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的第15个国际档案日:守“根”·渡海·逐梦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林金水与夫人林桐捐赠两本《福州方言——英语词典》及英文词典。图为林金水教授。 吕明 摄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林金水与夫人林桐捐赠两本《福州方言——英语词典》及英文词典。图为林金水教授。 吕明 摄
中新网福州6月11日电 (林春茵 朱肖肖 郑宗伟)10日,福建省档案馆举行第15个“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最引人关注的,是市民向福建省档案馆捐赠了一批珍贵的档案文献。
从捐赠的词典、两岸家书“故纸堆”和船政书籍中,今人得以回溯“老福州人”如何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守“根”与“开眼望世界”,如何在海峡两岸关系冰封时苦苦维系亲情和血脉,又如何在中国近现代工业发轫时期,以“驾船入海”的姿态,开拓蓝色版图。
林振华、陈慧贞夫妇捐赠的“迁台记忆”档案文献共计79件(封)。图为林振华先生。 吕明 摄
《福州方言——英语词典》中的家族记忆
对海外华侨华人来说,福州方言是“乡愁”,是“根”;对西方人来说,福州方言是“打开中国”的独特视角。
6月10日,市民向福建省档案馆捐赠了一批珍贵的档案文献。图为捐赠仪式。 吕明 摄
福州方言也叫福州话,是福州十邑的共通语。在印尼、泰国、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和加拿大等地福州话流传甚广。此外,在阿根廷、日本、欧洲和澳洲的许多华人社区也是以使用福州话为主。
1897年和1929年出版的《福州方言——英语词典》,被档案学者称为“有史以来第一部供西方人学习福州方言的词典,也是研究19世纪福州方言音系第一手档案文献素材”。在当时,却是福州作为通商口岸,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结出的文化硕果。
说起1897年和1929年出版的《福州方言——英语词典》背后的故事,捐献者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林金水和夫人林桐老师娓娓道来。
这两部词典是林桐外公刘仲鹏执教福州格致中学英语的“利器”,也是林金水和林桐结婚时的重要礼物。
格致中学始建于1847年,是西方教会在福建创办的最早的中等教育机构。在教学过程中,刘仲鹏经常使用这两部词典。在外公影响和耳濡目染之下,林桐自小也通过这两部词典查阅认字,学习福州话,了解福州方言文化。而在林金水教授所从事的专业教学和科研活动中,这两部词典亦派上大大的用场,成为他不可替代的工具书,也成为他们家族记忆传承的一份重要的历史见证,更是成就了一段当代学术史佳话。
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扩张,英美各国基督教会纷纷成立各类基督教海外布道团,向中国派遣传教士。福州作为通商口岸,吸引了大批来华传教士来榕传教,为了使布道本土化,他们纷纷投身当地方言的编撰工作,在参考经典文献的同时辅以当地塾师的说明,在19世纪产生了许多方言字典和译著。《福州方言——英语词典》应运而生。
市民参观福建省档案馆展览。 吕明 摄
其中一位编者麦利和(R.S.Mae1ay)是美国人,1847年被派往中国传教,于1848年4月到达福建福州。他花了23年时间学习中国语言,建立学校和教堂,布道福音。1881年在福州创建了英华书院。另一位编者史荤伯(Rev.R.W.Stewart)在福州传教时,也在乌石山创办三一学院。
学者指出,《福州方言——英语词典》是第一部由西方人编写的供西方人学习福州方言的词典,是新教传教士来榕传教期间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影响最大的一部词典,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中的福州方言资料均取自这部词典。
79件“迁台记忆”档案文献里的两岸亲情
此次,林振华、陈慧贞夫妇捐赠的“迁台记忆”档案文献共计79件(封),包括:两岸家书73封、台湾亲属来大陆探亲等照片数字化副本5件、台北故宫书画院聘任状数字化副本1件。
这些珍贵的两岸家书,从1986年至2002年,数量多,时间跨度较大,保存完整,早期几封书信还是从香港由朋友代转。
福建省档案馆工作人员认为,林振华、陈慧贞夫妇与台湾亲人十多年的通信记录,不仅见证了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深厚亲情,更承载着两岸人民共同历史记忆。
“迁台记忆”档案文献是指从大陆前往台湾的族群、团体、个人等在两岸往来的过程中留存下来的相关文书、书信、照片、证件、文献、方志、谱牒、地契、票据、实物、回忆录、口述记录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
自今年3月以来,福建省档案馆联合福建省台港澳办、省档案局、省台联,广泛发动福建省定居台胞、常住台胞和岛内的台湾乡亲踊跃捐献“迁台记忆”相关档案文献。
福建省档案馆还积极联系台湾岛内“雾峰林家”后代以及台湾爱国爱乡知名人士后代,积极开展台湾岛内的“迁台记忆”档案文献征集工作。
据知,在将于今年下半年举行的第十四届海峡论坛上,福建省台联将与福建省档案馆共同举办两岸同名村联谊活动,包括“迁台记忆”档案文献展示、捐赠仪式以及宗亲联谊活动。
《福建造船史》“船”递改革“潮声”
陈陆芳女士向福建省档案馆捐赠了《福建造船史》和《船说——船政造船图鉴(1866—2021)》等珍贵书籍。
其中,《福建造船史》是福建迄今正式出版的造船通史著作。叙事跨度3000多年,概述福建造船业对中国古代乃至在世界海洋贸易诸多方面所发挥的历史性作用,尤其是"福船″对海洋文明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对改革开放40余年间,福建船舶工业的发展变化亦做了全景式叙述,彰显福建当代造船业的一大特色。
全书49万字的《船说——船政造船图鉴(1866-2021)》从1866年至2021年建造的舰船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编录了马尾船政所造155型各类舰船的主要参数、照片、线图和简要历史,是国内第一本造船企业自述制造成就的图鉴专著,是中国百年舰船工业发展历程的缩影。
当天,福建档案馆还公布新开放一批馆藏档案,举行“遇见未来”梦想档案开启、“实践教学基地”授牌及《福建省档案馆指南》《档案有什么用?(第二辑)》两本书的新书首发仪式等。
福建省档案局局长、省档案馆馆长卓兆水期许大众给予“档案”捐赠更多关注,他说:“福建省档案馆将以专业的保管条件,让珍贵档案文献得到最妥善的保管,为后代留住更多重要的历史记忆。”(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