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画作重现100年潮流服饰演变
今年8月1日龙美术馆(西岸馆)推出“衣裳:绘画里的20世纪中国服饰”展,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仅小X书上关于本次展览的笔记就有200多条。展览即将于11月15日17:30闭幕,展览最后两天,让我们来赶趟末班车吧!
服装既是生活的必需品,最具实用意义;也是综合一切的艺术,从空间造型的观点,服装正如使用面料创作的雕塑。服装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对于人的影响,诉说着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也是最为个人化的物品,承载着人们的记忆。
“衣裳:绘画里的20世纪中国服饰”由“中式·革新”、“洋服·旗袍”、“集体·质朴”与“开放·融合”四个章节构成。展出的40余件中国近代绘画作品与各时期具代表性服饰、艺术文化风潮有关。在本展中,绘画与服装、瓷器、文献并置,呈现20世纪中国服装的样貌与发展,也反映艺术与社会生活、中西方时尚的相互影响。
中式·革新
“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言状。”
——《申报》1912年9月8日载
19世纪中后期,开埠与洋务兴办使西方文化对中国百姓日常生活产生了影响。
20世纪初,满汉民族日趋融合,中式传统服饰发展更新。清朝服饰基本形制仍然有所保留。长袍马褂、军装、西服,以及各种中西合璧的款式新旧交织、并存。
沙耆(中国,1914-2005),《志在千里》,布面油画, 80x70 cm,人收藏,龙美术馆提供
20世纪初,清朝服饰基本形制仍然有所保留。瓜皮帽,形似半个西瓜皮,形成于明朝,流行于明、清、民初。
洋服·旗袍
20世纪初,中国社会生活与风尚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产生变化。西式服饰被视作追求新思想、新文化的外化符号。1920年代出现的旗袍也被认为蕴含了男女平等的思想。洋服、西装的盛行影响了中国传统服装行业,西式生活方式也影响了更多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
徐悲鸿(中国,1895—1953),《杨仲子全家福》,1928年,布面油彩,59.5x79.5cm,私人收藏,龙美术馆提供
1928年10月至1929年1月间,徐悲鸿担任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杨仲子时任音乐系主任兼教授,杨夫人燕妮 (原名Jenny) 任公共系法文教师。
在画面中,杨仲子一家人的着西式服装。杨仲子系着领带身穿双排扣外套。杨夫人燕妮 (原名Jenny,瑞士,1887-?)身着黑色蕾丝点缀的驼色上衣。他们的孩子杨小石(中国,1923-2017),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科的创建者和见证人之一。时年5岁的他身着藏蓝色镶白边的羊毛尼上衣,配以黑色短裤和灰色连裤袜。
左:廖新学(中国,1903-1958),《着绿衣的女子肖像》,1938年,纸本蜡笔色粉,54 x 44.5cm,私人收藏,龙美术馆提供
右:张蒨英(中国,1910-2003),《自画像》,1936年,布面油彩,80×64cm,私人收藏,龙美术馆提供
张蒨英曾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受教于徐悲鸿。1946年赴英学习,旅居伦敦。作品屡次入选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展览,也为电影以及纺织业设计图案。
1930年代,西式服饰被视作追求新思想、新文化的外化符号。1930年代开始追求时髦的女性将亚洲人多有的直发烫卷。
方君璧(中国,1989 - 1986),《徐莹像》,1934年,布面油画,114.5 × 76cm,私人收藏,龙美术馆提供
1920年代出现的旗袍被认为蕴含了男女平等的思想。旗袍最开始与满人旗装袍服变化不大,其特点为腰身、袖口宽松,长度较长。而后旗袍样式越发合体、修身,长度也逐渐变短——迎合了30年代女性逐渐开放的穿衣观念。
左:黑白真丝花卉旗袍,复刻《姐妹俩》画中旗袍,2020年,服装支持:庄容,
中:常书鸿(中国,1904 - 1994),《姐妹俩》,1936年,布面油彩,164 x 130cm,私人收藏,龙美术馆提供
右:白色真丝薄纱旗袍,复刻《姐妹俩》画中旗袍,2020年,服装支持:庄容
费以复(中国,1913-1982),《画家与妻子》,1941年,布面油彩,116.5×89.5cm,私人收藏,龙美术馆提供
费以复(1913-1982),生于江苏。1936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师从吕斯百、颜文樑。这幅作品反映了1940年代,领带西装十分常见。旗袍在工艺和装饰方面日益精湛。
第二排:景星凤凰长旗袍,龙举云兴长旗袍,龙骧云起长旗袍,金凤朝阳长旗袍,凤凰金翎长旗袍
第一排:美乔春生长旗袍,鸟语花开长旗袍,瓷懿芳娉长旗袍,繁华锦瑞大礼服,青瓷争艳长旗袍,青语倾城长旗袍,凤戏牡丹长旗袍
庄容提供
旗袍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初,最初样式与清末旗装相似,在近百年间延续不断,发展至今。旗袍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亦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者。“庄容”应策展人王薇女士邀请,除了两件复刻画中的旗袍以外,还提供了12件当代旗袍。在展厅中与龙美术馆提供的瓷器共同陈列。
(左) 青瓷争艳长旗袍 庄容提供
(右) 清道光,青花云龙纹瓶,“慎德堂制”四字二行楷书款,高33cm,私人收藏,龙美术馆提供
集体·质朴
每逢重大革命或是战争过后,服装样式必然返璞归真。新中国成立以后,整个社会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艰苦朴素、艰苦奋斗是整个社会共同遵循的时代精神。人们克勤克俭,各行各业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服饰的风格整体趋于简单朴素。
杨立光(中国,1917-2000),《抽烟的人》,1940年,布面油彩,46×38 cm,私人收藏,龙美术馆提供
1920年代,中山装由孙中山先生设计而成。他受日式学生服装(诘襟服)启发,结合中式审美、正式性与功能性,设计出了这种服装。中山装通常为灰色、橄榄绿或深蓝色的两片式套装。其包括宽松的裤装和设计有袋盖立翻领、四贴袋的上衣外套。
郑野夫(中国,1909-1973),《鲁迅与青年木刻家》,1950年,布面油画,105×144cm,私人收藏,龙美术馆提供
这幅作品描绘了1930年代鲁迅与中国新兴木刻青年艺术家们谈话的情形。
1949年之前,长衫仍然是中国男性经常穿着的服装。许多学者喜爱穿着长衫,如蔡元培、鲁迅。长衫用料通常有绸缎或棉布,以深色或灰色为主。
林风眠(中国,1900-1991),《宝莲灯》,设色纸本,68×70 cm,私人收藏,龙美术馆提供
戏剧、电影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服装产业、服装设计的发展以及国际交流。张坚安(1914-1984)我国著名戏曲舞美设计师,1955年至1957年间,他所做服装造型设计的《西厢记》、《洛神》、《梁祝化蝶》的人物模型代表中国丝绸刺绣艺术品到德国莱比锡、美国纽约和新加坡的博览会上展出,受到国外人士赞美,誉为这是中国人的真正艺术。
丘堤(中国,1906-1958),《平湖秋月》,1946年,布面油彩,53×46cm,私人收藏,龙美术馆提供
丘堤1906年生于中国福建省,1928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第二届西画系毕业,随后赴日本东京考察学习。1931年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研究员,1932年参加“决澜社”。
1949年以后,丘堤随庞薰琹赴北京,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研究室从事服装研究和服装设计。她参与了1956年首届全国服装展览的筹备工作,与女画家郁风、陈若菊、夏亚一、常沙娜、萧淑芳等配合,设计了许多予人耳目一新的服装。她设计了其中著名获奖组品《采茶捕蝶》舞蹈服装。
1956年4月,《美术》杂志刊登了丘堤的作品和《谈谈服装的式样》文章,文章中,丘堤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而中心思想是“希望大家不要千篇一律,而应该多种多样”。
开放·融合
伴随着1978年末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贯彻执行,国民经济在此后得到了相对稳定持续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与风貌的转变直接体现于服饰的多样化与个性化趋势,人们可以根据场合自由选择适合自己又心仪的服饰。自1970年代末以来,与日俱增的国际交流推动着服装设计及相关产业高速发展。如今,中国服装产品早已进入了国际市场,在保留传统的同时持续发展、追求卓越。
郭北平(中国,1949年生),《旱冰》,1993年,布面油彩,129×96cm,私人收藏,龙美术馆提供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与风貌的转变直接体现于服饰的多样化与个性化趋势。在1980至1990年代,人们接触到更多国际潮流文化信息。喇叭裤、蝙蝠衫、健美裤还有连衣裙,都是这一时期的流行服饰。
王流秋(中国,1919-2011),《穿花衣女子》, 1995年,布面油彩,92×60 厘米,私人收藏,龙美术馆提供
1979年法国服装设计师皮儿·卡丹应邀来到中国进行了时装秀,是中国政府首次邀请国际时装设计师在中国进行展演。1984年,电影《红衣少女》深受欢迎,电影中的劳动模范像街上的其他女孩一样穿上了时髦的红裙子。这是主流媒体对美丽服饰的肯定。
“尤其是1972年后,上海民众先是在衣领、袖口露出鲜艳的颜色,用土法将刘海烫得弯曲,并巧妙地将发辫编得十分蓬松;在公园里,她们会脱下外衣,穿着鲜艳的毛衣拍照……”(卞向阳,中国近现代海派服装史[M]. 上海: 东华大学出版社,2014)
评论