不好意思说出来,于是以字面上的憎,以风趣反语来寄寓她那复杂而又浓烈的感情。

③一席话说的倪继祖一言不发,唯有低头哭泣。李氏心下为难,猛然想起一计来,须如此如此,冤家方能回去。想罢说道:“孩儿不要啼哭。我有三件,你要依从,诸事办妥,为娘的必随你去如何?”倪继祖连忙问道:“那三件?母亲说明。”

(《三侠五义》)

在这段文字中,倪继祖是李氏的儿子,李氏不可能和他是冤家,而且也不可能在这种时候、这个语境中有骂他的意思,可见“冤家”是运用了反语的手法,是爱称,以表示李氏对倪继祖的怜爱和疼惜,不忍心让孩子哭泣难过,所以是风趣反语。

作用

反语的作用是产生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

运用反语手法,能更好地包含深刻的思想和激昂的感情。

反问:

反问是借助疑问句来传递确定信息,以加强肯定或否定语气的一种修辞方式。换句话说,它是用肯定或否定疑问句的形式来表达否定或肯定的含义。

反问是无疑而问,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因此,反问句不同于一般问句。反问的语气要比直陈句强劲有力,有利于表达鲜明的爱憎态度。运用时一定要切合情境,分清场合和对象。

例句:

(1)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有呢?(丰子恺《山中避雨》)(的肯定句式经过反问表达的是否的意思。)

(2)我心里在想着,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黄蒙田《竹林深处人家》)(否定句式,经过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

(3)声音是不太好听,有点沙哑,有点毛毛刺刺的。可是公开教学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京京心理难受极了。(黄蓓佳《心声》)

作用

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为文章奠定一种激昂的感情基调。

设问:

定义:

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运用设问要抓住读者关心的问题,如果问题既不重要,也不新颖,人们并不关心,修辞者却故弄玄虚,不仅不能提高表达效果,反而令人生厌。

例句:

①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生命的路》)

②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常见用法

1.可以用设问做文章的标题,这样做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有的用在一段或一节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在说理文章中,为了使论证深入,在关键性的内容上,设问说理。

答题规范

一.通过一问一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并引起听者的深思

二.引出下文

作用:

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设问与反问的异同:

不同点

形式上:设问是先问再回答;反问是只问不答,但问题的答案却在句子之中。

作用上:设问主要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读者的兴趣;反问主要是为加强语气,明确表达某种观点和思想感情。

句意上: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只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反问则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语气通常更为强烈。

相同点

设问和反问都是用问句的形式表达的,都是没有疑问。

课后作业:

分别用反语反问设问写一个优美的句子

反语:

反问:

设问:

4、 修辞手法:引用借代通感

引用:

定义:

是指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

例句:

1) 在我的苦苦思索下终于有了解题思路,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

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应该把握时间,好好学习。

3) 看到黄果树瀑布,我想到了一句古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 三月晴日里,碧空下的漓江波光潋滟,真是“春来江水绿如蓝”,怎不叫人喜欢?

5) 对于人生中的痛苦与挫折,我们要用“不以己悲,不以物喜”的旷达来自励。

6) 他十五岁就加入南下打工潮,闯荡风雨五十载,荣归故里,欣然感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还是家乡好啊。

7)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母亲一般的温柔与无私,辛勤地哺育着世间万物;夏季,炎热的季节里,是风,送来了凉爽。阅读风,感受它的温柔与体贴。

8) 且看那“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气概,看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阔,看那“海内存知己,天涯苦比邻”的胸襟。

9)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后人有谁能做到?

10) 看着飘落的树叶和茁壮的大树,他不禁发出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感叹。

11) 大战一触即发,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12) 看着这早春春色,我不禁吟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3) 中秋到了,我却不能回家,想想家里的爸爸妈妈,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啊!

14) 今天出去踏青,才发现,现在已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5) 何当共剪西窗,却话巴山夜雨时”,漆黑的夜掩盖不住你不断落下的泪水,绵绵的家愁萦绕在倾盆大雨之中。

作用:

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借代:

定义:

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

例句:

1)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了船;)

2)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用鱼鳞代替了鱼。)

3) 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

4) 白领

5) 用职场人士的穿着特点代指本身。

6) 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

7) 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8)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9) 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作用: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借代的修辞效果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通感:

定义:

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例句: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作用: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修辞手法练习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1.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设问)

B.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排比)

C.她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比喻)

D.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拟人)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修辞手法的运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所给的选项,认真领悟语句的意思,根据语句的含义确定修辞手法就不会出错。

【解答】A.错误,是反问;

BCD.正确;

故选:A。

2.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判别有误的一项是(  )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比喻、对偶、拟人)

B.风从水面掠过,留下粼粼碧波;雨从山头飘过,留下片片新绿;阳光从林间穿过,留下丝丝暖意;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过,该留下点什么东西呢?(排比、反问)

C.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比喻)

D.有责任感的“80后”现在少了吗?不少!当灾难来临时,他们挺身而出,勇于献身。(设问)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最后辨析各项修辞是否正确,用排除法选出分析正确的选项。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通感,不是比喻。

故选:C。

3.下面各项中,修辞手法与选句一致的一项是(  )

A.比喻﹣﹣他的心眼小得像针鼻儿。

B.拟人﹣﹣那沙海前的林带,就像巨人手挽手站成的队列。

C.反问﹣﹣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D.对偶﹣﹣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熟练掌握修辞的特点,然后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辨析。

【解答】A.有误,是“夸张”。

B.有误,是“比喻”。

C.有误,是一个疑问句,没有修辞。

D.正确。

故选:D。

4.以下句子运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富士这才从熟睡中醒来。

B.天上铺了一层淡淡的云,使太阳显得有些害羞了。

C.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

D.寂静的夜晚,当睡神拥抱了大地万物,唯独我难以入睡。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解答此题,首先要对每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辨析,然后确定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选项。

【解答】A.拟人;

B.拟人;

C.比喻;

D.拟人。

故选:C。

5.下列对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夸张)

B.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设问)

C.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拟人)

D.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比喻)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解答此题要熟练掌握各修辞的特点,结合句子内容来分析判断。

【解答】ACD.判断正确;

B.判断有误,“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运用的修辞是反问,不是设问。

故选:B。

6.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的噪音像铜钟一样洪亮,简直十里以外都能听见。

B.鸟儿在清泉旁边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着泉水的絮语。

C.他打乒乓球的动作真灵活,像一只顽皮的小猫,在球台前上窜下跳。

D.没有崇高理想,没有科学知识,没有奉献精神,就不可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熟练掌握修辞的特点,然后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辨析。

【解答】ABD.正确。

C.使用的是比喻辞格,但是,用语没有注意色彩,且用词不当。题干赞美他打乒乓球动作灵活,但“上窜下跳”四处蹿蹦;比喻人到处活动(贬义)。

故选:C。

7.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在遥远的大海上,那里海水蔚蓝得像最美丽的矢车菊,清澈得像最纯洁的水晶。(安徒生《海的女儿》)

A.一丝苍白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牡丹,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张抗抗散文》)

B.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C.阿拉尔海上的岛屿,就像平底锅里的煎饼一样,平平地排在水面上,岛屿的边岸低得几乎看不见了,岛上什么生物也没有。(拉夫列尼约夫《第四十一》)

D.“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对乡下人不代表诗情画意,却孕育着梦想和希望。(《柯灵散文》)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解答此题,首先要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辨析,然后对照括号内的修辞方法来判断正误。

【解答】例句:在遥远的大海上,那里海水蔚蓝得像最美丽的矢车菊,清澈得像最纯洁的水晶。(比喻)

A.不同,拟人;

B.不同,排比;

C.相同,比喻;

D.不同,引用。

故选:C。

8.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

B.现在的他身材增加了一倍,眼睛也变得像他的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C.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D.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解答此题,首先要能根据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判断每个选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而选出答案。

【解答】A.把树根比作巨蟒、草蛇、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C.连续用了四个“它是……”的句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D.有问有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故选:B。

9. “细菌和杀死它们的抗生素之间的战争,就如同大国之间的军备竞争,精益求精,交互胜出。”下列哪一项的解释最能说明上述比喻的内涵?(  )

A.在抗生素的强势攻击下,通常会有少数突变的细菌存活下来,它们会繁殖,并保护它们的基因传递下去。

B.面对抗生素,存活下来具有抵抗力的细菌不断繁衍壮大;为了消灭这些细菌,人类又研发出更强的抗生素。

C.在细菌与抗生素的这场战争中,细菌逐渐占据了优势,和抗生素的关系就像一个慢慢失去平衡的跷跷板。

D.人类要研发出能对抗细菌又不伤害人体的抗生素非常困难。若研发失败,人类可能得和细菌共处一段不愉快的时间。

【考点】62: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的修辞手法及作用,解答时需要仔细阅读文段,结合具体句子加以判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作用不同。

【解答】句中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细菌”和“抗生素”比喻成“大国之间的军备竞争”,细菌为了繁衍生存不断变异,人类为了抵抗细菌不断研制新的抗生素。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细菌和人研制的抗生素之间不断的对抗。

故选:B。

10.下面是“中国年走向世界”小组发在微信群的文段节选,其中修辞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丰富多元的年俗展览、造型各异的中国彩灯、壮观璀璨的焰火表演……欢欢喜喜的“中国红”将来自东方的祝福带给世界。春节,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节日。(排比)

B.赏花灯舞瑞狮鼓声阵阵,写春联贴福字喜气洋洋。如果不看一张张金发碧眼的西方面孔,你或许会以为自己正在逛中国的某一处庙会。(对偶)

C.在纽约,糖画展示让林肯中心的大厅里排起了长队。蝴蝶在炫耀舞姿,蟋蟀正准备战斗,飞龙将要凌空而去,凤凰则在那儿孤芳自赏……一件件作品晶莹剔透,栩栩如生。(拟人 排比)

D.在新加坡,炫目的焰火表演照亮了整个滨海湾。花朵状的,飞龙状的,流星状的……五彩斑斓,千姿百态,把夜空装点得犹如一幅清雅绝尘的年画。(拟人)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解答此题要掌握常用修辞手法特点,根据句意去分析判断。

【解答】ABC.正确;

D.将夜空比作“年画”,是比喻的修辞;

故选:D。

11.对下面诗句中修辞手法说明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反语)

B.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对比)

C.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夸张)

D.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对比、比喻)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解答】ABD.说法正确。

C.说法有误,此句没有夸张手法的使用。其中“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两次说到了“很高”,用到的是反复的修辞方法。

故选:C。

12.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经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

(4)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

A.反问 反问 拟人 拟人

B.设问 借代 比喻 拟人

C.反问 比喻 拟人 比喻

D.反问 借代 比喻 拟人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常用修辞的特点,根据句子内容来分析。

【解答】(1)句子是无疑而问,是反问的修辞;

(2)诗句中的“汗青”是古代在竹简上书写,先以火烤竹去湿,再刮去竹青部分,以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因此后世把著作完成叫做汗青。借指史册,是借代的修辞;

(3)句子中把“有一棵大树”比喻成“一条巨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树的顽强,是比喻的修辞;

(4)从“抱起”、“甩到”拟人化的词语可以看出是拟人的修辞。

故选:D。

1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了山头。

B.林中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

C.在茫茫人海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

D.儿子是箭,父亲是弓,要想把箭射得更远,父亲的背便愈弓。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学习中几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设问、反问、借代、反语、反复等。

【解答】A.拟人;

B.没有修辞手法;

C.反问;

D.比喻。

故选:B。

14.下面句子不是运用比喻手法的是(  )

A.不久,它落到地上。这个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

B.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

C.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就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D.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喻的辨析能力。比喻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通俗地说,就是为了让读者更明白你要说的意思,把一个很平常的东西说得不一样一点,另类一点,就是把不是的东西比做是的。用另类而形象的句子来打一比方,这样的句子就是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隐喻之分。

【解答】A.不是比喻,是把“它”和“跳蚤”进行比较;

BCD.都是比喻。

故选:A。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B.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

C.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D.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学习中几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设问、反问、借代、反语、反复等。

【解答】A.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B.拟人;

C.反问;

D.比喻、排比。

故选:A。

16.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B.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C.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学习中几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设问、反问、借代、反语、反复等。

【解答】ACD.运用了比喻;

B.运用了拟人。

故选:B。

17.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革命家赤胆忠心虽死犹生;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B.猎人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

C.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D.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地向外走去……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解答此题要熟练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结合句子意思具体分析判断。

【解答】A.前后两个句子句式相同,使用了对偶的修辞;

B.没有使用修辞;

C.句子以文明和野蛮相对照,使世人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毁灭文明、劫掠文明的野蛮行径,而创造了惊世文明的中国人却遭受了侵略,圆明园这一人类文化瑰宝也荡然无存,孰是孰非,一目了然。运用的是反语的修辞;

D.“圆规”指代细脚伶仃的杨二嫂,是借代的修辞;

故选:B。

18.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

A.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B.书籍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籍是阶梯,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书籍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

C.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D.那柿树的千枝万杈挑起了一盏盏红灯笼,在秋风里摇荡。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解答此题,要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辨析。

【解答】A.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

B.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C.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D.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选:C。

19.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秋冬之际,树上的叶子落光,抬头就能看到高树顶上的许多鸟窝,宛如一个个黑色蘑菇。

②丝瓜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③新荷初露田田叶,垂柳始曳丝丝烟。

④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

A.比喻 拟人 对偶 排比

B.比喻 排比 对偶 拟人

C.排比 对偶 比喻 拟人

D.拟人 排比 比喻 对偶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常见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解答】①比喻。把“鸟窝”比作“黑色蘑菇”

②“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这些词语把丝瓜人格化了

③对偶。“新荷初露”对“垂柳始曳”;“田田叶”对“丝丝烟”

④排比,看看句式:看到…听到…闻到…

故选:A。

20.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B.晚空中一轮中秋的佳月遥挂,夜风轻拂,像是一曲思念的音符,弹奏着牵挂,慰藉飘零在异乡的魂梦。

C.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

D.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熟练掌握修辞的特点,然后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辨析。

【解答】ABC.使用比喻修辞;

D.运用拟人的修辞,“脸”这一词语,赋予太阳人的情态,写出了对太阳的赞美

故选:D。

21.选出修辞方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A.整个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B.南广河迈着轻盈的步子,向长江走来。

C.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解答此题,首先要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辨析,然后对照括号内的修辞方法来判断正误。

【解答】例: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

A.错误,此句修辞为比喻。

B.正确。

C.错误,此句修辞为比喻。

D.错误,此句修辞为比喻。

故选:B。

22.下列关于修辞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夸张)

B.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排比)

C.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反问)

D.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比喻)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略

【解答】B

23.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比喻)

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拟人)

C.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拟人)

D.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比喻,排比)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判断能力。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对偶、对比等,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常见修辞的定义及其标志,做题时注意仔细区分。

【解答】A.有误,从“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CD.正确;

故选:A。

24.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那极短的头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失去了生机。

B.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子宏儿。

C.可是那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D.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略

【解答】C。

25.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不同类的一项(  )

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B.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C.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D.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略

【解答】B(ACD是比喻,B是借代)

2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  )

A.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B.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C.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D.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清风文学社开展“人无信不立”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略

【解答】A

27.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

B.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

C.土地的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

D.故乡的土壤是香的。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学习中几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设问、反问、借代、反语、反复等。

【解答】A.比喻,把“蛛丝”比作“银线”;

B.比喻,把“柳条”比作“烟雨”;

C.比喻,把“蛛丝”比作“母亲”;

D.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故选:D。

28.对下面语段中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溪流一出来,便宣告了它的生命,寻着自己的道路要流动了。

②正因为要寻着自己的道路,它的步伐是艰辛的。

③然而,它从石板上滑下,便有了自己金属般的声响;它从石崖上跌落,便有了自己白练般的颜色;它回旋在幽潭之中,便有了自己不可测的深沉。

A.第①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借溪流的“宣告”显示了它勇往直前的坚定决心。

B.第②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以“步伐是艰辛的”强调了前进路途中的坎坷不平。

C.第③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摹了溪流欢快流淌时喧嚣的声音和优雅的姿态。

D.第③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展现了溪流历经种种磨难依然坚忍、乐观的精神。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62: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学习中几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设问、反问、借代、反语、反复等。

【解答】ABD.正确;

C.不是比喻,是排比;

故选:C。

29.下列句子没有使用夸张修辞的一项是(  )

A.你看他,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

B.他每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C.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D.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品尝新的更大的快乐了。

【考点】61:修辞手法及运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夸张这种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三种形式。

【解答】A.“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做了夸大叙述,是扩大夸张;

B.“每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做了夸大叙述,是扩大夸张;

C.“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做了夸大叙,是扩大夸张述;

D.没有夸张。

故选:D。

30.下列修辞手法判断及作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精神。)

B.“是我太爱怜它吗?是我爱怜得无所谓了吗?”(作者运用了排比的手法,追问自己为什么没能为小桃树写文章,表达了对小桃树的愧疚之情。)

C.“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对家乡炽热的爱,表现了要解放家乡的决心。)

D.“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作者运用反问的手法,表现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考点】62: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辨析能力。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

【解答】ACD.修辞手法判断及作用正确;

B.有误,不是排比的修辞手法。排比最少由三个相同或相近的短语、句子构成;

故选:B。

修辞手法补充强调理解:那些经常被你忽视的修辞手法

暗喻

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例句:

1.弟弟成了泥人。

2.青春是一朵盛开的鲜花。

借喻

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例句:

1.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2.那片土地上种着许多向日葵。

比喻句的条件:

例句:

1.两种不同的事物;

2.两个事物之间要有相似点。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反之亦然。

例句:

1.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超前夸张

反问:

例句:

1.我心里在想着,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黄蒙田《竹林深处人家》)(否定句式,经过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

作用

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为文章奠定一种激昂的感情基调。

设问:

例句:

1.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作用:

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设问与反问的异同:

不同点

形式上:设问是先问再回答;反问是只问不答,但问题的答案却在句子之中。

作用上:设问主要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读者的兴趣;反问主要是为加强语气,明确表达某种观点和思想感情。

句意上: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只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反问则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语气通常更为强烈。

相同点

设问和反问都是用问句的形式表达的,都是没有疑问。

通感:

例句:

1.“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作用: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双关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例句:

1.“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内含感情的“情”。【例】《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

顶真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用符号表示就是“ABC,CDE”.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例句:
1.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
2.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一传十,十传百 一而再,再而三

互文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例如:
1.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意为:“她微微一笑就迷惑了阳城、下蔡所有的公子哥儿。”
2.秦时明月汉时关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范仲淹《岳阳楼记》)意为:“不因外物的影响而悲哀欢喜,也不因为个人处境 好坏而欢欣悲伤。”

回环

简单地说回环就是顺读逆读一个样。

例如:

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

佛山香敬香山佛;翁源乳养乳源翁。

拈连

拈连(niān lián),指甲乙两个事物连在一起叙述时,把本来只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拈来用到乙事物上,这种修辞手法就叫拈连,又叫“顺拈”。运用拈连,可以使上下文联系紧密自然,表达生动深刻。
例句:

1.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李煜

3.你别看我耳朵聋,我的心并不聋啊!......

拟物

把人当做物来写。

例句:

1.他骄傲自满,取得一点成绩,尾巴就翘得天样高. (拟物)

2.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拟物)

3.老支书直截了当地下达了任务:“让你带一队人马把黑龙潭的水牵到山下的坝子里来。” (拟物)

呼告

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也就是对着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它)说话。

例句: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屈原》

跳脱

语言因为特殊的情景,如心思的急转,事情的突发等,有时半路断了语路,叫跳脱。

例如:

1.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狂人日记》

第二部分:(练习题)

每1个修辞手法写1个句子

  • 需要电子版的,可以评论+转发+收藏后私聊我回复“领取”来领取电子档哦!
  • 点击下面的“了解更多”有惊喜哦!
上一篇新闻

里程讲义丨2019年度最佳航司之新加坡航空里程玩法详解

下一篇新闻

志做护蕊呵芽人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